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7)
2023(5263)
2022(4577)
2021(4179)
2020(3512)
2019(7361)
2018(7366)
2017(13251)
2016(7167)
2015(7581)
2014(6762)
2013(6295)
2012(5325)
2011(4784)
2010(4773)
2009(4452)
2008(4027)
2007(3349)
2006(2835)
2005(2377)
作者
(19909)
(16744)
(16405)
(15741)
(10424)
(8073)
(7345)
(6426)
(6240)
(5713)
(5502)
(5478)
(5277)
(5211)
(5192)
(5076)
(4992)
(4957)
(4956)
(4758)
(4233)
(4016)
(3973)
(3851)
(3777)
(3766)
(3704)
(3538)
(3429)
(3336)
学科
(19527)
经济(19493)
管理(18539)
(16248)
(13581)
企业(13581)
方法(7907)
(7523)
(7239)
数学(6509)
数学方法(6400)
(5863)
中国(5365)
业经(5339)
农业(4705)
(4506)
贸易(4501)
(4358)
(4268)
理论(4130)
(3982)
环境(3974)
财务(3971)
财务管理(3966)
(3754)
企业财务(3727)
(3562)
税收(3486)
(3450)
(3424)
机构
学院(90895)
大学(88049)
管理(32522)
研究(30734)
(29908)
经济(29193)
理学(28683)
理学院(28350)
管理学(27537)
管理学院(27399)
中国(22748)
科学(22367)
(18845)
(17429)
(16061)
业大(15622)
农业(15155)
研究所(15045)
中心(14366)
(14169)
(13702)
(12505)
师范(12234)
(12060)
技术(11703)
财经(11459)
(10796)
(10457)
(10424)
(10092)
基金
项目(67505)
科学(53223)
基金(49115)
研究(46216)
(44809)
国家(44472)
科学基金(37709)
社会(28164)
(27579)
自然(26644)
社会科(26564)
社会科学(26561)
基金项目(26259)
自然科(26074)
自然科学(26070)
自然科学基金(25584)
(23697)
教育(21548)
资助(19390)
编号(19167)
重点(16175)
(14685)
成果(14563)
(14522)
计划(14135)
科研(14015)
(13783)
创新(13571)
课题(13020)
大学(12146)
期刊
(32718)
经济(32718)
研究(22025)
学报(18143)
(16592)
科学(16366)
中国(16017)
大学(12381)
学学(12009)
管理(11471)
农业(11241)
(10561)
教育(9725)
业经(7342)
技术(6256)
(5958)
(5918)
金融(5918)
经济研究(5837)
(5104)
财经(4982)
科技(4732)
资源(4565)
业大(4511)
商业(4477)
(4243)
林业(3946)
现代(3687)
图书(3630)
农业大学(3605)
共检索到125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夏玉莹  张继红  刘毅  
为研究低氧胁迫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yessoensis)行为、生理生化(免疫防疫功能及关键呼吸酶)的影响,设置了1 mg/L、2 mg/L、4 mg/L、7 mg/L (对照组) 4个溶解氧梯度,测定分析了虾夷扇贝行为特征(外壳的开闭合程度大小)、耗氧率、排氨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呼吸相关酶[乳酸脱氢酶(LDH)和丙酮酸激酶(PK)]活性的响应情况。结果发现:(1)虾夷扇贝的存活率随着DO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DO=1 mg/L时的存活率仅为55%;在DO=1 mg/L, 2 mg/L和4 mg/L时,虾夷扇贝的半致死时间分别为95.97 h、147.37 h和209.58 h。(2)将扇贝行为特征划分为5个等级,按照0~4赋分,评分越高,代表扇贝状态越好。从扇贝行为特性的量化指标来看, DO浓度越低,评分分数越低,虾夷扇贝状态越差。(3)低氧胁迫对虾夷扇贝耗氧率、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高伟  吴彪  刘志鸿  周丽青  孙秀俊  赵庆  杨爱国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HIF)是低氧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关键因子,在动物低氧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讨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HIF-1α基因结构特征及在低氧胁迫下的应答规律,本研究以魁蚶转录组数据库中的部分序列为基础,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魁蚶HIF-1α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bHIF-1α),并检测了其mRNA的组织分布和低氧胁迫下的表达规律。序列和结构分析显示, SbHIF-1α基因cDNA全长为2741 bp,其中包括2136 bp的ORF,编码711个氨基酸,含有HIF保守的HLH、PAS-A、PAS-B和PAC结构域,预测蛋白分子量为80.8kDa,理论等电点为5.57;SbHIF-1α与所选其他物种HIF-1α的序列相似度为56%~95%;系统进化分析显示SbHIF-1α与软体动物的遗传距离最近。