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0)
2023(8251)
2022(6281)
2021(5466)
2020(4454)
2019(9386)
2018(9251)
2017(17293)
2016(9700)
2015(10458)
2014(10256)
2013(9675)
2012(8437)
2011(7343)
2010(7070)
2009(6485)
2008(6355)
2007(5394)
2006(4742)
2005(4267)
作者
(30858)
(25836)
(25770)
(24319)
(16379)
(12574)
(11395)
(10199)
(9826)
(8868)
(8866)
(8450)
(8406)
(8141)
(8059)
(7955)
(7948)
(7846)
(7462)
(7401)
(6734)
(6434)
(6270)
(5932)
(5828)
(5803)
(5675)
(5658)
(5302)
(5212)
学科
(37085)
经济(37041)
(26218)
管理(25958)
(19613)
企业(19613)
方法(14940)
数学(13236)
数学方法(13150)
(12853)
中国(11969)
业经(10099)
(9389)
(9087)
农业(8914)
(7979)
贸易(7976)
(7784)
地方(7183)
产业(6639)
(6583)
技术(6228)
环境(6153)
(6141)
(5676)
银行(5636)
(5600)
财务(5586)
财务管理(5580)
信息(5430)
机构
大学(136608)
学院(136549)
(53774)
经济(52862)
研究(49833)
管理(49221)
理学(43705)
理学院(43182)
管理学(42293)
管理学院(42091)
(35969)
中国(35288)
科学(34893)
农业(29013)
(28097)
业大(28076)
(27005)
研究所(25357)
(22290)
中心(21723)
(19979)
农业大学(19224)
财经(18608)
(18066)
(17137)
经济学(16878)
北京(16676)
(16529)
(16489)
师范(16142)
基金
项目(102220)
科学(79535)
基金(75295)
(70141)
国家(69582)
研究(65776)
科学基金(57916)
社会(43506)
社会科(41279)
社会科学(41266)
(40668)
基金项目(40460)
自然(39737)
自然科(38876)
自然科学(38859)
自然科学基金(38187)
(34899)
教育(29150)
资助(28921)
编号(23862)
重点(23821)
(22488)
计划(22108)
(21620)
(21347)
科研(20612)
创新(20331)
(20196)
科技(19710)
国家社会(19016)
期刊
(53892)
经济(53892)
研究(33766)
学报(33451)
(32695)
科学(27006)
中国(24593)
大学(23410)
学学(22706)
农业(21843)
管理(16553)
(16118)
(11824)
(10489)
金融(10489)
业经(10173)
业大(9931)
经济研究(9808)
教育(9543)
财经(8885)
技术(8874)
(8861)
农业大学(8633)
问题(7938)
科技(7763)
(7619)
商业(6780)
中国农业(6083)
资源(5930)
(5928)
共检索到187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曹磊   梁尧瑞   陶贤继   冯建彬   宫金华   冯冰冰   张敏  
为探究低氧-复氧胁迫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仔虾存活及机体抗氧化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将罗氏沼虾仔虾放入溶解氧浓度1.0、1.2和1.4 mg/L的水体中进行胁迫,测定并估算胁迫开始后第4、8、12、24、48和72h存活率及半致死浓度(LC50);随后将罗氏沼虾仔虾重新放入溶解氧浓度为2.2mg/L的水体中进行低氧胁迫72小时后,再将水体溶解氧浓度在4h内恢复至6.0mg/L、12h内恢复至8.4mg/L,测定低氧胁迫第0、4、8、12、24、48、72小时以及复氧胁迫后第4、12小时鳃、肝胰腺及肌肉组织中抗氧化酶(SOD、CAT、GSH-PX)、磷酸水解酶(AKP、ACP)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罗氏沼虾仔虾在3种低氧浓度胁迫下死亡率及LC50值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且低氧胁迫后第12、24小时死亡率显著高于第4、8小时死亡率(P<0.05)。在低氧胁迫0至72小时内,罗氏沼虾仔虾鳃、肝胰腺和肌肉组织SOD、CAT和GSH-PX活力呈现先上升后显著降低(P<0.05)、复氧胁迫后又显著上升的变化趋势(P<0.05);在低氧胁迫72h后再复氧胁迫时,肝胰腺AKP、ACP活性显著高于鳃、肌肉组织,且AKP、ACP活力均呈现低氧胁迫时先显著上升(P<0.05)后逐步降低、复氧后先降低再上升的变化趋势;鳃、肝胰腺和肌肉中组织MDA含量呈现先上升而后不断降低直至复氧后再次回升;在低氧胁迫第12~24小时内,鳃、肝胰腺、肌肉组织中SOD、CAT和GSH-PX活力的上升及下降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低氧及低氧-复氧胁迫均影响了罗氏沼虾仔虾存活及抗氧化能力,且低氧胁迫后第12~24小时为罗氏沼虾仔虾应激响应的关键时间点,研究结果将为揭示罗氏沼虾低氧及低氧-复氧胁迫下生理生化响应机制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明  孙盛明  傅洪拓  乔慧  张文宜  龚永生  蒋速飞  熊贻伟  许蕾  赵才源  王亚冰  胡宇宁  
