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6)
2023(5992)
2022(5323)
2021(4820)
2020(4442)
2019(10412)
2018(10445)
2017(20013)
2016(11603)
2015(13327)
2014(13728)
2013(13885)
2012(13514)
2011(12460)
2010(12740)
2009(11650)
2008(12001)
2007(11122)
2006(9477)
2005(8442)
作者
(38632)
(32794)
(32519)
(30984)
(20540)
(15773)
(14864)
(12917)
(12186)
(11750)
(11366)
(10918)
(10581)
(10505)
(10419)
(10382)
(10118)
(9651)
(9492)
(9340)
(8487)
(8167)
(8124)
(7455)
(7379)
(7353)
(7347)
(7320)
(6840)
(6764)
学科
(48728)
经济(48676)
管理(29864)
(28756)
方法(25202)
数学(22398)
数学方法(22162)
(22065)
企业(22065)
(14321)
(14193)
(11877)
中国(11348)
地方(9505)
(9476)
贸易(9476)
农业(9355)
(9171)
(9083)
业经(8945)
环境(8502)
(8302)
(7227)
财务(7211)
财务管理(7188)
理论(7120)
(7037)
银行(6989)
(6902)
金融(6898)
机构
大学(181698)
学院(179566)
(69190)
经济(67648)
研究(65329)
管理(63156)
理学(54432)
理学院(53689)
管理学(52465)
管理学院(52141)
中国(46948)
科学(45604)
(42821)
(39393)
(36607)
农业(34530)
研究所(33849)
业大(33675)
(31052)
中心(29359)
(27922)
财经(25084)
北京(24683)
(24424)
师范(24097)
(22617)
农业大学(22538)
(22397)
(21846)
经济学(21579)
基金
项目(120163)
科学(91389)
基金(85477)
研究(81029)
(77467)
国家(76883)
科学基金(62479)
社会(48518)
(47836)
社会科(45779)
社会科学(45758)
基金项目(45649)
自然(42830)
自然科(41761)
自然科学(41738)
(41297)
自然科学基金(40987)
教育(37478)
资助(35684)
编号(32495)
重点(28199)
成果(27263)
(26329)
(26320)
计划(25284)
(24100)
科研(23915)
科技(23061)
课题(23010)
创新(22719)
期刊
(74103)
经济(74103)
研究(47440)
学报(39126)
(38863)
科学(32196)
中国(32121)
大学(27462)
学学(26216)
农业(26165)
(24356)
管理(19758)
教育(16242)
(14609)
技术(14090)
(13638)
金融(13638)
财经(12369)
业经(11806)
经济研究(11394)
(11379)
业大(10783)
(10596)
问题(10547)
技术经济(9106)
农业大学(8997)
资源(8770)
科技(8591)
统计(8555)
理论(8468)
共检索到257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磊  李盼  陈哲  赵永锋  祝丽英  黄亚群  陈景堂  
【目的】筛选获得低植酸玉米自交系,研究低植酸性状的遗传规律,为低植酸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钼酸铵显色法对10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测定,将筛选得到的低植酸自交系鲁原92与已知低植酸突变体Lpa/lpa241、Lpa/Lpa241和齐319进行杂交,分析低植酸性状的遗传;并用钼酸铵显色法和植酸含量国标测定法对6个不同来源的齐319、鲁原92及其杂交种进行植酸含量比较分析,同时通过发芽试验对齐319、齐319×Lpa241/lpa241、鲁原92×Lpa241/lpa241、鲁原92×齐319苗期表现进行鉴定分析。【结果】钼酸铵显色法显示,鲁原92的无机磷含量达到0.93μg.mg-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宇  于海秋  李兴涛  依兵  蒋春姬  王晓磊  曹敏建  
以耐低钾玉米自交系90-21-3和低钾敏感玉米自交系D937及其F1、F2、BC1、BC2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天然低钾大田种植,对玉米耐低钾的主要根系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总根长和根表面积的遗传率较高,其狭义遗传力分别为63.05%和44.47%,两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存在主效基因作用。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干重和根含钾量的遗传率均较低,受环境影响较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俊意  徐莉  
对33个不同来源的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SSR分析,其结果为,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在0.1763~0.9490,平均为0.3228。除贞367遗传距离为大于0.90外,其他32个的遗传距离均小于0.51,表明玉米自交系间遗传基础狭窄。33个自交系的遗传距离按类平均法可聚为6类,其中Ⅱ、Ⅲ和Ⅳ类又分为两个亚类。提高玉米的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必须丰富亲本的遗传基础,扩大其遗传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海春  袁昊  李东波  余学杰  柯永培  
对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关系的研究和遗传多样性评价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2种方法对82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用15个表型性状计算它们的欧式遗传距离,其平均遗传距离为50.57,变异范围为9.05~146.23,说明供试自交系遗传多样性丰富,以遗传距离38.06为界,将供试自交系分为6类,其聚类结果与其系谱来源的吻合程度较差;利用筛选出来的63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明显的SSR引物,在供试自交系中共检测出等位基因变异601个,每对引物检测到4~24个等位基因,平均为9.5个,每个位点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变幅为0.454 6~0.916 9,平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升  黄爱花  韦新兴  莫润秀  邹成林  谭华  郑德波  程伟东  黄开健  
