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2)
2023(11212)
2022(9163)
2021(8617)
2020(7321)
2019(16441)
2018(16309)
2017(31622)
2016(17077)
2015(18964)
2014(18951)
2013(17941)
2012(16270)
2011(14431)
2010(14034)
2009(12626)
2008(12046)
2007(10573)
2006(8599)
2005(7377)
作者
(46873)
(39276)
(38900)
(37141)
(24895)
(18862)
(17816)
(15308)
(15081)
(13867)
(13413)
(13292)
(12601)
(12175)
(12128)
(12124)
(11615)
(11519)
(11363)
(11132)
(9716)
(9566)
(9486)
(9233)
(8845)
(8644)
(8604)
(8322)
(7892)
(7854)
学科
(66515)
经济(66430)
管理(49238)
(46718)
(38896)
企业(38896)
方法(33661)
数学(29433)
数学方法(29021)
(19041)
(17666)
中国(17513)
(15166)
业经(14469)
(14007)
理论(13050)
(12149)
财务(12092)
财务管理(12064)
农业(11735)
企业财务(11541)
地方(11288)
(11251)
(10968)
银行(10947)
技术(10897)
(10869)
金融(10861)
(10672)
贸易(10670)
机构
大学(235653)
学院(234304)
(93464)
经济(91619)
管理(90015)
理学(78364)
理学院(77527)
管理学(75994)
管理学院(75539)
研究(74510)
中国(54605)
(47902)
科学(46072)
(44741)
(38520)
财经(36382)
(36243)
业大(35381)
中心(34964)
(34160)
研究所(33282)
(33270)
(31215)
师范(30846)
农业(30355)
经济学(29642)
北京(28780)
财经大学(27376)
(27210)
(27012)
基金
项目(165261)
科学(131396)
基金(121588)
研究(119890)
(106477)
国家(105596)
科学基金(91413)
社会(77307)
社会科(73339)
社会科学(73323)
(64646)
基金项目(63985)
自然(59394)
自然科(58097)
自然科学(58078)
自然科学基金(57042)
教育(56938)
(54847)
资助(49353)
编号(47412)
成果(37987)
重点(37378)
(37191)
(34956)
(34557)
课题(33074)
创新(32692)
国家社会(32636)
教育部(32281)
科研(32258)
期刊
(95659)
经济(95659)
研究(66212)
中国(42158)
学报(40255)
(36764)
科学(34841)
(34243)
管理(33228)
大学(31211)
学学(29505)
教育(28056)
农业(23157)
技术(21899)
财经(19284)
(18804)
金融(18804)
(16630)
业经(15847)
经济研究(15584)
问题(13092)
(12398)
(11898)
统计(11436)
技术经济(10742)
科技(10592)
图书(10437)
理论(10378)
(10346)
财会(9937)
共检索到331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世涛  
伯曼把现代性理解为现代人对现代社会生活的体验,并从体验的角度把西方现代性分为三个时期: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从18世纪90年代的大革命风暴到19世纪末期、20世纪。这样的分期,有利于从整体上理解西方丰富而复杂现代体验、现代性,但也暴露出其研究的主观性、随意性、片面性和矛盾。这些局限一方面由研究对象所致,另一方面也源于作者分析的失误,特别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误读、误用。分析伯曼研究的得失,有利于我们克服此前研究的局限,深化我们对现代性的认识和研究。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方圆  
不同的社会、时代都会衍生出与其相对应的文学产物。称霸了西方文艺界近一个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学现代性的典型表现。我国学界对西方现代性课题的研究亦可谓历史悠久,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学术成绩。尤其是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性二者关系的研究,为现代性的研究工作取得进一步突破性进展提供了条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焦彦  臧德霞  
真实性是旅游体验和动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以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旅游吸引物更加受到"真实性"研究的青睐,而作为旅游配套设施的"真实性"则往往被忽略。文章以入境游客在历史建筑类酒店的住宿体验为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游客在权威旅游网站自主完成的住宿体验评价作为主要原始资料,识别和提炼出游客对旅游配套设施的真实性体验规律。研究发现,入境游客在体验旅游配套设施时,(1)真实性体验与现代性体验相辅相成;(2)文化真实性体验与情感真实性体验彼此强化;(3)游客在动静环境中多感官体验文化真实性;(4)游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余志远  游姣  
当前,怀旧旅游已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主题。本文以四川安仁古镇为研究地,以58篇游记为研究文本,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讨论怀旧、现代性和古镇旅游场的关系,并剖析古镇旅游场中触发旅游者怀旧情感形成的媒介是什么,以及旅游者获得怎样的体验等问题。本文指出:现代性是造成现代怀旧的重要因素,传统古镇给现代的旅游者提供了一个可资回忆、思恋怀想的诗意栖居地;古镇中的场景、人物、物件和事件所构建的个人怀旧源和集体怀旧源能够触发旅游者的回忆,从而引发其怀旧旅游体验;对于怀旧旅游者而言,他们不仅在古镇里能够暂时性地获得日常生活逆转的、具有补偿性质的反结构式体验,还能感受到反思性的体验、精神层面上的"重返家园"体验以及身份认同建构的体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淼  
西方社会职业教育体系是在各国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得以完善和优化。在这一过程中,其展现出了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独特性,即现代性。对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进程的考察能够揭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规律及本质特征,对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从现代性的若干维度,包括价值维度、制度维度和结构维度,揭示西方社会职业教育体系如何逐步呈现法制推进、国家主导,并实现民主、平等、人文主义精神转向等现代性特征,以及在体系建设进程中呈现出的适应性、阶段性以及反思性的发展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刘训华  
