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2)
- 2023(8854)
- 2022(7666)
- 2021(7358)
- 2020(5956)
- 2019(13220)
- 2018(12932)
- 2017(25339)
- 2016(13592)
- 2015(14984)
- 2014(14508)
- 2013(13986)
- 2012(12593)
- 2011(10845)
- 2010(11251)
- 2009(10690)
- 2008(10838)
- 2007(9655)
- 2006(8665)
- 2005(7757)
- 学科
- 管理(52122)
- 济(44670)
- 经济(44626)
- 业(42558)
- 企(36721)
- 企业(36721)
- 财(32448)
- 方法(17175)
- 务(16633)
- 财务(16612)
- 财务管理(16557)
- 企业财务(15500)
- 农(15232)
- 财政(15007)
- 数学(14758)
- 中国(14564)
- 数学方法(14539)
- 制(13303)
- 政(12463)
- 环境(12246)
- 地方(10797)
- 业经(10372)
- 策(10199)
- 银(9674)
- 银行(9673)
- 贸(9356)
- 贸易(9352)
- 农业(9260)
- 易(9138)
- 划(9063)
- 机构
- 学院(178913)
- 大学(173183)
- 济(74560)
- 经济(72919)
- 管理(69438)
- 理学(58981)
- 理学院(58488)
- 管理学(57689)
- 管理学院(57354)
- 研究(56565)
- 财(48405)
- 中国(46477)
- 京(34748)
- 财经(33237)
- 科学(31184)
- 经(29947)
- 江(28434)
- 所(27493)
- 中心(26845)
- 财经大学(24080)
- 研究所(23844)
- 经济学(22617)
- 农(22578)
- 州(22295)
- 北京(21885)
- 范(21643)
- 师范(21486)
- 院(20760)
- 业大(20530)
- 经济学院(20304)
- 基金
- 项目(111163)
- 科学(88078)
- 研究(87602)
- 基金(79975)
- 家(67079)
- 国家(66470)
- 科学基金(58299)
- 社会(55854)
- 社会科(53004)
- 社会科学(52994)
- 省(44030)
- 基金项目(41048)
- 教育(40312)
- 编号(37377)
- 划(35852)
- 自然(35523)
- 自然科(34603)
- 自然科学(34597)
- 自然科学基金(33960)
- 资助(33240)
- 成果(31517)
- 课题(25801)
- 部(25044)
- 重点(24779)
- 性(24248)
- 发(23959)
- 项目编号(23428)
- 创(23403)
- 制(23121)
- 国家社会(22639)
共检索到280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奥利维尔·布兰查德 王宇
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可能保持低位,低利率压缩了货币政策操作空间,较低的财政成本和较高财政收入,意味着财政政策应该且能够更多发挥更大作用。在政府债务稳定与产出稳定的权衡中,应更多关注产出稳定。
关键词:
低利率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产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帅
2015年前后,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速出现较大波动,表现在2014年下半年的大幅收缩以及2015年的逆势扩张并延续到2016年。究其原因,这是在新常态下经济面临增速下行、地方债务风险等问题下财政政策的一个被动调整,包括对地方债务的规范、地方债务置换等措施。财政政策在一年内的反复转向也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的加速下滑,同时财政收支矛盾加大。针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才能缓解财政收支不平衡、地方债务风险,解决财政政策进退两难的困境。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政策 地方债务置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帅
2015年前后,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速出现较大波动,表现在2014年下半年的大幅收缩以及2015年的逆势扩张并延续到2016年。究其原因,这是在新常态下经济面临增速下行、地方债务风险等问题下财政政策的一个被动调整,包括对地方债务的规范、地方债务置换等措施。财政政策在一年内的反复转向也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的加速下滑,同时财政收支矛盾加大。针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才能缓解财政收支不平衡、地方债务风险,解决财政政策进退两难的困境。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政策 地方债务置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宗明
伴随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政府和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愈加显著。在政府进行广泛财政干预的经济环境下,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研究“政府—企业”双重债务违约风险对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通过构建包含政府和企业两部门债务违约风险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财政刺激政策在带来经济扩张的同时,会增加政府违约风险并降低企业违约风险,但税收和支出政策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后者在中长期内会显著推高企业违约风险。反事实模拟发现,政府违约风险的存在或增强会削弱财政政策有效性,而企业违约风险在短期内抑制财政政策效果的同时,会通过道德风险机制增强中长期财政干预效果,这说明企业违约风险通过扭曲企业偿债预期产生经济扩张的逆效应。进一步研究显示,政府违约风险会带来社会福利净损失,而企业违约风险的出现或增强会通过改善企业福利状态带来社会福利改善,却给居民带来社会福利损失,这种以损害居民利益而获得的福利改善值得警惕和防范。最后,风险对冲机制模拟发现,银行部门的信贷风险利率加成机制和调整粘性机制对管控企业逆向激励产生显著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十四五”时期积极管控“政府—企业”双重债务违约风险、增强宏观调控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庞晓波 李丹
文章在梳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经济-财政-金融"一体的框架探究了两者的具体作用机制,并通过敏感度分析与财政反应函数分析了这一机制与财政政策调整间的联动性。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主要通过"筹资能力"1影响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无论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动态调整均表现出改善政府融资环境的积极效应,且不易受财政政策冲击,可缓解经济景气变化所引起的政府债务风险长期均衡波动,实现对周期性风险波动的主动防控。同时,结合我国初现"财政疲劳"的现实,金融市场发展有助于实现财政调整的良性循环,扩大政策回旋空间,缓解潜在风险波动。此外,历史上较大危机后,我国不同财政防范措施造成了政府债务风险短期波动的显著差异。
关键词:
政府债务风险 金融市场发展 财政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庞晓波 李丹
