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4)
2023(4912)
2022(4228)
2021(3818)
2020(3273)
2019(7115)
2018(7070)
2017(13392)
2016(7155)
2015(8086)
2014(8222)
2013(7908)
2012(7072)
2011(6529)
2010(6639)
2009(6529)
2008(6478)
2007(5928)
2006(5328)
2005(5095)
作者
(21191)
(17932)
(17647)
(16947)
(11217)
(8502)
(8022)
(6858)
(6622)
(6383)
(6050)
(5989)
(5943)
(5804)
(5707)
(5535)
(5342)
(5164)
(5111)
(5049)
(4487)
(4323)
(4234)
(4035)
(4006)
(4000)
(3960)
(3948)
(3606)
(3421)
学科
管理(30330)
(25672)
经济(25603)
(24853)
(22538)
企业(22538)
(11637)
(11490)
方法(9554)
(7940)
数学(7736)
数学方法(7638)
业经(7282)
中国(7263)
(7078)
财务(7052)
财务管理(7035)
体制(6957)
企业财务(6682)
(6668)
(6428)
银行(6421)
(6104)
(5767)
金融(5765)
环境(5729)
技术(5527)
(5483)
(5410)
(4931)
机构
大学(108434)
学院(106953)
(43898)
经济(42886)
管理(41658)
理学(35390)
研究(35096)
理学院(35025)
管理学(34476)
管理学院(34274)
中国(27871)
(24736)
(22929)
科学(19945)
财经(18662)
(17120)
(16966)
(16801)
中心(16320)
(15108)
研究所(15090)
业大(14580)
北京(14401)
财经大学(13871)
经济学(13678)
(12994)
(12906)
(12369)
师范(12204)
经济学院(12138)
基金
项目(70384)
科学(56478)
基金(52676)
研究(51707)
(45601)
国家(45249)
科学基金(39516)
社会(34239)
社会科(32485)
社会科学(32481)
基金项目(27782)
(26842)
自然(25305)
自然科(24705)
自然科学(24700)
自然科学基金(24279)
教育(24035)
(22789)
资助(20925)
编号(19871)
(19603)
成果(16891)
(16124)
重点(15992)
(15189)
国家社会(14606)
创新(14309)
课题(14273)
教育部(14223)
(14044)
期刊
(51261)
经济(51261)
研究(33073)
中国(24234)
(21309)
管理(18211)
学报(15946)
科学(14925)
(14208)
大学(12898)
学学(12139)
(11442)
金融(11442)
教育(10365)
技术(10024)
财经(9938)
农业(9115)
(8455)
业经(7617)
经济研究(7574)
问题(6400)
财会(5560)
科技(5348)
会计(5235)
(5234)
理论(5083)
(4922)
现代(4914)
技术经济(4903)
(4740)
共检索到166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臧丽花  牛文全  吴普特  
针对低压滴灌系统对压力的稳定要求严格,而现有的压力调节产品不能满足其要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双流道结构形式的低压系统压力调节器,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该调节器调压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入口端设定压力为0.05~0.35 M Pa,设计出口端压力为0.1 M Pa时,弹簧直径和装置的结构形式是影响压力调节的主要因素;当弹簧直径为1.5 mm,长度为80 mm,栅栏孔隙宽度为10 mm时,此时入口端实测压力为0.049~0.320 M Pa,出口端压力为0.045~0.144 M Pa,流量为3.4~6.6 m3/h。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管瑶  贺兴宏  雷廷武  
针对地表滴灌单个滴头下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中地表湿润半径r和垂直入渗深度h的随时间变化问题,采用室内土柱试验方法和有理设计方法,运用试验数据对r和h与入渗时间T的幂函数方程进行参数估算,并检验参数间相互约束条件。以粉砂壤土为试验材料,试验研究不同土壤容重(1.3、1.4、1.5 g/cm~3)和滴头流量(1、2、4、8 L/h)条件下,单个滴头灌水时r及h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大,土壤饱和容积含水量降低,r几乎没有变化,垂直入渗深度h减小;2)采用有理设计方法对入渗参数A、B及幂指数C、D进行估算并检验,参数间满足相互约束条件,误差较小,表明可以根据参数A、B、C、D估算值,及r和h与入渗时间T的幂函数方程,计算r和h随时间的推进过程;3)给定灌水量2 L时,滴头流量为1 L/h,垂直入渗深度较大,用有理设计方法计算表明一次灌水持续时间较长,不能满足田间轮灌的要求,且易产生深层渗漏;滴头流量为8 L/h时,地表湿润半径过大,滴头附近地表产生积水。粉砂壤土采用滴灌时,4种滴头流量里,滴头流量为2~4 L/h时最为适宜。用有理设计方法计算r和h为滴灌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纾溪  吴菡晗  罗显怡  
随着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整个世界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现实生活中能够获得的可利用水量又不能长期支撑这种巨大的社会需求。“节约用水”已经逐渐由一个口号在我们的生活中演化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章浩  黄令淼  杨培岭  邱流潮  张艳霞  
