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2)
2023(6664)
2022(5234)
2021(4659)
2020(4029)
2019(9048)
2018(8966)
2017(17429)
2016(9229)
2015(10082)
2014(9951)
2013(9928)
2012(8764)
2011(7511)
2010(7724)
2009(7420)
2008(7716)
2007(7072)
2006(6311)
2005(6040)
作者
(25184)
(20918)
(20891)
(19414)
(13497)
(9832)
(9284)
(7994)
(7855)
(7589)
(7073)
(7051)
(6955)
(6600)
(6445)
(6256)
(6239)
(6122)
(5977)
(5974)
(5111)
(5027)
(5003)
(4846)
(4755)
(4663)
(4663)
(4475)
(4067)
(3937)
学科
(68125)
(66167)
企业(66167)
管理(48380)
(47830)
经济(47773)
业经(24209)
方法(20430)
(19480)
(19104)
(17224)
财务(17218)
财务管理(17210)
企业财务(16274)
技术(14263)
农业(13646)
数学(13306)
数学方法(13262)
企业经济(11743)
(11635)
(10873)
经营(10688)
(10164)
(9861)
技术管理(9828)
理论(9656)
(8775)
决策(8453)
中国(8323)
体制(8016)
机构
学院(137447)
大学(129592)
(63363)
经济(62407)
管理(62348)
理学(53384)
理学院(53015)
管理学(52643)
管理学院(52378)
研究(36355)
中国(32509)
(30033)
(25899)
财经(23788)
(22277)
(22041)
(21632)
商学(19060)
商学院(18895)
科学(18687)
经济学(18238)
业大(18149)
中心(17730)
农业(17572)
经济管理(17552)
财经大学(17396)
(17268)
(16900)
经济学院(16586)
北京(15922)
基金
项目(84512)
科学(69259)
研究(64789)
基金(63243)
(52617)
国家(52065)
科学基金(48072)
社会(43508)
社会科(41437)
社会科学(41426)
(34562)
基金项目(33647)
自然(30417)
自然科(29801)
自然科学(29794)
自然科学基金(29367)
教育(28255)
(27231)
(26450)
编号(26113)
资助(25051)
(21792)
创新(19252)
(18895)
(18781)
成果(18771)
(18140)
国家社会(18006)
重点(17860)
人文(17297)
期刊
(74483)
经济(74483)
研究(37750)
管理(29419)
(27758)
中国(24021)
(21519)
业经(15354)
技术(15290)
科学(15282)
农业(15166)
(12776)
金融(12776)
学报(12539)
财经(12214)
经济研究(11167)
大学(10960)
(10835)
学学(10746)
(10642)
技术经济(10209)
财会(9762)
问题(9275)
现代(8447)
理论(8242)
商业(8145)
世界(7983)
会计(7612)
教育(7410)
实践(7344)
共检索到207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辉  李承政  
位置拍卖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机制,使得电商平台上不同类型的商户显露其真实类型,进而为平台实行价格歧视提供可能?笔者研究发现:当电商平台上存在高档次高质量(θ_H)商户、低档次高质量(θ_(L1))商户和低档次低质量(θ_(L2))商户时,虽然不同类型的商户在位置拍卖中的最优竞标价有着确定的关系,但平台企业仅通过位置拍卖所产生的最优竞标价格难以达到更加精确筛选商户类型的目的;当平台企业设定满足一定条件的歧视性平台接入费时,商户为了自身利润最大会按照自身的最优竞标价格进行投标,从而产生了分离均衡。本研究还证明了任何导致分离均衡的歧视性平台接入费连同三类商户的最优竞标价格组成了所提出的局部无妒忌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侯薇薇  荆文君  顾昭明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对平台企业的定价决策产生了影响。本文在归纳平台市场发挥数据价值的典型事实基础上,建立数理模型,讨论了数据对不同规模的平台企业的定价及收益影响,并集中讨论了数据量与数据处理技术对定价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据对于不同规模企业的定价决策确实有不同影响——在数据支持下,中小型企业倾向于通过提高价格获取更多收益,而大型企业更在乎如何实现完全价格歧视,仅从定价上看,是低于传统垄断定价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应当警惕大型平台企业通过完全价格歧视侵占消费者剩余,并可以通过对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促进市场竞争,防止大型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治文  韩启然  熊强  
在平台企业对新老用户实施歧视定价策略下,通过构建用户单归属情形下三平台Salop竞争模型,考察并比较平台横向合并对歧视定价均衡的影响。研究表明,发生横向合并后,平台对新老用户的歧视定价以及其获得的利润与交叉网络外部性有关;在不考虑成本节约的情形下,与横向合并前相比,合并行为发生后,无论是否作为合并参与方,平台将不必然对新用户进行优惠,且歧视定价策略的制定取决于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大小。此外,平台企业的利润较合并前提高或降低同样取决于双边用户间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大小。上述结论有助于平台企业判断其横向合并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或作为其调整横向合并后歧视定价的依据;同时,也为有关规制部门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小琳  朱明侠  
由于中国快速的城市化以及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奢侈品销售在中国迅猛扩张。根据麦肯锡2011年奢侈品报告数据显示,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 800亿元,届时将超过世界最大的日本奢侈品市场。奢侈品企业在中国制定高昂的价格,非但没有打消奢侈品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反而掀起了购买奢侈品的浪潮。本文在价格歧视和奢侈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奢侈品企业在中外制定不同价格的模式,在充分理解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基础上,旨在为中国奢侈品企业制定适合自己的价格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东阳   罗启铭   叶光亮  
本文考虑由掌握消费者偏好信息的垄断上游平台企业与可以进行合谋的双寡头下游企业组成的产品差异化竞争模型,探究上游企业是否可以通过传递消费者偏好信息促成轴辐合谋及其影响。研究发现,若下游企业不进行合谋,传递信息不会是平台企业的内生策略选择。平台企业可以通过传递消费者信息以及调节批发价的方式促进下游企业合谋,进而形成轴辐合谋。轴辐合谋对不同偏好消费者影响不同,但总体上损害社会福利和消费者剩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明琳  周生春  
歧视现象普遍存在于家族企业,本文认为,歧视是家族企业在正式治理机制弱化情况下实施的一种非正式治理机制。家族企业扩张和管理的复杂化,要求雇佣高能力的外部代理人开展专业化分工,但是,现有的正式治理机制难以抑制外部代理人的寻租行为,过高的代理成本阻碍了分工的深入。业主会利用家族代理人和外部代理人共享的“准私人信息”,以及代理人之间信息租金的不同分布,根据血亲关系和私人关系在不同代理人之间实施歧视,通过给与家族代理人优厚待遇,达到抽取外部代理人的信息租金,降低代理成本的目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杰  刘元春  翟福昕  芦哲  
