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
- 2023(1486)
- 2022(1193)
- 2021(1138)
- 2020(889)
- 2019(1888)
- 2018(1883)
- 2017(3627)
- 2016(1793)
- 2015(2007)
- 2014(1983)
- 2013(1829)
- 2012(1790)
- 2011(1629)
- 2010(1772)
- 2009(1702)
- 2008(1674)
- 2007(1734)
- 2006(1579)
- 2005(1368)
- 学科
- 济(8029)
- 经济(8020)
- 中国(3682)
- 业(3425)
- 管理(3178)
- 企(2805)
- 企业(2805)
- 融(2524)
- 金融(2524)
- 业经(2397)
- 银(2373)
- 银行(2371)
- 行(2342)
- 农(2074)
- 学(2052)
- 方法(2005)
- 贸(1997)
- 贸易(1996)
- 教育(1983)
- 易(1935)
- 和(1805)
- 理论(1779)
- 制(1676)
- 地方(1497)
- 农业(1400)
- 中国金融(1351)
- 总论(1351)
- 策(1351)
- 产业(1328)
- 世界(1259)
- 机构
- 大学(26742)
- 学院(26162)
- 研究(12225)
- 济(12094)
- 经济(11841)
- 中国(9066)
- 管理(7816)
- 所(6569)
- 科学(6505)
- 理学(6308)
- 理学院(6199)
- 京(6192)
- 管理学(6106)
- 管理学院(6047)
- 研究所(5835)
- 中心(5165)
- 财(5024)
- 范(4785)
- 师范(4767)
- 院(4396)
- 北京(4295)
- 江(4162)
- 农(4023)
- 师范大学(3971)
- 财经(3883)
- 经济学(3882)
- 科学院(3664)
- 社会(3544)
- 经(3490)
- 教育(3376)
共检索到47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建华
伦理的共相问题就是伦理普遍性的中国式表达,而伦理普遍性就是指伦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一般性规定,是对伦理实体、伦理关系与伦理秩序一般本质的规定性。伦理普遍性的获得路径有许多,但从内容上应该是伦理共同体对“共同善”的价值追求,而从形式上无非是来源于人类所具有的“公共理性”。伦理一旦获得普遍性的品格,就具有了无法替代的效应,具体表现为可规范效应、可协调效应、可持续效应。强化伦理共相意味着要凸现伦理的“具相”,即伦理普遍性的具体表现主要为伦理精神、伦理法则与伦理秩序,伦理精神是统领一切的灵魂,伦理法则是协调平衡的标准,伦理秩序是复杂伦理关系的条理化(清晰化),三者虽然不构成伦理共相的全貌,但也可称得上是“主架构”。但随着社会结构的松弛、价值的多元化和社会发展不确定性的增加,伦理普遍主义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后现代主义、多元主义、特殊主义的挑战。与此同时,强调伦理普遍主义并不意味着对境遇伦理学的否定,相反,我们可以在实践伦理学或应用伦理学的意义上接受境遇伦理学,并充分吸收其处理具体伦理问题特别是伦理二难问题时的伦理智慧,把规则遵循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把境遇的估计与行动的选择结合起来。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米川
<正>回溯人类发展史,技术与伦理历来是个“二律背反”式的亘古难题。而在“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的人机世或人工智能世代,随着AIGC在“互动本体论”意义上在人类“主体间性”的嵌入,这种难题更是演变为一种生死攸关的社会风险问题。古今中外从来不乏对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深表忧思甚至痛斥。庄子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视“桔槔”之灌溉工具若敝履,宁愿“抱瓮而出灌”。柏拉图《斐德罗篇》中讲到法老萨姆斯对发明文字的塞乌斯说“文字恰恰促进了遗忘,因为人们依赖于外在的符号,疏于用心记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车运景
源自2000年前的儒家"社群至上"的经济伦理在很多方面与现代市场经济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儒家经济伦理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特征、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型经济形态和以"家国同构"为内容的社会结构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经过历代统治者和儒士的提倡与理论创新活动逐渐形成了"社群至上"的经济伦理,主张由国家塑造社会,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金杨华 黄珺君
本文在梳理已往文献基础上,以伦理型领导的渗透过程模型为基础,归纳总结了伦理型领导塑造组织伦理的三条基本路径:价值建构、角色模范和制度激励,对渗透过程模型的具体运行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伦理型领导对组织伦理影响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伦理型领导 组织伦理 渗透过程模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樊浩
本文认为 :教育实体是教育共同体 ,教育共同体的人文本性的实质是伦理实体 ,教育的人文使命是伦理解放 ,即造就“有教养的人”。性善 ,是教育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 ,也是实现教育伦理精神的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娟