为探明地下滴灌条件下灌水下限与灌水器流量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采用3种灌水器流量(0.1、0.9和1.5 L/h)与2种灌水下限(试验地土壤田间持水量的80%和60%)的全因素试验,分析不同试验处理对土壤水分分布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处理下较高流量的地下滴灌灌溉水分下渗量较大,使得40~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提高,较小流量的地下滴灌水分主要保存在上层土壤;灌水下限为80%田间持水量较60%田间持水量能够促进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增加,同时能够减缓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不同灌水器流量处理以0.9 L/h处理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最高,提高灌水器流量能够减缓灌水下限为60%田间持水量处理下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的降低。综合作物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本试验条件下最优灌溉制度为,灌水下限80%田间持水量,灌水器流量0.9 L/h。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谦  
该文对基于规则的调节器参数的自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栗岩峰  李久生  饶敏杰  
【目的】利用田间试验,在日光温室内研究滴灌施肥灌溉系统运行方式和施肥频率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根系生长的影响。【方法】系统运行方式包括不同灌水和施肥次序组成的3种方案;施肥频率取每周1次,2周1次和4周1次3个水平。在生育期内对番茄的光合速率等参数进行观测,收获后测定番茄的根密度、果实的品质,并统计产量。【结果】施肥频率对番茄的产量影响显著,施肥频率从4周1次增加到每周1次时产量显著增加(P=0.012)。随着施肥次序向后推移,番茄的产量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施肥频率和运行方式对番茄各项品质的影响都不显著。施肥频率对根密度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各土层根密度大小的变化,运行方式则对各土层根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照辉  
金融发展依托于实体经济,经济发展又同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密不可分。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受限于特殊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广大海岛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不足,金融服务难以全面惠及广大渔民、小微企业和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发展普惠金融需要因地制宜,走符合地方风土人情实际的路子。为此,舟山银监分局推动实施海岛金融"滴灌工程",旨在通过金融服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立红  吴江  张谦  吴定新  
为使自压式滴灌系统省水、滴头抗阻塞,在自压式滴灌系统中安装了一种新研制的具有主箱和副箱相结合的脉冲供水虹吸式滴灌控制装置.经过初步试验,证明该装置能满足使用要求,对所灌溉地块大小变化适应性强,便于制造、使用和推广.该文分析和研究了该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进行了水力计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林  吴普特  范兴科  牛文全  喻黎明  
【目的】通过对灌水均匀度的研究,寻求改进和提高低压灌溉系统灌水均匀度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通过试验研究了低压条件下毛管进口压力、铺设长度、铺设坡度及管径等参数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并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灌水均匀度随着毛管管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毛管铺设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逆坡时,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顺坡时,随着坡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毛管进口压力对灌水均匀度影响不显著,毛管铺设长度、管径及铺设坡度对灌水均匀度影响显著,其中毛管铺设长度影响最大,毛管管径次之,毛管铺设坡度最小。【结论】可以通过适当增大毛管管径、减小灌水器设计流量及对地形适当分...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艾莲  潘梦梦  