本文针对中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银行体系对企业贷款显著存在"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现象,但是企业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商业信用成为了中国银行信用体系的重要补充;国有企业将从银行获得的贷款依靠商业信用渠道通过"所有制传导机制"传递给民营企业,商业信用已成为促进中国民营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增长的重要外部融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民企融资的中国之"谜"。商业信用对民营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增长的促进作用只体现在对大规模企业作用方面,对中小规模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增长起负面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忠  郑晓芳  吴琳  袁丹  
社会企业是社会创业的重要载体,是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兼具社会和经济属性的创新组织,在服务于欠缺支付能力的弱势群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与商业企业的比较,以区别于商业企业定价目标的社会使命收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借鉴三级价格歧视理论,研究社会企业的交叉补贴定价策略及福利效应,并以印度ArAvind眼科医院为例分析,发现社会企业采取的交叉补贴定价是可行的,且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宪科  冯玉强  杨睿  
针对现有的多单元逆向多属性拍卖机制的市场分配效率都比较低,不利于社会效益最大化和采购双方长期合作等问题,设计了高效率的基于价格歧视策略的多单元逆向多属性英式拍卖机制,利用线性混合整数规划建立了赢者确定模型,并基于新建立的拍卖机制给出了拍卖流程和投标策略,为供应商提供投标决策支持。然后通过设计数值实例和对比模拟实验收集数据,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验证了新设计的拍卖机制市场分配效率和采购方的效益都比较高。上述研究结果适用于通过逆向多属性拍卖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网上自动化多单元商品采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蔡宏波  胡翔斌  赵春明  
基于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服务业企业数据,本文把在华外资服务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中国"商业存在"模式的服务进口,建立包含服务进口、就业人数等指标在内的6655家企业样本。通过对服务进口和性别就业比例的描述性统计可知,我国服务业企业存在明显的就业性别歧视现象。进一步的建模和回归分析发现,服务进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性别歧视;企业规模越小,员工的性别歧视越明显;企业是私有还是国有对性别歧视没有影响;员工中具有高学历的人数越多,女性比例越低,性别歧视越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媚  张朋柱  范静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问题,文章基于已有研究和银行实证数据,提出并深入分析了七个前置因素,通过归因结果的总体层面、分组层面、个体层面分析,将问题的重点聚焦到了四个方面:资信良莠不齐、还款不确定性高、贷款规模不经济、市场话语权薄弱。有针对性地提出,以G2B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弥补社会信用不足;银行操作实践中应关注的问题:银行整体层面的观念转变和信贷人员的经验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立   张永霞  
文章基于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梳理文献并构建理论机制图,实证考察了垂直结构、歧视性信贷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垂直结构和歧视性信贷均显著抑制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强。异质性分析表明,垂直结构对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抑制作用相对较小,歧视性信贷则对东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明显的抑制效果;垂直结构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随企业规模扩大呈现上升趋势,歧视性信贷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U型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进一步发现,垂直结构和歧视性信贷降低了资本配置效率,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在我国经济转型关键时期,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平行市场化改革,弱化上游产业行政壁垒,优化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促进包括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在内的创新研发,以有效提升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飞  
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当公司要求供应商为其提供商业信用形式的融资支持来替代收缩的银行信用时,就会形成货币传导的商业信用渠道。利用2001—201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信用渠道的存在性,以及这一渠道是否会抵消货币政策的效力;而由于信贷歧视的存在,货币政策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间商业信用效应大小具有异质性,易受信贷歧视的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扬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都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然而在中国的金融体制下,产权性质的异质性会造成企业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歧视,而这种信贷歧视会约束企业的替代性融资,即当民营企业面临商业信用约束时,其更难以使用银行信贷进行融资性替代。本文利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假设。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民营企业受到了来自金融机构的信贷歧视,而信贷歧视减弱了民营企业银行信贷的融资替代性。为了缓解民营企业所受的融资约束,政府应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减少针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歧视,而企业应加强产业关联,增强商业信用融资能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淅勤  唐子斌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具有广泛认知的社会现实问题,一种普遍观点认为是银行信贷歧视所致。文章通过银行融资机会实际分配与企业获贷预期的比较研究发现,银行的信贷决策是基于风险控制的理性决策,而不存在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歧视,歧视一说主要源于银企双方的认知差距与认知滞后,且与企业借贷经历有关,有借贷经历的企业认知差距较小。文章结合社会关系、现实背景和认知规律对信贷歧视一说做出了全面解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