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5)
2023(1701)
2022(1572)
2021(1468)
2020(1361)
2019(2872)
2018(2861)
2017(5131)
2016(3097)
2015(3317)
2014(3542)
2013(3430)
2012(3241)
2011(3016)
2010(3308)
2009(3335)
2008(3295)
2007(3094)
2006(3074)
2005(2917)
作者
(8941)
(7447)
(7329)
(7145)
(4805)
(3709)
(3310)
(2865)
(2770)
(2761)
(2758)
(2584)
(2494)
(2465)
(2449)
(2324)
(2284)
(2228)
(2195)
(2162)
(2010)
(1905)
(1838)
(1801)
(1761)
(1758)
(1743)
(1681)
(1615)
(1572)
学科
(11384)
经济(11364)
管理(7223)
(5931)
(4681)
企业(4681)
(4123)
方法(3987)
理论(3581)
地方(3557)
业经(3384)
中国(3183)
(3175)
农业(3063)
(2792)
(2404)
教育(2351)
(2333)
银行(2333)
(2264)
经济理论(2128)
数学(1956)
数学方法(1889)
制度(1880)
(1880)
(1798)
(1796)
农业经济(1766)
(1744)
环境(1723)
机构
学院(44032)
大学(42700)
管理(15406)
研究(14735)
(13047)
经济(12524)
中国(12367)
理学(12061)
理学院(11867)
管理学(11593)
管理学院(11492)
(9623)
科学(9529)
(9413)
(9408)
(9393)
师范(9318)
旅游(9294)
(9292)
(8632)
中心(7660)
师范大学(7518)
(7510)
(7170)
(6582)
北京(6488)
研究所(6236)
财经(6162)
(6025)
(5616)
基金
项目(23934)
科学(18730)
研究(18267)
基金(16623)
(14079)
国家(13909)
科学基金(11921)
社会(11486)
社会科(10848)
社会科学(10847)
(10250)
基金项目(9046)
教育(8660)
(8131)
资助(7742)
自然(7462)
编号(7452)
自然科(7239)
自然科学(7236)
自然科学基金(7114)
成果(6632)
课题(5846)
(5764)
重点(5197)
(5052)
规划(4772)
(4714)
(4679)
发展(4625)
(4557)
期刊
(21690)
经济(21690)
研究(14103)
中国(10338)
教育(7201)
(6349)
(6221)
旅游(6221)
(6221)
科学(6169)
(6160)
(6138)
学报(5716)
(5550)
金融(5550)
管理(5523)
学刊(5010)
旅游学(5005)
游学(5005)
大学(4398)
业经(4300)
农业(3876)
图书(3828)
学学(3781)
书馆(3220)
图书馆(3220)
技术(3040)
问题(3005)
财经(2758)
(2637)
共检索到77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钱昆  
北京琉璃厂宏经堂学徒出身的孙殿起在会文斋供职时认识了著名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伦明,并应伦明之邀为其经营通学斋。在经营通学斋的过程中,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孙殿起在学术上受到伦明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指导,成为一代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和古旧书业经营家;伦明也从孙殿起那里受益匪浅,并最终因志同道合而与其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眭骏  
王芑孙是清代乾嘉年间苏州地区的著名学者,法式善则为同时期蒙古族的知名文人。本文对两者的交往,做一番钩稽考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石祥  
从藏书题跋真迹、诗文别集等文献中勾稽史料,考述晚清同治光绪年间杭州著名藏书家八千卷楼主人丁丙与寿松堂主人孙炳奎、孙峻父子的交游事迹,指出在双方的交游中,围绕着古籍善本的传录馈赠、校勘考证等文献学学术活动始终居于核心,并通过考核史料,复原双方交游的大致面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红梅  
余阙既是元代著名的忠臣,又是元代重要的少数民族作家。他一生交游极广,尤其是在入仕以后,无论朝野上下还是方内方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从余阙与贡师泰、樊执敬、危素等人的交游经历,可以看出余阙的交游特点有二:以文会友、忠于元朝廷。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明杰  刘建臻  
庄述祖是清代常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精研训诂,专于治经,撰有《尚书今古文考证》《夏小正经传考释》《珍艺宧文钞》《诗钞》等著述。作为庄氏家学的重要传承者,庄述祖一生交游广泛,除结识诸多名流外,还与庄氏家族成员存在不可忽视的学术交游。庄述祖与家族人物的学术交游,不仅对庄述祖启蒙为学作用显著,而且对庄氏家学的兴盛传承有着重要影响,是庄述祖生平交游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考察庄述祖的这段交游经历,对研究庄述祖学术乃至清代常州学派的发展脉络都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纪钦  