中国现代性大学走的是一条外生型道路,既受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影响,又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转型紧密相依。现代性大学具有系统的现代学科体系与课程设置、注重大学学科知识创新、形成完备的学历或学位制度、拥有师生、校园与大学文化等要素。中国现代性大学最早出现在澳门的圣保禄学院,之后山东的登州文会馆初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上海的圣约翰书院渐成完备之势,最终于天津的北洋西学学堂、北京的京师大学堂等学校结成硕果。中国现代性大学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由政府驱动的、自上而下的发展道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衡量大学发展的哲学向度,但它们都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大学传统性表现为对人类文明的继承性,集中体现在教学功能上;大学现代性表现为对人类知识的发展性,集中体现在科研功能上;大学后现代性则表现为对知识的反思性,集中体现在社会服务功能上。大学的历史发展反映了知识内在属性从祭品向消费品的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的后现代性越来越凸显,如何有效地予以回应成为中国大学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后现代性的展现呼唤大学走向共同治理,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同时也呼唤大学教学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魏海苓  
随着治理在大学系统内的推行,大学治理已逐步成为具有确切内涵、被广泛使用的核心词汇。考察大学治理的内涵及现实,分析大学治理中“去中心”与“元治理”、后官僚制与官僚制、民主与效率这三对主要矛盾的关系,可以发现,大学治理在秉承后现代性理念的同时,不应完全抛弃现代性的某些本质内涵,应体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统一与交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道宇  
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学阶段问题理应在新课改背景下接受概念重建。依据体验哲学,教学阶段在逻辑上可以区分为个别化、普遍化和应用化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功能共同体,每个阶段都有其它阶段所不可替代的功能:个别化阶段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体验去掌握范例性的"个别对象";普遍化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现象学还原去掌握事物的共相;应用化的根本任务在于以其所学去解释世界,去改造世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左文明  黄静云  黄秋萍  樊偿  
结合人因工程与用户体验理论,研究基于人因角度的商务网站用户体验。通过问卷调查,在商务网站品牌、页面设计、流程设计和功能设计等方面总结和分析出有利于提高用户满意度的要素。基于量化的用户体验要素,对新蛋网和凡客诚品网这两个典型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验证提出的基于人因工程的商务网站用户体验的满意度评价标准,并以南周商城为实际案例,从页面设计、流程设计和功能设计等方面分析提出用户体验优化方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斌  
本文认为,不能将税收治理现代化简单地归结为税制模式与国际接轨或管理工具的电子化、网络化。税收治理现代化意味着税收治理在精神实质上具有了如下现代性:在征税权力归属上,大家定、不强征、收支联;在税收负担分配上,无特权、普遍征、负担明;在税收征收管理上,低成本、少人情、多便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晓  黄志成  
基于对后现代主义教育主张的理解,STS教育在多层面上体现出后现代性:STS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蕴含着后现代性;STS教育追求主体个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开放、多元,在教学中关注"对话"与交往,这些都显现出了STS教育的后现代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志刚  孙宇伟  
齐格蒙特.鲍曼在其《被围困的社会》一书中指出:当今社会正在遭受全球政治和生活政治的围困。本文对流动的、不确定的生活政治领域中的消费社会进行初步探析,试图阐释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给普通个体的生活在生产与消费、占有和存在、幸福的探求、驱动消费的因素、整体性和个体性等领域带来的一系列的变革,以此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崭新的人类状况。并试图结合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探析应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解决途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庞维国  
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因应学习的时代要求而变化,但直接经验与反思是其不变特征;从心理学角度看,体验式学习的优势在于它更多地涉及情节记忆、情绪记忆、默会知识、实用智力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决定性;根据学习目标、内容、过程的差异,可把体验式学习分为认知体验式学习、情感体验式学习、行为体验式学习三类;在学校教育情境中运用体验式学习,教师应重点把握经验构筑和学习反思两个核心环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英毅  范秀成  
人类进入21世纪,消费者不仅重视物品和服务,更渴望获得体验的满足。力图满足消费者体验需要的体验营销应运而生。企业应在深刻把握消费者所需体验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体验营销策略,并通过多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体验。只有尽快把体验营销这一新的营销理念付诸实践,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动的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