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1)
2023(8520)
2022(6902)
2021(6134)
2020(4662)
2019(10412)
2018(10068)
2017(19224)
2016(10158)
2015(11014)
2014(11189)
2013(11049)
2012(10628)
2011(9825)
2010(10026)
2009(9119)
2008(8876)
2007(8139)
2006(7526)
2005(7079)
作者
(29777)
(24915)
(24575)
(23229)
(15712)
(11658)
(11113)
(9571)
(9474)
(8957)
(8495)
(8275)
(8025)
(7943)
(7777)
(7666)
(7288)
(7125)
(7113)
(6963)
(6361)
(6108)
(6078)
(5647)
(5615)
(5611)
(5574)
(5445)
(5030)
(4856)
学科
(54599)
经济(54560)
(26072)
管理(24888)
地方(20336)
(18756)
企业(18756)
中国(18431)
(16506)
业经(14929)
方法(12821)
地方经济(11990)
农业(11561)
产业(11304)
(10815)
数学(10435)
数学方法(10345)
(9355)
金融(9354)
(9215)
银行(9206)
技术(9113)
(9070)
(9042)
(8631)
环境(8433)
(8234)
贸易(8223)
发展(8049)
(8024)
机构
学院(148200)
大学(142914)
(64741)
经济(63379)
研究(56347)
管理(53436)
理学(44412)
理学院(43860)
管理学(43254)
管理学院(42966)
中国(42758)
科学(32686)
(31731)
(28341)
(28146)
中心(25341)
研究所(25315)
(24616)
(24600)
(21900)
师范(21711)
财经(21420)
(20704)
北京(20671)
(20120)
业大(20090)
经济学(19662)
(19283)
农业(18795)
(18238)
基金
项目(93811)
科学(74400)
研究(73561)
基金(64759)
(55423)
国家(54877)
社会(47471)
科学基金(46772)
社会科(45152)
社会科学(45146)
(39584)
基金项目(33704)
教育(32337)
(32064)
编号(30474)
(28516)
自然(26502)
自然科(25814)
自然科学(25812)
自然科学基金(25327)
资助(25062)
成果(24659)
发展(23778)
(23337)
课题(22861)
重点(21615)
(20402)
(19731)
国家社会(19431)
创新(19007)
期刊
(84066)
经济(84066)
研究(48886)
中国(37507)
(25385)
管理(21736)
教育(20415)
科学(20026)
(19496)
学报(19022)
农业(17558)
(17349)
金融(17349)
业经(16570)
大学(15078)
技术(14285)
学学(14085)
经济研究(13190)
问题(11158)
财经(10324)
(9193)
(8477)
商业(8261)
(7865)
技术经济(7734)
科技(7676)
经济问题(7539)
现代(7502)
(7454)
论坛(7454)
共检索到243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冬华  杜金莹  刘玉亭  
企业化政府对租差的管理是保障城市更新良性循环的关键。应用Smith租差理论解释我国土地再开发现象,发现租差兑现过程表征为土地用途的变更过程,受到实际空间权利和行政许可权力双重因素影响,在低效用地再开发中存在租差倒挂现象。选取广州增城的两个产业片区为实证,剖析租差倒挂现象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揭示了低效产业用地的权属人会凭借实际空间权利兑现最大化的实际地租,通过透支潜在地租或偷换功能,导致“实际地租>潜在地租”,形成时间维度或功能维度的租差倒挂。基于此,探索了从租差倒挂到回归正轨的重置路径,即保障“归公于政府与社会的租差”,完善公共配套与开敞空间;引导“自有资本循环的租差”,推行精细化管控与分期滚动式开发;规范并监管“外部资本引发的租差”,提供可负担的产业空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西云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内在要求也相应提高,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成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方向。地方实践与探索2016年11月,原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提出了一系列盘活城镇低效用地的激励政策及相关工作要求。根据《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毕继业  刘斌  田亮  
国土资源部2014年下发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提出,"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镇低效用地、废弃地再开发和利用。鼓励土地使用者自行开发或者合作开发"。这为手中拥有大量城镇存量土地的国有企业,发挥自主创新主动性,盘活自有低效存量土地打开了一扇大门。笔者拟对国有企业开发自有低效用地的路径选择进行简要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常骞  
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平均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都在7000亩以上,而国家每年安排该市的农用地转用计划仅1580亩,用地缺口明显。与此同时,不少乡镇仍沿袭着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闲置土地27宗、面积1091亩。对低效闲置用地进行再开发利用,切实提高用地效率,是破解发展用地瓶颈制约的重要途径。低效闲置用地再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近几年,泰兴市在低效闲置土地再开发方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常骞  
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平均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都在7000亩以上,而国家每年安排该市的农用地转用计划仅1580亩,用地缺口明显。与此同时,不少乡镇仍沿袭着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闲置土地27宗、面积1091亩。对低效闲置用地进行再开发利用,切实提高用地效率,是破解发展用地瓶颈制约的重要途径。低效闲置用地再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近几年,泰兴市在低效闲置土地再开发方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薇  肖晓锵  陈杰  
