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4)
2023(9206)
2022(8187)
2021(7771)
2020(6478)
2019(15168)
2018(15353)
2017(30529)
2016(16592)
2015(18211)
2014(18297)
2013(18084)
2012(16533)
2011(14774)
2010(14490)
2009(12812)
2008(12177)
2007(10460)
2006(8956)
2005(7555)
作者
(45808)
(37783)
(37588)
(35791)
(24071)
(18097)
(17070)
(15068)
(14400)
(13440)
(13096)
(12579)
(11865)
(11773)
(11675)
(11405)
(11375)
(11255)
(10743)
(10650)
(9461)
(9091)
(9012)
(8616)
(8474)
(8369)
(8330)
(8251)
(7557)
(7486)
学科
(62666)
经济(62596)
管理(46645)
(44212)
(36086)
企业(36086)
方法(31018)
数学(26924)
数学方法(26634)
(17570)
中国(17020)
(14607)
(14033)
业经(13804)
地方(12778)
农业(12172)
(11259)
理论(11218)
环境(11210)
(10501)
贸易(10497)
(10180)
技术(10089)
(9937)
(9524)
财务(9465)
财务管理(9451)
教育(9114)
(9112)
企业财务(8945)
机构
大学(225992)
学院(224586)
管理(94374)
(86703)
经济(84776)
理学(82974)
理学院(82103)
管理学(80737)
管理学院(80347)
研究(71865)
中国(51155)
(47872)
科学(46024)
(37272)
(35216)
业大(34600)
(33986)
研究所(32492)
中心(32117)
财经(30986)
(30516)
北京(30119)
(29963)
师范(29715)
(28251)
农业(26604)
(26485)
(25312)
经济学(25185)
师范大学(24182)
基金
项目(161736)
科学(127095)
研究(119260)
基金(117056)
(101275)
国家(100419)
科学基金(86826)
社会(73770)
社会科(69788)
社会科学(69770)
基金项目(63336)
(63184)
自然(57265)
自然科(55901)
自然科学(55890)
自然科学基金(54852)
教育(54409)
(53231)
编号(49574)
资助(48117)
成果(39288)
重点(35421)
(35354)
(33972)
(33568)
课题(33281)
创新(31185)
科研(30924)
项目编号(30710)
教育部(30439)
期刊
(90306)
经济(90306)
研究(63550)
中国(39489)
学报(35054)
管理(32990)
科学(32774)
(30663)
大学(26449)
(26247)
教育(25684)
学学(24827)
农业(22041)
技术(19807)
业经(15203)
(15013)
金融(15013)
财经(14190)
经济研究(13912)
图书(13124)
理论(12001)
(11933)
问题(11810)
科技(11556)
实践(11275)
(11275)
技术经济(10756)
(10637)
情报(10309)
现代(10285)
共检索到310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清杰  
20世纪 60年代兴起的劳动市场分割理论 ,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供给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在劳动市场分割理论的框架下 ,对从属于“低端”劳动市场或次级劳动市场的低技能劳动力进行了研究。作者探讨了预算硬约束下低技能劳动力的供给规律 ,区分了两类特殊的供给曲线 ,并得出了低技能劳动力供给曲线的Y字形可行区域。文章最后以我国的农民工现象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宋旭光  何佳佳  
流动人口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内部工资收入增长差距却在扩大。文章从劳动力技能分化视角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阐释了劳动力流入对本地居民工资的异质性影响及作用机理。文章以中国健康与营养微观调查(CHNS)数据为基础,利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入对本地居民产生的福利效应非中性,而是技能偏向性的。具体来说,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竞争关系只发生在低技能劳动力之间,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入会降低工资分布底端本地居民的工资。而无论是高技能劳动力还是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入,都促进了本地高技能居民的工资上升,特别是处于工资最高分位点的本地居民。劳动力流入对本地高技能劳动力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本地低技能群体,扩大了工资差距。这种劳动力流入更有利于高技能本地人的影响可以通过技能交叉互补性、劳动力流入外部性和户籍制度来解释。文章的研究结论对进一步完善中国户籍制度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晓  童小晨  
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加速升级优化和人口结构老龄化使得低技能劳动力逐渐被机器取代、边缘化,低技能劳动力面临高失业风险。本研究对国内外低技能劳动力有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明晰低技能劳动力概念内涵后定位现实目标人群,并结合劳动经济学和劳动社会学视角下低技能劳动力的群体特征,提出了促进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技能提升策略:依托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开展成人职业体验课程,制定培训券等优惠政策,提升低技能劳动力参与多元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性;借助数字化趋势,建立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库,共享优质职业教育数字资源,构建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数字平台,高质量匹配培训和就业机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綦建红  付晶晶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与海关进口机器人数据等,考察了机器人对低技能劳动力跨市流出的影响机制,并讨论了低技能劳动力的行业和区位流向。结果表明,机器人减少了第二产业就业岗位数,对低技能劳动力产生了替代效应,显著增加了低技能劳动力跨市流出的概率;行业转移层面,机器人增加了45岁及以下低技能劳动力流入服务业和45岁以上低技能劳动力流入农林牧渔业的概率;城市转移层面,机器人增加了低技能劳动力流入本市服务业和跨市流入一线城市服务业的概率;区域转移层面,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低技能劳动力在东部流动,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低技能劳动力出现了流入西部的趋势。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深入把握机器人对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机器人产业政策及人口流动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  
1993年以来,我国城镇下岗职工激增,出现突发性失业高潮,1997年底实际失业人口规模达1100-1300万人,真实失业率在6%左右,创建国近50年来的最高记录,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降低城镇高失业率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从供给...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润霖   吴立元   张航宇  
