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5)
- 2023(12793)
- 2022(10828)
- 2021(9801)
- 2020(8316)
- 2019(18786)
- 2018(18344)
- 2017(35169)
- 2016(18849)
- 2015(21078)
- 2014(20931)
- 2013(20327)
- 2012(18540)
- 2011(16560)
- 2010(16341)
- 2009(14766)
- 2008(13511)
- 2007(11687)
- 2006(10184)
- 2005(8747)
- 学科
- 济(95661)
- 经济(95566)
- 管理(53340)
- 业(47705)
- 方法(38752)
- 企(38047)
- 企业(38047)
- 数学(34977)
- 数学方法(34583)
- 中国(22008)
- 地方(21672)
- 农(21325)
- 财(19494)
- 学(18068)
- 业经(17622)
- 农业(14689)
- 制(14166)
- 地方经济(13940)
- 环境(13696)
- 贸(12476)
- 贸易(12471)
- 理论(12135)
- 易(12024)
- 体(11965)
- 和(11930)
- 务(11727)
- 财务(11677)
- 财务管理(11653)
- 融(11433)
- 金融(11426)
- 机构
- 学院(263605)
- 大学(262604)
- 济(118657)
- 经济(116530)
- 管理(102079)
- 研究(90026)
- 理学(88982)
- 理学院(88046)
- 管理学(86443)
- 管理学院(85957)
- 中国(65868)
- 京(53162)
- 科学(52980)
- 财(51193)
- 所(44066)
- 农(43617)
- 中心(41629)
- 财经(41561)
- 江(40260)
- 研究所(40241)
- 业大(39664)
- 经(37879)
- 经济学(37850)
- 农业(34011)
- 经济学院(33891)
- 范(32812)
- 院(32515)
- 师范(32400)
- 北京(32250)
- 财经大学(30932)
- 基金
- 项目(184537)
- 科学(146871)
- 基金(136185)
- 研究(133098)
- 家(119155)
- 国家(118224)
- 科学基金(102458)
- 社会(88018)
- 社会科(83515)
- 社会科学(83495)
- 省(72702)
- 基金项目(71837)
- 自然(65672)
- 自然科(64218)
- 自然科学(64201)
- 自然科学基金(63068)
- 教育(61688)
- 划(60486)
- 资助(55072)
- 编号(52013)
- 重点(41800)
- 部(40925)
- 成果(40757)
- 发(40432)
- 创(38500)
- 国家社会(37501)
- 课题(36128)
- 创新(36085)
- 教育部(35628)
- 科研(35547)
共检索到383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轶清
浙商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基于相同文化背景的创业群体,浙江省民营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一。但浙江省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各项指标均排在前十名以外,与浙江经济的活力实力形成鲜明反差,浙商群体的受教育水平亦落后于全国私营企业主平均水平。文章认为,浙商的"企业家能力"有其特殊的禀赋形态,浙商有着非编码知识优势以及创业知识易流动特征;同时,拥有在不确定情形下的强行动力和高效率的小数据决策模式。这些浙商的特征与浙江深厚的地方性工商业知识、集束化的产业分布以及地域文化价值观互为因果激励。不过,浙商低学历创业优势具有阶段匹配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人口受教育程度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的浙商群体要继续保持竞争优势,需要在学习机制、知识结构、决策模式等方面进行有机更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桂芬 李真 黄少含
文章将人口迁移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结合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对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验证,以探讨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户籍管制程度较低时,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较为有限;随着户籍管制程度逐渐提高,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越来越明显;当户籍管制程度高于某一门槛值之后,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因此,各地区应保持适当宽松的户籍管制水平,促进人口自由迁移,优化劳动要素配置,形成人口素质红利,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志威 吴铁雄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收入方程,利用1997-2007年我国省区面板数据,使用控制了省区固定效应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克服环境质量和人口素质的内生性,分析环境质量和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环境的恶化会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人均教育水平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的潜力也就很大。因此,要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推进经济结构改革,加大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监督;推进技术改革,推广绿色技术,从而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月友 董启昌 方瑾 宗文
本文从微观视角考察人口素质差异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以中国为背景的研究显示,2011年为中国服务业加速增长的时间拐点,且随着技术进步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高素质人口在中国服务业加速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人口素质对于服务业增长的直接影响机制可以分解为高素质人口的"比较优势效应"、"机会成本效应"、"心理偏好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四种。本文为划分中国所处发展阶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经济进入"刘易斯拐点"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由服务业大国迈向服务业强国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成德宁
人口素质的提高与中国经济起飞成德宁一、历史的启示:经济起飞离不开人口素质的提高马克思认为,发展生产力主要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以社会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其途径和方式主要是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管理;二是以人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即把重心放在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金声
巨大的人口数量,无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然而,我们在加强人均意识的同时,必须也加强人口素质意识。提高人口素质,挖掘素质潜能,不仅对于发展经济,而且对于降低人口数量,对于把中国人口数量多这一基本国情由劣势尽量向优势转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剑
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相适应规律是人口规律的基本形式。它是人类社会各个阶段共有的一般规律,它的运动形式体现在一系列具体规律之中。其中,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规律(以下简称相适应规律)就是一系列具体规律中的一个重要规律。本文就相适应规律的内涵、运动的形式和要求作一探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耿修林
本文根据设计的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描述体系,对人口素质的变动状况进行了测评,对经济发展因素与人口素质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主要结论:人口素质的社会表现方面呈现出持续改善,而人口素质的自然表现方面近年来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1990~2007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总体上保持着较高程度的正向典型相关等。
关键词:
人口素质 经济发展 人口质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澍卿
我国的人口素质研究起步虽晚,但方兴未艾,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口质量研究将成为我国人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集中精力研究人口素质的专家学者逐步多起来,这是人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人口数量多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矛盾,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人口质量低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人们往往认为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问题。这反映在人口科学研究上,亦有类似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面临着人口生育失控,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1.依笔者管见,关于“人口素质”的研讨,涉及两个基本理论问题:其一是如何界定人口素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其二是如何建立一套衡量人口素质高低或强弱的指标体系。迄今为止,人口学界关于“人口素质”的研讨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概念论争的初级阶段。虽然我和许多人一样并不主张在“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苏苹,张洁芬
生命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而现在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在亿万年生命活动的参与下形成的,人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是环境的改造者和利用者。所以人类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极其复杂的关系。长期以来,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自己所需要的具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环境;但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飞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三林
劳动素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通过劳动效率的价值表现得到实现。在科技决定经济繁荣的当今时代,劳动效率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以物化要素衡量经济绩效已经被以技术和制度等软化要素代替。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核心构建劳动效率为核心指标的劳动素质与经济增长模型,以劳动工资代替传统的受教育程度作为劳动效率标准,检验劳动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考虑到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制度的重要性和中国分配制度的特殊性,以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30多年的经验数据对模型进行初步验证,结果对传统劳动价值与经济增长有更多解释,对于建立有效灵活的劳动价值机制促进经济增长的理性与活力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波 吴丽丽
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情况下,劳动力年龄的人口规模、质量及其储蓄水平对未来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影响。将人口特征变量引入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强化直接影响是保障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最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人口特征 抚养比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晓鹏 李建军
我国人口素质水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建国40多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几度膨胀,而教育、科学、文化和卫生事业的投资增长缓慢.本文通过对我国40年来投资及其投资结构与经济发展及人口素质等因素内在关系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提出今后应适当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科教文卫投资,合理安排投资结构,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论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