文章在梳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经济-财政-金融"一体的框架探究了两者的具体作用机制,并通过敏感度分析与财政反应函数分析了这一机制与财政政策调整间的联动性。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主要通过"筹资能力"1影响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无论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动态调整均表现出改善政府融资环境的积极效应,且不易受财政政策冲击,可缓解经济景气变化所引起的政府债务风险长期均衡波动,实现对周期性风险波动的主动防控。同时,结合我国初现"财政疲劳"的现实,金融市场发展有助于实现财政调整的良性
关键词:
政府债务风险 金融市场发展 财政政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程萍
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发行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期,国债增长过于迅猛,人们担心政府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面临的债务风险问题。本文从政府的债务风险着手,研究国债风险及其防范,具体措施有:整顿财政分配秩序、提高财政收入集中度、优化国债的期限结构、强化国债资金使用管理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殷剑峰 韩爽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得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政府债务水平大幅度上升,加上影响更为深远的老龄化问题,高政府债务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长期现象。在此背景下,指望"财政稳债务"已经不现实,同时,经济长期低迷导致低通胀、甚至通货紧缩,"货币稳通胀"因而也没有了必要。文章认为,在高政府债务背景下,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应该转向一个新组合——"财政稳经济、货币稳债务":对财政来说,需要以发行政府债务来增加财政支出,弥补总需求的不足;对央行来说,通过购买政府债务来维持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在这种新政策组合中,由于政府债务具有特殊的货币金融功能,财政可以对央行实施货币政策和维持宏观金融稳定予以支撑;而央行购买政府债务使得财政上限得以避免,并使得既定债务水平下的财政支出最大化。实施新政策组合需要有三个前提条件,即完善的财政分权体制、主权信用货币体制和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同样对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也正在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甚至人口负增长问题。展望不久的将来,"财政稳经济、货币稳债务"或将是我们必须、也是不得不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未雨绸缪,需要尽快改革我国的财政货币体制。
关键词:
高政府债务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东
今天,我们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首开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启动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管理之先河,特别是最近增发国债支持公共投资的扩张,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此,我们能否从中外更长的历史时期就有关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呢?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2011年3—5月审计署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本级及所属市(地、州、盟、区)、县(市、区、旗)三级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占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路易斯·A.P.达席尔 何乐
除了采取浮动汇率制作为应对危机的第一层抵御措施外,保持充裕的外汇储备以应付市场波动同样显得极为重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危机管理事实证明,任何将危机应对政策长期化的企图都会最终给这些国家的资产价值带来负面影响。除了采取浮动汇率制作为应对危机的第一层抵御措施外,保持充裕的外汇储备以应付市场波动同样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政策制定主要关注于,如何在"不可能三角"的可接受"灰色领域"获得某种程度的自由度,同时又不损害本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根本性的问题在于,一个包含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曾莲 王艳冰
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出发,以城市建设投资所需资金来源为起点,将国内贷款与债券之和作为衡量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指标,以期找出影响债务规模形成的因素。实证分析证实:土地财政和政绩利益环境是影响债务规模的主要因素,即土地出让金收入越多,地方政府能够获得的银行贷款就越多,债务规模也越大;财政分权程度越高,举债动机越强,政府的债务规模就越大;官员追求晋升的激励力度越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所需的资金越多,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就越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锦华 刘成杰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直被视为政府干预经济,实现宏观调控的两种主要政策手段。但在债务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必要重新认识。该文梳理了主流经济学派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特点、局限性和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模式;阐述了公债政策的"纽带"作用所导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在统一性,并以欧盟国家的"制度障碍"为反面例证进行了说明;进而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了债务货币化下的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分立与统一问题,指出现实美国债务融资模式中美联储的"保驾护航"和直接"背书"独特功能发挥。最后,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对我国经济诸多方面的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美喆 徐鸣鹤
基于财政竞争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同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吸引资源要素流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其他地区政府的策略选择,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从而导致债务规模膨胀。基于此,应从完善现行政绩评估机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着手努力。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竞争 GDP锦标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