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4)
- 2023(7070)
- 2022(6165)
- 2021(5655)
- 2020(4719)
- 2019(10607)
- 2018(10672)
- 2017(19992)
- 2016(11418)
- 2015(12758)
- 2014(13222)
- 2013(12673)
- 2012(11849)
- 2011(10607)
- 2010(10979)
- 2009(10197)
- 2008(10282)
- 2007(9644)
- 2006(8491)
- 2005(8080)
- 学科
- 济(41756)
- 经济(41679)
- 管理(37183)
- 业(31829)
- 企(26996)
- 企业(26996)
- 财(15816)
- 方法(15431)
- 制(14182)
- 数学(13037)
- 数学方法(12910)
- 中国(11438)
- 农(11284)
- 学(10675)
- 业经(9882)
- 体(9668)
- 务(9632)
- 财务(9607)
- 财务管理(9572)
- 企业财务(9015)
- 银(8636)
- 银行(8609)
- 税(8502)
- 地方(8458)
- 行(8141)
- 体制(8122)
- 税收(8080)
- 收(8040)
- 融(7831)
- 金融(7827)
- 机构
- 学院(161268)
- 大学(160164)
- 济(63072)
- 经济(61567)
- 研究(56519)
- 管理(54042)
- 理学(45074)
- 理学院(44501)
- 中国(43910)
- 管理学(43701)
- 管理学院(43418)
- 科学(35294)
- 财(35162)
- 京(33909)
- 农(31178)
- 所(30350)
- 江(27733)
- 研究所(26911)
- 财经(26081)
- 中心(25578)
- 业大(25041)
- 农业(24502)
- 经(23363)
- 州(21513)
- 省(21123)
- 北京(21097)
- 院(20601)
- 经济学(20254)
- 范(19405)
- 技术(19396)
- 基金
- 项目(101085)
- 科学(77653)
- 研究(72816)
- 基金(71667)
- 家(63394)
- 国家(62854)
- 科学基金(52564)
- 社会(44844)
- 社会科(42348)
- 社会科学(42342)
- 省(40907)
- 基金项目(37198)
- 教育(34485)
- 自然(34038)
- 划(33811)
- 自然科(33200)
- 自然科学(33183)
- 自然科学基金(32633)
- 资助(29665)
- 编号(29338)
- 成果(25538)
- 重点(23822)
- 制(23549)
- 部(22233)
- 课题(22050)
- 发(21663)
- 创(21146)
- 性(20027)
- 创新(19951)
- 科研(19432)
共检索到258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戈艺潼 吉滢 曾敏敏 郑学明 黄新祥 张盈
近年来,细菌外膜囊泡(OMVs)在抗肿瘤治疗中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探究伤寒沙门菌外膜囊泡(S. Typhi-OMVs)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不同细菌的OMVs,细胞增殖实验(CCK-8)检测各细菌OMVs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处理后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试剂盒检测铁死亡相关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提取的6种细菌OMVs中,S. Typhi-OMVs对HT-29细胞的增殖产生了最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呈现出浓度和时间梯度依赖性;RNA-seq显示HT-29细胞可能发生了铁死亡;S. Typhi-OMVs作用后,细胞内发生了铁沉积,氧化产物增多,抗氧化剂减少,符合铁死亡生化特征;SAT1是S. Typhi-OMVs处理后HT-29胞内mRNA表达量变化最大的基因;p53-SAT1-ALOX15是铁死亡的信号通路之一,S. Typhi-OMVs处理后胞内p53、SAT1、ALOX15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增高。以上结果表明,S. Typhi-OMVs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通过p53-SAT1-ALOX15信号通路诱导HT-29发生铁死亡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鹭 芦晶 王莹 逄晓阳 许嫚 张书文 吕加平
【目的】对紫色杆菌素作用后的结肠癌细胞HT29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探究其影响的代谢通路,揭示其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为新型抗癌药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不同剂量的紫色杆菌素处理HT29 24、48、72 h,通过MTT试验以及透射电镜分析其对结肠癌细胞的有效抑制剂量及抑制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提取的3个处理组的蛋白进行同位素标记,利用反相液相色谱(RP-LC)联用串联质谱(AB SCIEX Triple TOF5600)获得样品中的多肽及其相对丰度信息,通过数据库(NCBI.Human.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映宇 王宏斌 谢衡 伍春莲 彭青青 郑光耀 王金发