qRT-PCR结果显示,在魁蚶的血淋巴、鳃、外套膜、斧足、闭壳肌和肝胰腺6个组织内均能检测到SbHIF-1α基因,在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鳃次之,与其他4个组织都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东  张继红  王文琪  董美涛  王忠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测定了温度、体重对虾夷扇贝摄食率的影响。分别对5、10、15、20、25℃5个温度梯度下,A、B、C、D、E5个规格虾夷扇贝的摄食率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软体部干重对虾夷扇贝的摄食率影响显著(P0.05);在实验温度5~25℃范围内,温度对虾夷扇贝的摄食率和吸收率影响极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彪  杨爱国  孙秀俊  刘志鸿  周丽青  宫一震  
为探讨急性温度胁迫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比较分析了升温海水(17℃和24℃)急性胁迫虾夷扇贝(原暂养于9℃的海水中)9 h和24 h后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9对引物在各组的总扩增位点数为314–337,总甲基化位点为79–94,所占比例为23.45%–28.51%;所有处理组基因组Dna总甲基化率低于对照组,急性升温胁迫使虾夷扇贝基因组Dna发生去甲...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丽娜  吴彪  刘志鸿  于涛  孙秀俊  周丽青  郑言鑫  王振原  
本研究以未进行低氧预适应的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为对照组(C组),分析了2次低氧预适应(H_(2)组)和4次低氧预适应(H_(4)组)的魁蚶在溶解氧(DO)浓度约为2.0 mg/L低氧胁迫48 h内的摄食、呼吸代谢和酶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3组魁蚶的摄食率(IR)在胁迫初期急剧下降,后期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至48 h时H组恢复程度显著高于C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畅  杨祖晶  窦峥  陆维  邢强  黄晓婷  胡景杰  包振民  
为了比较3种扇贝血液中的钾离子(K~(+))、钠离子(Na~(+))、钙离子(Ca~(2+))、氯离子(Cl~(-))浓度,血氧(pO_(2))和血二氧化碳(pCO_(2))气体分压及血液酸碱度(pH)的差异情况,实验利用血气分析仪对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和海湾扇贝的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扇贝的血液生理指标呈现显著的物种差异,其中栉孔扇贝血液的K~(+)浓度[(15.74±1.47) mmol/L]、Na~(+)浓度[(388.07±11.38) mmol/L]、Cl~(-)浓度[(462.43±6.88) mmol/L]和pO_(2)[(140.13±15.35) mmHg]含量最高。此外,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Ca~(2+)浓度和pCO_(2)含量较高,而海湾扇贝的pH最高。对相同月龄不同大小栉孔扇贝血液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栉孔扇贝的血液pH值与其壳高呈正相关(r = 0.611),而生理指标与壳高呈负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栉孔扇贝血液的Ca~(2+)浓度显著增加而pO_(2)显著下降,K~(+)、Na~(+)和Cl~(-)浓度先升高后恢复到初始水平,而pH和pCO_(2)保持相对稳定。研究结果为贝类血液生理研究提供参考,也为贝类生理状态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闻婧   陈传悦   梁泽玮   廖智   严小军   张晓林  
为探究贻贝在饥饿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分子适应机制,本研究以2龄厚壳贻贝为对象,开展了正常投喂(对照组)和饥饿处理(饥饿组)条件下的存活率统计、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以及性腺转录组测序及分析。结果显示,厚壳贻贝在90 d的饥饿处理下存活率高达86%;饥饿胁迫下贻贝性腺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活性显著增加,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均显著降低。通过Illumina Hiseq ×1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对照组和饥饿组厚壳贻贝性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31 596 762和26 810 506个在其基因组上具有唯一注释的有效数据,并筛选出4 130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 082个上调和2 048个下调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在富集在代谢过程、细胞器组织以及酶活性等功能。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DNA复制、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等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代谢通路上。研究表明,贻贝在饥饿下通过降低细胞的能量代谢以及减缓细胞分裂等生理活动来维持饥饿胁迫下的生存。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厚壳贻贝在饥饿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和分子调控机制,为今后深入解析贻贝应对饥饿胁迫的分子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揭示其适应饥饿胁迫的能量利用和再分配以及生理对策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金洋  刘俊荣  田元勇  张龙  刘慧慧  李冬梅  
