- 年份
- 2024(1914)
- 2023(2640)
- 2022(2249)
- 2021(2054)
- 2020(1707)
- 2019(4067)
- 2018(4091)
- 2017(7076)
- 2016(4417)
- 2015(4923)
- 2014(5069)
- 2013(5092)
- 2012(5153)
- 2011(4702)
- 2010(4773)
- 2009(4002)
- 2008(3874)
- 2007(3503)
- 2006(3162)
- 2005(2703)
- 学科
- 济(17954)
- 经济(17939)
- 管理(10354)
- 地方(9964)
- 业(8372)
- 农(6470)
- 环境(5345)
- 地方经济(5338)
- 企(5154)
- 企业(5154)
- 方法(5043)
- 中国(4988)
- 学(4714)
- 农业(4573)
- 数学(4484)
- 数学方法(4444)
- 资源(3900)
- 业经(3417)
- 和(3360)
- 生态(3196)
- 财(2990)
- 融(2938)
- 金融(2935)
- 制(2770)
- 划(2639)
- 银(2530)
- 银行(2512)
- 发(2498)
- 行(2421)
- 贸(2184)
- 机构
- 学院(60300)
- 大学(58125)
- 研究(25402)
- 济(20852)
- 经济(20360)
- 管理(19348)
- 科学(18273)
- 中国(17709)
- 江(17211)
- 农(16206)
- 理学(16159)
- 理学院(15865)
- 管理学(15447)
- 管理学院(15351)
- 所(14255)
- 京(14126)
- 研究所(13275)
- 农业(12841)
- 业大(12724)
- 中心(11795)
- 省(11217)
- 院(9451)
- 财(9023)
- 州(8978)
- 范(8948)
- 师范(8804)
- 技术(8471)
- 科学院(8395)
- 农业大学(8376)
- 北京(7610)
- 基金
- 项目(44440)
- 科学(32998)
- 研究(30829)
- 基金(29098)
- 家(27093)
- 国家(26859)
- 科学基金(21357)
- 省(20773)
- 社会(17768)
- 社会科(16646)
- 社会科学(16640)
- 划(16160)
- 基金项目(15942)
- 自然(14474)
- 自然科(14018)
- 自然科学(14006)
- 教育(13945)
- 自然科学基金(13716)
- 编号(12595)
- 资助(11721)
- 江(11500)
- 重点(11013)
- 发(11007)
- 课题(10338)
- 成果(10272)
- 科技(9716)
- 计划(9555)
- 部(8949)
- 创(8941)
- 创新(8438)
共检索到95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曲 姚小华 王开良 任华东 高焕章 滕建华 尹润富 洪友君
为研究低海拔区域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对浙江金华东方红林场的22个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花期长短、开花数量进行了调查观测。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花期始于1月下旬,结束于4月中下旬,花期长达62.5 d,花期较集中,但开花期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不同浙江红花油茶无性系开花物候差异显著,开花期最早的是无性系dy144,最晚的是无性系hy31。花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是无性系hy54、hy179,花期持续时间均值为53.5 d;最短的是无性系hy58,花期持续时间均值为26.5d。22个无性系之间开花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其中无性系dy1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子雷 杨水平 姚小华 王开良 叶秀萍 丁敏
在浙江红花油茶主要分布区广泛设点采样,对其果实的形态变异及其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红花油茶果实在产地间及产地内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6个产地果实总体变异幅度最大的是果实质量(变异系数CV为42.07%),其次是果高(变异系数CV为15.79%)和果径(变异系数CV为14.77%),果实的高径比的变异幅度最小(变异系数CV为10.14%),产地内变异幅度较大的仍是果实质量,变异幅度较小的是高径比;不同产地果实果高与果径呈紧密线性相关,即随着果实果高的增大果径也随之增大,各个产地果实的果高和果径与果实质量均达到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果实的高径比与单果质量则没有一致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浙江红花油茶 果实形态 变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董乐 李田 黄文印 王波 徐林初 徐立安 温强
【目的】提出浙江红花油茶优树选择标准与筛选方法,以期为发掘和高效利用浙江红花油茶优质种质资源,促进浙江红花油茶良种化进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在浙江红花油茶主产区优良林分中通过初选、复选及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法的优株评价模型构建、层次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优株的综合评价。【结果】入选的36个浙江红花油茶优株性状差异明显,11个描述的经济性状变异系数均值为16.63%,总不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最小为1.09%,而油亚比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9.53%。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能代表11个性状的大部分信息,累计贡献率达84.656%,其中第一主成分反映原始数据信息量的29.491%,油酸、亚油酸、油亚比等性状对第一主成分贡献较大;决定第二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果皮厚、鲜出籽率、千粒籽重等性状,其贡献率为20.358%。层次聚类分析将36个浙江红花油茶优株分为6个类群,类群Ⅰ属于高油酸、高出仁率型株系;类群Ⅱ属于高含油率型株系;类群Ⅲ属于高油酸型且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类群Ⅳ属于果皮薄、高出籽率型株系;类群Ⅴ属于高出仁率、高产型株系;类群Ⅵ属于高亚油酸、高产型株系。【结论】制订出了浙江红花油茶高油酸型优树选择的一般标准,并决选出12株表现最优的优株:GHY01、GHY02、GHY03、GHY04、GHY19、GHY20、GHY21、GHY22、GHY32、GHY34、GHY35、GHY36,并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标准,嫁接保存了这些优良单株用于后续无性系测定。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汪雁楠 赖国桢 黄建建 刘丽婷 余良森 温强 龚春