为研究低氧胁迫及恢复后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抗氧化酶活力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将体重(2.0±0.2) g的日本沼虾暴露于(2.0±0.2) mg/L低氧环境中24 h,设定溶解氧(6.0±0.2) mg/L为对照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于低氧胁迫0 h、6 h、12 h、24 h及复氧1 h、6 h、12 h、24 h分别采集实验组及对照组鳃、肝胰腺及肌肉组织,测定这些组织的抗氧化酶活力,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期间肌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先升高后下降, 3种酶活力在低氧胁迫12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氧阶段肌肉组织中SOD、CAT酶活力呈波动性变化,GPX酶活力在复氧24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氧阶段3种酶活力均呈现波动性变化,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在低氧及复氧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敖士齐  翟乾  纪鹏  高炜峰  李杰  张晓君  高晓建  姜群  
为保障亚甲基蓝在甲壳动物养殖中的安全使用,本研究以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为对象,采用半静水式方法开展急性毒性实验,并通过暴露和清水恢复实验,分析亚甲基蓝对罗氏沼虾组织结构、抗氧化系统及免疫能力的损伤。结果显示:水温25℃下,亚甲基蓝对罗氏沼虾的24、48、72和96 h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209.7、54.7、6.1和2.8 mg/L,安全浓度为1.1 mg/L。1.4 mg/L亚甲基蓝暴露4 d后,罗氏沼虾肝胰腺、鳃和肠道组织出现病理损伤,肝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_2O_2)大量积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免疫相关基因热休克蛋白(HS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酚氧化酶原(proPO)、TOLL样受体(TLR)和凝集素(LEC)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转移至清水中养殖7 d后,肝胰腺组织中的MDA和H_2O_2含量,SOD、GSH-Px、AKP和ACP活性,以及免疫基因表达量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但肝胰腺、鳃和肠组织的病理损伤并未完全恢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莎  胡炜  李成林  朱夕波  赵斌  张少春  孙永军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在对照组(pH为8.4)、低pH胁迫组(pH为6.8、7.0、7.2、7.4、7.6和7.8)和高pH胁迫组(pH为8.6、8.8、9.0、9.2、9.4和9.6)的养殖水环境下,胁迫36 d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pH对刺参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在pH 7.4~9.0范围内,刺参存活率为100%,随着pH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刺参存活率逐渐降低,当pH为6.8、7.0和9.6时,自第3天起,刺参处于过度应激状态,继而有死亡个体出现,至30 d时刺参死亡率为100%。不同pH显著影响刺参生长,刺参特定生长率随pH胁迫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当pH为9.0时,刺参出现负增长。各pH胁迫组刺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pH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低pH组中,以pH=7.4时刺参SOD和CAT活性最高,分别达到(74.92±2.24)U/ml和(14.99±2.38)U/ml,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高pH组中,SOD和CAT活性分别以pH 8.8和9.0时最高,分别达到(72.90±1.10)U/ml和(15.68±0.89)U/ml,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pH在7.4~9.0范围内是刺参存活与生长的适宜水环境,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刺参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进而导致刺参的死亡。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佳  江敏  吴昊  郑丽利  刘笑楠  
