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94)
- 2023(3130)
- 2022(2691)
- 2021(2578)
- 2020(2276)
- 2019(5171)
- 2018(5052)
- 2017(9420)
- 2016(5351)
- 2015(6175)
- 2014(6276)
- 2013(6061)
- 2012(5965)
- 2011(5596)
- 2010(5896)
- 2009(5609)
- 2008(5750)
- 2007(5323)
- 2006(4834)
- 2005(4577)
- 学科
- 济(21091)
- 经济(21029)
- 管理(14221)
- 业(12882)
- 企(10727)
- 企业(10727)
- 方法(7928)
- 制(6696)
- 学(6660)
- 农(6132)
- 数学(6131)
- 数学方法(5994)
- 中国(5934)
- 财(5099)
- 业经(4757)
- 体(4472)
- 融(4467)
- 金融(4466)
- 贸(4405)
- 贸易(4403)
- 银(4383)
- 银行(4367)
- 易(4260)
- 行(4245)
- 理论(4083)
- 和(3787)
- 地方(3776)
- 农业(3745)
- 体制(3655)
- 度(3310)
- 机构
- 大学(86316)
- 学院(83331)
- 研究(34324)
- 济(33025)
- 经济(32309)
- 管理(28457)
- 中国(25084)
- 理学(24102)
- 理学院(23699)
- 管理学(23149)
- 管理学院(22976)
- 科学(21259)
- 京(19331)
- 所(18741)
- 研究所(17055)
- 财(16550)
- 农(16508)
- 中心(14593)
- 江(13485)
- 农业(13021)
- 范(12940)
- 业大(12866)
- 师范(12812)
- 财经(12675)
- 北京(12477)
- 院(12307)
- 经(11391)
- 师范大学(10678)
- 州(10350)
- 经济学(10199)
- 基金
- 项目(53195)
- 科学(41484)
- 基金(39104)
- 研究(37617)
- 家(35325)
- 国家(35061)
- 科学基金(28619)
- 社会(23684)
- 社会科(22214)
- 社会科学(22207)
- 基金项目(20444)
- 省(19400)
- 自然(18682)
- 自然科(18221)
- 自然科学(18212)
- 自然科学基金(17911)
- 划(17585)
- 教育(17312)
- 资助(15882)
- 编号(14588)
- 成果(13727)
- 重点(12718)
- 部(12271)
- 发(11103)
- 课题(10806)
- 创(10570)
- 制(10461)
- 教育部(10189)
- 科研(10177)
- 计划(10059)
共检索到132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瀛
本文从观众接收、伦理剧的生活性、平实化的美学观念、励志情结和传统道德等角度,浅析为什么伦理剧在我国受到观众的欢迎。同时,指出现今伦理剧过于关注离婚题材和创作同质化的问题,试图为伦理剧创新做出些探索,使得本土伦理剧既能满足当下国内观众的收视兴趣,也能够走向国际化。
关键词:
伦理剧 平民化 受众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远青
《嘉莉妹妹》和《美国的悲剧》中的主人公违背婚姻伦理,进行错误的伦理选择,导致了他们的悲剧,小说揭示了社会转型期异化的伦理对人们行为的消极影响。以婚姻伦理为切入点,分析两部小说中主人公的伦理选择,可以看出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的伦理异化,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追求个人享乐对于人性的摧残,折射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剧变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冲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金生鈜
公民是积极参与公共实践、具有公共理性、承担公共伦理义务、促进公共福祉的道德主体,其根本特征是具有公共认同、公共理性、公共风范等构成的公共精神。政治是公民合作的实践体系,其目的是追求公共福祉,政治通过法治与制度实践,提升公民技能;教育通过学校生活形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教育培养伦理型公民,才能把人的健全发展与社会的良好建构统合起来。当代教育需要走出对个人谋取市场化利益的工具性职能训练,在制度、目标、内容、结构的全方位改革中转向公民精神的培育。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建华
伦理的共相问题就是伦理普遍性的中国式表达,而伦理普遍性就是指伦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一般性规定,是对伦理实体、伦理关系与伦理秩序一般本质的规定性。伦理普遍性的获得路径有许多,但从内容上应该是伦理共同体对“共同善”的价值追求,而从形式上无非是来源于人类所具有的“公共理性”。伦理一旦获得普遍性的品格,就具有了无法替代的效应,具体表现为可规范效应、可协调效应、可持续效应。强化伦理共相意味着要凸现伦理的“具相”,即伦理普遍性的具体表现主要为伦理精神、伦理法则与伦理秩序,伦理精神是统领一切的灵魂,伦理法则是协调平衡的标准,伦理秩序是复杂伦理关系的条理化(清晰化),三者虽然不构成伦理共相的全貌,但也可称得上是“主架构”。但随着社会结构的松弛、价值的多元化和社会发展不确定性的增加,伦理普遍主义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后现代主义、多元主义、特殊主义的挑战。与此同时,强调伦理普遍主义并不意味着对境遇伦理学的否定,相反,我们可以在实践伦理学或应用伦理学的意义上接受境遇伦理学,并充分吸收其处理具体伦理问题特别是伦理二难问题时的伦理智慧,把规则遵循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把境遇的估计与行动的选择结合起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江泉 邓德胜
市场经济也是一种道德伦理经济。在生态文明时代,一个企业开展营销时,如果能主动加强生态伦理建设,实现生态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内涵式突破,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生态伦理形象,那么他将极大地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此,根据生态的脆弱性、生态政策约束性趋紧、消费者生态消费意识渐浓、生态产品与生态技术价值凸显的时代趋势,本文结合前人的论述,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基于企业营销生态化伦理,涵盖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5个四级指标的竞争优势指标体系,为企业加强生态伦理建设、提升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企业营销 生态化伦理 竞争优势 指标体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尹怀斌 刘剑虹