【目的】预测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潜在分布范围,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浙江红花油茶保护利用及引种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浙江红花油茶在中国区域内55个分布点的环境因子,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当前及未来3种RCPs气候变化情景下浙江红花油茶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及其变化。【结果】影响浙江红花油菜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最冷季度降水量、最暖季度平均气温和土壤类型,其中最冷季度降水量贡献率最高,最暖季度平均气温和土壤类型次之。当代潜在适生区集中分布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其中,核心分布区主要位于江西、福建和浙江。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总体适生区范围较当前有不同程度地扩展,总体呈现由华东向西南方向显著扩张的趋势。【结论】浙江红花油茶潜在适生区主要受降水、气温和土壤影响,受海拔影响较小,在中国南方地区有较广泛的适生性,具有引种栽培推广潜力。图2表2参4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承南 谷战英 潘为民 赵宏伟
在桂林地区资源县1 200 m至1 400 m的高海拔地区进行了油茶芽苗砧嫁接试验,试验除了没有进行土壤消毒、嫁接后管理也未使用任何农药外,其它方法与低海拔80 m处对照完全相同,低海拔对照采用消毒与不消毒2个处理;结果表明:低海拔使用农药的油茶苗高生长为6.52 cm;海拔1 200 m、1 300 m、1 400 m的油茶嫁接苗高度分别为:6.35 cm、6.08 cm、5.90 cm,没有任何感病迹象,方差检验:差异不显著;而低海拔没有使用农药的嫁接苗全部感病,嫁接成活率和高生长几乎为"0"。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 高海拔地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再福 王源楠 高刚峰 林敬德 高善发 张长海
1985~1987年,分别从云南省昭通地区海拔1 350 m的永善县万和乡和海拔1 950 m的昭通市卡子村,引白蜡虫种虫在福建三明市海拔185 m的岩前地区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白蜡虫世代稳定,一年发生一个世代,种虫平均长9.58 mm,宽8.4 mm,高8.08 mm,怀卵量平均5 718粒,最多12 789粒,最少1 674粒;:性比平均1:3.04,最高1:3.8,最低1:2.34;蜡花平均5.61 mm,最厚7.74 mm,最薄3.74 mm;蜡熔点82~83℃,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从而突破了白蜡虫在海拔200 m以下地区不能繁殖的界线。
关键词:
白蜡虫 低海拔地区 繁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成志 黄文章 严明建 胡景涛 吕直文 雷树凡 冉彦秀
为选育适宜中海拔地区生产的水稻新品种,本试验以有效穗14万/667m2、结实率80%、千粒重27 g、穗平实粒数160粒作为统计的分界点,对223个参试组合的有效穗、穗平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一个性状达到分界值以上的组合中,增产组合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下;两个性状达到分界值以上,则增产的几率都达到72.7%以上,其影响力为:结实率>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只有满足有效穗14万穗/667m2、结实率80%、千粒重27 g、穗平实粒数160粒中的多个性状指标,才会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关键词:
重庆 海拔 水稻 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芬 姚小华 高焕章 常君 王开良 刘曲
对薄壳山核桃32个无性系的雌、雄花开花物候期和花量进行了观测和比较。结果表明:2011——2014年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开花物候期有所差异,但开花物候类型一致。2013年,供试的32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整个花期持续时间为4月24日——5月21日。雄花花期持续时间为11 18 d,雌花花期持续时间为9 17 d;雌花最佳授粉期与雄花散粉盛期持续天数均为3 8 d。依据雌花与雄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可以确定其中的16个无性系为雌先型,10个无性系为雄先型,6个无性系为同时型;并根据观测结果确定了其中86个可行的授粉组合。最佳的授粉配置方案为:将1号、5号、27号、29号、35号无性系作为马汉、28号、65号无...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开花物候 授粉组合 花量比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雯 李文锋 许逸林 戚嘉敏 徐佳琦 奚如春
为阐明广宁红花油茶授粉特性,提高其产量和效益,采取野外实地调查与实验室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花粉数量、活力、储藏条件、柱头可授性及辅助授粉效果。结果表明:(1)广宁红花油茶单枚花药花粉数在3 120~12 460粒之间,平均值为6 877粒;单花花粉数量随其花药花粉量增加而增加,在792 200~3 468 400粒之间,平均值为2 102 250粒。(2)花药多在开花第1天开始散粉,开花当天花粉活力随时间进程呈上升趋势,第2天达到最大值,前3 d花粉活力都在80%以上。而柱头可授性在花后第2天达到最大值,2~3 d是柱头可授性最强的时期,即最佳授粉时间。(3)花粉的最佳贮藏方式是-80℃...
