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1)
2023(5720)
2022(4518)
2021(3968)
2020(3167)
2019(6954)
2018(6536)
2017(12503)
2016(6924)
2015(7136)
2014(6999)
2013(7057)
2012(6565)
2011(5943)
2010(5660)
2009(5109)
2008(4952)
2007(4377)
2006(3607)
2005(3260)
作者
(23265)
(19768)
(19759)
(18724)
(12498)
(9830)
(8565)
(7539)
(7315)
(7103)
(6947)
(6563)
(6555)
(6522)
(6401)
(6108)
(6019)
(5872)
(5819)
(5578)
(5108)
(4877)
(4749)
(4574)
(4504)
(4337)
(4248)
(4241)
(4126)
(4118)
学科
(26414)
经济(26384)
管理(19440)
(18302)
(14600)
企业(14600)
方法(13459)
数学(12215)
数学方法(12055)
(8384)
(7518)
环境(6765)
中国(6514)
(6410)
业经(5268)
技术(5178)
(4962)
金融(4962)
(4793)
(4789)
(4773)
财务(4773)
财务管理(4766)
银行(4756)
企业财务(4653)
(4649)
(4570)
(4570)
贸易(4570)
地方(4486)
机构
学院(100733)
大学(100682)
(39487)
经济(38786)
研究(38450)
管理(34502)
理学(30760)
理学院(30384)
管理学(29640)
管理学院(29473)
科学(27731)
(26537)
中国(26073)
农业(21581)
(21296)
业大(20999)
研究所(20122)
(20044)
(18059)
中心(16778)
财经(15225)
(14374)
(14222)
(14072)
农业大学(13825)
(13808)
经济学(13434)
(12952)
经济学院(12402)
科学院(12347)
基金
项目(78161)
科学(60005)
基金(57815)
(55078)
国家(54690)
研究(47790)
科学基金(44796)
自然(31599)
社会(31456)
(31269)
自然科(30922)
自然科学(30910)
基金项目(30489)
自然科学基金(30373)
社会科(30059)
社会科学(30049)
(26904)
资助(23809)
教育(20952)
重点(18476)
计划(17906)
(16869)
(16545)
(16522)
科技(16463)
科研(16162)
创新(15683)
(15238)
编号(15093)
国家社会(14348)
期刊
(35806)
经济(35806)
学报(27895)
研究(25179)
(23256)
科学(21276)
大学(19136)
学学(18821)
中国(16399)
农业(15782)
(13541)
管理(12007)
(8995)
(8543)
金融(8543)
业大(8094)
财经(7700)
经济研究(6887)
林业(6681)
(6637)
农业大学(6611)
(6611)
技术(6292)
科技(6227)
业经(5533)
教育(5270)
问题(4819)
统计(4786)
自然(4739)
中国农业(4726)
共检索到135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明  彭梅芳  谭文芳  王大一  阎文昭  
采用5 Gy60Coγ射线在低剂量模式下对9个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的茎尖苗进行了急性照射,调查其栽插后45、65、85、105、125 d的块根产量、藤蔓产量等主要生长性状,分析了辐照后对紫色甘薯块根和藤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5 Gyγ射线急性照射后与未辐照的对照在块根产量形成上均可分为2种类型:持续增加型,平缓增加型—块根生长曲线中的一个或两个生长期增速平缓;但辐照后,相同基因型在同一生长时期的生长速率发生了变化。②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对低剂量急性γ辐射的耐受性和对块根产量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因基因型差异而不同。"L7"和"徐紫201"在栽插后85 d增产,熟期提前,其中"徐紫201"显著增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皓  陈学珍  韩世文  李博  白宝良  于同泉  路苹  
利用不同辐照剂量的60Co-γ射线对3个品种的大豆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剂量分别为0(CK),50,100,150,200,250和300 Gy 7个水平,剂量率为1.2 Gy/min。根据大豆M1的成株率和M2农艺性状的变异率确定辐照的最佳剂量以及对M2的致变效应。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对M1的农艺性状有抑制作用,其性状平均数与辐照剂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式为y=0.000 1x2-0.381x+102.9(R2=0.962 7**);品种间最佳剂量有差异,平均为144.3 Gy;不同辐照剂量对M2植株的株高、主茎节数、荚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剂量越大,影响越大;由于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柳觐  孔广红  倪书邦  贺熙勇  肖晓明  陈丽兰  范秋红  张海文  
