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7)
- 2023(4296)
- 2022(3620)
- 2021(3240)
- 2020(2745)
- 2019(5992)
- 2018(5977)
- 2017(11307)
- 2016(6319)
- 2015(7049)
- 2014(7091)
- 2013(6868)
- 2012(6250)
- 2011(5690)
- 2010(5807)
- 2009(5735)
- 2008(5772)
- 2007(5295)
- 2006(4679)
- 2005(4551)
- 学科
- 管理(25297)
- 济(22050)
- 经济(21987)
- 业(21066)
- 企(18938)
- 企业(18938)
- 制(10867)
- 财(10242)
- 方法(7597)
- 体(7588)
- 体制(6669)
- 业经(6406)
- 务(6230)
- 数学(6225)
- 财务(6214)
- 财务管理(6197)
- 中国(6179)
- 数学方法(6156)
- 农(5997)
- 企业财务(5897)
- 银(5373)
- 银行(5363)
- 行(5103)
- 融(4963)
- 金融(4961)
- 划(4707)
- 环境(4644)
- 学(4508)
- 税(4501)
- 度(4484)
- 机构
- 大学(93128)
- 学院(92234)
- 济(38620)
- 经济(37774)
- 管理(33939)
- 研究(31423)
- 理学(28820)
- 理学院(28517)
- 管理学(28126)
- 管理学院(27948)
- 中国(24150)
- 财(22247)
- 京(19127)
- 科学(17468)
- 财经(16643)
- 所(15859)
- 江(15200)
- 经(14957)
- 农(14927)
- 中心(14085)
- 研究所(13943)
- 业大(12837)
- 经济学(12458)
- 财经大学(12309)
- 北京(11733)
- 农业(11564)
- 院(11437)
- 州(11339)
- 经济学院(11113)
- 省(10787)
- 基金
- 项目(59736)
- 科学(47456)
- 研究(44283)
- 基金(44232)
- 家(38125)
- 国家(37829)
- 科学基金(32743)
- 社会(29469)
- 社会科(27934)
- 社会科学(27930)
- 省(23148)
- 基金项目(23043)
- 教育(20419)
- 自然(20264)
- 自然科(19797)
- 自然科学(19793)
- 自然科学基金(19452)
- 划(19309)
- 制(17900)
- 资助(17672)
- 编号(17100)
- 成果(15006)
- 部(13881)
- 重点(13636)
- 创(12837)
- 国家社会(12607)
- 课题(12456)
- 发(12243)
- 教育部(12175)
- 创新(12161)
共检索到145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伍 陈焕春 吴斌 金梅林 方六荣
对两株伪狂犬病毒在4、28、37℃下进行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试验结果表明,伪狂犬病毒能够凝集小白鼠红血球,HA可被抗伪狂犬病毒的高免血清特异性抑制(1:64)。并不受温度的影响。因此,该方法是诊断伪犬病的一种快速、简便、易于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
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伪狂犬病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长萌 王志建 王咪 刘倩玉 王先炜
[目的]研究猪伪狂犬病毒(PRV)感染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后对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细胞自噬在PRV感染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共聚焦、siRNA转染等方法研究了PK-15细胞感染PRV后的细胞自噬。利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和自噬抑制剂3-MA分析自噬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再通过沉默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进一步观察自噬对PRV复制的影响。[结果]PRV感染PK-15细胞后,LC3-Ⅰ显著转化为LC3-Ⅱ,PK-15细胞内自噬小体的数量明显增加。PRV感染增加了LC3阳性斑点的细胞数。同时,变异毒株PRV ZJ01与传统毒株PRV LA诱导的自噬存在差异。自噬的药理学变化试验和siRNA转染结果还显示自噬能够促进PRV的复制。[结论]PRV感染PK-15细胞可以诱导自噬并有利于病毒的复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梅林 陈焕春 刘超 罗满林 吴美洲 郭定宗 叶长发
武汉市郊区某奶牛场病死犊牛和我校兽医院住院部一头病死成年水牛,临床症状怀疑为牛伪狂犬病。采取死亡动物的脑组织分离病毒。将病料处理后接种到猪肾传代细胞IBRS—2,出现典型细胞病变,电镜观察到典型的伪狂犬病毒粒子,经抗伪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确定其分离物为伪狂犬病毒。
关键词:
伪狂犬病 病毒分离 电镜观察 免疫荧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志军 谢慧凡 吴其文 陈洪博 邱龙新
