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9)
2023(9847)
2022(8218)
2021(7417)
2020(6004)
2019(14000)
2018(13669)
2017(25335)
2016(13663)
2015(15209)
2014(15400)
2013(15211)
2012(14715)
2011(13736)
2010(14418)
2009(13344)
2008(13306)
2007(12242)
2006(11571)
2005(11296)
作者
(40684)
(33926)
(33610)
(32031)
(21644)
(16074)
(15284)
(13031)
(12994)
(12457)
(11642)
(11297)
(11072)
(11005)
(10730)
(10494)
(9935)
(9872)
(9813)
(9496)
(8965)
(8322)
(8304)
(7961)
(7661)
(7631)
(7527)
(7513)
(7064)
(6653)
学科
(64603)
经济(64493)
管理(37845)
(35169)
(27902)
企业(27902)
中国(22475)
地方(20198)
(18529)
方法(17364)
业经(16070)
(15198)
(13762)
(13431)
数学(13287)
数学方法(13028)
(13018)
银行(13002)
(12921)
金融(12921)
(12727)
农业(12399)
(11259)
贸易(11241)
(11202)
理论(11195)
地方经济(11113)
(10777)
环境(10237)
(10227)
机构
大学(200795)
学院(199484)
(84241)
经济(82333)
研究(76524)
管理(70841)
中国(60067)
理学(58201)
理学院(57427)
管理学(56450)
管理学院(56038)
(45100)
科学(43743)
(42583)
(39077)
中心(34591)
研究所(34511)
(34301)
(32356)
财经(31299)
(30443)
师范(30189)
北京(29799)
(28089)
(27668)
(27578)
经济学(25765)
业大(25645)
(25403)
农业(24513)
基金
项目(119149)
科学(93658)
研究(92063)
基金(84026)
(72551)
国家(71831)
科学基金(60673)
社会(58723)
社会科(55494)
社会科学(55484)
(46739)
基金项目(42744)
教育(42034)
(39401)
编号(37892)
自然(35782)
自然科(34906)
自然科学(34896)
自然科学基金(34248)
资助(34237)
成果(33453)
(31612)
课题(28158)
重点(27528)
(26145)
发展(25899)
(25455)
(24556)
国家社会(24042)
(23683)
期刊
(111259)
经济(111259)
研究(71726)
中国(53068)
(32477)
(32091)
教育(31192)
管理(30473)
学报(28843)
科学(27748)
(25649)
金融(25649)
大学(22755)
农业(21035)
学学(20548)
业经(18558)
技术(17730)
经济研究(17259)
财经(16367)
问题(14408)
(14268)
(12005)
图书(11888)
(11139)
国际(10835)
世界(10515)
(9883)
(9725)
论坛(9725)
技术经济(9536)
共检索到344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才茂  
把技术梯度当成后发展地区的跟进接替梯度,会造成低梯度陷阱和落后的增长,显然不符合后发展地区的战略目标。区域梯度差异实质是技术与产业分布与成长的差异。因此,后发展地区要缩小并且消除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只能积极创造条件,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为核心,实现跨梯度超越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国平  许扬  
传统的梯度理论(狭义梯度理论)已不能充分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实践的需要,为此,必须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梯度现象进行更为一般性和更基础层次上的讨论,建构广义的梯度开发理论。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广义的梯度和梯度推移进行探讨,并阐述了广义梯度理论与已有的其他区域开发理论的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连斌  
低碳旅游是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发展模式与理念。然而,我国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主要借用了低碳经济理论,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理论上处于试探性设想而缺乏实证研究;实践上又缺乏层级梯度推进的可操作性。所以,低碳旅游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尝试解释旅游业低碳化模式与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关系,提出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应是一个层级递进的关系,即"旅游目的地低碳化—低碳旅游目的地—碳中和旅游目的地—负碳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桂拉旦  李具恒  
在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或区域差距的要素时,已有理论难以解决要素的穷尽和要素系统的结构整合问题。依托可持续和谐发展观的逻辑理念,广义梯度理论将梯度扩展为自然要素、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多维层面,揭示了梯度分布间的耦合关系和多元交叉互推机理,整合了众多区域发展理论,实现了对梯度理论的创新,并尝试解决要素的穷尽和要素系统的结构整合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抄军  王亚新  张东日  李海明  陈四辉  
构建了城市广义梯度分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广州及粤西—北部湾区域6城市的广义梯度分布综合指标,经比较得到如下结论:首先,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梯度推移是多维双向的;其次,在泛珠三角区域中,粤西—北部湾属于塌陷区域;第三,在粤西—北部湾区域6城市中,湛江又属于高梯度城市。湛江市具备了带动雷州半岛实施广义梯度发展的基础,有望成为粤西—北部湾乃至广东省的新经济增长极。在对雷州半岛经济崛起动力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东联西融、蓝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及相关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雷海章  
在工业化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不少发展中国家都曾尝试过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让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城市,试图以此推进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进而实现二元经济的同质化。然而,结果却使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跌入了难以自拔的陷阱。鉴此,为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避开刘易斯陷阱,充分有效地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我们应坚持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梯度转移战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友金  吕政  
