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64)
2023(22123)
2022(18747)
2021(17333)
2020(14443)
2019(33283)
2018(33049)
2017(62381)
2016(34149)
2015(38513)
2014(38851)
2013(38292)
2012(35750)
2011(32588)
2010(32747)
2009(30093)
2008(29872)
2007(26971)
2006(23607)
2005(20838)
作者
(103451)
(86598)
(85805)
(81508)
(54622)
(41792)
(39074)
(33884)
(32822)
(31066)
(29271)
(29233)
(27647)
(27312)
(26738)
(26736)
(26306)
(25513)
(24823)
(24686)
(21748)
(21321)
(21164)
(19743)
(19515)
(19300)
(19264)
(19228)
(17665)
(17314)
学科
(141392)
经济(141238)
管理(94772)
(92516)
(73499)
企业(73499)
方法(61039)
数学(52495)
数学方法(51824)
(44993)
中国(40286)
(34925)
地方(33740)
业经(33312)
(32606)
农业(29857)
(26040)
(25634)
贸易(25617)
(24791)
理论(23080)
(22300)
环境(22231)
银行(22210)
(21995)
(21518)
金融(21514)
技术(21232)
(21230)
(21063)
机构
大学(492921)
学院(492697)
(193110)
经济(188709)
管理(187271)
研究(171252)
理学(161319)
理学院(159379)
管理学(156286)
管理学院(155394)
中国(127208)
科学(110067)
(106169)
(94661)
(88434)
(88164)
研究所(80692)
业大(80152)
中心(78375)
(74800)
农业(73924)
财经(69659)
北京(67079)
(66829)
师范(66029)
(63261)
(61859)
(60286)
经济学(57657)
技术(54448)
基金
项目(334076)
科学(259306)
基金(238574)
研究(238250)
(211100)
国家(209266)
科学基金(176971)
社会(147831)
社会科(139761)
社会科学(139723)
(132662)
基金项目(126418)
自然(116862)
自然科(114077)
自然科学(114041)
(111995)
自然科学基金(111956)
教育(109873)
资助(98128)
编号(97371)
成果(79296)
重点(75757)
(73853)
(72098)
(68709)
课题(68417)
科研(64411)
创新(64182)
计划(62538)
大学(61050)
期刊
(216439)
经济(216439)
研究(141577)
中国(100410)
(88853)
学报(87988)
科学(77138)
(67504)
管理(67328)
大学(65296)
学学(61547)
农业(59995)
教育(57319)
(44115)
金融(44115)
技术(43311)
业经(37725)
经济研究(33694)
财经(33595)
(30216)
(28835)
问题(28560)
图书(26635)
(25999)
科技(24361)
技术经济(23587)
业大(23189)
理论(22184)
商业(22024)
资源(21947)
共检索到732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梦瑶  张正峰  谷晓坤  刘静  卢照地  邱莎莎  
研究目的:以上海市青浦区、浦东新区和金山区为例,剖析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效果及机理,探索减量化实施对乡村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收集原始资料,经过三级编码过程,提炼总结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资源配置是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核心影响,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直接影响,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和文化传承是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间接影响。研究结论:注重减量化的规划引导,依托减量化政策大力推动产业升级、转移和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完善落实减量化配套政策,构建合理的减量化指标使用方和供给方之间的增值收益补偿机制,以及合理保障村民和村集体的基本权益是实现减量化推进乡村转型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谷晓坤  周小平  刘博研  张思露  刘瑞  
探索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对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格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低效工业用地治理复杂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建构“情境—结构—行为—结果”分析框架,以超大城市上海市为例,采用扎根分析方法,揭示减量化过程和运行机理。结果显示:(1)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具有规划限制性、公共利益性和乡村嵌入性特征,由外部环境、用地效益、主体角色和减量化治理共同构成“外缘—内核”式的复杂适应系统。(2)建设用地“天花板”刚性约束下的宏观资源—环境—发展压力与微观用地效益是减量化的外部情境;内源性主体治理能力不足与外源性主体基于公共利益主动介入共同构成基于价值共享的治理结构;刚性政策、激励政策和支持政策形成了“三元互补”系统推动了集体行动;结果则呈现出城市高质量发展与资源再配置的协调,而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解决减量化短期压力将成为持续开展减量化的重点与难点。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治理提供经验和案例的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克强  马克星  刘红梅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运作机制,提出减量化机制完善方向。研究方法:描述分析和政策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五量调控"是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基础运作机制;资本深化和技术积累是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驱动机制;建设用地减量化与规划发展空间需进行动态优化;指标转移机制较为完善,指标使用形式多样;市场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推进了减量化;实现了土地发展权的还原。建设用地减量化是对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还需在相关政策配套方面进一步完善。研究结论: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吸收和借鉴国内其他省市建设用地管理创新经验,是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基础上的发展创新,提供了一个解决建设用地配置效率与公平矛盾的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红梅  刘超  孙彦伟  王克强  刘伟  龙腾  
研究目的:基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政策背景,分析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为上海市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存在交易半径较狭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定价机制不合理、收益分配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应研究市场竞争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指标交易机制。研究结论:针对经济快速发展与土地指标短缺的现实矛盾,上海市政府应从机制构建与配套措施两方面进行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体系建设,以推动上海市土地市场的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红梅  刘超  孙彦伟  王克强  刘伟  龙腾  
研究目的:基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政策背景,分析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为上海市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存在交易半径较狭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定价机制不合理、收益分配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应研究市场竞争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指标交易机制。研究结论:针对经济快速发展与土地指标短缺的现实矛盾,上海市政府应从机制构建与配套措施两方面进行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体系建设,以推动上海市土地市场的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爽  楼江  
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全面实施"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土地管理策略,上海市从2014年起全面实施集中建设区外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不仅整理了一些低效的集体建设用地,甚至还通过国有土地退出等方式对一些国有建设用地实施整理复垦。但在整理复垦后国有耕地的权属调整工作中面临不少难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小平   巩淑敏   申端帅   谷晓坤  
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有效缓解了大都市发展用地需求与供地指标矛盾,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基于助推理论,通过对上海市Q区Z镇实地调研分析发现,镇级地方政府在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末端治理过程中将减量指标要求与柔性助推手段相结合,根据不同阶段的情境差异组合运用助推工具,干预和推动目标主体行为决策,有利于消解政策实施障碍。建议政府在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基于企业、村集体等目标主体的复杂行为和心理特征,结合其多元利益诉求,优化调适政府治理行为,提升政策执行效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小风   涂刘欣   孟浩   蒋沁超   傅姝  