为探讨马尾松树皮提取物(PMBE)体外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生长的作用特点和机理,通过MTT、显微镜术、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研究PMBE抑制LoVo细胞生长的特点,运用免疫组化和RT-PCR探究相关分子机理。结果表明:PMBE时间-剂量依赖地抑制LoVo细胞的体外生长;PMBE处理后,流式细胞检测发现LoVo细胞周期阻滞于G1或S期,同时可检测到亚二倍体峰的出现;荧光镜检和透射电镜观察可看到LoVo细胞的核皱缩、边集甚或碎裂,以及有凋亡小体形成,其基因组经过凝胶电泳呈现典型的梯形Ladder;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MBE处理可上调LoVo细胞中p53和p21基因的转录效率,并下调B...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映宇 陈小红 伍春莲 谢衡 王金发
为深入研究马尾松树皮提取物(PMBE)的抑癌生长作用,构建PMBE的动物药理模型,本研究通过细胞培养、细胞活力检测(MTT实验)及计算机模拟评估马尾松树皮提取物(PMBE)抑制体外培养人大肠癌LoVo细胞生长规律,建立了马尾松树皮提取物(PMBE)、胎牛血清(FBS)及处理时间(t)三因素对LoVo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反应模型,利用该回归模型对三因素优化组合,同时就各因素单独效应及其互作效应进行了探讨。PMBE、FBS、t三因素适量水平搭配(0、1、0)可提高对LoVo的生长抑制效率,最高可达0.42,即三因子用量分别为140μg/mL、15%、48 h时效果最佳。系列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体外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南威 李莉莉 陈凯风 周洲平 潘鹏 关晋 徐成刚 廖明 张建民
【目的】通过揭示c-di-GMP通路基因STM2503调控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进而影响其环境应激能力的机制,以期挖掘调控鼠伤寒沙门菌压力适应性的关键因子,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λ-Red同源重组方法构建STM2503缺失株,并利用质粒PBAD表达STM2503来构建相应的基因回补株。然后通过检测不同STM2503表达水平菌株中信号分子c-di-GMP的含量揭示STM2503对菌株胞内c-di-GMP水平的影响。接下来,利用细菌运动性检测、结晶紫染色等试验检测了STM2503对菌株运动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从基因层面揭示其对菌株运动性和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机制。最后,通过抗生素处理、氧化应激、消毒剂应激等试验探究了STM2503对鼠伤寒沙门菌压力适应性的影响。【结果】与野生株(WT269)相比,STM2503的缺失使菌株胞内c-di-GMP含量升高了37.51%(P<0.001),且不影响菌株的正常生长。另外,STM2503的缺失提高了菌株各胞外基质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使缺失株胞外多糖、胞外DNA和胞外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0.30%(P<0.01)、33.59%(P<0.001)和27.60%(P<0.01),最终使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增强了1.63倍(P<0.01)。并且,269ΔSTM2503通过降低鞭毛合成相关基因fliA与flhC的表达使其在6 h的运动直径较野生株相比下降了17.22%(P<0.01)。这些变化最终导致269ΔSTM2503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阿莫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1—3倍,且在氧胁迫和SDS消毒剂胁迫下表现出了更强的适应能力。【结论】STM2503参与信号分子c-di-GMP的降解,并通过抑制胞外基质的合成降低鼠伤寒沙门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通过上调鞭毛合成基因的表达增强菌株的运动性,进而降低菌株的耐药性和环境压力适应能力,本研究为鼠伤寒沙门菌关键防控靶点的挖掘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林美 叶博 赵振军 李树英
为探讨独角莲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将不同浓度的独角莲根茎水提物(The aqueous extract from dried powdered rhizomes of Typhonium giganteum Engl.,AEoTGE)处理MCF-7细胞24,48,72h后,应用四甲基偶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试验、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表明:AEoTGE能够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并可诱...