采用静水毒性实验法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法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esulfonate,PFOS)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虾的急性致死和代谢的影响,同时通过慢性毒性实验分析不同质量浓度(0.1 ng/mL、1 ng/mL、5 ng/mL) PFOS胁迫下幼虾鳃、肝胰腺和胃肠道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PFOS对罗氏沼虾幼虾的96 hLC50为(0.68±0.2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68 mg/L。经20 ng/mL的PFOS胁迫24 h后,幼虾鳃中鉴定到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化合物共30种、肝胰腺中19种、胃肠道中24种,这些代谢差异物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磷脂类代谢等代谢通路。慢性毒性实验中,不同暴露时间下不同浓度的PFOS胁迫对幼虾各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SOD、CAT和ACP活性受到抑制,MDA含量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FOS可造成幼虾鳃、肝胰腺和胃肠道组织发生氧化损伤,并对幼虾的生理代谢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为探究PFO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提供基础数据和借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润豪  史文军  王盼  万夕和  沈辉  黎慧  王李宝  沙士兵  乔毅  蒋葛  成婕  
本研究在对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进行不同温度和盐度骤变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设置。温度骤变实验设置1个对照组(22.0℃,盐度25)和4个处理组(14.0℃、18.0℃、26.0℃和30.0℃,盐度均为25);盐度骤变实验组设置1个对照组(25,温度22.0℃)和4个处理组(15、20、30、35,温度均为22.0℃);不同升温实验设置2.0℃/d、4.0℃/d、6.0℃/d 3组,记录葛氏长臂虾各时间点存活率,并检测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温度骤变实验中,仅30℃组存活率变化显著(P<0.05);而一定范围内的温盐变化对葛氏长臂虾存活无显著影响,另外与降温和盐度变化相比,升温变化对葛氏长臂虾存活率影响显著(P<0.05)。本研究旨在为葛氏长臂虾的繁养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海恩  何玉英  李健  胡硕  韩旭  
通过室内40 d养殖实验,研究了4个养殖密度G0(250尾/m~3)、G1(500尾/m~3)、G2(1000尾/m~3)、G3(2000尾/m~3)对体重为0.08 g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虾生长、抗氧化系统功能及水质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密度胁迫20d时,G1、G2生长和成活率与G0差异不显著(P>0.05),G3显著低于G0(P<0.05);胁迫40d时,G1生长和成活率显著低于G0(P<0.05),G2生长显著低于G0(P<0.05),G2成活率与G0差异极显著(P<0.01),G3生长和成活率均与G0差异极显著(P0.05)。不同养殖密度对主要水质指标pH、DO、NO_2-N、NO_3-N、NH_3-N和COD无显著影响(P>0.05),均在中国对虾生长的适宜范围内。本研究表明,密度胁迫显著影响中国对虾的生长及抗氧化能力,养殖20 d时的适宜密度为1000尾/m~3,40 d时的适宜密度为250尾/m~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生利霞  冯立国  束怀瑞  
【目的】探讨低氧胁迫下钙对樱桃幼苗根系抗氧化系统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溶氧调节仪人为控制营养液溶氧浓度为2mg·L-1,钙离子浓度设4个梯度:A(0)、B(2.5mmol·L-1)、C(5mmol·L-1)、D(10mmol·L-1)。以1/2Hogland营养液水培并正常通气处理作对照。【结果】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的SOD、POD、CAT酶活性在处理前期均受到诱导,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性下降;线粒体中H2O2、MDA含量提高、生成速率上升;营养液缺钙处理SOD、POD、CAT酶活性降低最快,而线粒体中H2O2、MDA含量、生成速率最高,营养液加钙处理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SOD、...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贾秀琪  张宏叶  王丽  于兴达  王佩佩  张国松  尹绍武  
研究了在急性低氧1.5 h、5 h和慢性低氧3 d下,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5种组织(心、脑、肝、鳃和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种抗氧化酶和ATP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急性低氧暴露1.5 h时,河川沙塘鳢SOD和GPX的活力在各组织中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CAT活力在心、鳃和肝3种组织呈现显著升高(P<0.05),ATP酶活力在心和肝组织极显著升高(P<0.05),其它4种组织的CAT、GPX和AT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康云艳  郭世荣  李娟  段九菊  