在前期低剂量辐照试验的基础上,分别用剂量为300、600、900、1200、1500 Gy(2011年)和400、500、700、800 Gy(2012年)较高剂量的60Co-γ射线对4个品种的澳洲坚果种子进行了辐照,剂量率为10 Gy/h。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所有品种的发芽速率显著减慢,部分处理在播种后12周才开始发芽,且发芽率显著降低;辐照后的幼苗表现出茎干分叉、根系变短、第一对真叶消失、茎干矮化粗壮、叶片畸形等性状;不同品种的致死剂量和适宜诱变剂量也有明显差异,‘云澳57’和‘云澳58’的60Co-γ射线致死剂量均为800 Gy,‘云澳51’的致死剂量为900 Gy,‘云澳4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荣瑞芬  冯双庆  
给采后绿熟番茄照射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并人工接种交链孢霉 ,测定其呼吸和乙烯产生速率、转色及发病指标 ,进行了贮藏保鲜效果分析。结果表明 2 .4~ 3.6 k J.m-2照射剂量能推迟呼吸及乙烯释放高峰 1~3d,延缓番茄的成熟和转色 ,控制贮期病害发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元射  舒田  毛景欣  陈敏  
为渝紫薯7号品种后续的遗传转化及其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对其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进行同源性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从渝紫薯7号中克隆到F3H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U144881),序列全长为1280 bp,包括5’端UTR+一个编码368个氨基酸残基的编码区+3’端UTR+poly A尾巴;F3H基因蛋白具有结合酮戊二酸的RXS基序ARG287-SER285和结合亚铁离子的保守氨基酸HiS219、ApS221和HiS277,结构域位于蛋白的核心(FE2+被包埋在酶的中心);在GEN bANk中,渝紫薯7号F3H的序列与圆叶牵牛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海霞  王晓国  蒋月喜  关世凯  黄昌艳  何荆洲  邓杰玲  卜朝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孔广红  柳觐  倪书邦  范秋红  宫丽丹  陶亮  陶丽  陈丽兰  贺熙勇  
以澳洲坚果品种‘Renown’、‘own choice’、‘hAeS900’、‘hVA16’的接穗为供试材料。用6种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嫁接,以未经辐照的接穗为对照。对嫁接成活率、植株生长变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15~90 Gy辐照剂量范围内,随着辐射剂量加大,对嫁接成活率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不同品种的澳洲坚果对辐射的敏感性差异较大。4个品种(‘own choice’、‘hVA16’、‘Renown’、‘hAeS900’)枝条的辐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9.68、18.23、18.04和10.81 Gy。本研究可为澳洲坚果辐射诱变育种适宜剂量的确定提供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伟  钟利桥  解华晓  吴路银  姚凡  倪朝辉  
为探究环境内分泌物对鱼类生长的毒性影响及作用机制,以鲤(Cyprinus carpio)为实验动物,利用三苯基氯化锡(TPT)为目标毒物,设定对照组和0. 024、0. 24、2. 4μg/L三个TPT暴露组,不同时间(7、21、48 d)暴露取样,通过检测血浆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水平及肝脏生长激素受体(GHR)、IGF-I基因和脑垂体GH基因的表达量,探讨三苯基锡暴露对鲤GH/IGF-I轴毒性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暴露7 d时,高浓度的TPT(0. 24、2. 4μg/L)促进垂体GH的合成与分泌,而IGF-I的合成与分泌及肝脏IGF-I基因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暴露21、48 d时,血浆GH、IGF-I含量显著下降,脑垂体GH基因及肝脏GHR、IGF-I基因的表达均受到显著性抑制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鲤血浆GH、IGF-I含量及肝脏GHR、IGF-I基因和垂体GH基因的表达量对不同浓度的TPT反应敏感,可以作为监测环境污染物对鱼类GH/IGF-I轴毒性影响的指示因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平  沈学善  屈会娟  王宏  都栩  王晓黎  黄静玮  