为了研究干藏与湿藏对活品虾夷扇贝生化代谢的影响,探讨捕后干露、碰撞和温度3个胁迫因素对活品虾夷扇贝生化代谢的影响。将采捕后的虾夷扇贝分别进行干藏和湿藏处置,干藏采取冰藏方式,保藏时间为4 d;湿藏采取循环海水方式,同时施加温度与碰撞2种胁迫因素作对比,保藏时间为7 d。以闭壳肌中糖原、ATP及其关联物、AEC值、p H值和水溶性蛋白为指标,对4个处置组的活品虾夷扇贝进行跟踪分析。干藏条件下扇贝p H值、ATP含量和AEC值均迅速下降,生理状态快速恶化,短期内(13 d)扇贝陆续死亡。湿藏(5和10°C)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亚烜  刘俊荣  周进  赵前  田元勇  徐昙烨  
通过人工束缚对活体施加胁迫调控干预,探讨流通环节虾夷扇贝的活力保持机制,为开发贝类高端活品提供理论及方案等参考。参考实际流通链,设置由2 d活水暂养和4 d无水贮运构成为期1周的模拟活品供应链;设计两个处理组分别为暂养前束缚组T~(b)和暂养后束缚组T~(a),对照组C则全程无束缚。期间对扇贝闭壳肌ATP关联物、核苷酸能荷AEC、磷酸精氨酸ArP、pH及糖原等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对比表观活力及风味品质变化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束缚处置具有明显的胁迫调控效果,有助于活品在贮运环节活体活力的保持,且束缚发生越早效果越好。具体表现:①ATP,ArP,糖原等与活力有关的生化指标分析结果为T~(b)>T~(a)>C,在模拟流通链第6 d时,处理组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C,并且暂养前束缚组T~(b)更具优势。②外套膜的缩边程度与刺激响应时间两个表观活力指标呈正相关关系,缩边程度越大则刺激响应时间越长,即活力状态越差。束缚调控措施在暂养环节对各组活力影响差别不大,但在后续无水贮运期间则呈现了明显的延迟效应,刺激响应时间依次为C>T~(b)>T~(a),揭示束缚使扇贝进入临时“休眠”状态而对外界刺激迟缓;此外,不同束缚时间节点对活力保持效果也呈现差异,暂养前束缚组T~(b)后期活力优于暂养后束缚组T~(a)。③束缚对暂养中各组活品风味特性的影响差异不大,但同样对无水贮运的活品产生明显的延迟效应;虽各组风味品质均呈下降趋势,但暂养前束缚组T~(b)则呈现明显的鲜味和甜味优势,表明早期束缚对活品风味品质的维持同样存在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束缚可有效地对活品扇贝进行胁迫调控,以减少活品贮运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进而保持活力,且早期束缚更有利于对活品活力和风味品质的维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谣  杨智茹  程景颢  李杰  宁先会  王涛  张凯  暨杰  张国松  尹绍武  
为了解长吻鮠脑组织应对低氧胁迫的调控机制,实验运用酶活性测定、H.E染色、qRT-PCR和TUNEL检测等方法,分析比较了低氧胁迫[(0.8±0.1) mg/L] 0、2、4、6 h(标示为H0、H2、H4和H6)和恢复[(7.3±0.5) mg/L]2、4、6 h (标示为R2、R4和R6)下长吻鮠脑组织低氧应答基因、生理生化指标和食欲基因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低氧胁迫和恢复下,长吻鮠脑组织氧传感蛋白相关基因(HIFs、PHDs和Vhl)表达量整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呼吸代谢酶(HK、PK和LDH)活性在H0时显著升高,SDH和MDH活性在H6时显著降低,恢复溶解氧后,代谢模式由无氧呼吸逐渐转变为有氧呼吸;抗氧化酶(GSH-Px、CAT和SOD)和应激指标(MDA和LPO)在低氧2 h后逐渐升高,恢复溶解氧后氧化应激现象仍然存在。观察脑组织形态发现,在低氧胁迫下长吻鮠脑组织出现了神经细胞肿胀、空泡等受损现象,恢复溶解氧6 h后脑组织受损并未得到有效改善。随着低氧时间延长,脑组织细胞凋亡程度不断增加,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3和p53)表达量显著升高,而Bcl-2基因表达量降低,恢复溶解氧后较对照组仍有显著差异。另外,在低氧胁迫0 h和2 h时,长吻鮠摄食率分别下降54%和98%,检测到低氧胁迫能显著抑制促食基因(NPY)和诱导抑食基因(PYY、CCK和NUCB2)表达。研究表明,低氧胁迫和恢复对长吻鮠脑组织氧传感蛋白、呼吸代谢、氧化应激、结构形态、细胞凋亡以及食欲等指标均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阐明低氧胁迫和恢复下长吻鮠脑组织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今后开展该鱼集约化健康养殖和耐低氧新品种选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一鸣  鲁苏皖  许志强  徐宇  林海  潘建林  杨家新  李旭光  