关键词:
独角莲 乳腺癌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红 何珍 田棋 黄鑫淼 廖卫东 黄廷华 姚敏
利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表征鼠伤寒沙门氏菌株14028(Sal-14028),以研究其在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中的示踪作用,首先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通过电击法转入Sal-14028,经卡那霉素抗性培养基筛选和测序鉴定,获得了具有绿色荧光信号的阳性菌株并检测其荧光稳定性,命名为Sal-pPpagC-EGFP。接着在同等条件下对比荧光菌株和野生菌株(WT)的生长特性,通过小鼠感染试验检测EGFP基因的插入对荧光菌株毒力有无明显影响,以分析荧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应用荧光显微镜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荧光菌株在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吞噬溶酶体中的定位情况。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EGFP标记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强烈的绿色荧光,且所带荧光不受抗性选择的影响,可稳定遗传。相同培养条件下,荧光菌株Sal-pPpagC-EGFP生长曲线的变化趋势与野生株基本相同。另外,经过改良寇氏法计算出的LD_(50)与野生株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EGFP基因的插入对荧光菌株毒力无明显影响。荧光菌株在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后,吞噬溶酶体内可观察到标记菌株,并随着时间增加菌株数量呈现增长趋势。表明荧光菌株除了具备发光特性外,其他生物学性状没有明显改变。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芬芬 杨帆帆 谢中艺 王雨柔 黄新祥 生秀梅 张盈
为探究伤寒沙门菌对巨噬细胞凋亡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 TRAIL)信号通路的影响,对伤寒沙门菌感染THP-1细胞早期和后期提取细胞RNA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通过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对RNA-seq结果进行验证,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THP-1细胞的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加入TRAIL抗体结合TRAIL蛋白后,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感染早期THP-1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伤寒沙门菌感染THP-1细胞后,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在感染后期转录水平显著增加,Tnfsf10、Tnfrsf10b、Tnf、Fas在感染早期和后期转录均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活化增加,TRAIL、DR5蛋白表达增加;与PBS对照组相比,加入TRAIL抗体后caspase-3蛋白活化明显减弱,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综上,伤寒沙门菌通过部分激活TRAIL信号通路来诱导巨噬细胞凋亡.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丽丽 蔡淑娴 薛志慧 刘仲华
以赛珍珠5800铁观音为材料,测定乌龙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黄酮类物质、没食子酸、8种儿茶素和3种生物碱的含量;并将0、0.2、0.4、0.6、0.8和1.0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中,分别处理24和48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以0.6和0.8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处理LOVO细胞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乌龙茶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均较高,水浸出物含量达40.8%以上,茶多酚含量14.2%...
关键词:
乌龙茶 大肠癌细胞 增殖 凋亡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宇燕 王杜娟 王延章 Yaochu Jin
癌症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国家在癌症方面的支出占医疗总支出的很大比例。癌症存活性预测作为癌症预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辅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疗决策,进而降低癌症治疗成本。近年来,基于数据驱动的癌症存活性预测方法逐渐得到应用,而预测的准确性是评价预测方法性能的主要指标,因此提高癌症存活性预测方法的准确性一直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结直肠癌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癌症,为了提高结直肠癌存活性预测的准确性,利用遗传算法对随机森林进行改进,提出基于GA-RF的集成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遗传算法对随机森林中的决策树实行进化搜索,以提高集成分类准确率为目标选出决策树的满意集成。实验分别使用基于GA-RF的集成分类方法、决策树和参数优化的随机森林训练预测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存活性,利用SEER数据库的结直肠癌数据集对3种方法分别进行10折交叉验证,然后用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3个指标对它们进行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基于GA-RF的集成分类方法的预测精度最高(88.2%),参数优化的随机森林的预测精度次之(86.4%),但集成复杂度远高于基于GA-RF的集成分类方法,决策树的预测精度最差(74.2%),而基于GA-RF的集成分类方法还表现出了最好的泛化性能。该集成分类方法对随机森林进行了有效的改进,能以更高的运算效率和更好的准确性预测结直肠癌存活性,可以为结直肠癌的预后提供决策参考,弥补经验预测的不足,该方法的提出对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实际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宇燕 王杜娟 王延章 Yaochu Jin