清初文学家邵长蘅早年与武进杨氏家族成员来往颇多,杨氏诸人在其生计维艰时伸出了援手,也为其漫游南北提供了助益。邵长蘅从杨氏成员处寻访到的鼎革见闻与投亲游历时亲眼目睹的社会百态给他的古诗文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邵长蘅在常州本地及湖北交游圈的打开,与母族从兄杨廷鉴、杨廷蕴兄弟有着密切关系。真正与邵长蘅一起成长的杨氏下一辈成员则更多地以江南士人的生活雅趣影响了邵长蘅的园林散文及书画创作。这一切都为其康熙十八年以文名动京师,与博学鸿词宿儒相往来奠定了基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晞  刘洁  
玩一次社交游戏就能够使数千万的潜在受众变成品牌追随者:据调研,在没有广告投入的情况下,"悦活种植大赛"游戏在两个月内就让新品牌悦活的品牌提及率从零上升到了50%多,把消费者对于悦活果汁的购买兴趣提升到仅次于汇源果汁的第二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谢欢  
顾颉刚与王重民是20世纪两位非常重要的学者,关于二人的交往目前学界研究很少。文章以《顾颉刚日记》为中心,同时结合有关史料,钩沉出顾颉刚与王重民两位先生围绕《中国大辞典》编纂、《尚书》研究以及先秦诸子研究展开的交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润林  
10月27日,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副局长孙殿义一行在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占军、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文祥陪同下,考察了亚热带生态所丘陵茶园生态系统优化管理试验基地,并与亚热带生态所、湘丰集团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熊静  
伦明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一生以续修四库为志业,续书楼之名远播海内。作为一位学者型藏书家,收藏之余,伦明还注重利用藏书展开学术研究。由于他一直坚持亲自抄书、校书,故其版本、目录学思想颇合实用,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伦氏著作许多是未刊的手稿本,读者访求不易,故撰此文对其文献学著作作一梳理,希望引起海内外同好对伦明研究的关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炜頔  
清代文士家庭重视对女性的教育,学识是女性家庭文化背景的体现。清代才媛张因出自书香门第,与才士黄文旸结为夫妻,多有唱和。张因跟随黄文旸游历,曾为闺秀老师,寓居西湖,与阮元、孔璐华等结识,参加了曲江亭雅集。她与才媛们唱和,作品被刊刻成集。对张因文学交游的爬梳,有利于了解清代江南地区才媛文学活动的特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肖朗  张秀坤  
中国近代出版业与新教育几乎同时起步,且从一开始便相辅相成,特别是民国时期教育界与出版界之间的合作互动对近代教育和出版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王云五因其与近代中国最早成立的民营出版机构和最大的教育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特殊关系而人际交游颇广,其中他与胡适、朱经农、陶行知之间的交谊虽不尽相同,合作方式亦各异,但都具有突出的代表性。考察他们在教育和出版方面的交游始末,可为后人了解民国教育界与出版界的良性互动及其重要影响提供若干典型而生动的个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现代学术制度(研究体制)的历史应追溯到早期的学会组织,它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于大学之外形成了职业与近似职业性的研究团体,发掘了科学,并探索出来一系列的研究资助、评审、成果发表和入职资格标准等规范,为后期国家乃至大学内部的研究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利文  
方以智与王夫之同为明末清初大儒,也曾同在永历朝共事。于明末清初,一人披缁逃禅,一人遁林述儒,同隐逸于新朝,可知方、王二人立身处世的志向与旨意或有近焉。入清后,密之住持青原山,屡招船山“将有所授”,而船山“终不能从”。密之与船山在永历朝的进退行止,以及“招有所授”的公案一直扑朔迷离,其时与地历来多有误断。钩沉永历朝桂林失守前后的诗文可知,密之与船山应在永历三年(己丑)夏秋间,于漓江流域的临桂至昭平间诸地晤面订交。康熙八年至九年(己酉、庚戌)前后,密之屡招船山赴青原,是有复明意图的,而船山咏志婉谢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其行止相对游离于晚明江南士人社盟,于复社活动较为疏远。密之与船山儒释文化观念上的分歧以及“屡卜游魂得返吟”的结果只是船山未能赴约的助缘。由此,二人止水惶恐与著述林泉之路有所分合。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瑞楠  
作为一部记录魏晋士人生活风貌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反映了魏晋时期社会思想、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情况。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名士崇佛事迹和名僧在士人群体中清谈、宣佛等活动。文章选取书中有关士人与僧人交游的记录,以琅琊王氏和支遁为代表分析了魏晋时期名士名僧交游这一社会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