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7)
- 2023(14175)
- 2022(12046)
- 2021(11132)
- 2020(9112)
- 2019(21213)
- 2018(20919)
- 2017(40672)
- 2016(22199)
- 2015(25081)
- 2014(25684)
- 2013(25521)
- 2012(24240)
- 2011(22265)
- 2010(22856)
- 2009(21559)
- 2008(21594)
- 2007(20036)
- 2006(18071)
- 2005(16586)
- 学科
- 济(114957)
- 经济(114866)
- 业(63285)
- 管理(57614)
- 农(51380)
- 企(41640)
- 企业(41640)
- 方法(41151)
- 数学(35930)
- 数学方法(35556)
- 农业(33920)
- 中国(27007)
- 地方(26755)
- 业经(26692)
- 财(23729)
- 学(21449)
- 制(20730)
- 贸(19487)
- 贸易(19476)
- 易(18883)
- 银(16778)
- 银行(16751)
- 策(16171)
- 行(16034)
- 融(15804)
- 金融(15802)
- 理论(15560)
- 发(15463)
- 地方经济(14492)
- 体(14211)
- 机构
- 学院(332402)
- 大学(326379)
- 济(149897)
- 经济(146740)
- 管理(122911)
- 研究(116320)
- 理学(103977)
- 理学院(102862)
- 管理学(101158)
- 管理学院(100546)
- 中国(92714)
- 财(68402)
- 农(68398)
- 京(67881)
- 科学(67588)
- 所(59992)
- 中心(54540)
- 江(53764)
- 研究所(53470)
- 财经(52821)
- 农业(52359)
- 业大(49737)
- 经(47635)
- 经济学(46656)
- 范(43379)
- 师范(43027)
- 北京(42970)
- 州(42227)
- 经济学院(41814)
- 院(39968)
- 基金
- 项目(202793)
- 科学(158537)
- 研究(153831)
- 基金(144858)
- 家(124121)
- 国家(122947)
- 科学基金(104572)
- 社会(98041)
- 社会科(92531)
- 社会科学(92506)
- 省(80553)
- 基金项目(75494)
- 教育(69706)
- 划(65869)
- 编号(65067)
- 自然(63629)
- 自然科(62043)
- 自然科学(62024)
- 自然科学基金(60935)
- 资助(60005)
- 成果(54128)
- 发(46464)
- 部(45505)
- 重点(45446)
- 课题(44895)
- 创(41286)
- 性(40161)
- 国家社会(40110)
- 教育部(38825)
- 创新(38608)
- 期刊
- 济(182915)
- 经济(182915)
- 研究(105288)
- 农(70259)
- 中国(69532)
- 财(53103)
- 学报(47774)
- 农业(47036)
- 科学(45038)
- 管理(42556)
- 融(40098)
- 金融(40098)
- 大学(37069)
- 学学(35178)
- 教育(34034)
- 业经(32235)
- 技术(29715)
- 经济研究(28236)
- 财经(26802)
- 问题(24524)
- 经(23238)
- 业(22636)
- 世界(18767)
- 技术经济(18432)
- 贸(18306)
- 版(17354)
- 经济问题(16656)
- 统计(16650)
- 农村(16536)
- 村(16536)
共检索到524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树生
当前,农村金融改革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本文认为,农村利率上浮政策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效果甚微,低利率货币政策在现阶段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实际收入更为有效,只有构建多层次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才能有效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加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
关键词:
利率 货币政策 农村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晶
自2008年12月以来,美国一直采取低利率与量化宽松搭配的货币政策模式。本文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和实施效应两方面,对美国持续低利率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证实美国长期较低的联邦基金利率对于中国货币政策这两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加大。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在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基础上适时调整。
关键词:
持续低利率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策群
货币流通、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货币流通研究会研究报告货币流通作为经济生活的综合反映和“晴雨表”,直接受货币政策所左右,而在我国,货币政策又由整个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环境所决定。因此,抛开对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有关问题的研究,单纯就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庄希丰 黄怡瑄
日本央行在最近一波的景气衰退中被指为货币政策操作不佳,因其似乎只专注降低利率而忽视其它传递管道。货币政策在景气差的低利率时期是否能有效果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台湾地区货币主管部门在上一波不景气中也不断以调降利率作为因应,因此本文利用VAR(向量自我回归)模型分别针对台湾地区及日本这两段经济不景气的低利率时期进行讨论分析。根据冲击反应分析显示,不论是台湾地区或日本在观察样本期间都得到货币政策无效的结论,其中台湾地区可能存在"投资陷阱";日本则发现存在"流动性陷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 汇率 股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秀屏 周卫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和威 岳国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发达国家先后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意图帮助本国经济摆脱衰退的困境。本文对2008-2019年主要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总量调整型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运用ARDL-ECM模型研究日本、欧元区、美国和英国总量调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性利率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在金融危机后减弱,在金融危机后的低利率时期,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超低利率对经济增长和通胀有显著影响;样本地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低利率时期不尽相同:美国和欧元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后对通胀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需要密切关注发达国家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产生的溢出效应,不断丰富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篮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小宇 黄沁怡
