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6)
2023(8496)
2022(7230)
2021(6665)
2020(5702)
2019(12307)
2018(12205)
2017(23257)
2016(12704)
2015(13632)
2014(13235)
2013(12854)
2012(11288)
2011(10188)
2010(10283)
2009(9583)
2008(9517)
2007(8687)
2006(7509)
2005(6973)
作者
(34233)
(28228)
(28196)
(26795)
(18192)
(13430)
(12840)
(10888)
(10652)
(10217)
(9632)
(9524)
(8967)
(8873)
(8810)
(8795)
(8497)
(8474)
(8321)
(7947)
(6922)
(6908)
(6793)
(6500)
(6417)
(6396)
(6354)
(6166)
(5798)
(5490)
学科
管理(45935)
(41622)
(39987)
经济(39938)
(35233)
企业(35233)
方法(20083)
(16954)
数学(16908)
数学方法(16721)
中国(13253)
(12708)
财务(12676)
财务管理(12643)
(12375)
企业财务(12021)
(11866)
银行(11853)
(11103)
(10983)
保险(10891)
(10336)
业经(9903)
(9357)
金融(9356)
理论(8563)
(8366)
(8063)
(8020)
(8016)
机构
学院(164506)
大学(162307)
管理(65928)
(63414)
经济(61822)
理学(54298)
理学院(53723)
管理学(52839)
管理学院(52481)
研究(50025)
中国(46220)
(36114)
(33711)
科学(30484)
财经(27310)
(25951)
(25684)
中心(25542)
(24975)
(24850)
业大(22637)
研究所(22423)
(21362)
北京(20916)
财经大学(20595)
农业(20064)
经济学(19544)
(18546)
(18337)
师范(18304)
基金
项目(106580)
科学(83557)
基金(77846)
研究(76889)
(67758)
国家(67203)
科学基金(58273)
社会(48976)
社会科(46378)
社会科学(46365)
(41755)
基金项目(40312)
自然(38566)
自然科(37710)
自然科学(37699)
自然科学基金(37039)
教育(35618)
(34855)
资助(32840)
编号(30976)
成果(24525)
重点(23736)
(23232)
(22362)
(21671)
(21500)
课题(21209)
科研(21068)
创新(20959)
国家社会(20199)
期刊
(71324)
经济(71324)
研究(49628)
中国(34233)
(31277)
管理(27324)
(25291)
金融(25291)
学报(24972)
科学(23024)
(22770)
大学(18971)
学学(18069)
教育(15529)
农业(14940)
技术(13943)
财经(13703)
业经(11759)
(11670)
经济研究(11538)
财会(9810)
(9741)
会计(8886)
理论(8030)
(7962)
问题(7909)
现代(7865)
技术经济(7698)
商业(7430)
实践(7276)
共检索到255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朴  
不良贷款率指标被广泛应用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但在度量信用风险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银行单纯依靠它容易误判信贷资产面临的风险长期以来,国际银行界普遍将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信用风险的主要依据之一,各大银行在年报中都会较为详细地披露银行的贷款分类。然而,就反映资产质量变化的及时性和前瞻性而言,不良贷款率指标尽管通过努力可以做到及时,但难以做到前瞻。近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尽管有所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友传  
前瞻性贷款损失准备管理能够平滑银行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的顺周期影响,然而鲜有可经验估计的动态和前瞻性贷款损失拨备方法,从而限制了该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使用空间及其实施效果。文章在借款人资产增速服从均值回复随机过程的情景下,给出了借款人资产价值的动态随机运动规律,并在结构化模型框架内刻画了其信用风险要素和前瞻性拨备要求。与结构化模型不同的是,文章资产增速具有周期性和平稳性等特征,使之既能契合前瞻性拨备管理的内在要求,又有助于模型的经验估计和实施推广。基于工业部门1993-2013年的资产负债等数据,文章经验估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友传  
前瞻性贷款损失准备管理能够平滑银行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的顺周期影响,然而鲜有可经验估计的动态和前瞻性贷款损失拨备方法,从而限制了该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使用空间及其实施效果。文章在借款人资产增速服从均值回复随机过程的情景下,给出了借款人资产价值的动态随机运动规律,并在结构化模型框架内刻画了其信用风险要素和前瞻性拨备要求。与结构化模型不同的是,文章资产增速具有周期性和平稳性等特征,使之既能契合前瞻性拨备管理的内在要求,又有助于模型的经验估计和实施推广。基于工业部门1993-2013年的资产负债等数据,文章经验估计了该部门及其子行业未来的信用风险及前瞻性拨备要求,同时基于银发[2002]98号和银监发[2010]98号的有关规定估算了监管要求的前瞻性准备成分和银行实提的前瞻性准备成分,并根据它们理论映射的借款人目标杠杆和融资成本组合状态研判了其适当性。文章深入揭示了不同杠杆和融资成本约束下工业部门的信用风险及其演变趋势,回答了银行体系和监管要求的前瞻性拨备管理是否适当等热点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守川  任宇宁  
前瞻性是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特性。商业银行一般通过采用统计模型等工具和方法,对风险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前瞻性分析。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预测性分析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然而需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玉国  
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档期与结构调整阵痛期,区域经济风险与行业风险不断加大,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提升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信贷风险管理的"指挥棒"作用,加快客户结构调整步伐,引导客户经理做"银行的客户",确保商业银行持续稳健发展。提高经济形势与业务风险研判能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颖  张守川  
