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39)
- 2023(18764)
- 2022(16322)
- 2021(15113)
- 2020(12872)
- 2019(29476)
- 2018(29122)
- 2017(56503)
- 2016(30695)
- 2015(34407)
- 2014(34100)
- 2013(33524)
- 2012(30779)
- 2011(27544)
- 2010(27492)
- 2009(25041)
- 2008(24723)
- 2007(21661)
- 2006(18690)
- 2005(15997)
- 学科
- 济(123768)
- 经济(123629)
- 管理(88217)
- 业(83646)
- 企(70054)
- 企业(70054)
- 方法(61842)
- 数学(54596)
- 数学方法(53732)
- 财(32217)
- 农(31625)
- 中国(30040)
- 学(27546)
- 业经(26151)
- 地方(24023)
- 贸(23907)
- 贸易(23896)
- 易(23215)
- 制(21489)
- 农业(21081)
- 务(20873)
- 财务(20785)
- 财务管理(20742)
- 理论(20579)
- 企业财务(19672)
- 技术(19031)
- 环境(18393)
- 和(18190)
- 银(17318)
- 银行(17240)
- 机构
- 大学(438099)
- 学院(435986)
- 济(170996)
- 管理(170702)
- 经济(167446)
- 理学(149655)
- 理学院(147949)
- 管理学(144748)
- 研究(143978)
- 管理学院(143974)
- 中国(105154)
- 科学(93058)
- 京(92356)
- 财(77080)
- 农(76538)
- 所(72776)
- 业大(70539)
- 研究所(66983)
- 中心(65582)
- 财经(63288)
- 江(61905)
- 农业(60675)
- 经(57701)
- 北京(57448)
- 范(56079)
- 师范(55365)
- 院(52958)
- 经济学(52159)
- 州(50239)
- 经济学院(47427)
- 基金
- 项目(307870)
- 科学(240908)
- 基金(224408)
- 研究(215335)
- 家(198988)
- 国家(197434)
- 科学基金(168977)
- 社会(135424)
- 社会科(128502)
- 社会科学(128469)
- 省(119714)
- 基金项目(118508)
- 自然(113966)
- 自然科(111405)
- 自然科学(111374)
- 自然科学基金(109376)
- 划(101820)
- 教育(100335)
- 资助(94549)
- 编号(85569)
- 重点(69398)
- 成果(67724)
- 部(67316)
- 发(64288)
- 创(63362)
- 科研(59998)
- 创新(59272)
- 课题(59073)
- 计划(57836)
- 教育部(57311)
- 期刊
- 济(175096)
- 经济(175096)
- 研究(120139)
- 学报(77851)
- 中国(76056)
- 科学(68139)
- 农(67376)
- 管理(60554)
- 财(58638)
- 大学(58337)
- 学学(55424)
- 农业(46178)
- 教育(44516)
- 技术(37623)
- 融(33614)
- 金融(33614)
- 财经(30423)
- 经济研究(29266)
- 业经(28610)
- 经(26059)
- 业(24345)
- 问题(23036)
- 统计(22458)
- 版(22084)
- 科技(21604)
- 技术经济(20799)
- 业大(20661)
- 策(20648)
- 图书(20522)
- 商业(19308)
共检索到613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琨 郭其友
在分析估值效应对外部均衡调整机理的基础上,测算了其在中国、美国、日本及欧元区中的对外部均衡调整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估值效应对外部失衡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大,且资产结构的影响因素明显。因此,通过提高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和收益、优化外部资产币种结构等措施,可充分发挥估值效应调整外部宏观经济均衡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琨
估值效应由于具有对外部资产存量进行调整的作用而越来越受到关注,一定规模的正估值效应能提高一国(或地区)的外部财富。文章运用最新估值效应理论和方法,测算其规模并分析内部结构,并在中国、美国、日本及欧元区四大经济体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需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股权证券投资等外部资产的规模,以提高我国整体外部资产的收益水平,优化外部资产结构,最终通过正估值效应实现外部财富的增值。
关键词:
估值效应 汇率波动 资产价格波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国高 陈喻喆 高铁梅
本文基于BEKK-MGARCH模型建立了中、美、日三国的实际均衡汇率方程和方差方程,对1994年以来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实际均衡汇率及其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国家的实际均衡汇率受其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影响不同,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还受到了美元和日元实际汇率的影响;中美、中日、美日之间的联动关系存在显著的ARCH和GARCH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宋效军 陈德兵 任若恩
世界金融一体化促进各国对外资产与负债迅速增长。资产价格的非预期变化使一国对外净资产更多地暴露于资本收益和损失风险中,因此,如何实现有利于一国外部均衡的估值效应就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对估值效应的理论模型和计量方法进行梳理,并对我国对外净资产变化中的估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存在负的估值效应,表明我国通过经常项目盈余所聚积的大量资源正在不断地向国外无偿转移,这就要求对外资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关键词:
对外净资产 估值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方福前 杨旭
欧元作为一种跨国的单一货币,它的流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分别采用虚拟回归和均值检验的方法,利用1995—2007年的相关数据,研究欧元作为国际流通货币以来对我国向欧元区出口规模的影响,发现欧元在整体上促进了我国向欧元区的出口,欧元的出现使得我国对欧元区的出口的增长率平均提高了0.089。
关键词:
欧元 向欧元区出口 虚拟回归 均值检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志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断累积,对外负债规模持续扩张,逐步形成金融市场导向的债务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美国净国际投资头寸虽然为负值,但绝对数额却小于经常账户逆差累积值,保持相对平稳。传统的贸易调整渠道已不足以充分解释美国外部失衡现象。由汇率变动和资产价格变动引起的估值效应调整渠道发挥了重要的辅助调节作用。估值效应还是美国对外资产收益率和对外负债回报率产生长期系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且二者均可分解为投资收入收益率与资本利得收益率二部分。美国对外资产收益率高于对外负债回报率,是美国作为净债务国
关键词:
估值效应 美国对外负债 美国外部失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那明 戴振亚
基于估值效应规模及结构分解理论,可以对中、美两国的估值效应进行测算。针对1982—2012年中国经济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外部财富中估值效应变动与净外部资产、汇率、资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估值效应对中国外部财富变动的影响在不断加大,估值效应的变动主要由净外部资产自身的投资组合和币种配置决定,资产价格比汇率能解释更多的估值效应波动。
关键词:
估值效应 中国外部财富 汇率 资产价格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那明 戴振亚
