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1)
- 2023(8462)
- 2022(7779)
- 2021(7487)
- 2020(6480)
- 2019(14319)
- 2018(14390)
- 2017(28023)
- 2016(15335)
- 2015(17305)
- 2014(17307)
- 2013(17164)
- 2012(15511)
- 2011(13872)
- 2010(13614)
- 2009(12286)
- 2008(11633)
- 2007(9812)
- 2006(8423)
- 2005(7038)
- 学科
- 济(57958)
- 经济(57893)
- 管理(43514)
- 业(40960)
- 企(34776)
- 企业(34776)
- 方法(29424)
- 数学(25444)
- 数学方法(25164)
- 农(14856)
- 中国(14067)
- 学(13883)
- 财(13787)
- 业经(12899)
- 地方(12039)
- 理论(10403)
- 和(10190)
- 贸(9994)
- 贸易(9989)
- 农业(9983)
- 易(9681)
- 技术(9640)
- 环境(9504)
- 务(9201)
- 财务(9144)
- 财务管理(9130)
- 制(8915)
- 企业财务(8647)
- 教育(8601)
- 划(8385)
- 机构
- 大学(214281)
- 学院(212168)
- 管理(89034)
- 济(78626)
- 理学(78312)
- 理学院(77474)
- 经济(76780)
- 管理学(76160)
- 管理学院(75800)
- 研究(68269)
- 中国(48176)
- 京(45715)
- 科学(45159)
- 业大(34430)
- 农(34213)
- 财(34125)
- 所(33986)
- 研究所(31490)
- 中心(30491)
- 江(28859)
- 北京(28663)
- 财经(28368)
- 范(28050)
- 师范(27794)
- 农业(26996)
- 经(25859)
- 院(25190)
- 州(24164)
- 技术(22744)
- 师范大学(22591)
- 基金
- 项目(154516)
- 科学(120324)
- 研究(112104)
- 基金(111197)
- 家(96957)
- 国家(96144)
- 科学基金(82561)
- 社会(68114)
- 社会科(64430)
- 社会科学(64412)
- 省(60915)
- 基金项目(60381)
- 自然(55512)
- 自然科(54182)
- 自然科学(54172)
- 自然科学基金(53175)
- 划(51211)
- 教育(50969)
- 编号(46402)
- 资助(45837)
- 成果(36937)
- 重点(33946)
- 部(33378)
- 发(32197)
- 创(32169)
- 课题(31245)
- 创新(29895)
- 科研(29810)
- 项目编号(28949)
- 大学(28707)
共检索到290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曾智勇 汤德元 郭万柱
疫苗免疫接种是防制和控制乃至根除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许多国家在发展和改进现有常规疫苗的同时,纷纷探索利用生物技术研制和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为此,本文就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做一综述,以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万柱
在国内, 四川农业大学率先系统地开展了伪狂犬病病毒(PRV) 分子生物学研究, 在构建基因文库、绘制物理图谱的基础上, 建立了放射性和非放射性分子杂交检测PRV技术; 首次构建了PRVFa株TK基因缺失株, PRVFa gI- /gp63-基因缺失株,PRV Fa gI- /gp63- /LacZ基因缺失株,测定了gp63全基因序列和gI/gp63缺失株缺失部位序列; 构建了PRV TK- 和PRVgp63- /LacZ转移载体, 为构建动物活载体疫苗创造了条件;分离、鉴定了PRV保护性糖蛋白基因gp50基因,测定了该基因序列,在世界上首次构建了伪狂犬病毒gp50基因痘苗病毒,并获得表达。
关键词:
伪狂犬病 基因缺失疫苗 进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顾阳 高晓云 程琨 潘鑫龙 崔保安 陈红英
根据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gH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建立gE和gH基因的单项PCR扩增方法。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鉴别PRV强毒和疫苗毒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即利用一次PCR反应,从强毒株基因组中可同时扩增出2条大小分别为429 bp(gE基因)、355 bp(gH基因)的特异性片段,从弱毒株DNA中仅扩增出1条大小为355 bp的片段,而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细小病毒DNA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最低有效检测量为1×102TCID50/0.1 mL。该方法适合对PRV强毒和疫苗毒的快速鉴别诊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真 HAN Gilsu 吴清民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和动物健康的人畜共患病,人群感染主要来源于感染的动物及被污染的畜产品,目前疫苗免疫仍是控制动物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措施。现有国际参考疫苗主要有牛种疫苗株S19和羊种疫苗株Rev.1,这些疫苗为动物群布鲁氏菌病控制提供重要保障的同时也存在关键的技术瓶颈问题,如安全性差,接种动物出现流产;血清抗体体内持续时间较长,干扰常规诊断等。随着布鲁氏菌基因组测序工作的相继完成及DNA重组技术的发展,新型布鲁氏菌病疫苗的开发成为研究的热点。亚单位疫苗本着其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动物群布鲁氏菌病控制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布鲁氏菌病疫苗的发展史,并对布鲁氏菌病亚单位疫苗的研究...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疫苗 亚单位疫苗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梅 汤新明 龚玉姣 史芳芸 王思 索勋