基于时-频域动态视角采用小波分析模型,文章结合高频序列和低频数据在同一框架内研究总量货币政策、结构性信贷政策和房价波动三者之间不同时期的动态影响关系,并进一步甄别供需调控对房价的异质性影响。实证发现,作为房价调控的手段,结构性信贷要优于总量货币政策,而结构性信贷的影响机制是,中期时供给端调控存在非对称性,长期和超长期需求端优于供给端调控,这表明需求结构性信贷政策+总量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更佳。因此,应用价值体现在遏制房价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让"大水漫灌"式的总量货币政策用于"事前预防",而让"精准滴灌"式的结构性信贷政策用于"事后控制",在不同的时-频域中以前者为辅后者为主交替或协调使用,以此防止房地产市场泡沫累积而爆发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宏海  李俊华  勾玲  张旺锋  何在菊  杨新军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分配的调节效应,揭示不同土壤水分对棉花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为干旱区发展节水高产高效农业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选用对水分反应敏感性不同的新陆早10号和新陆早13号为试验材料。控制0~60cm土壤相对含水量滴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55%、70%和85%,滴水上限均为田间持水量,采用气体交换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花铃期不同土壤水分对叶片光合速率、14C光合产物运转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滴水下限为55%处理土壤轻度水分亏缺,叶片光合速率低,地上部光合物质累积量少,14C光合产物输出较快、向蕾铃分配比例增加;滴水下限为7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宏海  张宏芝  陶先萍  张亚黎  张旺锋  
【目的】探讨膜下滴灌条件下,水氮运筹对棉花产量形成期根系及叶片衰老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调节效应,为调控滴灌棉花早衰和提高棉花产量提供依据。【方法】在土柱栽培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控制水氮的供应量及分配比例,共设置4个水分、2个氮肥运筹共8个处理,研究水氮供应方式对膜下滴灌棉花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根系及叶片保护性酶活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其它水氮供应方式相比,播前灌条件下盛花期前限量滴灌后恢复充分滴灌配合重施花铃肥的水氮供应方式显著促进了棉花深层根系生长、增强了根系活力,根系及叶片SOD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延缓了植株衰老进程,提高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分配的比例、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梦洁  梁飞  李全胜  田宇欣  王国栋  贾宏涛  
【目的】明确等灌溉量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为研究对象,于2015—2021年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管式水分仪测定窄行、根区和宽行下0—50 cm土层水分含量,研究膜下滴灌与细流沟灌对土壤水分分布状况及其对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膜下滴灌优先补充窄行和根区的土壤水分,而细流沟灌优先补充宽行表层的土壤水分。而玉米耗水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范围内,膜下滴灌的窄行和根区0—30 cm土层水分含量均高于细流沟灌;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灌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减小,40—50 cm土层水分动态受灌溉方式影响较小。膜下滴灌较细流沟灌可显著促进玉米在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生长,提高叶面积指数。开花期膜下滴灌玉米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较细流沟灌平均增加4.3%和8.3%,成熟期平均增加4.9%和15.1%。开花期和成熟期玉米总生物量均为膜下滴灌>细流沟灌处理,开花期增加12.2%,成熟期增加11.5%。膜下滴灌处理的玉米干物质转移量、干物质转移率和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贡献率均显著高于细流沟灌处理,分别增加17.8%、3.8%和3.5%。膜下滴灌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平均增产14.4%,灌溉水利用效率平均提高14.6%。【结论】在等灌量条件下,膜下滴灌增加玉米根区水分含量,促进玉米生长,有利于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提高产量,实现节水增效;较细流沟灌平均增产2 131.68 kg·hm-2,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8.8%—24.1%。因此膜下滴灌是北疆玉米种植的高产高效灌溉方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秘洪雷  兰再平  彭晶晶  马鑫  
【目的】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杨树Populus细根生长和分布的影响,为滴灌培育人工林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5年生欧美杨107 Populus×euramericana ‘Neva’为研究对象,在滴灌和沟灌栽培的人工林中选取标准木,分别在株间、对角和行间方向距树干20、50、100和150 cm处采用根钻法取样,比较其细根生物量密度、细根根长密度、细根比根长的差异。【结果】滴灌条件下株间方向的细根生物量密度与沟灌的差异随水平距离增加而增大(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笑涛  康绍忠  王晓燕  李志军  
通过对现有滴灌灌水器类型的分析及试验筛选 ,结果表明 ,内镶式滴灌管最适宜应用于地下滴灌 ,在低压运行时 ,孔口式滴头在土壤中稳定出流量为空气中的 3/ 5 ,基本可以满足地下滴灌的要求 ;在较高供水压力时 ,所选取的几种滴头基本上都可以用于地下滴灌。通过对湿润锋的观测 ,发现出流量较大的滴头 ,其湿润锋向上运移速度较快。因此 ,为防止地下滴灌产生深层渗漏 ,应选取出流量较大的滴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