[目的]研究鬼针草水提物(BPE)的体外抗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作用。[方法]制备640 mg/mL(以生药计)的BPE,检测其对仓鼠肾上皮细胞(BHK-21)的毒性(半数中毒浓度(TC_(50)))及对PrV体外抗性(半数抑制浓度(EC_(50)))和治疗指数(TI)。采用CCK-8法检测BPE抗PrV的机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BPE对gB蛋白表达和PrV所致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BPE对PrV gB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BPE对BHK-21细胞的TC_(50)为28.7 mg/mL,对PrV的EC_(50)为5.16 mg/mL,TI为5.56。BPE抗PrV的机制为抑制PrV增殖和灭活PrV。BPE可抑制PrV诱导的BHK-21细胞凋亡,抑制PrV g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BPE具有明显的体外抗PrV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招雄 何启盖 黄红亮 刘正飞 陈焕春
将伪狂犬病毒Ea株纯化后免疫雌性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O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筛选,获得了2株抗PRV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3G7E3和4A6F5,其细胞培养上清及小鼠腹水效价(ELISA)分别为1:212、1:212及1:100×212、1:100×212。特异性试验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3G7E3和4A6F5仅与PRV反应,而与PPV、PRRSV、JEV和HCV等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用单抗建立的夹心ELISA试验能检出伪狂犬病毒。表明本研究所获得的2株单抗是PRV特异性的。这2株分泌抗PRV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的获得为进一步建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蔚 李潭清 韩新影 康亚男 杨润德
用纯化的猪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PRV-FA)免疫Balb/c鼠,取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伪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G9E9和4H9C9。这2株杂交瘤细胞株细胞培养上清和小鼠腹水效价(ELISA)分别为1∶6400、1∶12800及1∶12800、1∶25600。特异性鉴定结果表明,各株单抗均不与猪瘟病毒、乙脑病毒、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等发生交叉反应,这2株抗PRV杂交瘤细胞株的获得为进一步建立准确快速的抗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单克隆抗体 制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延功 郑明球 蔡宝祥 陈薄言 吴增坚
用中国和澳大利亚分离的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Ⅰ型卵磷酯酶C和胰酶处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制备的血凝抗原能凝集鸡红细胞,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提供了方法。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M(41)、H(120)、H(52)、Gray、Connecticut、T、GIBV等7个毒株进行了血凝性的比较,以H(120)毒株血凝价最高,其次是M(41)、GIBV、Gray,而H(52)、Connecticut、T等毒株血凝性低或无血凝性。作者还对影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试验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刚 陈克卫 范伟兴 郑明球
利用减蛋综合征(EDS)病毒凝集红细胞的特性,进行了EDS病毒血凝谱的研究。结果EDS病毒能凝集鸡红细胞,但不凝集鹌鹑红细胞。试验筛选出EDS病毒凝集红细胞的最佳条件。它凝集鸡、鸭红细胞的滴度不受温度(4~37 C)和pH值(5.8~8.0)的影响。鸡源(NE_4株)和鸭源(JE_1 株)的EDS病毒都能凝集鸡、鸭、鹅的红细胞。经氯仿、偏重亚硫酸钾、过碘酸钾处理后,NE_4株的血凝滴度比JE_1株高。解脱试验表明NE_4株凝集红细胞的能力比JE_1 株强,尤其在pH9.2的条件下,两者差异显著。
关键词:
减蛋综合征 病毒 血凝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福林 肖克宇 龚泽修
为了探明草鱼出血病病毒的血凝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应用血凝试验对此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病毒只对鸡红细胞引起高滴度凝集 ,这种凝集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 ;血凝的适宜 pH为 5 .5~ 7.0 ,2 %的氯化钠为较适宜的稀释液 ,血凝活性以在 37℃温度条件下最好 ;出血病病鱼肠道的凝集价最高 ;醛化的鸡红细胞在 4℃下保存一年多仍具有新鲜红细胞表面受体活性 ,从而使草鱼出血病的HA和HI试验更具有稳定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建立了一种快速诊断草鱼出血病的方法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小蕾 刘月焕 段会娟 刘立新 杨志远 赵际成 潘洁 刘瑞华 赵文奇 田方杰 吕金宝 林健