前瞻性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区别于传统信贷管理的主要理念之一,"违约"是界定衡量风险管理"前瞻性"和"预测力"的基本指标,是估计风险参数的基础,也是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基石性定义。新资本协议和监管部门的实施规则仅给出了违约定义的一般原则,银行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细化,更为重要的是嵌入风险识别流程。中国商业银行在界定和实施违约定义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来自政策、流程、系统实施以及与风险分类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应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芬  
本文在过去趋势稳定性及未来存在不确定性的假定下,基于债务方程和VAR模型引入与债务规模相关的变量的随机性,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获得债务负担率的概率分布并预测其未来值,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债务可持续性指数。在蒙特卡罗方法中极端事件只是众多实现值中的一个,将在很大程度上被平均,但是极端事件对可靠性的影响很大,所以本文将利用压力测试方法关注极端事件对债务负担率的影响,分别对实际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和赤字率激增两种情形进行压力测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瑜  马永驰  
新兴技术这柄“双刃剑”虽然给国家带来新发展动能,但也同时引发诸多社会风险,如何化解新兴技术社会风险成为新兴技术治理面临的难题。前瞻性治理研究为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提供了一些思考,但是相关研究较为分散和模糊,相关经验难以奏效。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聚焦治理主体、过程和结果3个要素,提炼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的前瞻性治理特征,并在中国情境下检验其适用性。结果表明,公众参与结果纳入既定政策议程、否决权、新兴技术公众参与法律法规等前瞻性特征得到专家一致认同,认为它们是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化解的必要条件。研究结论对提高新兴技术社会风险治理绩效具有一定理论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赞春  
对环境问题的"近视"和短见会削弱一个国家环境保护的意愿和能力。"世变则事变",环境审计作为环境建设保驾护航的特殊产品,一直以来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但环境审计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文章用新的研究视角即前瞻性视角对环境审计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发挥环境审计的突出作用。前瞻性视角下的环境审计以前瞻性思考为前提,它继承了传统环境审计的特点及功能,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是传统环境审计的异化形式,即预测分析式审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意  
基于经营业务视角,构建兼具直接关联性和间接关联性的网络模型,并以此构建适合度量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依据指标有效性的3大标准,将构建的系统性风险指标与传统的5种网络模型指标和6种尾部依赖模型指标进行全面比较。实证结果显示:(1)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存在阶段性特征。低风险阶段主要由风险敞口和杠杆率等因素驱动,高风险阶段主要由间接关联性因素驱动。(2)相对于其他指标,本文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具有敏感性、前瞻性、逆周期性等优势。(3)系统性风险有3个传染渠道,去杠杆降价抛售溢出渠道最为重要。随着外部冲击变化,传染渠道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动,渠道变动的背后是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重要性发生变动。本文研究还发现,改善金融结构对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洪明松  
一、农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农行贷款业务规模庞大,传统的利差收入占据了农行利润空间的大半部分。2016年农行负债总额182484.7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达到了97196.39亿元,贷款占总负债比率为53%以上,可见不良贷款的风险防范对于农行资产安全的重要程度是相当高的。一旦突破了风险防范,形成不良资产,不但清收困难,更会打乱资金流动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宗新  周聪  
近年来,超预期的违约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信用评级机构专业能力的质疑,信用评级是否拥有前瞻性的企业信息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信息集,本文从债券市场信息环境视角出发,分析具体的评级行为和评级外部环境,评估评级机构的前瞻性企业信息挖掘能力。研究结论表明:(1)评级调整显著有利于改善债券市场的信息环境,评级机构具备前瞻性企业信息的挖掘能力,而与评级下调不同,评级上调并无显著影响,并随着评级调整强度的提高而信息挖掘能力提升。(2)评级机构的信息挖掘能力针对不同的评级行为存在异质性,对于信息披露不足的企业而言,私有信息的获取行为有助于挖掘信息,而对于公告信息披露充分的企业而言,公告信息的整合加工行为则难以挖掘到有效的信息。(3)评级外部环境会影响评级行为,剧烈的评级市场竞争会引起评级膨胀,而较低的声誉约束和监管强度在导致评级膨胀现象的同时,会减少评级机构对信息的挖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尹华锋  
作为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的关键,前瞻性信息获取及调整是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与旧准则的根本区别。本文对照国外前瞻性管理先进经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前瞻性管理上的差距,并选取国内A股、H股上市商业银行前瞻性管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前瞻性管理对银行减值准备计提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存在效果不均衡、局部预期过度、缺乏同类可比等问题。建议监管机构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规范指导和监督管理,完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体系,强化市场培育和市场监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成  
当前相关监管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允许保险公司代销基金产品的相关政策,这将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本文对基金销售渠道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对国外成熟市场中保险公司代销基金的发展情况及业务模式进行了介绍,然后从监管政策和业务可行性两个方面对保险公司代销基金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并提出了结论及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