基于估值效应规模及结构分解理论,可以对中、美两国的估值效应进行测算。针对1982—2012年中国经济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外部财富中估值效应变动与净外部资产、汇率、资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估值效应对中国外部财富变动的影响在不断加大,估值效应的变动主要由净外部资产自身的投资组合和币种配置决定,资产价格比汇率能解释更多的估值效应波动。
关键词:
估值效应 中国外部财富 汇率 资产价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彤娟 金山
本文试图在开放宏观框架下检验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冲击给各成员国带来的区域非对称效应。首先,通过考察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检验区域非对称效应的产生机制;其次,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IRFs)检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程度;最后,运用分时段VAR模型检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内生性。结果表明,欧洲单一货币政策对各成员国产生非对称冲击,且非对称效应未出现收敛性,欧元区宏观政策协调的成本和难度加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凤鸣 王旭
本文通过对欧元区成员国长期债务占总债务比重与各国整体宏观经济指标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欧元区各国以GDP与税收比、债务与GDP之比所描述的当期融资能力与长期债务比例呈显著负相关,由于非对称冲击的作用,各国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同时构建了一个政府债务效用函数的二期模型,说明主权债务期限结构安排可以通过宏观调控进行跨期平滑,以防止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苏梽芳 臧楠
食品通胀率与非食品通胀率之间的测量缺口近期持续扩大,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文章根据1994年1月至2010年8月的食品价格与非食品价格数据,运用两区制门槛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价格调整以及传导机制中的非线性特征。结果发现,食品通胀率与非食品通胀率存在门槛协整关系,而且估计缺口稳定,这表明测量缺口夸大了两者的真实偏离。文章还发现了食品价格传导的新信息内涵,即食品价格对非食品价格具有非线性的价格传导性:短期内偏离主要是食品价格上升造成,尤其是在高通货膨胀区制,偏离速度有加快趋势。两区制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极端区制,食品价格通胀与非食品价格通胀具有双向的短期Grang...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琨 郭其友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深化,代表国家外部财富的外部净资产除受国际贸易的调整影响外,受估值效应的调整影响也在加深。本文结合两类调整影响,重点从估值效应的视角,考察在国内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冲击下外部净资产的动态调整过程。本文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和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实证分析方法,表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可使估值效应在短期内改善外部净资产,抵消部分由国际贸易带来对外部净资产的恶化效果,但在长期,外部净资产仍是由国际贸易所决定。基于此分析结论,本文以崭新的分析视角,为我国资本在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估值效应 外部净资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燕飞 杨明陈
自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主权债务危机已波及欧元区诸多国家,这究竟是欧元的危机,还是欧洲的危机?此次危机背后所所掩盖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有何借鉴意义?本文以德国为例,利用1991—2010年间相关数据,采用协整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德国政府支出、借款对政府债务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政府债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政府借款和政府支出,尤其是政府借款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作用更为明显,同时,这一影响随时间的推移成不断放大趋势。
关键词:
欧债危机 政府债务 财政赤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长春
欧元推出后,并未能实现原先预定的趋同目标,欧元区成员国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使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难以应对各成员国情况各异的实际要求,带来了非对称冲击,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而使欧元陷入了困境。一味强调宏观经济指标的统一,可能最终剥夺各国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节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延缓区内经济趋同的步伐。欧元区要稳定运行,必须进行有效改革,提高欧元区内的经济同质性,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和周期趋同。
关键词:
不均衡性 非对称性冲击 欧元困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超 周晔 张林杰
文章运用动态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亚洲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投资率及经常账户的效应。结果发现:(1)人口结构对储蓄的效应存在,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储蓄率有显著负向影响,符合生命周期假说;(2)少儿抚养比与储蓄率无显著相关,少儿人口抚养质量与数量间存在替代效应;(3)老年人口抚养比效应对于外部均衡非常显著。老年化经济体对于经常账户逆差存在依赖,经常账户可以视为亚洲人口红利期高储蓄的国际"缓存池"和"中转地"。亚洲的经济增长、高储蓄与高顺差呈现梯队性的趋势,且与人口结构的变迁一致。这些发现可以从人口结构角度解释亚洲的高储蓄和高经常账户顺差及国际资本流动。所以,世界经济体应避免同周期的老年化,以保证经济的梯队发展和资源跨代跨国转移;同时,对于减少少儿人口来压缩社会负担的政策效果不能预期过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研究
债务对进口需求函数的影响——基于欧元区国家对中国进口需求的实证分析
中国人均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长期均衡与因果动态关系研究——基于结构突变ARDL-VECM模型的实证分析
公共医疗支出对公共债务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欧元区国家不同生育水平条件
中原经济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汇率传递效应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中国、欧元区和美国数据的分析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与国际产业格局:基于全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影响评估
我国税收变动对外贸顺差调整的影响研究——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的数值模拟
中国劳动力结构不均衡对技术效率进步影响实证研究
统一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欧元区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