关键词:
广宁红花油茶 花粉性状 可授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源 邓朝佐
宛田红花油茶为母本,毛瓣金花茶为父本的杂交子一代,其花色、叶、小枝均显中间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华新 陈丛梅
在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对 4 6个无性系结实初期和结实盛期开花物候作了观测。结果表明 ,一般雌球花可授期比雄球花散粉期来得早 ,持续时间长 ,散粉期含在可授期内 ;散粉期和可授期同步性较好 ;在不同年份开花始期前后相差 2~ 3d,开花始期早晚与当年≥ 10℃的活动积温有关。由于受花期温度和降雨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年份花期长短可相差 10 d左右 ,但不存在花期不遇 ;不同无性系在开花物候上存在很大差异 ,但在不同年份各无性系在始花时间上序次则相对稳定 ,无性系内分株间开花物候仅有 1~ 2 d的差异 ;位于树冠北向的雌雄球花各日期在开花频率上与其它 3个方位有较大差异 ,始花期推后 1d左右。...
关键词:
油松 种子园 无性系 开花物候 同步指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籍 谢红江 廖明安 杨文渊 陶炼
【目的】研究川藏高海拔地区金冠苹果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该区域金冠苹果的合理区划、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2-2013年随机取川藏高海拔地区四川茂县、小金、盐源、康定及西藏林芝5个重要产地的金冠苹果果实,测定其品质(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及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VC含量),同时收集5地2012和2013年金冠苹果果实发育主要时期各月(5-8月)及年主要气象资料(均温、平均昼夜温差、≥10℃积温、降雨量、日照时数),采用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研究果实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优质金冠苹果生产需要的主要气象因子最适值。【结果】金冠苹果在5个产地品质差异显著,在小金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佳聪 何俊 尹瑞萍 万晓军 郭军 辛成莲 龚发萍 李悦
为了选择改良腾冲红花油茶的种实经济性状,对面积较大的3个天然种群和6个人工种群样株的12个种实性状和指标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果径在起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在起源间、起源内种群间及种群内单株间的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方差分量为单株间>起源内种源间>起源间,不同性状相对变异程度有所不同。果实性状中果型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性状与产量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型、单果籽质量、出籽率、仁油率、籽油率及果油量是主要的遗传变异性状;果型、海拔与单位面积产油量呈显著负相关。提出了腾冲红花油茶群体和优株选择的主要指标和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荟 祝文娟 张应中 蒋开彬 刘天颐 莫其辉 黄少伟
利用SRAP分子标记建立广东省4个种群153个单株的广宁红花油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体系,从594对引物组合中最终选出13对引物,结果表明:13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06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获得15.85条,多态性条带为187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0.78%。种群Nei's基因多样度(h)、Shannon多样性指数(I)、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L)变化范围分别为0.217 90.356 3,0.321 70.524 8及58.25%92.72%,平均值分别为0.307 8,0.456 3及8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佳聪 阚欢 万晓军 杨开保
选择38个腾冲红花油茶优株,设置八成熟采果、近生理成熟采果与及时脱粒、堆沤12 d后脱粒组合而成的4种果实采收脱粒处理,对其主要产量、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处理间产量、品质达极显著差异(P<0.01);果实八成熟采收导致产量严重损失,其仁油率、籽油率、果油率分别降低11.0%、18.2%和31.7%,籽油酸价亦降低10.5%而利于储存;近生理成熟采收"堆沤"处理与及时脱粒比较,其仁油率降低4.5%,而籽油酸价则提高7.3%;因此,腾冲红花油茶果实宜在生理成熟时采收并及时脱粒。研究结果为确定腾冲红花油茶果实合适采收期和采后处理方式提供了技术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