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7)
- 2023(15165)
- 2022(12726)
- 2021(11585)
- 2020(9698)
- 2019(21696)
- 2018(21052)
- 2017(39593)
- 2016(21005)
- 2015(23174)
- 2014(22856)
- 2013(22377)
- 2012(20247)
- 2011(18127)
- 2010(17864)
- 2009(16228)
- 2008(15006)
- 2007(12792)
- 2006(11199)
- 2005(9683)
- 学科
- 济(107368)
- 经济(107272)
- 管理(58183)
- 业(56197)
- 企(43224)
- 企业(43224)
- 方法(42604)
- 数学(38673)
- 数学方法(38219)
- 农(29435)
- 地方(25071)
- 中国(24363)
- 财(22221)
- 业经(21550)
- 农业(20627)
- 学(19244)
- 贸(15813)
- 贸易(15799)
- 易(15309)
- 制(15252)
- 地方经济(14760)
- 环境(14480)
- 发(13382)
- 务(12894)
- 财务(12854)
- 财务管理(12828)
- 融(12447)
- 金融(12443)
- 技术(12312)
- 企业财务(12204)
- 机构
- 学院(297388)
- 大学(296663)
- 济(132317)
- 经济(130034)
- 管理(115238)
- 研究(102483)
- 理学(101196)
- 理学院(100090)
- 管理学(98254)
- 管理学院(97712)
- 中国(75877)
- 科学(62363)
- 京(59634)
- 财(55295)
- 农(53971)
- 所(50604)
- 中心(47661)
- 业大(47357)
- 研究所(46603)
- 财经(45222)
- 江(42512)
- 农业(42128)
- 经济学(41876)
- 经(41370)
- 经济学院(37591)
- 院(37101)
- 范(36932)
- 师范(36379)
- 北京(36275)
- 财经大学(33754)
- 基金
- 项目(212352)
- 科学(167900)
- 基金(157494)
- 研究(148526)
- 家(139930)
- 国家(138805)
- 科学基金(119123)
- 社会(99052)
- 社会科(94023)
- 社会科学(93997)
- 基金项目(83835)
- 省(81865)
- 自然(78007)
- 自然科(76276)
- 自然科学(76249)
- 自然科学基金(74897)
- 划(69540)
- 教育(67371)
- 资助(63475)
- 编号(56640)
- 重点(48101)
- 部(46849)
- 发(46665)
- 创(44295)
- 成果(43115)
- 国家社会(42526)
- 科研(41532)
- 创新(41473)
- 教育部(40312)
- 计划(39677)
共检索到427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辛星 许悦驰
殖民制度对经济的长期影响是经济史领域的重要命题。本文以伪满洲国殖民统治为着眼点,深入探讨了日本控制下的伪满洲国殖民统治对所辖地区经济的长期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具体的影响机制。通过断点回归的方法(RD),本文发现即使在2014年,伪满洲国辖区一侧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低于相邻的其他区域,我们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伪满洲国当局严酷的劳工待遇和其对移民的管控带来了劳动力数量的锐减,这种锐减在除核心城市之外的乡镇农村区域尤为明显。
关键词:
殖民统治 伪满洲国 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以“满蒙开拓团”的形式,将30万左右日本农民强行移入中国东北。日本移民的大规模侵入,使日伪“国有”土地迅速膨胀,土地关系全面殖民地化。与此同时,日本移民的大量涌入,使东北水田开发有了显著的发展,使东北农业也打上了殖民地的烙印。
关键词:
日本移民,伪满洲国,农业,殖民地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丽艳 马光荣
本文基于中国28个省份的县域层面统计数据,通过西部大开发这一自然实验以及空间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转移支付显著地促进了获得地的GDP增长。人均转移支付每增加1%,将导致人均GDP增加约1%。为了解决GDP的统计质量问题,我们还利用夜间灯光亮度作为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发现转移支付的正向作用依旧存在。机制分析发现,转移支付显著地促进了县级政府的生产性财政支出,但是对教育、医疗等民生性公共品的改善作用有限。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除了支持地方基本建设外
关键词:
转移支付 经济增长 空间断点设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文凯 张政 张海燕
本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1988年9月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全国层面的产假延长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断点回归设计评估了产假延长对女性收入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产假延长在长期内显著提高了女性的收入水平。采用改变带宽、非参数估计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本文认为,女性收入的增加归因于女性生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女性中认为自己“非常健康”的比例显著提高,同时过去两周身体不适的情况显著减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冷安丽 唐彬 王健
文章主要梳理了断点回归设计(RDD)的起源、基本思想、模型和使用步骤,回顾了其在国际卫生领域的应用,对比了断点回归方法与其他因果推断方法在研究卫生经济领域问题的优点与不足,并展望了其在我国卫生经济领域未来的应用前景,为断点回归设计的方法在我国卫生经济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关键词:
断点回归设计 卫生经济 综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大任
对农村社会的权力渗透和控制,始终是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农村进行殖民统治的主题。在日本殖民统治权力不断渗入东北乡村的过程中,东北农村中固有的阶层结构被摧毁,维护乡村稳定的传统社会规范被打破。部分乡村成员利用殖民权力渗入东北农村基层社会受阻的机遇,在农村中成为掌握实权的新兴的支配阶层。该阶层无论对殖民者还是对乡村中的普通民众都表现出极端噬利的一面,且因涉及民族矛盾而对立于乡村中所有其他阶层。维持社会稳定的规范丧失殆尽,社会阶层严重撕裂,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东北农村因此陷入混乱之中。
关键词:
近代 中国东北 殖民统治 阶层结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晶辉
伪满洲国时期 ,日本妇女先后在中国东北建立了“全满妇人团体联合会”、“大日本爱国妇人会满洲本部”、“大日本国防妇人会满洲地方本部”3大组织 ,通过兴办“士兵之家”、慰问关东军士兵和伤病员、募捐和向军队寄赠慰问品等方式 ,支持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 ,她们的活动反映了在军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之下 ,日本国民对待战争的态度问题。
