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0)
2023(6430)
2022(5701)
2021(5645)
2020(4610)
2019(10664)
2018(10852)
2017(21926)
2016(12256)
2015(13949)
2014(14049)
2013(13957)
2012(13521)
2011(12621)
2010(13074)
2009(12523)
2008(12422)
2007(11231)
2006(10339)
2005(9569)
作者
(35866)
(29897)
(29592)
(28476)
(19172)
(14144)
(13645)
(11331)
(11264)
(11130)
(10110)
(9791)
(9739)
(9520)
(9510)
(9180)
(8855)
(8786)
(8693)
(8641)
(7758)
(7511)
(7310)
(6958)
(6874)
(6872)
(6783)
(6743)
(6021)
(5964)
学科
(46703)
经济(46643)
管理(30881)
(29605)
(21969)
企业(21969)
方法(19297)
数学(17303)
数学方法(17066)
(15711)
中国(15503)
(12652)
(11941)
(11840)
贸易(11832)
(11609)
(10641)
银行(10619)
(10448)
(10291)
(9795)
农业(9674)
业经(9483)
(9353)
金融(9348)
地方(8867)
及其(7950)
(7859)
税收(7513)
(7462)
机构
大学(180814)
学院(180550)
(76566)
经济(74799)
研究(65383)
管理(63640)
理学(53204)
理学院(52539)
中国(52498)
管理学(51613)
管理学院(51275)
(40441)
科学(38468)
(38231)
(34504)
研究所(30850)
财经(30710)
(29780)
中心(28997)
(27864)
(27703)
(25519)
师范(25317)
北京(25072)
经济学(24093)
业大(23668)
农业(23666)
(22919)
(22774)
财经大学(22506)
基金
项目(105908)
科学(82401)
研究(80343)
基金(75755)
(65023)
国家(64463)
科学基金(53354)
社会(49452)
社会科(46684)
社会科学(46670)
(40857)
基金项目(38791)
教育(37641)
(35003)
编号(33642)
自然(33164)
资助(32569)
自然科(32306)
自然科学(32292)
自然科学基金(31715)
成果(30771)
(24536)
课题(24404)
重点(24032)
(23181)
(21756)
(21267)
教育部(20907)
项目编号(20119)
(19989)
期刊
(90384)
经济(90384)
研究(61538)
中国(35430)
(28440)
(28397)
学报(26585)
(26098)
金融(26098)
科学(24351)
管理(23965)
教育(22403)
大学(20118)
农业(19346)
学学(18724)
财经(15400)
经济研究(14902)
业经(14204)
技术(13866)
(13185)
问题(12593)
(12337)
国际(11236)
理论(10191)
(9510)
实践(9143)
(9143)
世界(8798)
现代(8476)
商业(8332)
共检索到288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碧云  易行健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美联储新任主席本.伯南克教授的货币政策思想--最优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系统的总结。一是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二是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三是美国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选择。最后本文对伯南克的货币政策思想进行简要的总结并从中引申出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选择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向前  郭强  
为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大衰退,在用尽传统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美联储实施了引导市场预期、扩张自身资产负债表规模与调整自身资产负债表结构等非传统货币政策。从理论来看,通过信号渠道与资产组合平衡渠道,非传统货币政策能够改善融资环境、刺激经济复苏;从实证来看,实施非传统货币政策,有助于维护主要金融市场的稳定,提高产出与增加就业岗位。但是,美国的失业率仍在8%以上,这表明,仅依靠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北京  张英男  
近年来,全球有多家央行运用负利率作为刺激性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拓宽了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边界,也对降低融资成本、控制通缩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梳理了负利率政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总结了各央行的政策实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负利率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宫芳  
本文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入手,主要探讨美联储审慎的货币政策在美国“新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美联储在1998-1999年以利率为主线、以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为补充的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并具体剖析了其主要特点,最后对我国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就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殷克东  赵昕  战德坤  
本文利用Taylor规则和McCallum规则的理论模型及其修正的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在过去16年中的运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McCallum规则及其修正的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货币政策的松紧性,而通过控制修正模型的相对变化率的波动区间,可以实现对货币政策适宜程度的有效控制和平稳运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晓明  
伯南克已于2006年2月1日接替格林斯潘担任了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主席。本文分析伯南克的货币政策主张特征,比较这些主张与格林斯潘和其任内联储货币政策主张、决策风格的异同,并据此预期伯南克货币政策主张及其对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彭兴韵  施华强  
格林斯潘建立的以泰勒规则(Taylor Rule)为基础的美国货币政策操作体系似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5年10月24日布什总统提名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成为新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被提名后,对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框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我们所了解的最佳货币政策是在格林斯潘任内演化出来的,他将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联盛  
全球金融危机后,预期管理成为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并日益成为一种政策手段。美联储是预期管理内化为货币政策因子的典型代表,其预期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美联储预期管理注重针对性、长期性和平衡性,基于其在市场体系中的核心影响力、长期的公信力以及体制上的政策主导权,通过明确的量化指标、恰当的前瞻性指引和充分的沟通机制有效地引导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以实现政策的目标。前瞻性指引是美国预期管理的核心手段,具有开放式指引、时间指引以及阀值指引等三种模式。美国预期管理实践值得中国借鉴,我国应将预期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到政策制定之中,积极构建与前瞻性指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加强政策制定执行反馈各环节的沟通,并强化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永刚  
汇率在经济运行中作用的凸显,推动了学术界对货币状况指数(MCIs)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功能研究、缺陷研究、应用研究为线索,对MCIs的研究脉络作了系统分析,并试图通过分析,对MCIs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运用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伟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货币化程度显著提高,金融运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作用明显加强,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政策中的地位急剧上升。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货币政策方式正在逐步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方式转化,而新的货币政策措施作用的发挥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于是,货币政策常常不能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形成货币政策的调控信号失真,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思群  
货币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高效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运用好宏观货币政策.要使宏观货币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货币政策本身运行的出发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因此它是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理论界历来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单一目标论”.即货币政策目标仅是稳定通货.这种观点认为只有稳定通货才是中央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东  
货币政策是一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近两年来我国采取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随着大量信贷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通胀预期日趋明显。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是我国当前实施合理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明智手段。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晨铖  李文军  
本文基于VECM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主要体现为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系统对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缺乏显著的抑制作用。我国中央银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有效地推动了GDP的止跌回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助长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高涨。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要逐步调整货币政策,注意通货膨胀的风险,防范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百胜  
西方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经历了从零散到系统,从静态到动态,从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变化过程。19世纪初银行学派的追随者与通货学派之间关于银行法之争,掀开了"规则与相机选择之争"的序幕,也开始了对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到20世纪初,维克塞尔、费雪、西蒙分别提出了货币当局应按照规则行事的货币政策。作为货币主义的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