中国大城市对高技能劳动力采取优惠的落户政策,而对低技能劳动力的落户政策更严格。本文通过构建两城市一般均衡模型,结合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和经验分析方法,考察了低技能劳动力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降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落户要求,能吸引更多低技能劳动力向大城市流动,从而降低城市生活成本,提高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更大程度发挥高技能行业的集聚效应。此外,降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落户门槛能提高全社会的实际工资收入,缩小全社会工资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瑞龙  张泽华  
依据刘易斯"拐点"中对于保留收益的描述构建了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为了对新的理论进行验证,实证研究不仅提出了用以解决资本存量问题的二阶加权差分计量方法,还加入了用于衡量劳动力保留收益水平和差距的新变量。稳健的回归结果表明劳均资本、生活成本对劳动报酬份额存在正向影响,而劳动力群体内部收入差距以及劳动力数量对该份额存在负向影响,符合模型预期。与此同时,福利分析指出,对于初次分配是否有利于劳动者不能仅以劳动报酬份额为标准,否则会产生误判。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文杰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着严重的技能短缺问题。从供给角度看,学校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性不足和企业激励机制的缺乏是影响技能供给不足的最主要原因;从需求角度看,"学术至上"的传统观念与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的低回报和企业低成本优势策略的选择弱化了技能的需求。由此得出,我国当前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不仅是一个技能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技能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要破解我国技能短缺问题,学校职业教育应从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着手,企业培训应从完善相关培训制度着手,实现两者的共同治理。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玲  郑燕霞  
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一国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而现有研究忽略了不同贸易伙伴的影响差异。因而,本文重点从贸易伙伴的视角分析不同类型贸易对我国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与发达贸易伙伴国之间进行的中间品类出口贸易和最终品类进口贸易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结构优化所起的带动作用明显高于与不发达贸易伙伴国之间进行的同类贸易;然而,并非与之进行的所有贸易均能起到带动作用,其中最终品类出口贸易、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和用于出口生产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并未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不能忽视不发达贸易伙伴国所存在的带动作用,与之进行的用于出口生产所需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捷瑜   肖淑芳  
以创新驱动引领的升级转型对劳动力技能提出新需求,企业创新对劳动力技能需求的影响是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重要考量。利用上市企业数据和线上招聘文本,分析企业创新与企业劳动力技能需求的关系。结果显示:就技能层次看,创新显著增加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且这一需求具有长期动态持续性;创新对中低技能人才需求的影响以短期一次性调整为主。各技能层次人才通用技能的细分研究进一步表明,创新增加了企业对信息技术技能的需求,这在高技能人才和低技能人才上尤为突出;同时,创新降低了企业对单纯软技能的需求,增加了企业对兼备软、硬技能特点的复合通用技能的需求。因此,改善当前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制定各技能层次人才培养策略时应将企业创新与劳动力技能需求的长短期关系变动作为引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钰靖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对劳动的介入主要基于学习、理解和处理等基本要素展开,不同应用层级通过自动化特定任务、全智能功能模拟以及机器智能质性跃迁的方式介入劳动过程,由此对技能劳动力产生替代和补偿机制的叠加效应。这不仅表现为本体层面对技能需求量和结构产生深刻改变,也体现为社会层面对技能劳动者就业和收入带来重塑性影响。基于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系统平衡理论,人工智能视域下技能劳动力需求呈现以高学历高技能为核心竞争力、技术强渗透领域就业吸纳显著、技能和任务二维偏向属性以及跨区域迁移促进劳动力再分配的典型特征。结合技能劳动力需求特征与职业教育供给的内在关联逻辑,围绕提质存量和增量两个维度提出职业教育优化技能劳动力供给的发展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闯  张世伟  
依据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数据,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估计了城镇居民的就业方程和工作时间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个体就业概率不断增加;随着家庭其他收入的增加,个体就业倾向逐渐降低,工作时间逐渐减少;随着家庭人口数的增加,就业个体的工作时间逐渐增加。低收入群体女性和男性工作时间的工资弹性分别为-0.3237和-0.3167,而女性中高收入群体工作时间的工资弹性为0.1429,说明倒S型劳动供给曲线在2002年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是存在的。因此,政府部门应结合经济发展水平适时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教育和培训投入力度,促进低收入群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解决供需错配问题,扩大有效供给有必要从消费需求的角度考察劳动供给的有效性,由于中国家庭的整体性更为突出,家庭消费优先权的选择更近似于一种合作性博弈,并在特定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消费牺牲”和被动消费的问题,突出的家庭消费代际依赖导致劳动供给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系列矛盾,优化劳动供给需通过税制结构调整提高劳动参与率、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保护劳动意愿、推进劳动保障的社会化以构建起弹性化劳动退出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琳  
持续上升的房租收入是否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显著影响呢?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房租收入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通过工具变量法一定程度解决了由于互为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房租收入对劳动力供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因村居类型和性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劳动时间相对较灵活的农村地区,房租收入显著减少了劳动力供给,而在劳动时间相对固定的城市地区,房租收入并没有对劳动力供给产生显著影响;这种负效应在女性样本中更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先国  陈凌  
试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管理姚先国陈凌一、引言:中国经济发展能解决第二号任务吗?“九五”期间,中国经济将面临1978年以来又一个失业高峰,而且将持续较长时间。就业压力主要来自新增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国有部门的富余人员三方面;对其规模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