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4)
- 2023(18381)
- 2022(16005)
- 2021(15095)
- 2020(12830)
- 2019(30013)
- 2018(29955)
- 2017(58114)
- 2016(31812)
- 2015(36284)
- 2014(36560)
- 2013(35976)
- 2012(33340)
- 2011(29997)
- 2010(30217)
- 2009(27936)
- 2008(28058)
- 2007(25124)
- 2006(21613)
- 2005(19137)
- 学科
- 济(131078)
- 经济(130923)
- 管理(91303)
- 业(86812)
- 企(73047)
- 企业(73047)
- 方法(64779)
- 数学(56111)
- 数学方法(55181)
- 农(33837)
- 财(33722)
- 中国(31608)
- 学(31136)
- 业经(27685)
- 地方(25700)
- 贸(24066)
- 贸易(24055)
- 理论(23747)
- 易(23333)
- 制(23243)
- 农业(22342)
- 务(21775)
- 财务(21678)
- 财务管理(21623)
- 和(20618)
- 企业财务(20456)
- 环境(19103)
- 技术(19098)
- 银(18765)
- 银行(18699)
- 机构
- 大学(464802)
- 学院(462494)
- 济(180115)
- 管理(179624)
- 经济(176040)
- 理学(156132)
- 理学院(154336)
- 研究(152544)
- 管理学(150991)
- 管理学院(150171)
- 中国(112686)
- 京(99152)
- 科学(98664)
- 财(82509)
- 所(78464)
- 农(78176)
- 业大(72096)
- 研究所(71832)
- 中心(69641)
- 江(67690)
- 财经(66873)
- 北京(62580)
- 农业(61764)
- 范(61503)
- 师范(60824)
- 经(60554)
- 院(55476)
- 州(54997)
- 经济学(54458)
- 技术(49919)
- 基金
- 项目(314300)
- 科学(245047)
- 基金(226636)
- 研究(223844)
- 家(199082)
- 国家(197507)
- 科学基金(168495)
- 社会(138164)
- 社会科(130826)
- 社会科学(130790)
- 省(123152)
- 基金项目(119445)
- 自然(112621)
- 自然科(109991)
- 自然科学(109964)
- 自然科学基金(107938)
- 教育(104623)
- 划(104148)
- 资助(96240)
- 编号(91305)
- 成果(74242)
- 重点(70770)
- 部(68740)
- 发(65815)
- 创(63997)
- 课题(63317)
- 科研(61022)
- 创新(59829)
- 大学(58434)
- 教育部(58361)
- 期刊
- 济(191745)
- 经济(191745)
- 研究(130037)
- 中国(83074)
- 学报(78493)
- 科学(70092)
- 农(69366)
- 财(64295)
- 管理(63873)
- 大学(58726)
- 学学(55308)
- 教育(51399)
- 农业(47690)
- 技术(41831)
- 融(35264)
- 金融(35264)
- 财经(32216)
- 业经(31074)
- 经济研究(30769)
- 经(27592)
- 业(25264)
- 问题(25192)
- 统计(24939)
- 图书(24093)
- 技术经济(23115)
- 版(23066)
- 策(22204)
- 科技(21581)
- 理论(21140)
- 资源(20494)
共检索到663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琨
估值效应由于具有对外部资产存量进行调整的作用而越来越受到关注,一定规模的正估值效应能提高一国(或地区)的外部财富。文章运用最新估值效应理论和方法,测算其规模并分析内部结构,并在中国、美国、日本及欧元区四大经济体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需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股权证券投资等外部资产的规模,以提高我国整体外部资产的收益水平,优化外部资产结构,最终通过正估值效应实现外部财富的增值。
关键词:
估值效应 汇率波动 资产价格波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琨 郭其友
在分析估值效应对外部均衡调整机理的基础上,测算了其在中国、美国、日本及欧元区中的对外部均衡调整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估值效应对外部失衡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大,且资产结构的影响因素明显。因此,通过提高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和收益、优化外部资产币种结构等措施,可充分发挥估值效应调整外部宏观经济均衡的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胜 章海伦
作为SDR货币篮子的主要构成货币,人民币、美元、欧元的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关系到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本文比较研究了中国、欧元区和美国的汇率传递效应,利用1999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分别从长期和短期的视角分析了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欧元和美元汇率对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水平都是不完全的传递效应。长期来看,欧元和美元存在负向的汇率传递效应,而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存在正向的传递效应;从短期来看,汇率传递效应存在时滞性,且汇率对国内物价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方福前 杨旭
欧元作为一种跨国的单一货币,它的流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分别采用虚拟回归和均值检验的方法,利用1995—2007年的相关数据,研究欧元作为国际流通货币以来对我国向欧元区出口规模的影响,发现欧元在整体上促进了我国向欧元区的出口,欧元的出现使得我国对欧元区的出口的增长率平均提高了0.089。
关键词:
欧元 向欧元区出口 虚拟回归 均值检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应惟伟 任康钰
英国作为欧盟主要的成员国,至今仍游离于欧元区之外。英镑是否会加入欧元区,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长期来看,英镑加入欧元区应该说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原因,英国政府和工商界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都十分小心谨慎。所以,英国是否加入欧元区将取决于各个利益集团长期的、动态的博弈。本文以英国财政大臣布朗提出的关于英镑加入欧元区的5项经济测试为基础,并依据相关的数据。分析英镑迟迟不肯加入欧元的原因,最后对英镑加入欧元区的前景做出预测。
关键词:
英镑 欧元区 5项测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翔 祝梓翔
