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9)
2023(5921)
2022(4685)
2021(4425)
2020(3385)
2019(7570)
2018(7369)
2017(13401)
2016(7237)
2015(7893)
2014(7416)
2013(6769)
2012(6507)
2011(5752)
2010(5838)
2009(5080)
2008(5011)
2007(4592)
2006(4023)
2005(3434)
作者
(18243)
(15213)
(14875)
(14404)
(9422)
(7146)
(6797)
(5894)
(5686)
(5444)
(5121)
(4966)
(4832)
(4771)
(4716)
(4665)
(4413)
(4310)
(4295)
(4281)
(3695)
(3674)
(3661)
(3479)
(3439)
(3420)
(3405)
(3367)
(3076)
(2922)
学科
(26233)
经济(26206)
管理(16647)
(12463)
(9354)
企业(9354)
(9029)
中国(8812)
地方(8577)
方法(6514)
业经(6500)
农业(6070)
(6043)
理论(5504)
教育(5494)
数学(5258)
数学方法(5192)
(5062)
教学(4848)
(4815)
(4755)
金融(4755)
环境(4702)
(4375)
银行(4372)
(4316)
(4260)
关系(4170)
(4160)
贸易(4153)
机构
学院(86448)
大学(83407)
研究(32507)
(31656)
经济(30780)
管理(27368)
中国(25171)
理学(22312)
理学院(21993)
管理学(21532)
管理学院(21364)
科学(19052)
(18257)
(16288)
(15554)
中心(15498)
(14328)
(14211)
师范(14192)
研究所(13940)
(12835)
(12710)
(12311)
北京(11988)
财经(11925)
技术(11616)
师范大学(11290)
职业(10954)
(10895)
业大(10893)
基金
项目(58102)
研究(48005)
科学(44838)
基金(38456)
(33339)
国家(32958)
社会(28373)
科学基金(27837)
社会科(26587)
社会科学(26583)
(24318)
教育(23095)
编号(20906)
基金项目(20100)
(19673)
成果(17533)
课题(16234)
自然(16015)
自然科(15560)
自然科学(15557)
自然科学基金(15232)
资助(14832)
(14277)
重点(14078)
(13731)
(12380)
(12336)
项目编号(12068)
(12027)
规划(11604)
期刊
(40855)
经济(40855)
研究(28834)
中国(24323)
教育(20133)
(13111)
学报(12118)
(12091)
管理(11137)
科学(10601)
大学(9836)
技术(9701)
(9645)
金融(9645)
农业(9441)
学学(8653)
职业(7405)
业经(7044)
经济研究(6743)
图书(6685)
财经(5717)
(5294)
书馆(5254)
图书馆(5254)
(5046)
论坛(5046)
(5044)
资源(5026)
技术教育(4929)
职业技术(4929)
共检索到143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伯红  汤建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吉  王亚华  赵础昊  
城市联通的动力机制既包括市场需求的自发机制,也包括政府主导的规划设计机制,是两者互动与博弈的结果。以巴黎-伦敦双城记为例,对城市之间的联通动力机制进行定量测算,发现联通动力存在双重非对称性:一方面,巴黎对于伦敦的联通动力要高于伦敦对于巴黎;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联通动力要高于政府规划,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跨国咨询公司办事处数、航空旅行联通度、外交关系联通度、公共交通频率等。不同城市的政府规划与市场需求在差异化的目标取向中需要寻求平衡,驱动城市联通不断优化。城市联通中的政府规划设计应顺应市场客观规律,发展公共运输为导向的集约城市联通模式,识别多中心化的城市网络,提高城市交界处的土地利用效率,探索适度"打破"行政边界以提高城市联通水平与便利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向俊波  谢惠芳  
比较了伦敦、巴黎、北京新城建设的时空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北京建设走廊城市需要具备的一些条件,认为北京的新城建设是一个需要克服很多不利条件的过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傅敏  
本文通过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里所记载的内容 ,就郭嵩焘对西方图书馆文明的考察和传播方面的状况加以评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瑞  伍琴  
当代各国首都的经济结构一般都具有八个组成要素:服务、总部、知识、绿色、园区、临轨、临空和临港。首都经济总是先经历极化效应,然后再转向扩散效应,最终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首都圈经济。本文通过可比和可获得数据的收集整理,比较了北京与伦敦、巴黎、首尔和东京四个国际性首都圈,在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园区经济、临轨经济、临空经济和临港经济等八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运用极差阈值法综合比较后发现:北京作为首都经济单体,发展具有一定实力,排名居中;但若把京津冀作为首都经济圈与之比较,则发展排名最后。目前严峻的现实是:单靠北京自身力量已经难以化解大城市病,只有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即建立全域性的首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雪明  
我们设想上海到2020年建成世界城市,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世界城市的能级和水平。据此选取伦敦、巴黎、纽约和东京的数据,进行城市空间分布结构、人口布局结构和就业布局结构比较研究,进而对上海城市空间和人口的理想结构进行模拟预测。主要的模拟结果是:按上海市辖6340平方公里,上海居住人口的理想规模最高值为1370万,就业人口的理想规模最高值为1090万。根据世界城市服务能级的要求,未来上海的CBD就业人口还需进一步集聚,CBD乃至整个城区的居住人口则需要导出。上海城区与郊区600:6000的空间结构基本合理,理想居住人口比例为55:45。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包明友  