【目的】研究鸭坦布苏病毒是否具有血凝性,确定其凝集的红细胞种类和血凝反应条件。【方法】鸭坦布苏病毒以不同稀释度经脑内途径接种1—3日龄的BALB/c乳鼠,观察乳鼠发病情况;收集发病乳鼠鼠脑,参照文献记载的方法用蔗糖-丙酮提纯病毒液;以适当灭活剂灭活病毒,观察灭活后的病毒液性状,并以6日龄SPF鸡胚进行灭活检验;参照文献记载的方法初步测定病毒液与鸡、鸭、鹅、鸽、猪红细胞悬液的反应性;比较并确定鸭坦布苏病毒进行血凝反应的适宜红细胞悬液浓度;比较pH6.0—7.0的反应体系对病毒血凝效价的影响;比较4℃、室温和37℃对病毒血凝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乳鼠接种鸭坦布苏病毒后6日,1﹕10稀释接种组的乳鼠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四肢抽搐,瘫痪等。大部分乳鼠处于濒死状态,1﹕50和1﹕100稀释接种组的乳鼠症状稍轻于1﹕10稀释接种组乳鼠的症状;提纯后鸭坦布苏病毒液呈淡红色澄明液体,用甲醛灭活后病毒液性状无明显改变,但用β-丙内酯后产生大量絮状沉淀,性状发生明显改变;病毒液可以凝集鸡、鸭、鹅、鸽、猪红细胞悬液;不同浓度红细胞悬液的比较结果显示,病毒液与0.33%的红细胞悬液作用时凝集图形清晰稳定;通过不同pH反应体系的比较,发现病毒液在pH 6.0—6.8时均可发生血凝反应,当pH为6.0—6.2时凝集效价最高;通过不同反应温度的比较,证实病毒液在4℃、室温和37℃时均具有血凝性,但4℃时的血凝反应时间明显延长。【结论】乳鼠增殖的鸭坦布苏病毒提纯后具有广谱的血凝性,可以凝集鸡、鸭、鹅、鸽和猪的红细胞,血凝性稳定,在4℃、室温和37℃下均可以与鹅红细胞凝集,以0.33%浓度的红细胞悬液血凝为宜,反应最适pH为6.0—6.2。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血凝 反应条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龙 陈焕春 吕建强 周复春
在已经建立的PPV和PRV的单项PCR诊断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扩增条件的筛选,成功地建立了 PPV和PRV的复合PCR诊断方法,并应用于临床。利用一次PCR反应,即可同时扩增PPV的445 bp和PRV 217 bp的特异性片段。该方法的建立对临床上进行这2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混合感染的检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复合PCR 猪伪狂犬病毒 猪细小病毒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瑶顺 李方瑾 徐佳汇 戰婷 王全溪 周伦江
采用Illumina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感染伪狂犬病毒PRV FJ 2012株的湖羊肾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对两组羊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差异显著性表达的基因进行GO和KEGG显著性富集分析,最后选择qPCR验证分析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RV FJ 2012株感染湖羊,与对照组相比肾脏中共发现2 67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 269个基因下调,1 410个基因上调.GO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表明,PRV FJ 2012株感染湖羊肾脏涉及生物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最显著的GO生物学功能是蛋白质折叠,涉及细胞组分最显著的生物学功能是细胞核成分,涉及分子功能最显著的生物学功能是未折叠蛋白功能.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代谢通路有316条,其中FoxO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差异最显著.本研究重点对FoxO通路的基因网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通路共有3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2个下调,12个上调. qPCR验证结果表明,PRV FJ 2012株感染湖羊肾脏,基因STAT3、IL-6、FOXO3、BCL6、ATG8表达上调;基因IRS、SGK2、ATROGIN、PEPCK表达下调,其结果与FoxO信号通路转录组数据结果一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伟坚 姜焱 陈德胜 芦银华 张雪莲 陈溥言
应用PCR方法从PRVSH (上海株 )病毒培养物扩增了gG基因 ,克隆入 pcDNA3质粒 ,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扩增的 gG基因片段长 1719bp ,包含一个 14 91bp的开放阅读框 (ORF) ,在起始密码子上游有TATAAAA盒 ,在终止密码子下游有AATAAA的 poly (A)尾 ,编码由 4 9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与Rice株相应的gG片段相比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 97 1%。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有 87 6 % ,主要是在编码区内插入和缺失核苷酸 ,出现了突变和移码 ,导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降低。gG具有膜蛋白的结构特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六荣 牛传双 肖少波 余晓岚 陈桦 陈焕春
以地高辛标记的伪狂犬病毒 (PRV)Ea株UL4 9.5基因片段为探针 ,同SalI、KpnI、BamHI消化的PRVEa株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 ,确定SalI 2 .8kb、KpnI 17.0kb、BamHI 2 5 .0kb片段中含UL4 9基因。将SalI2 .8kb片段克隆到pUC119中 ,利用其中的BamHI进行亚克隆 ,获得重组质粒pUC2 .0。测定约 2 .0kb片段的全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 ,发现该片段包含UL5 0基因部分编码区 ,UL4 9.5基因和UL4 9基因的完整编码区 ,并且在UL4 9基因下游 ,还存在一段约 36 9个碱基的序列 ,经与人单纯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