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3)
- 2023(1963)
- 2022(1709)
- 2021(1619)
- 2020(1337)
- 2019(2791)
- 2018(2824)
- 2017(4430)
- 2016(2970)
- 2015(2981)
- 2014(2969)
- 2013(2872)
- 2012(2668)
- 2011(2573)
- 2010(2614)
- 2009(2301)
- 2008(2344)
- 2007(2036)
- 2006(1857)
- 2005(1541)
- 学科
- 环境(7164)
- 学(6951)
- 管理(6216)
- 济(6040)
- 经济(6037)
- 生态(5524)
- 壤(3783)
- 土壤(3770)
- 资源(3066)
- 业(3047)
- 划(2911)
- 农(2698)
- 规划(2542)
- 环境规划(2503)
- 和(2368)
- 森(2358)
- 森林(2358)
- 林(2328)
- 企(2105)
- 企业(2105)
- 方法(2099)
- 地方(2095)
- 域(1994)
- 区域(1993)
- 发(1924)
- 区域环境(1874)
- 农业(1842)
- 生物(1831)
- 生态学(1797)
- 及其(1665)
- 机构
- 学院(42405)
- 大学(40911)
- 研究(22151)
- 科学(20645)
- 农(20063)
- 农业(16063)
- 业大(14960)
- 所(14589)
- 研究所(14166)
- 中国(13643)
- 室(10969)
- 实验(10824)
- 省(10607)
- 农业大学(10468)
- 实验室(10364)
- 京(10249)
- 重点(9870)
- 管理(9355)
- 科学院(8868)
- 环境(8855)
- 业(8816)
- 院(8780)
- 济(8766)
- 资源(8672)
- 林业(8539)
- 经济(8452)
- 中心(8441)
- 理学(8043)
- 理学院(7840)
- 管理学(7380)
共检索到57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菊莲 夏丽芝 郑伟成 季国华 叶飞英 胡有金 陶月良
为了明确伯乐树幼苗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比较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下伯乐树幼苗的形态学指标及相关光合参数。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40%时,不同处理之间的蒸腾速率无显著差异(P>0.05);40%土壤含水量的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较高(P<0.05),而此时的表观光合速率、CO2利用效率和蒸腾速率均最低(P<0.05)。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伯乐树幼苗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VLCP)、光饱和点(VLSP)、最大羧化速率(Amax)和羧化效率(RCU)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而CO2补偿点(VCCP)和CO2饱和点(VCSP)均呈上升的趋势。100%与40%处理相比,...
关键词:
伯乐树 幼苗 土壤含水量 形态 光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林国祚 彭彦 谢耀坚 尚秀华 张华林
以2月生尾巨桉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控水的方法,设置5个水分梯度(CK、T1、T2、T3、T4),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尾巨桉幼苗在生长及生理特性上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尾巨桉幼苗形态生长及生物量等均呈下降的趋势,CK、T1下各项生长指标要显著优于T2、T3,而CK与T1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时各处理下根冠比呈上升的趋势;尾巨桉幼苗叶片P n、Tr、G s、FV/Fm及ФPSⅡ随土壤含水量下降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C i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POD活性在T1下显著降低,而在T2、T3下又显著地提高,根系活力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呈升高的...