进入新世纪以来,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政府,都试图通过引导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梯度转移,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快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然而,现实结果与理想预期相去甚远,东中西部地区间不仅没有发生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而且经济发展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为什么梯度转移理论在实践中失效?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了产业转移的梯度陷阱,探讨了承接地产业升级阻滞的原因,提出中西部地区要逾越产业转移梯度陷阱与产业升级阻滞,应当创新产业转移承接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祖球  汪凤娟  高建宁  
江苏经济发展梯度分析与缩小经济梯度之设想周祖球,汪凤娟,高建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经济发展较快。但经济梯度也愈来愈明显,已形成从南到北和长江以南地区从东到西的两大梯度、如果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尽快赶上或接近经济的发达地区,缩小现有差距,使经济总量更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金国,王丽华  
文章论述了大连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的意义,并且运用梯度理论、层次分析法等对大连地区进行经济梯度划分。在此基础上,就各等级地区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鲍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加工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追述我国对外经贸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区域经济学中的"梯度推移理论",可以推断出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之路:由东部沿海开放地区转移到中西部较落后地区,最后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是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仅靠梯度转移来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难度较大。所以中西部地区还应积极创造自己优势的产业集群,才有可能实现与东部地区经济均衡的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子真  欧国立  雷振丹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4~201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评,在此基础上分别就不同梯度的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展开分析,并动态评价城市梯度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脉冲效应。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大型城市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脉冲效应远远大于中小城镇,相反在长期中小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冲击大于大型城市。同时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城市梯度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大型城市对东部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大于中西部。中小城镇的发展对东部和中部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相反西部地区中小城镇与大型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在伯仲之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志刚,韩延玲,韩德林  
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分析中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方法(PCA) ,来研究新疆87 个市县的经济发展梯度及经济差异。通过计算各市县的经济发展梯度值,总结出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地域分异规律,划出经济发展的梯度分区,为制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许颖悟  马军海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梯度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由南向北梯度推移发展的趋势明显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东部沿海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水平、速度差别,形成由南向北从南到低的梯度经济布局,并伴随经济发展势头从南向北的推移。分析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把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脉络,制定恰当的区域发展战略,从而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平川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众多跨国IT企业更加注重以外包、合资、合作等形式实现产业的全球性战略转移。分析了信息产业转移与西部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总结了西部IT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梯度转移格局中的西部IT产业发展复制进化学习博弈模型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在IT产业全球性转移的趋势中,尽可能地实现产业转移双方的合作共赢,努力增大产业转入方利益的同时,促进产业转入方的技术吸收、消化与再创新利益,有利于增强转入产业的根植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艳梅  
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方略的有效途径。然而,面对陕南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区位禀赋优势,如何突破可持续发展瓶颈,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反梯度推移理论的深入探究后认为,陕南应依托其现有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优势,以经济反梯度推移理论为指导,发力发展绿色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