虽然球虫激发宿主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机制已有很多相关研究,但是保护记忆性免疫应答机制这一关键点常常被忽视。高效保护记忆性免疫应答是球虫感染宿主和球虫病疫苗设计的基础。本研究对该领域50年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和分析,提出开发高效球虫疫苗的设想和评估候选球虫病疫苗产生高效免疫保护的新策略,该设想和新策略基于产生高效保护性记忆免疫应答的三大关键点,即产生免疫水平的阈值、效应部位以及时间。结果表明:1)球虫病活卵囊疫苗与球虫重组蛋白疫苗、DNA疫苗、以病毒或细菌为载体的球虫病活载体疫苗免疫鸡群激发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存在本质区别,活卵囊疫苗免疫过的鸡对球虫的感染处于“Primed”免疫状态(即免疫系统可快速高效地识别球虫百余个抗原,抵抗球虫再次感染的能力更高。),而非活卵囊疫苗对球虫的感染仍处于“Naive”状态(即免疫系统仅能识别特定的1个或几个球虫抗原,抵抗球虫再次感染的能力较弱。)。这也是目前研发的基于一个或几个抗原的球虫“死”疫苗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2)高效的保护性记忆免疫应答的主要机制是多种效应机制协同发挥作用,如肠道微环境中的组织常驻记忆细胞(Tissue resident memory cells, T_(RM))、循环的效应记忆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s, T_(EM))、中心记忆性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 T_(CM)),尤其是T_(RM)的量和质起关键作用。在疫苗设计中可以将抗原靶向可激发宿主产生针对鸡球虫高效保护性记忆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肠道。3)抑制球虫早期裂殖生殖是记忆性免疫应答抵抗球虫感染最重要的特征,为评估高效球虫疫苗提供了新思路。综上,对鸡球虫感染过程中产生高效免疫保护的机制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是实现基于免疫学理论的球虫病科学防控的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长萌 王志建 王咪 刘倩玉 王先炜
[目的]研究猪伪狂犬病毒(PRV)感染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后对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细胞自噬在PRV感染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共聚焦、siRNA转染等方法研究了PK-15细胞感染PRV后的细胞自噬。利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和自噬抑制剂3-MA分析自噬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再通过沉默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进一步观察自噬对PRV复制的影响。[结果]PRV感染PK-15细胞后,LC3-Ⅰ显著转化为LC3-Ⅱ,PK-15细胞内自噬小体的数量明显增加。PRV感染增加了LC3阳性斑点的细胞数。同时,变异毒株PRV ZJ01与传统毒株PRV LA诱导的自噬存在差异。自噬的药理学变化试验和siRNA转染结果还显示自噬能够促进PRV的复制。[结论]PRV感染PK-15细胞可以诱导自噬并有利于病毒的复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苗得园 杨兵 李富强 张培君 龚玉梅 李永清 付磊 高配亮
在伪狂犬病病毒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该病毒抗原的单抗夹心LAB -ELISA方法。结果表明 ,该方法不与其他常见病原体产生交叉反应 ,抗原的最低检出含量为 8 9μg/mL。检测时最佳采样部位是猪脑及扁桃体。对人工感染兔、自然感染猪以及临床可疑病猪的检出率分别为 75% ,75%及 72 7% ,因此本方法是一种具有良好特异性及较好敏感性的诊断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志军 谢慧凡 吴其文 陈洪博 邱龙新
[目的]研究鬼针草水提物(BPE)的体外抗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作用。[方法]制备640 mg/mL(以生药计)的BPE,检测其对仓鼠肾上皮细胞(BHK-21)的毒性(半数中毒浓度(TC_(50)))及对PrV体外抗性(半数抑制浓度(EC_(50)))和治疗指数(TI)。采用CCK-8法检测BPE抗PrV的机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BPE对gB蛋白表达和PrV所致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BPE对PrV gB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BPE对BHK-21细胞的TC_(50)为28.7 mg/mL,对PrV的EC_(50)为5.16 mg/mL,TI为5.56。BPE抗PrV的机制为抑制PrV增殖和灭活PrV。BPE可抑制PrV诱导的BHK-21细胞凋亡,抑制PrV g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BPE具有明显的体外抗PrV活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宁求 米彦飞 付小哲 林强 石存斌 邓国成 吴淑勤