【目的】探讨外源EBR(24-表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根系的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抗低氧能力较强的黄瓜品种绿霸春4号和抗低氧能力较弱的品种中农8号为材料,研究根际低氧胁迫下外源施用EBR对黄瓜根系生长、ROS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低氧胁迫下,EBR处理显著促进了低氧胁迫下两品种黄瓜幼苗根系生长,提高了SOD、APX、GR活性及AsA、GSH含量,降低了O、H2O2及MDA含量。【结论】外源EBR处理通过促进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提高,降低ROS含量,增强植株抗低氧胁迫的能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华  吴楠  沈竑  成永旭  吴婷婷  
为了解溴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及致毒机理,采用24h换水式生物试验研究了溴氰菊酯对克氏原螯虾的96h急性毒性,分光光度法检测了6、12、24和48h后0.01、0.02和0.04μg/L溴氰菊酯对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等氧化胁迫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1560、0.0993和0.0562μg/L,安全浓度为5.62ng/L;在整个暴露过程中,溴氰菊酯各个处理组都引起了氧化胁迫相关指标的变化。SOD和CAT活力的变化趋势相同,都呈抑制-诱导-抑制的变化规律,MDA含量则一直高于对照组。暴露6h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芸  李健  李吉涛  何玉英  常志强  刘德月  
研究了pH胁迫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将中国明对虾暴露于pH7.0、9.0的水体中148 h,于胁迫后0、3、12、24、48、72、96、120、148 h测定鳃、肝胰腺、肌肉和血淋巴总抗氧化活力(T-AOC)、抗超氧阴离子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CAT、过氧化物还原酶(Prx)基因表达的影响,以pH8.2作为对照。结果显示,pH胁迫12~24 h,对虾各组织T-AOC、抗超氧阴离子、CAT酶活力及CAT基因表达均增加,pH胁迫120~148 h上述指标受到抑制。对虾肝胰腺和肌肉Prx基因表达随胁迫时间增加逐渐升高,鳃和血淋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吕红雨  周越  舒皝  王伟隆  黄旭雄  
为探讨饲料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比值对罗氏沼虾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性能、虾体肌肉组成、抗氧化能力、血清生理指标以及消化能力的影响,设计了n-3 PUFA/n-6 PUFA比值分别为0.37(D1)、0.59(D2)、0.93(D3)、1.51(D4)和4.38(D5)的5种等氮等脂饲料饲喂罗氏沼虾幼虾8周,每组设4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 。结果显示,饲料n-3 PUFA/n-6 PUFA比值对罗氏沼虾幼虾存活率(SR)无显著影响;实验虾终末体质量(F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饲料n-3 PUFA/n-6 PUFA比值增加先升后降,均在D3组最高;且D3组实验虾有最大的肝胰腺蛋白酶活性及脂肪酸合成酶活性(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龙岗  董学飒  朱永安  安丽  孟庆磊  杨玲  
为了揭示急性盐度胁迫下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肝脏抗氧化酶和鳃丝Na+/K+-ATP酶的活性变化情况,将养殖于淡水中体重为(7.51±1.23)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直接转移至盐度4‰、8‰、12‰和16‰的水体中,于转移后6、12、24、48、96 h分别检测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以及鳃丝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肝脏中SOD和CAT活性开始显著增强,到达一定强度后又逐渐下降。而GPX活力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尤其在低盐度条件下,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龙岗  董学飒  朱永安  安丽  孟庆磊  杨玲  
为了揭示急性盐度胁迫下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肝脏抗氧化酶和鳃丝Na+/k+-aTP酶的活性变化情况,将养殖于淡水中体重为(7.51±1.23)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直接转移至盐度4‰、8‰、12‰和16‰的水体中,于转移后6、12、24、48、96 h分别检测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以及鳃丝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肝脏中soD和caT活性开始显著增强,到达一定强度后又逐渐下降。而gPX活力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尤其在低盐度条件下,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