关键词:
尾巨桉 土壤含水量 光合特性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华劲松
为了探索提高粳型巨胚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素质方法,为粳型巨胚稻育秧技术的制定提供参考,以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作为试验材料,将种子播种于不同含水量的土壤中,研究其出苗及幼苗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质量含水量为0.495~0.572,有利于巨胚稻种子出苗、地上部茎叶生长和地下根的发生,相应的逆境指标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较低;土壤质量含水量低于0.342(B1、B2),虽有利于根的伸长和提高根系活力,却不利于种子出苗和新根的发生;当土壤质量含水量高于0.572,土壤表面有明显的水层,不利于种子出苗率的提高。
关键词:
粳型巨胚稻 土壤含水量 出苗 幼苗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慕康国 赵秀琴 曹一平 王敬国
本研究表明,水分适度或充分供水时,种衣剂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在相对含水量为35%~45%,45%~55%,65%~75%,85%~95%的水分条件下,种衣剂处理在出苗率、生物量等方面均比对照有显著提高,尤其在干旱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这种抗旱能力的提高可能是种衣剂通过提高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减少丙二醛(MDA)的累积而实现的。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种衣剂 棉花 抗旱机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婧 马履一 段劼 彭祚登 贾黎明 杨欣超 杨腾
研究不同土壤供水条件下黄连木幼苗生长及其耗水规律,可为北方干旱缺水地区黄连木能源林节水育苗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采用盆栽试验法,设置了4种不同土壤含水量梯度,分析各供水梯度下苗木生长变化及其耗水特征。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生物量等指标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差异显著,过高或过低土壤水分含量会降低苗木的茎根比;苗木耗水日进程在生长季各月多呈单峰曲线,4种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最大耗水月均在8月份,苗木的月耗水量、总耗水量、平均日耗水量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并且差异显著。综合考虑苗木生长及耗水特性认为: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5%时,能够实现能源林苗木壮苗的定向培育目标,同时又能实现水分的高效利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阎尚博 钱永强 张艳 闫丽 董丽
委陵菜属(Potentilla)植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观赏价值,是我国华北地区极具发展潜力的乡土植物。本研究以绢毛匍匐委陵菜(P. reptans var. sericophylla)、匍匐委陵菜(P. reptans)、匍枝委陵菜(P. flagellaris)和鹅绒委陵菜(P. anserina)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对4种委陵菜生长及生理的影响,为这类植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设置田间持水量(FC)为25%、50%和75%3个水分梯度,在试验第15天测定其生长及生理指标。4种委陵菜在75%FC和50%FC处理均长势良好。匍枝委陵菜50%FC处理长势最好,75%FC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25%FC处理下,绢毛匍匐委陵菜长势良好;鹅绒委陵菜总生物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匍匐委陵菜和匍枝委陵菜株高降低,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增加。结果表明,绢毛匍匐委陵菜因较强的水分维持能力在各处理下长势良好;水分亏缺下,匍枝委陵菜、鹅绒委陵菜及匍匐委陵菜均通过激活抗氧化防御系统缓解水分胁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生平 武雪萍 高丽丽 龙怀玉 李景 王碧胜 党建友 裴雪霞
【目的】采用新型负压灌溉系统,研究不同系统供水负压控制下的土壤含水量对黄瓜叶片碳同化和蒸腾耗水协同作用的影响,旨在分析与确定黄瓜适宜土壤含水量范围,为黄瓜的节水生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遮雨网室盆栽试验,设4个系统供水负压水平(W1:0,W2:-5 k Pa,W3:-10 k Pa,W4:-15 k Pa),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黄瓜光合特征、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同一系统供水负压下,黄瓜整个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基本保持稳定,W1、W2、W3和W4处理下控制的土壤相对含水量(RSWC)分别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雪峰 平藤雅之
对生物燃油原料植物——文冠果苗木的冠幅生长规律进行研究,使用由原野服务器自动获取的土壤水分及实际测量数据,首先用度量误差模型方法估计模型参数,然后对逻辑斯蒂和理查兹模型进行比较,同时用3次多项式拟合土壤水分、生长日期与单日冠幅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度量误差模型在自、因变量样本测定存在误差时能够明显提高参数估计精度;理查兹模型在文冠果苗木生长模拟中表现良好;苗木早期生长需要更充足的土壤水分,并且单日最大冠幅生长所需要的最佳土壤含水率随着苗木生长日期的增加而递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艳丽 白由路 王磊 杨俐苹