癌症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国家在癌症方面的支出占医疗总支出的很大比例。癌症存活性预测作为癌症预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辅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疗决策,进而降低癌症治疗成本。近年来,基于数据驱动的癌症存活性预测方法逐渐得到应用,而预测的准确性是评价预测方法性能的主要指标,因此提高癌症存活性预测方法的准确性一直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结直肠癌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癌症,为了提高结直肠癌存活性预测的准确性,利用遗传算法对随机森林进行改进,提出基于GA-RF的集成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遗传算法对随机森林中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锦锦 周晔 黄卫东 刘国祥 孙丛丛 樊超 陈立轩 李俊洋
目的:基于EQ-5D-3L量表测量结直肠癌患者健康效用值,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黑龙江省结直肠癌患者收治最为集中的三家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查,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Tobit模型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最终有效应答共300例患者,健康效用值平均值为0.590±0.310。患者在行动、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不适和焦虑/抑郁5个维度存在问题的比例分别为50.0%、54.0%、55.7%、57.0%和57.3%。家庭年收入、治疗方案、疾病分期和是否进行造瘘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健康效用值较低,家庭年收入、治疗方案、疾病分期和造瘘是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昌艳 李雪娇 黄新祥
通过研究σ因子和RNase对伤寒沙门菌非编码RNA ArpH表达的影响,并结合全基因组芯片的结果,初步探讨ArpH对细菌侵袭力和胞内生存力的影响.应用qRT-PCR检测了rpoE和rpoS对ArpH转录的影响,以及RNase Ⅲ、RNase G和RNase E分别对ArpH降解的影响.另外还利用全基因组芯片技术对ArpH高表达菌株在氧应激下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最后观察了ArpH对伤寒沙门菌侵袭力的影响和对胞内生存力的作用.结果显示,rpoE在酸、氧及高渗应激下、rpoS在氧应激下调节ArpH的转录.细菌中RNase Ⅲ主要参与了ArpH的降解.氧应激下高表达ArpH后,基因表达上调的有89个,基因表达下调的有24个.ArpH高表达可以减弱伤寒沙门菌对上皮细胞的侵袭力,并能增强细菌的胞内生存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燕燕 木泰华 张苗
【目的】探讨pH改性和热改性甘薯果胶对结肠癌细胞HT-29、乳腺癌细胞Bcap-37和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改性前后甘薯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分子量、微观结构及癌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果胶改性后半乳糖醛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酯化度和分子量降低,微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未改性、pH改性和热改性甘薯果胶对3种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改性后甘薯果胶对3种癌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改性甘薯果胶对HT-29和Bcap-37的抑制效果更显著。【结论】改性甘薯果胶对HT-29和Bcap-37的增殖抑制效果较...
关键词:
甘薯果胶 改性 癌细胞 增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宁程程 李娜 郭蕴 季春辉 王立霞 李志远 乔军 孟庆玲 才学鹏
【目的】鼠伤寒沙门菌(STM)是一种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原菌,研究STM小RNA(sRNA)STnc290基因的分子特征和在细菌的细胞侵染及小鼠致病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PCR扩增STM sRNA STnc290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STnc290基因的序列特征、二级结构分子特征及预测潜在靶基因。同时,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STnc290基因缺失株及回补株;通过分析STM-SL1344、STM-ΔSTnc290及△STnc290/STnc290在侵染细胞、小鼠半数致死剂量、小鼠存活率、致病小鼠肝脾载菌量和小鼠肝脾病理变化差异,利用qRT-PCR检测STnc290基因调控的潜在靶基因转录水平。【结果】sRNA STnc290基因大小为79 bp,其上游序列含有-10 box和-35 box的启动子核心序列TGATATATA和CTGACA,并且还存在σ因子rpoD16结合位点AAATAATT;STnc290基因的二级结构含有典型的茎环结构;通过在线软件预测发现STnc290基因两个潜在的靶基因为pqaA和narX基因。STM-SL1344、STM-ΔSTnc290及ΔSTnc290/STnc290菌株生长测定显示,与STM-SL1344和ΔSTnc290/STnc290回补株相比,STnc290基因缺失株在生长特性上无明显差异(P>0.05);与STM-SL1344株相比,STM-ΔSTnc290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黏附、侵袭能力均显著减弱(P<0.05);STM-ΔSTnc290株感染小鼠半数致死剂量显著升高(P<0.05);STM-ΔSTnc290株感染的小鼠存活率显著高于亲本株(P<0.05);STM-ΔSTnc290株感染小鼠肝脾载菌量在感染后第7、9天显著降低(P<0.05)。qRT-PCR检测表明,STnc290基因缺失株靶基因pqaA和narX转录水平均显著下调(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