利用39对SSR分子标记和系谱信息分析广西常用苏湾玉米自交系和原始育种群体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39对SSR引物在27份玉米自交系和两个玉米群体中分别检测到154和196条等位基因差异,在27份玉米自交系中,每对引物检测到3~8个等位位点,平均为3.95个。经聚类分析,27份自交系可以分为3个类群。明确了经过选择后的苏湾群体等位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可为更好地利用苏湾玉米自交系奠定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升  邹成林  黄爱花  韦新兴  莫润秀  郑德波  谭华  黄开健  
遗传多样性分析在玉米育种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分子标记的发展为在DNA水平上分析种质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采用Illumina Goldengate基因分型方法对1536个SNP位点的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在147份玉米自交系中共成功捕获1308个SNP标记,成功率达85.2%,数据缺失率小于20%。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47份玉米自交系有29份属于PB种质,108份玉米自交系属PA种质,其余10份为血缘混杂的玉米自交系。利用SNP分子标记分析商业杂交组合分离的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关系,可明确经过二环选系后这些美国种质的遗传关系,为更好地利用美国玉米种质资源奠定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智利  杨晓婷  陈洪梅  希从芳  汪燕芬  王晶  李建宾  
以4个优良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9个优良温带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36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昆明、曲靖和德宏3个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田间鉴评,研究其9个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热带自交系CRN3760-1-2-2-1-1-2的产量GCA效应值最高,其次是YML46、[阿1112×T(5003×云146)]##-1-1-1-1-B、2870263-4-2-1-B-B-BB-B、IRF321、8723、23X等自交系,都具有显著的产量GCA正效应值,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辉  曹敏建  于海秋  李春红  鲁俊田  依兵  李兴涛  
应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耐低磷玉米自交系T(P1)和低磷敏感玉米自交系S(P2)及其杂交和回交世代F1、F2、B1、B2等6个世代苗期总根长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总根长受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在B1世代选择效率最高;对于B1、B2和F2世代,其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8.99%、52.65%和45.51%;遗传变异占表型变异平均为55.72%,环境变异占表型变异平均为44.28%。可见,环境对玉米总根长有一定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明亮  洪德林  薛林  胡加如  黄小兰  江建华  郭媛  
利用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玉米3个自交系S1、S3和S7组配的2个组合S1×S3和S3×S7的P1、P2、F1、B1、B2、F26个世代,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和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玉米穗粒重和百粒重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穗粒重性状在2个组合中均表现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以主基因遗传为主。百粒重性状在S1×S3组合中表现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在S3×S7组合中表现为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自交系S3在穗粒重性状上含有比S7或S1效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兵伟  覃嘉明  覃永嫒  黄安霞  秦洪波  时成俏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6个糯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表明:46个糯玉米自交系可分为9个类群,分析结果与这些自交系综合性状的差异性表现基本一致。参照部分糯玉米自交系进行的配合力测试结果来看,高产组合的双亲基本都在不同的类群,而类内杂交较难产生优良的杂交组合,这也从实践角度说明SRAP标记技术对糯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是合理可信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升  邹成林  黄爱花  郑德波  谭华  韦新兴  莫润秀  黄开健  莫芳华  