【目的】土壤含水量是土壤属性的关键参数。摸清不同机械组成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光谱变化并实现土壤含水量的定量预测,为农田水分的快速监测及土壤其他属性的定量获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为控制获得不同粒级和不同含水量的土壤样品,确定室内土壤光谱测定的几何条件,采集不同土样的光谱特征并进行比较,按粒径等级利用最小二乘法(PLSR)建立农田土壤含水量的光谱定量预测模型。【结果】土壤光谱反射率总体趋势是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其差异随着波长的增加和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加,在1 400 nm和1 900 nm的水分敏感波段随含水量增加光谱吸收深度也增加。但当含水量大于40%时,通过孔径为0.15 mm筛子的土壤样品(处理D-1),在350—1 240 nm光谱反射率随含水量增加而升高,而1 240 nm以后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相对于将所有样本数据混合建立模型,分粒级建立的模型在细颗粒土壤中预测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样品越细模型在预测效果和稳定性也越好:最优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4.13%,决定系数R2=0.90。同时,数据归一化处理后所建立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噪声的影响,从而在预测效果和稳定性上也有所改善。【结论】土壤光谱随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并不都表现随含水量增加光谱反射率降低的特点,当含水量大于40%时,细颗粒土壤样本表现为在350—1 240 nm波段光谱反射率随含水量增加而升高;土壤含水量预测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随着土壤粒径变小、样本量增大以及光谱数据归一化预处理而得到改善。
关键词:
光谱 土壤含水量 粒径 模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小改 段春燕 刘改秀 尹伟伦 王华芳
以盆栽牡丹朱砂磊为试材,研究了5种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对牡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逐渐下降,表观量子效率(AQY)、CO2羧化效率 (CE)、光饱和点降低;光补偿点及CO2补偿点升高。干旱胁迫下,光合速率的下降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轻度干旱胁迫下(土壤相对含水量55%-40%)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严重干旱胁迫下(土壤相对含水量20%)非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牡丹光合作用的最适SRWC为70%左右。
关键词:
牡丹 土壤相对含水量 光合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郜森 王恩煜 朱昌伟 杨小振 房爱民 赵晓彤 马含月 张显
[目的]研究在日光温室秋季滴灌栽培条件下,土壤不同含水量对厚皮甜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土壤水分处理。[方法]以厚皮甜瓜品种“农大甜6号”为材料,在甜瓜全生育期内,设置6个土壤水分处理,其灌水下限、上限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5%~80%(T1)、65%~90%(T2)、65%~100%(T3)、75%~80%(T4)、75%~90%(T5)和75%~100%(T6),探究土壤不同水分处理对温室甜瓜株高、茎粗、果实形态、产量、品质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基于果实品质指标对各水分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除伸蔓期外,不同水分处理对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温室甜瓜株高与茎粗均有显著影响;不同水分处理除对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外,对果实横径、果肉厚度、单瓜质量和可溶性总糖、V_C、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影响显著。除V_C含量外,灌水下限相同时,上述指标随着灌水上限的提高而增加;灌水上限相同时,上述指标在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65%处理中的表现整体优于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75%的处理。综合考虑可溶性总糖、V_C、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个果实品质指标的表现,不同水分处理对甜瓜品质影响的隶属函数值排序为T3(4.85)>T6(3.00)>T2(1.95)>T5(1.82)>T4(1.26)> T1(1.20),且以T3处理果实产量与综合品质最高。[结论]陕西关中地区温室厚皮甜瓜在秋季全生育期植株生长过程中,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5%~100%,在此条件下甜瓜各项指标表现均较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左玉萍 贾志宽
采用秸秆与土壤混合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秸秆分解时对土壤含水量的需求以及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主要影响秸秆前期的分解,在土壤含水量为20.0%和15.0%的条件下,秸秆分解率在第10天分别为30.73%和14.01%,在第60天分别为52.90%和43.20%。同时,秸秆在分解过程中可以释放出水分,从而提高土壤含水量,并使之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加入秸秆组的土壤含水量在第50天比对照组高出5.41%,说明秸秆还田的保水、增墒作用非常显著。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秸秆分解 水分动态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景 贺康宁 朱艳艳
2006年7—9月,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模拟光照条件下,对库布齐沙漠不同水分处理的3年生柽柳、小叶锦鸡儿、杨柴苗木进行观测。观测指标包括: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羧化效率(CE)等。运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确定这3种灌木光合生理特征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3种灌木光合生理特征对土壤含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阈值响应。②不同土壤含水量(SWC)下,柽柳、小叶锦鸡儿、杨柴苗木Pn最大值(Pnmax)的增加幅度分别为5.21、6.4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吉跃 张建国
本文详细研究了我国北方部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苗木叶水势Ψ_w与土壤含水量SWC呈明显的“反J型”关系,应用双曲线方程y=a+b/x和指数方程y=ae~(b/x)拟合效果最优.②不同树种Ψ_w随SWC下降的变化差异很大,从而表明不同树种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反应和适应不尽相同.依据Levitt和Kramer以及李吉跃等人对植物适应干旱方式的分类方法,应用系统聚类法将21个树种分为两大类4个亚类,即高水势延迟脱水树种(包括油松、樟子松、长白松、白皮松,华山松),亚高水势延迟脱水树种(包括二白杨、火炬树、华北落叶松),亚低水势忍耐脱水树种(包括文冠果、杜仲、沙枣、栾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