伦敦当地时间2014年6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英国宣布中国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成为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6月18日,在中英金融高层论坛上,两国主管部门宣布授权各自相关机构开展英镑兑人民币直接交易。这些重要举措翻开了中英两国双边经济和金融合作的新篇章,对推动伦敦乃至欧洲地区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天尧  韩淼  王雅静  
机场临空区域正日趋成为重要的城市经济活动载体,中国的临空区域规划与开发也逐渐成为热点。戴高乐—勒布尔歇临空区域作为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在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获得了长足发展,从落后的农村地区一跃成为欧洲商贸中心,大批富有竞争力的企业聚集在此,既促进了经济增长、带动了就业,也为地区注入了无限活力。通过对戴高乐—勒布尔歇临空区域规划建设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其空间、开发模式等方面特征,为中国临空区域的规划思路、开发方式提供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胥爱欢  李红燕  
巴黎俱乐部是目前国际上化解多边体系主权信用风险的重要协调机制,有着50多年主权信用风险防控的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分析巴黎俱乐部在构建有约束力的债务危机化解机制、推动债务国恢复债务可持续性、建立差别化和针对性的救助机制、形成多阶段和动态化的救济安排执行机制等主权信用风险防控方面的规则构建和制度安排,剖析其在主权信用风险防控实践中存在的预防机制缺乏、单边利益驱动、差异化处理能力不足、执行机制存在零和博弈等局限性和弊端,并据此提出从建立有约束力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化解协调机制、建立以合作共赢为驱动力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机制、建立主权信用风险防控的差别化合作框架安排、建立防控主权信用风险的动态调整机制等四个方面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中主权信用风险防控,为"一带一路"倡议成功落实提供保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珊珊  赵清贺  曹梓豪  张祎帆  
景观渗透性指数反映景观保持水土的能力,可为景观功能评价提供新途径。本研究以北江干流河岸植被缓冲带为例,在阐述景观渗透性指数计算原理的基础上,以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植被数据源,以30m分辨率的DEM数据为地形数据源,结合USLE模型,对景观渗透性指数在研究区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分析研究区景观渗透性指数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景观渗透性指数分析在研究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渗透性值与侵蚀模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区景观渗透性指数时空差异显著,1995—2015年,整体呈增加趋势,而韶关、南雄和清远等地景观渗透性值较高并呈波动性变化;林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是影响渗透性指数时空分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景观渗透性指数在北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应用及其水土保持能力的评价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彭爱武  
英国先前学习认定具有为推动与实现终身学习提供具体途径和动力、申请目的明确、实施范围透明等优秀经验,也存在评估申请材料的具体指标不够透明与客观、先前学习认定的结果未细化、先前学习认定因机构与项目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局限等实践困境,给我们带来立足公民教育开发课程、基于多元诉求打造专业等融先前学习认定于课程开发与专业建设之中的启示。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英  石雨晨  
行走是体验城市的最基本方式,经典的城市行走文学形象是19世纪巴黎“都市漫游者”(flaneur)。20世纪早期的巴黎作为引领世界文艺创新的中心,吸引了众多美国作家和艺术家纷纷汇聚塞纳河畔,漫步巴黎街道。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通过回忆录、小说、新闻报道等不同叙事形式诉说巴黎的城市空间体验。20世纪早期美国文学中的巴黎都市漫游既承袭了19世纪的传统印记,也呈现出不同历史时代的鲜明特征,概括为以下六点:城市漫游者兼世界主义漫游者的双重身份、法国与美国之间的阈限人、与都市人群的主动融入、日常都市景观的具身体验、对流动性加速的反思、战争创伤后的救赎。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晓光  
作为海明威迷,美国人约翰·里兰竟然通过海明威的小说和生活资料整理出与海明威有关的巴黎地名132处,这就是文学青年的历史学术研究。按图索骥,喜欢海明威的粉丝就此可以重走海明威路。我也是海明威迷,去过他在古巴哈瓦那的寓所、住过的宾馆和美国芝加哥的出生地。巴黎因海明威一句"流动的盛宴"(movable feast)更加深我对这座浪漫城市的想象。和很多人一样,我对巴黎的喜爱也是难以言表的。巧合的是,我的那次行程还有一个目的是拜访王重民先生有关的地点。我也统计过王先生曾经居住过的地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饶舒琪  
自2000年以来,无论是整体效能、校长领导和教师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业表现,伦敦学校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实现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兼顾了教育公平。"伦敦效应"的出现之所以尤为引人关注,源自伦敦独特的基础教育环境:超负荷运转的学校系统、严峻的教师和校长短缺危机以及多元的学生背景。在学校自治权增加的影响下,"伦敦效应"的出现与其中小学的自我改进措施密切相关:在学校内部构建基于实证数据的管理文化、全纳且优质的教学文化、相互信任的教师文化;充分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并提供针对性指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晓光  
百年前,已有不少中国学人漫步在伦敦街头,如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傅斯年,他们怀揣梦想,或长或短的英伦经历即使没有改变他们的人生,至少开阔了视野,继而影响了众多国人。老舍的《二马》便是他在伦敦撰写的小说,通过这部名作,读者可以了解那时的伦敦和在伦敦中国人的生活状态。由于老舍的成就,他在伦敦的居所挂上了标识名人故居的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