欧元区和美国同为世界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但经济波动却存在差异。1970—1994年欧元区经济波动率小于美国,特别是投资的波动率只有美国的1/2;1995—2013年它们之间的经济波动差异缩小,同时协动性增强。本文构建的包含趋势性和暂时性冲击的开放RBC模型表明,趋势性冲击对于欧元区经济波动的重要性更大,暂时性冲击则主导了美国的经济波动,尽管欧元区的两类冲击的随机扰动都小于美国。脉冲响应分析表明,趋势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所分别对应的持久性和暂时性收入改变,是这两大经济体的净出口呈现逆周期性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凤鸣 王旭
本文通过对欧元区成员国长期债务占总债务比重与各国整体宏观经济指标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欧元区各国以GDP与税收比、债务与GDP之比所描述的当期融资能力与长期债务比例呈显著负相关,由于非对称冲击的作用,各国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同时构建了一个政府债务效用函数的二期模型,说明主权债务期限结构安排可以通过宏观调控进行跨期平滑,以防止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秋菊 杨权
文章从贸易增加值角度重新分析欧元区进出口贸易的中国增加值及中欧双边投资对各国人均GDP的影响。门槛效应显示,欧元区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越大、进口贸易的本地增加值越大以及出口贸易的本地增加值越小越有利于本国经济增长。同时,随着失业率的降低和欧元区最终需求产品的本地增加值与中国增加值比值趋于平衡(降低),欧元区最终需求产品的中国增加值对欧元区人均GDP的负向作用有所缓解。研究结论显示,加强中欧经贸合作,尤其是增加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增加值对欧洲经济复苏和稳定增长的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彤娟 金山
本文试图在开放宏观框架下检验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冲击给各成员国带来的区域非对称效应。首先,通过考察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检验区域非对称效应的产生机制;其次,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IRFs)检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程度;最后,运用分时段VAR模型检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内生性。结果表明,欧洲单一货币政策对各成员国产生非对称冲击,且非对称效应未出现收敛性,欧元区宏观政策协调的成本和难度加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权 鲍楠
估值效应作为外部均衡的金融调整渠道,随着金砖国家国际资产存量的扩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最新估值效应理论和方法,测算金砖国家1970~2015年间估值效应规模。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金砖国家的估值效应内部结构,结果表明,金砖国家资产价格变动是估值效应变化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估值效应变化作用不大。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金砖国家国内资产价格上升和非状态依存型净负债规模扩大是导致其估值效应损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金砖国家 估值效应 资产价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权 鲍楠
估值效应作为外部均衡的金融调整渠道,随着金砖国家国际资产存量的扩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最新估值效应理论和方法,测算金砖国家19702015年间估值效应规模。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金砖国家的估值效应内部结构,结果表明,金砖国家资产价格变动是估值效应变化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估值效应变化作用不大。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金砖国家国内资产价格上升和非状态依存型净负债规模扩大是导致其估值效应损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金砖国家 估值效应 资产价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冉茂盛 罗彦如 黄凌云
文章基于分形理论对我国2003~2008年欧元汇率市场的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重标极差法(R/S)得出欧元汇率收益率的赫斯特指数(H)为0.59,说明中国欧元汇率市场具有明显的正持久和长记忆性,具有分形特征,而非随机游走。分析还得出其非周期循环为4个月,欧元汇率市场有具有较强的短期行为模式,风险较大的结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娟
化石能源补贴规模测算是推进化石能源补贴改革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外有多种测算方法,如价差法、清单法、快照法、生产者/消费者补贴等值法、具体项目法、有效补贴率等,其中价差法与清单法是目前国际机构与主要国家在测算化石能源补贴规模时主要采取的两种方法。本文尝试对这些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并深入分析价差法和清单法的理论基础、思路框架、应用步骤、参数选取、数据需求等,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种测算方法进行比较与述评。
关键词:
化石能源补贴 价差法 清单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晓明
量化宽松政策(QE)是2008年以来全球主要央行应对经济金融困境的创新政策手段。就在美联储结束QE计划之后,欧央行于2015年1月公布了其QE计划,其实施及效果是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关于QE实施及成功的条件目前既无理论依据也无历史经验可资借鉴,本文采用迄今最成功的范例——美联储QE实践作为参照物,探讨QE实施及成功的一般条件和局限,比较和分析欧央行QE与美联储QE的特征、异同,以此为基础评估和预测欧央行QE的效果,并探讨其对美国、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宗森 原磊
本文通过设定IS-AS-MP模型并采用SVAR方法估计,发现欧元区成员国不对称性冲击仍然大量存在,实际需求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不对称性明显高于实际供给冲击。欧元区现行的制度设计造成了成员国抵御非对称性冲击能力的减弱,不利于经济周期与德法两国不同步的成员小国的经济调整,但应对不对称性冲击仍需靠深入推进欧元区一体化来实现。
关键词:
欧元区 经济冲击 不对称性 SVA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