人们通常认为会计和伦理是不相关的两个领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分析了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和价值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伦理会计与会计伦理关系的异同。这一探析对解决现实财务行为中的道德失范现象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会计 伦理 会计伦理 伦理会计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建华
政治伦理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与伦理的分离或断裂以及应用伦理学的兴起带来了政治伦理学研究的问题转向;中国社会正在由单一经济驱动转型进入全面转型发展阶段,其政治生态的重构迫使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伦理学的研究必须正视中国政治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学首先要确证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并以"三清"政治为轴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为基本元素,以西方政治伦理思想为基本参照,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伦理学话语体系。
关键词:
政治伦理 中国问题 中国特色 话语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万海 孔美美
当代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显著成果体现为规范伦理的强势与细化,然而在实践的拷问下,既有的教师规范伦理陷入了贫弱的尴尬境地。儒家提倡的德性伦理思路是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将规范内含于价值,通过人伦价值进而体悟规范。当前的教师专业伦理客观上需要实现由规范伦理向德性伦理的转换。这样才能化解当前规范伦理的困境,有效促进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
关键词:
教师专业伦理 规范伦理 德性伦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万海 李倩
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的一大显著成果可谓规范伦理的强势与细化,然而在教学实践的拷问下.既有的规范伦理思路却陷入贫弱的尴尬境地。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规范伦理"就低不就高"的理论假设高估了人的本性。相比之下,儒家力倡的德性伦理思路是将规范内含于价值,通过人伦价值体悟规范。当前教学伦理研究的路向客观上需要转换为,以德性伦理为价值确证的目的论前提,而将规范伦理下降至方法论层面。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当前的规范伦理困境,进而从根本上拯救教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丕让
传统文化与当代经济伦理张丕让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任何一个重大历史变革,其背后必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精神力量在导引着事变的演进,而这种精神力量又必然与一定的文化传统存在着历史渊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乔洪武
重商主义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乔洪武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生活中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系统。在欧洲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占社会主流地位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是被亚当·斯密称之为“重商主义”的体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天平
伦理管理是企业伦理的践行机制,是指企业在把握了伦理价值观后自觉地用伦理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经营管理活动的行为,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它是文化管理的核心和文化管理的具体化,也是当今企业界推崇的一种公司治理方式。其特点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中心,以道德竞争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把企业道德建设作为管理中心工作。具体步骤是:进行伦理决策——从源头上进行伦理管理;制订伦理准则——使伦理管理有章可循;建立操作机制——实现伦理管理的保障。
关键词:
伦理管理 伦理决策 伦理准则 操作机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祖城
国外经营与伦理结合的趋势周祖城一、经营与伦理趋向结合的标志西方经营与伦理正在走向结合的标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考察。(一)理论方面1.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提出在美国,早在本世纪20、30年代,就出现了有关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及责任的讨论,如1927...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瀛
本文从观众接收、伦理剧的生活性、平实化的美学观念、励志情结和传统道德等角度,浅析为什么伦理剧在我国受到观众的欢迎。同时,指出现今伦理剧过于关注离婚题材和创作同质化的问题,试图为伦理剧创新做出些探索,使得本土伦理剧既能满足当下国内观众的收视兴趣,也能够走向国际化。
关键词:
伦理剧 平民化 受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