虾青蛋白(Crustacyanin, CRCN)在甲壳动物脂类代谢及低氧胁迫应激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为获取虾青蛋白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性腺发育和低氧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组织中鉴定出1个类虾青蛋白PcCRCN-L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了PcCRCN-L基因的结构特征和进化模式,研究了PcCRCN-L基因在不同组织与性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探讨了PcCRCN-L在低氧–复氧胁迫下的表达响应模式。结果显示,PcCRCN-L基因cDNA序列长2 700 bp,其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 587 bp,编码528个氨基酸残基;DNA序列长6 130 bp,位于克氏原螯虾基因组的第12号染色体,包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内含子/外显子剪接方式符合GT-AG规则。PcCRCN-L具有1个完整的lipocalin结构域,包含典型的序列保守区Ⅰ(SCR1)序列G-X-W、保守区Ⅱ(SCR2)序列T-D-Y和保守区Ⅲ(SCR3)序列精氨酸R。多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cCRCN-L独立于传统虾青蛋白A和C亚族,单独聚为一支。PcCRCN-L在克氏原螯虾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在性腺不同发育时期,肝胰腺以及卵巢组织中的PcCRCN-L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低氧胁迫下,肝胰腺组织中PcCRCN-L表达量显著降低,复氧后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表明,PcCRCN-L与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密切相关,并参与了克氏原螯虾的低氧–复氧胁迫应激调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东  张继红  王文琪  杜美荣  任黎华  王忠  
为探索虾夷扇贝(Datinopecten yessoensis)夏季大量死亡的生理原因,模拟虾夷扇贝筏式养殖区夏季水温变化情况,采用室内控温实验,研究了温度剧烈和缓慢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及其影响的差异性。实验设置10℃、15℃、20℃、25℃4个温度梯度,设计温度骤变(每小时升温5℃)和温度缓变(每天升温1℃)2种温度处理方式,测定升温前后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团辉  马锋旺  李翠英  束怀瑞  韩明玉  王昆  
【目的】探讨苹果砧木对根际低氧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所受影响,分析确定不同苹果砧木根际低氧耐性强弱。【方法】以12个苹果砧木幼苗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低氧处理的方法,研究根际低氧胁迫对苹果砧木生长、形态、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用抗逆系数(ARC)结合淹水试验以及聚类分析对苹果砧木根际低氧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低氧胁迫下,苹果砧木幼苗新叶数、根长、株高、生物量较对照明显降低,各种类整株鲜重减少9%~41%,干重减少14%~40%,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而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相对膜透性(RM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傅杨  杨柳青  吴红强  刘志昂  廖飞勇  陈月华  黄琛斐  
为了研究大苞景天Sedum amplibracteatum K.T.Fu的耐热性及在不同高温胁迫下的生理特点,采用美国生产的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大苞景天的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程度的慢慢增加,大苞景天叶片出现卷曲、萎蔫、变黄、干枯脱落等症状,部分植物茎基部变软腐烂,反映了其不耐高温的特点。在高温胁迫过程中,大苞景天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荧光参数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大苞景天的生理变化和形态特征,表明其不耐高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辉  翟毓秀  姚琳  江艳华  李风铃  
镉(Cd)作为生物非必需、毒性极强的蓄积性重金属,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扇贝相对于其他贝类具有特异性蓄积镉的能力,成为水产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焦点。为了阐释扇贝高蓄积镉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镉胁迫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消化盲囊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通过比较转录组拼接获得105071个unigene和3800个差异基因,对所得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发现这些基因集中在蛋白绑定、细胞黏附、免疫应答、细胞凋亡和能量代谢等方面。对这些蛋白的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