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荟萃分析和德尔菲法,构建了由评估指标体系、风险因素权重、评分标准、综合评价函数等组成的草鱼出血病免疫预防风险评估模型,其中,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疫苗品质(B1)、免疫程序(B2)、鱼体(B3)、池塘环境(B4)和饲养管理(B5)共5个准则层风险因素和疫苗品种(C1)、保存温度与有效期(C2)、运输存储条件(C3)、免疫时疫苗的存放(C4)、免疫时鱼体健康状态(C5)、免疫技术(C6)、免疫剂量(C7)、漏免的鱼数(C8)、鱼种来源(C9)、健康状态(C10)、鱼体规格(C11)、水温(C12)、溶氧(C13)、氨氮(C14)、亚硝酸盐(C15)、pH值(C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伍 陈焕春 吴斌 金梅林 方六荣
对两株伪狂犬病毒在4、28、37℃下进行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试验结果表明,伪狂犬病毒能够凝集小白鼠红血球,HA可被抗伪狂犬病毒的高免血清特异性抑制(1:64)。并不受温度的影响。因此,该方法是诊断伪犬病的一种快速、简便、易于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
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伪狂犬病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鑫铭 徐亚林 于春梅 曹瑞兵 周斌 陈溥言
根据Cr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PCR扩增出Cre基因编码区,克隆于pIREShyg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IREShyg-Cre,转染HEK-293A细胞后经400μg.mL-1 Hygromycin B的筛选,将其中1个阳性克隆命名为293A-Cre。利用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S03109株(带有gfp报告基因表达盒及loxP位点)感染293A-Cre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PCR及Western blot检测gfp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S03109感染293A-Cre二代后loxP位点间的gfp表达盒被删除,获得重组病毒S0419。将S0419感染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前岭
用鸡胚培养法和红血球凝集(HA)试验,测定中药蛇附子注射液对伪狂犬病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共分4组,第Ⅰ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中药蛇附子注射液,HA滴度0。第Ⅱ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磷酸奥司他韦,HA滴度0。第Ⅲ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生理盐水,HA滴度7 log2。第Ⅳ组不接种病毒尿囊液,不给药,HA滴度0。结果表明,中药蛇附子注射液对鸡胚无毒性作用。中药蛇附子注射液与病毒同时接种鸡胚,能完全抑制伪狂犬病病毒在鸡胚中增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 崔保安 文英会 陈红英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伪狂犬病毒(PRV)的gH基因和猪细小病毒(PPV)的V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引物,分别建立了PRV和PPV的单项PCR诊断方法,通过优化PCR条件最终成功地建立了PRV和PPV的复合PCR诊断方法。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对PRV的检测可以达到10-10.5/100μL TCID50、对PPV的检测可以达到10-9.5/100μL TCID50。对20头份病、死猪的血清、淋巴结、肺、肝等组织进行检测,结果5头份PRV阳性,3头份PPV阳性,其中3头份PRV和PPV同时为阳性,其余猪为阴性,健康猪对照样品全部阴性。结果表明,PRV和PPV复合PCR诊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颜其贵 郭万柱 余光开 王琴 娄高明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coI消化含有伪狂犬病病毒(PRV) Fa株Bam HI-7片段的质粒PBB7,以低融点琼脂糖回收目的片段, 经连接并转化E.coliDH5a, 获得缺失了gI和部分gp63基因的重组质粒PPB7-1。将PRVFa与PPB7-1DNA共同转染PK15单层细胞,待出现50% 以上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 并以蚀斑法得到纯化重组病毒株, 命名为PFDI/D63。小鼠试验证实, 缺失株对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基因缺失 重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