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7)
- 2023(2142)
- 2022(1883)
- 2021(1789)
- 2020(1658)
- 2019(3616)
- 2018(3697)
- 2017(6666)
- 2016(3877)
- 2015(4238)
- 2014(4571)
- 2013(4577)
- 2012(4457)
- 2011(4304)
- 2010(4652)
- 2009(4456)
- 2008(4487)
- 2007(4140)
- 2006(3858)
- 2005(3893)
- 学科
- 济(14651)
- 经济(14623)
- 管理(10107)
- 学(8861)
- 业(8765)
- 企(7885)
- 企业(7885)
- 中国(5263)
- 理论(4726)
- 教育(4267)
- 制(4110)
- 方法(3987)
- 财(3933)
- 和(3922)
- 农(3616)
- 经济学(3457)
- 银(3383)
- 银行(3374)
- 行(3268)
- 业经(3241)
- 融(2963)
- 金融(2962)
- 地方(2813)
- 图书(2561)
- 体(2518)
- 研究(2373)
- 农业(2355)
- 书馆(2346)
- 图书馆(2346)
- 数学(2341)
- 机构
- 大学(60138)
- 学院(55107)
- 研究(20983)
- 济(20652)
- 经济(20048)
- 管理(19512)
- 中国(16906)
- 理学(15618)
- 理学院(15389)
- 管理学(15119)
- 管理学院(14994)
- 京(13450)
- 科学(12367)
- 财(11840)
- 江(10856)
- 所(10804)
- 范(10255)
- 中心(10210)
- 师范(10177)
- 研究所(9480)
- 北京(8975)
- 财经(8624)
- 师范大学(8392)
- 州(8348)
- 农(8109)
- 经(7702)
- 教育(7595)
- 省(7170)
- 院(7007)
- 图书(6864)
共检索到102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熊静
伦明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一生以续修四库为志业,续书楼之名远播海内。作为一位学者型藏书家,收藏之余,伦明还注重利用藏书展开学术研究。由于他一直坚持亲自抄书、校书,故其版本、目录学思想颇合实用,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伦氏著作许多是未刊的手稿本,读者访求不易,故撰此文对其文献学著作作一梳理,希望引起海内外同好对伦明研究的关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文骏 杨晓骏
文献学新论周文骏,杨晓骏Abstract:Thedocumentationscienceisstudywhichresearchesintothecharacteristicsandlawsofdocumentsaswellasthelawofsoc...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冯建福 乔好勤
对骆伟先生的学术成果进行了全景扫描,并着力彰显其在地方文献工作实践和地方文献学的理论探索上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
骆伟 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工作 地方文献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童永生 惠富平
与传统文献相比较,中国岩画文献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崖壁石头为载体,以凿刻、描绘为记录手段,以图像为主传递信息的一种文献形式。中国岩画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献特殊形式之一,同样具有"考证、辨误、补遗、存史"之功能,对于社会史、经济史、民族史、宗教史、艺术史、民俗史等研究,都是不可缺少且直观形象的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
中国岩画 文献学 价值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贵彬
《文献学导论》一书有三个特色 :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知识于一体 ;文献学基础理论与文献实用知识相结合 ;文献学研究的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翔宇
梁启超构建的文献学体系较为科学而系统,其将文献学分为传统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观念对后世文献学家影响颇深。梁氏认为,传统文献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文献的学问"和"德性的学问"统一于国学之中,"文献的学问"即为"德性的学问"。梁氏强调,现代文献学为中国传统学术与西方科学方法相融合的产物。但梁氏认为中国传统学术无"学"的观念则有待进一步商榷。
关键词:
梁启超 传统文献学 现代文献学 体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韦盛年 杨权
以函禅师为核心的佛教海云系僧人和居士,是清初岭南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政治、宗教、文学群体。十分重视乡邦文献研究的冼玉清先生在其晚年,曾费十馀年之功撰成《广东释道著述考》。此书以完善的体例,对海云系佛教文献做了详备的著录与考释,为研究这个法系的禅史奠定了文献基础。这部分内容实为《广东释道著述考》的最重要价值所在。
关键词:
海云系 冼玉清 佛教文献 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熊奇永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科技文献学》,是胡昌平、邱均平两位老师10年来教学、科研成果的结晶。作为国家教委统编教材,它是国内第一本完整性、系统性、实用性较强的科技文献学教材,较好地满足了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专业教学的需要;作为专门著作,无疑是对我国文献学研究及其理论建设的贡献。纵览全书,我认为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一、内容的成熟性与新颖性一般说来,内容的成熟与新颖在一部著作中是一对难以处理的矛盾。最新的成果往往有不成熟的一面,很成熟的知识又往往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国强
汉代在文献学理论、学科术语、学科方法和具体成果等方面,都构建了文献学学术规范,使古典文献学基本走向成型,成为中国文献学的实际源头和重要发展资源,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戴建业
郑樵论文献学既首重"类例",对文献学的贡献也当首推"类例"。"类例"理论的提出和成熟标志着我国古典文献学理论上的自觉,从叙录解题到以类明书是文献学发展的历史必然。郑樵的"类例"主张不仅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从"类例"的学术旨归、功能、原则以及在文献学中的地位等层面,论析郑樵"类例"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树欣
梁启超在文献学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中国文献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梁启超文献学的研究大致从文献学的整体研究、目录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辨伪学研究、比较研究等五个方面展开,主要集中在其文献学的内部研究上,缺乏在纵向和横向上的研究,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梁启超 文献学 目录学 图书馆学 辨伪学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灼华 石宝军
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郑鹤声、郑鹤春的《中国文献学概要》,首先以"文献学"冠书名,"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刷诸端,谓之献"。此书可视为我国文献学系统论述和研究的开始。1936年陈登原的《古今典籍聚散考》从政治、兵燹、藏弆、人事四方面考察我国文献兴衰聚散,则是中国文献史研究的滥觞。50年代后期王欣夫教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讲授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