在城市边界划定和资源、环境瓶颈的硬约束下,向内挖潜已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中央定下的"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总基调,一些开发强度已经过高的地区,在城市用地上将更加突出盘活存量,尤其是盘活城镇低效存量用地。低效地开发潜力巨大当前,各国对城市低效用地的称谓各不相同,理论界也仍难以对其内涵给予统一界定。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对城镇低效用地并没有一个完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洪世键  姚超  张衔春  
从租差理论与绅士化的关系入手,梳理了租差理论的缘由、脉络与拓展,指出租差理论是城市空间再开发问题的有力工具,但难以在城市化和城市空间扩展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应用。基于特征价格法研究方法,通过引入场所价格和区位价格的概念,考察了潜在地租、实际地租的不同组合类型以及租差的演变情况,区分不同的城市空间循环演化模式,为分析城市空间再开发的时机、难易程度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与框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世清  周振举  雷逢春  
2017年9月~11月,部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重点对浙江杭州、宁波,江苏常州、无锡,广东广州、深圳、佛山,湖北武汉等4省8市进行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情况的专项调研,并同步开展了内蒙古、辽宁、上海、福建、江西、四川、山西等7个试点地区的函调。通过调研,了解基本情况,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相关对策建议。进展情况截至2017年11月底,广东、上海、江苏、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彭茹燕  王春宇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正进入存量时代,低效用地正逐步成为城镇土地开发利用的主体。本文在梳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情况的基础上,从构建管理政策体系、优化规划管控、降低再开发成本、重点扶持“工改工”及多部门协作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新平  严金明  王庆日  
研究目的:深入分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面临的问题,总结地方实践创新经验,提出进一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研究结果:中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面临资金短缺、产权复杂等现实困难,主要原因是规则的制约和缺失,对广东、浙江、辽宁3个省份集体建设用地管理、违法用地处理、出让方式改进等方面的创新进行了总结。研究结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既是现实需要,又有一定的政策空间,应在全国层面完善集体建设用地管理、违法用地处理、土地出让和强制力运行等规则,按照科学规划、市场导向、利益共享的原则推进工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丁一  何玉婷  
新型城镇化要求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粗放、低效、拼资源型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按照综合效益最优和合理、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的目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生态保护层面构建了宏观的、分用途的低效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计算4类用地的综合适宜值,根据土地用途最适合、优先级排序和邻域协调的配置规则,融合低效用地基础数据库与宏观确定的综合适宜值实现低效用地再开发方向优选。结果显示优化选择后土地利用组合类型依次为居住—商服—工业—公共服务设施—绿地。低效用地"宏微观基础数据库—宏观评价体系标准—宏微观数据融合"的再开发方向优选方法将为其他发达城市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闵丽   刘晓嘉   严韵兰  
本文总结了广东省广州市低效存量用地整备开发现状及做法,提出了加快建立健全整备制度体系、探索土地整备实施路径、联动整备实施“一张图”等推进存量用地整备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家宁  刘阳  郧宛琪  杨洪涛  
在全面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对低效用地再开发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典型案例,分析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目前,我国土地开发利用尚处于粗放利用阶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市场主体逐利行为外,还有政府的制度与政策:理论上,建设用地指标的计划分配模式可能会造成欠发达地区比发达地区用地粗放。实践中,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理性选择均是低成本的土地非农化,而不是高成本的低效用地再开发,亦即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坚  叶子君  杨红  
研究目的:总结中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征,分析再开发的现实挑战,探讨再开发的重点与方向。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总体情况来看,存在内涵外延尚未统一、工作目标基本一致、改造类型因地制宜等特点;(2)从主要特征上看,试点城市工作开展的内在动因各异,规划模式多样,激励措施丰富;(3)从现实挑战上看,主要存在政策瓶颈未突破、规划统筹仍不足、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研究结论:从10个试点城市开展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情况来看,存量规划时代应当重点完善目标内涵、落实规划先行、推动实施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