以6个玉米南方锈病抗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试验设计方法Ⅱ组配15个杂交组合,对玉米自交系南方锈病抗性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群体遗传参数。研究结果表明,6个自交系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显著,自交系沈139 GCA效应为最大负效应,其次是齐319、双M9和X178;黄C和黄早四表现正的GCA效应。结合杂交组合实际抗病性表现与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进行分析,双M9所组配的各组合抗性表现和SCA效应均较好。群体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性状广义遗传力为82.54%,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存在一定的非加性效应,性状表现受环境影响较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木辑  李明顺  李新海  张世煌  
利用70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SSR标记研究了66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态性。70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273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7个,平均3.9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于0.121~0.814之间,平均0.584。66份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70~0.93。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6份供试自交系划分为5个类群,分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东北地区生产上主要推广杂交种的亲本大多来自不同的类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兵伟  覃嘉明  黄安霞  覃永嫒  郑加兴  秦洪波  时成俏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0个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表明:42对引物标记60个玉米自交系共扩增出144个清晰的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可产生2~7个清晰可辨的条带,平均为3.43个,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18~0.978。60个自交系可分为9个类群,分析结果与这些自交系综合性状的差异性表现基本一致。"温带种质×热带种质"是研究中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模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成林  谭华  黄开健  黄爱花  翟瑞宁  莫润秀  韦新兴  杨萌  吕巨智  黄艳芬  
【目的】分析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玉米自交系和广西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效应,为广西合理利用热带玉米种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4个广西骨干玉米自交系SP221、先21A、桂39722和桂兆18421为测验种,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对24个热带玉米自交系(12个CIMMYT引进系和12个广西自选系)的10个农艺性状(株高、穗长、穗粗、穗行数、穗位高、行粒数、秃尖、百粒重、出籽率和单株产量)进行配合力测定和遗传效应分析,评价各自交系的利用潜力。【结果】在24个热带玉米自交系中,DTMA-191和QP103各农艺性状的GCA表现优良,杂交组合中SP221×D13032、先21A×CML460和先21A×D11231株高、穗长、穗粗、穗位高、行粒数、秃尖、百粒重、出籽率和单株产量的SCA表现优良。与12个CIMMYT玉米自交系各农艺性状的平均GCA相比,12个广西玉米自交系的秃尖表现较差,穗位高和百粒重表现较好。在所配制组合各农艺性状的SCA中,广西玉米自交系对提高单株产量和抑制秃尖具有明显优势,CIMMYT玉米自交系在降低穗位高和提高百粒重方面表现较好。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28个玉米自交系穗位高和秃尖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54.01%和52.46%,其他农艺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00%。【结论】玉米自交系DTMA-191和QP103各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表现优良,可作为重点利用自交系;杂交组合SP221×D13032、先21A×CML460和先21A×D11231的多数性状综合表现较好,可用于开展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在育种实践中,提高单株产量和改良秃尖应侧重利用广西玉米自交系,降低穗位高和提高百粒重应侧重利用CIMMYT玉米自交系。在热带玉米育种过程中穗位高和秃尖应进行早代选择,株高、穗长、穗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和单株产量应进行晚代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青  吕巨智  程伟东  李石初  唐照磊  王玉萍  
选用4个玉米自交系作为父本,11个玉米自交系作为母本,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44个杂交组合,调查南方锈病抗性水平进行配合力效应分析,并估算遗传参数,为玉米自交系的抗锈改良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个母本玉米自交系的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显著,GCA负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S313、CML161、CML451、南959、FM528、D001、万姆、ZH01、ZH03、ZH02、WH0218。4个父本玉米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显著,GCA负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桂39722、桂兆18421、郑58、昌7-2。进一步对遗传参数的分析表明,自交系对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的广义遗传力为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