【目的】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是城镇化后期和人口减少趋势下面临的重要命题,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研究能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配置和促进国土空间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综述法系统梳理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内涵、时空演变、驱动机制和途径等研究成果进展,提出未来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研究的方向和主要任务。【结果】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内涵从数量控制逐步向提质增效和优化布局转变;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时空演变主要集中在宅基地与工业用地减量化潜力测算和空间分异;人口流失和产业衰退造成了城市收缩和农村空心化,引发了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设用地增存挂钩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的路径。【结论】未来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理论认知—减量化时空演变—减量化调控模式—减量化效应”为研究主线,完整、准确、全面剖析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内涵,加强不同区域、不同空间尺度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演变过程及空间差异研究,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模式总结和案例分析,深化多元效应分析和对比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红梅  孟鹏  马克星  王克强  张冰松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内涵和必要性,探讨减量化的理论基础,总结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地减量化经验,为在其他地区推行减量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以上海市为例,总结建设用地减量化经验;借助"经济新常态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与建设用地减量化研讨会"的专家研讨,研究减量化内涵、必要性和减量化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政策建议。研究结果:(1)建设用地减量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2)建设用地减量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的需要。研究结论: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还不完善,建议在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经济发展驱动转型、差别化政策、三农保护、资金来源和农用地复合利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耿达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培育和发展是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但已有研究对其生成机制和发展路径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本文基于文化参与的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云南和顺图书馆为案例进行分析,构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成机制与发展路径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1)在自发生成阶段,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依赖于乡土社会的内部资源网络及其调适能力,主要是立足乡土服务乡邦。(2)在政府主导阶段,政府逐步加强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管控,并按照事业单位体制建立起科层式公共文化生产分配体系,资源向上集中。这虽然从体制上保障了其有较稳定的经费来源,但同时导致其"悬浮"于乡土社会,与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脱节。(3)在共建共享阶段,以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为导向,政府不断优化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参与,重视各方力量的汇入与整合,建立各方联动的协同机制,提升了综合效益。本文指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基于乡土社会、政府行为、社会资源、功能转型、民众参与等要素。本文所建构的理论框架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塑提供了参照,并对相关政策实践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顾守柏  丁芸  孙彦伟  
上海作为国际性特大型城市,在转型发展和推进"四个中心"建设过程中,面临资源、人口、环境的"紧约束",建设用地规模接近极限,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耕地保护形势严峻,生态文明建设需求迫切。为有效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上海转型发展,2014年初,上海市确立了"总量锁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苏建华  
江苏省海安县积极推行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政策思路,通过实施增减挂钩、盘活存量土地、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优化镇村建设用地布局,实现了农村建设用地减少、耕地数量增加的目标,确保了优质项目落地。自2006年以来,新增农用地面积2.36万亩,获批流量指标3.7万亩,累计批复挂钩周转指标1.08万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成昆  储德平  杨曌  黄亚榕  
伴随全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与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老年闲暇教育作为推动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为老年人的社会再融入提供了契机。以乡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共访谈24位乡村老年人,获得近11万字的访谈文本素材,继而运用扎根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出乡村老年人参与闲暇教育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乡村老年人闲暇教育参与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乡村老年人参与闲暇教育主要取决于个体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三大方面的影响;个体因素中包括自身客观条件、自身主观认知两个关系类别,社会因素中包括人际关系、公共组织两个关系类别,教育因素中包括教育活动、教育资源两个关系类别;三大因素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乡村老年人闲暇教育的参与行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光涛  周子祎  叶晶双  
乡村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乡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了探究乡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程度及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厘清影响乡村教师技术应用的因素,本研究以"乡村教师技术直通车"项目团队所接触、服务过的乡村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数据,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数据,系统地构建了一个涵盖5个维度、14个方面的乡村教师技术应用影响因素模型,并深入探讨了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影响乡村教师技术应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特征、技术感知、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教学环境,并指出推进乡村教育信息化进程,不仅要普及并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备,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技术对乡村教师教学效果和工作绩效提升,建立配套的教师培训、激励及评价制度,营造积极的群体学习氛围,帮助教师能够自发地学习和应用技术,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文华  张迪  郭瑞雪  
近年来,新增建设用地供应增长迅速,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获得大量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贷款,为地方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但随着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城市快速扩张,许多已超过国际公认的国土开发极限,以及其土地利用规划的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与此同时,已供土地却并未得到有效开发,闲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