在利率下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探究如何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与有效性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基于菜单成本和信息效应理论,构建平滑局部投影(SLP)模型评估不同规模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与通货膨胀的非对称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冲击规模的非对称性,小规模货币政策冲击的实际产出效应更大;大规模货币政策冲击会在短期内产生更大的价格效应,而在长期其价格和实际产出效应均更小;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明显的利率相依性,低利率时期,货币政策冲击的实际效应更强。因此,央行在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时应坚持“高频、微调”的货币政策调整模式,现阶段中国尚未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有效性未受影响,但货币当局仍需充分利用央行沟通引导私人部门形成理性预期进而降低两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小宇 黄沁怡
为应对内需不足的内部环境和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低利率状态,然而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是政策制定者的核心关切。现有对于低利率环境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大多集中于发达国家,缺少对于当前中国情景下的深入探讨,而且局部投影模型尚未应用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研究。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框架系统性分析了我国高、低利率时期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然后基于状态依存局部投影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高、低利率时期货币政策的时变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无论在高、低利率时期均能有效提升产出,从而实现预期的调控效果。(2)我国暂未陷入“流动性陷阱”,低利率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投资和消费的效应会增强,货币政策确实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常规货币政策尚能有效刺激消费和投资意愿,进而拉动总需求。(3)高杠杆会增强低利率时期产出和投资对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但会削弱消费的响应,这是因为高杠杆促使企业减少用于缓解日常运转的资金,增加用于长期投资的资金,高杠杆还会增加居民房地产投资,增强流动性约束,从而挤占居民消费。文章结论为优化货币政策有效性,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提出建设性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策群
一、关于当前货币形势的基本判断 从1993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国一直处在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中。1993年全年平均零售物价指数上涨13%,并呈不断上升之势,其中11、12月分别为15.1%和17.6%;全年居民生活费用指数上涨14.7%,其中35个大中城市达19.6%。进入1994年以后,通货膨胀的势头更猛,第一季度零售物价涨幅已突破20%。在各类生活费用中,服务费用的涨幅最为猛烈,1993年年均达27.9%,已大大超过1988年的16.2%和1989年的23.9%。与此同时,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也很惊人,1993年中一度达到40%,下半年由于中央采取了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涨幅逐渐下降,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志柏 俞自由 解振鸿
本文在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框架下 ,探讨了我国近几年物价变化、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 ,指出通货紧缩本质上是由实体经济引起的 ,是实体经济运行不畅通的货币表现 :从表象上看 ,通货紧缩形成有货币发行量减少的原因 ,但由于货币发行并不能扭转经济运行不畅通的局面 ,所以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提高物价的方法是值得怀疑的。同时 ,本文的分析还表明 ,就业问题是影响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这问题至今未得到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
关键词:
供给 需求 投资 消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耿恒智 屠卫
本文在新古典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建立一个带有资本累积的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托宾效应总是具有可行性,弗里德曼规则反而是次优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心仍然是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扩张来促进真实和名义GDP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海清
2019年以来,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反复。美国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但"疾风知劲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受春节因素和减税效应等叠加影响,2019年1~4月份经济和金融数据的单月波动较大,从数据累计同比和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较2018年温和复苏的态势较为明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霍伟东 杜金沛
本文通过界定经济增长的衡量 ,讨论经济增长的要素与条件 ,对增长理论的回顾与反思 ,以及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等 ,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论述了经济增长问题 ,得出了货币政策既不是构成经济增长的要素 ,也不是经济增长的条件 ,货币政策无法推动经济增长的结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晖
中国股市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和市场自身发展共同推动的新兴市场,股票资产价格的上涨及波动受宏观经济及各项制度变革的基础性影响外,还受到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政府针对证券市场自身的股市政策调控的影响。分析表明,股票资产价格可采取股票资金供求等股市政策进行适当调控,从货币政策的角度通过GARCH均值方程模型和BEKK波动相关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增长率的分析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波动性的分析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可以不直接干预股票市场,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从而起到间接调控股票市场资产价格的作用。由于货币政策调...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上证指数 货币供应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兆泉 许统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货币中介目标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货币中介目标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幅度最大、货币供应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次之,而利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应从过于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转向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变量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但在将来市场体系完善后,可考虑采用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