"两山"理念深刻关切当代中国发展进程及其重大问题,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道义制高点。这一理念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践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以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主线,从面向社会整体的伦理建构、人的自由本质及其社会历史性体现、实践理性运用与美好生活的价值规定等方面作出了理论贡献。其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价值;美好生活之实践论价值;对"中心论"、"技术批判论"、"资本批判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主要生态理论形态的批判性价值。其实践维度体现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应注重促进生产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保障作用,培育生态德性的文化自信力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玉娟 王晓为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环境制度,是人们在调节自身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时对个人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准则。从实施机制看,是从道德角度即通过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对人们行为进行约束,是伦理制度,即非正式制度;从具体功能和目标看,是通过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实现对自然环境保护,是环境制度。其运行机制包括评价机制、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这三种机制共同作用于人们的环境行为,对有效促使人们集体行动,实现集体理性,缓和生态经济矛盾,促进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生态伦理 制度 运行机制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米川
<正>回溯人类发展史,技术与伦理历来是个“二律背反”式的亘古难题。而在“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的人机世或人工智能世代,随着AIGC在“互动本体论”意义上在人类“主体间性”的嵌入,这种难题更是演变为一种生死攸关的社会风险问题。古今中外从来不乏对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深表忧思甚至痛斥。庄子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视“桔槔”之灌溉工具若敝履,宁愿“抱瓮而出灌”。柏拉图《斐德罗篇》中讲到法老萨姆斯对发明文字的塞乌斯说“文字恰恰促进了遗忘,因为人们依赖于外在的符号,疏于用心记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祖城
国外经营与伦理结合的趋势周祖城一、经营与伦理趋向结合的标志西方经营与伦理正在走向结合的标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考察。(一)理论方面1.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提出在美国,早在本世纪20、30年代,就出现了有关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及责任的讨论,如1927...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田文军 张洪波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艾兵有 范益民 吴臣辉
佤族是一个极为重视伦理道德培育的民族,在佤族人际伦理、群己伦理、族际伦理、国家伦理等伦理生态中蕴含着深厚的社会伦理精神。这些社会伦理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民族地区平安社会建设、提升边疆治理水平、促进平安中国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佤族 社会伦理 精神 现代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丁瑞莲 徐婷婷
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深入和公众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金融的社会属性日益明显。金融既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公共资源,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手段,金融对发展权利、社会稳定、代际公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经济的金融化凸现了金融在社会和谐中的价值指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谢娟
教育大数据是由数据主体、数据客体、教育活动和教育数据四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教育大数据的伦理诉求具体表征为主观上的自我保护需要和客观上的社会保障需要,明确伦理诉求是治理伦理风险的前提条件。教育大数据的伦理诉求是数据主体和数据客体等结构要素对伦理价值的共同追求,即数据主体以"有用无害"为表征的内生性诉求,数据主体以"责任担当"为表征的外发性诉求,数据客体以"数据权利"为表征的内生性诉求,数据客体以"制度保障"为表征的外发性诉求。四个方面的内涵表征相互关联,形成从低到高的伦理诉求层级。教育大数据伦理诉求的最终实现有赖于教育大数据伦理共同体的建立和维系,即以伦理精神共同体促进共识性伦理信念的形成,以伦理交往共同体打破沟通壁垒、明确责任担当,以行业规范共同体实现数据权利的制度保障,以伦理文化共同体增强大数据技术与教育人文的共通。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 伦理共同体 伦理诉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曹辉
公民伦理是公民社会伦理生态结构中的基础性构成,它形成并作用于公民的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呈现了个人以公民身份与其他公民进行交往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作为公民德性核心要素的民主、平等、责任、信任等价值观念,是公民社会伦理生态结构中的主导元素。现代公民教育通过创设有意义的公民生活情境,以交往、对话和协商为主要方式,促进了公民道德理性水平的提升,是公民社会构建伦理生态的重要推动力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卫红
图书馆伦理属于一种特殊的职业伦理,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可以发挥引导、监督、协调、制约和激励等方面的功能。图书馆伦理责任可以分人本伦理责任、公共伦理责任、资源伦理责任三个层次。实现图书馆伦理责任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次开展多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图书馆 伦理责任 信息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