关键词:
伪满洲国 日本妇女 三大组织 战争态度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湛晨 刘富华
基于断点回归对后靠式移民政策的收入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移民政策对于涉及群体存在显著的负收入效应,移民使得涉及家庭收入减少超过3000元;相对于从事农业生计家庭超过4000元的收入损失,从事非农业生计策略的家庭具有更高的抗政策波动能力,损失1800元左右远小于农业生计策略;移民对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影响不尽相同,整体上呈现为倒U型。
关键词:
工程移民 后靠式移民 收入效应 断点回归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席鹏辉 梁若冰
地方环保投入随污染程度的正向改变是缓解环境污染持续恶化的内在财政机制。根据API等级分类规则,本文设计了多断点回归模型检验空气污染对地方环保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水平的空气污染会导致环保支出比重的下降;而较高水平的空气污染并不存在这种效应。分样本回归分析了地方政府环保支出对空气污染的"逆调节"反应机制,结果表明:环保模范城市的环保支出比重不存在断点效应,而非环保模范城市的断点存在显著负效应;在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不存在断点效应,而在其他城市断点效应显著存在。这表明地方政府在治理空气污染问题上存在异质性动机,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环保投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仍是治污的首要条件。
关键词:
空气污染指数 环保投入 多断点回归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恩全
伪满洲国的所谓"国军"是日本关东军协助溥仪组建训练的一支傀儡军队,是日本在东北长期实行殖民统治的工具和帮凶,但在中国现代文坛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关于这支军队却鲜有形象的描写与真实的反映。东北作家杨慈灯以其在伪满军队从军的切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军旅题材小说,以独特的内部视角和犀利的文笔,对伪满洲国军队的腐朽堕落以及种种罪恶进行了形象的描写与深刻的批判,揭开了笼罩在这支傀儡军队头上那层神秘的黑色面纱。杨慈灯军旅小说的创作不仅在伪满时期的东北文坛独树一帜,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同样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杨慈灯 军旅小说 伪满军队 东北文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小清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2015年间8次调查的数据,采用断点回归的方法估计了退休对不同居民群体幸福感的影响,并从幸福感角度探讨完善退休制度的可行路径。结果发现,企业女性退休显著提升了幸福感,男性、机关事业单位女性退休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收入和社交只对部分居民群体的退休幸福感产生影响,健康才是影响所有退休居民幸福感的主因。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群体,企业女性更乐意退休,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制度时,不应"一刀切",应推行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在改善退休保障制度时,应重点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保障,同时兼顾退休者的收入增长与社交需求。
关键词:
退休 主观幸福感 断点回归设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瑞峰 李爽
利用Eviews8.0软件的BREAKLS功能寻找断点年份,并基于2010—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出口面板数据,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自"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程度较大,对中国经济发展规模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经济发展 断点回归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税贞建
从中国引入的封建儒学教育,是古代越南社会最为重要的教育方式。自近代法国殖民者入侵越南以来,在其殖民统治下,经由拉丁越南文取代汉字,建立法式学校,儒学教育的改造,新学的破灭,以及以法国教育制度取代儒学教育制度等一系列的嬗变,古代越南的儒学教育最终走向了末路。
关键词:
法国 殖民统治 越南 儒学教育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周绍杰 胡鞍钢
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2007—2009年),本文基于断点回归设计方法对1986年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法对个体受教育年限及教育回报率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实证结果有如下三个主要发现:第一,义务教育法实施所导致的局部处理效应为0.4年左右;第二,基于断点回归估计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教育回报率为12.8%,高于OLS估计;第三,高收入群体的教育回报率高于低收入群体,表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本论文从定量上评估了义务教育法对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的积极贡献,提供了研究中国教育回报率的新证据,并从研究方法上丰富了现有关于中国教育研究的文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校扩招与教育回报率的城乡差异——基于断点回归的设计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赡养激励效应研究——基于城镇家庭的模糊断点回归设计
高校扩招、教育收益率与城乡收入阶层分化——基于断点回归的分析
老龄化背景下退休对城镇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基于模糊断点回归设计
退休与城镇家庭消费:基于断点回归设计的经验证据
足球只是一场游戏吗?——基于断点回归设计研究世界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高校扩招对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影响——基于断点回归设计的经验证据
基于断点回归分析的长沙市住宅限购政策对成交面积影响的评估
转移支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我国中西部县域数据的模糊断点回归分析
’97香港回归对亚太地区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