【目的】筛选出川中丘陵区鲜食型和全粉加工型紫色甘薯适宜的种植品种。【方法】于2009-2014年,陆续引进23个紫色甘薯品种(品系),以‘南紫薯008’为对照,研究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结果】鲜食型品种以蒸煮食味优、干物率和淀粉含量适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为主要筛选指标,‘渝紫263、‘南紫薯008’和‘南紫薯014’的食味评分分列前3位,干物率27.52%31.34%,淀粉17.20%22.17%,可溶性糖6.75%10.38%,产量22 59725 312 kg/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解备涛  王庆美  张海燕  李爱贤  侯夫云  汪宝卿  董顺旭  张立明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产量和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济薯18、徐薯18和商薯0110为试验材料,在开始进入块根膨大期时(移栽后第35天),叶面喷施矮壮素·DA-6合剂和烯效唑,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生长类型甘薯的产量、光合作用和叶片、块根中的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促进同化物向根部的转运,提高了块根的产量。其中每hm2喷施1 500 m L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的产量,225 g烯效唑处理显著提高了济薯18和徐薯18的产量。调节剂处理对不同类型甘薯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徐薯18的光合速率,而对济薯18和商薯0110的光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宫彦章  于光辉  王丽  刘晓娇  
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研究了功能叶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胁迫使功能叶抗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先升后降再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抗氧化物质类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提高,但增幅逐渐减少。功能叶活性氧(O-·2)累积,丙二醛(MDA)相对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则相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贵胤  张世熔  周玲  李森  骆淑霞  罗洪华  
本试验选取了不同浓度的KCl、K2SO4和CaCl2试剂,以6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紫色土为对象,研究其提取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浸提效果。结果表明,各试剂提取土壤DOC含量均随生育期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在拔节期达到峰值。同一生育期下,2.00 mol·L-1KCl和0.25 mol·L-1K2SO4提取DOC平均含量相对最高,0.05 mol·L-1KCl和0.15 mol·L-1CaCl2提取DOC平均含量相对较低。几种试剂中0.25 mol·L-1K2SO4提取的成熟期土壤DOC量占总有机碳比例最大(2.67%),同时,0.25 mol·L-1K2SO4测定各时期结果重复间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昊昊  邓乐晔  张珂  赵海明  翁群芳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60Co-γ辐照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的杀灭效果,确定有效控制朱砂叶螨的60Co-γ辐照剂量。【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60Co-γ辐照处理朱砂叶螨卵(产后48 h,处理剂量0,100,150,200,250 Gy)、幼螨(0,100,200,300,400 Gy)、前若螨(0,100,200,300,400 Gy)和成螨(0,100,200,300,400,600,800 Gy)后,将其置于(28±1) ℃、相对温度60%~80%,16∶8(L∶D)光周期下培养,每隔1 d在20~80倍解剖镜下观察并记录朱砂叶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昊昊  邓乐晔  张珂  赵海明  翁群芳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60 Co-γ辐照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杀灭效果,确定有效控制朱砂叶螨的60 Co-γ辐照剂量。【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60 Co-γ辐照处理朱砂叶螨卵(产后48h,处理剂量0,100,150,200,250Gy)、幼螨(0,100,200,300,400Gy)、前若螨(0,100,200,300,400Gy)和成螨(0,100,200,300,400,600,800Gy)后,将其置于(28±1)℃、相对温度60%~80%、光照16h/黑暗8h光周期下培养,每隔1d在20~80倍解剖镜下观察并记录朱砂叶螨生长发育...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刚  赵西雄  曹瑜  何柳  
在接触辐射的工作中,不恰当的防护措施或违反操作程序可能导致人体受到过度照射或体内污染,从而对辐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必须制定科学的操作程序,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工作人员的操作加以规范,对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和污染水平加以控制,避免人员受到过量的照射,确保他们受到职业照射的剂量始终保持在国家有关标准所规定的限值之下尽可能低的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