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4)
- 2023(11416)
- 2022(10001)
- 2021(9526)
- 2020(7872)
- 2019(18285)
- 2018(18084)
- 2017(35391)
- 2016(19188)
- 2015(21336)
- 2014(21478)
- 2013(21247)
- 2012(19327)
- 2011(17335)
- 2010(17069)
- 2009(15479)
- 2008(15011)
- 2007(13194)
- 2006(11282)
- 2005(9821)
- 学科
- 济(74522)
- 经济(74440)
- 管理(55728)
- 业(53451)
- 企(45148)
- 企业(45148)
- 方法(36723)
- 数学(31832)
- 数学方法(31489)
- 财(18913)
- 农(18851)
- 中国(18576)
- 学(17764)
- 业经(16268)
- 地方(14163)
- 制(13654)
- 贸(13173)
- 贸易(13164)
- 理论(13037)
- 易(12748)
- 务(12738)
- 财务(12677)
- 财务管理(12653)
- 技术(12491)
- 农业(12333)
- 企业财务(12087)
- 和(12064)
- 融(11817)
- 金融(11816)
- 银(11806)
- 机构
- 大学(274040)
- 学院(270851)
- 管理(110855)
- 济(105450)
- 经济(103082)
- 理学(96869)
- 理学院(95780)
- 管理学(94083)
- 管理学院(93597)
- 研究(89695)
- 中国(66225)
- 京(58239)
- 科学(57025)
- 财(48328)
- 所(45030)
- 农(44463)
- 业大(42285)
- 研究所(41277)
- 中心(40322)
- 财经(39572)
- 江(37729)
- 北京(36652)
- 经(36127)
- 农业(35058)
- 范(34956)
- 师范(34607)
- 院(32587)
- 州(31178)
- 经济学(31131)
- 财经大学(29828)
- 基金
- 项目(191044)
- 科学(150255)
- 基金(139894)
- 研究(137202)
- 家(122508)
- 国家(121514)
- 科学基金(104595)
- 社会(85579)
- 社会科(81063)
- 社会科学(81040)
- 基金项目(75063)
- 省(73922)
- 自然(70282)
- 自然科(68687)
- 自然科学(68670)
- 自然科学基金(67453)
- 教育(62700)
- 划(62687)
- 资助(57798)
- 编号(55264)
- 成果(44117)
- 重点(42274)
- 部(42172)
- 创(39831)
- 发(39637)
- 课题(37440)
- 创新(37080)
- 科研(36908)
- 教育部(36099)
- 大学(35637)
- 期刊
- 济(112127)
- 经济(112127)
- 研究(79213)
- 中国(47869)
- 学报(45756)
- 科学(41852)
- 管理(40109)
- 农(39564)
- 财(35735)
- 大学(34186)
- 学学(32300)
- 教育(28266)
- 农业(27721)
- 融(23869)
- 金融(23869)
- 技术(22046)
- 财经(19424)
- 业经(18438)
- 经济研究(17951)
- 经(16417)
- 理论(14618)
- 问题(14465)
- 图书(14323)
- 业(13950)
- 科技(13801)
- 实践(13514)
- 践(13514)
- 技术经济(12981)
- 版(12434)
- 现代(12141)
共检索到384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宁 刘春林
发布澄清公告是上市公司应对市场传闻的重要途径。澄清公告能否有效应对市场传闻呢?本文针对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提高澄清效力。结论表明,有效市场假说在传闻澄清问题上没有得到支持,投资者对澄清公告反应不足。研究还发现,内容详细的澄清公告有助于消除传闻影响,股价在公告后30日内得以恢复;内容简略的澄清公告则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公告后60日内股价下跌幅度依然保持在4%的水平。本文研究是对行为金融理论的拓展,其结论一方面提示企业面对市场传闻应进行详细澄清,另一方面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获得超额利润的投资策略。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宁 刘春林
发布澄清公告是上市公司应对市场传闻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从上市公司传闻响应的角度对澄清公告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重点探讨了企业"回应方式"和"停牌策略"的作用。研究发现:两因素将对澄清公告的市场反应产生影响,但两者在不同性质传闻样本中的作用并不一致。回应方式会显著影响负面传闻澄清公告的市场反应,而对于正面传闻,回应方式的影响并不明显。停牌策略将降低正面传闻澄清后的市场反应程度,但却增加负面传闻澄清后的市场反应程度。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王雄元 刘立红 王珊
文章以澄清及时性、澄清态度和澄清内容准确性刻画澄清公告可信度,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澄清公告可信度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澄清越及时,澄清态度越肯定,澄清内容越准确,澄清公告的可信度越高,市场反应越大,市场对利好消息的可信度有更显著的市场反应。
关键词:
澄清公告 信息含量 信息可信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宏斌 胡伟燕 刘玥君
本文以2009—2018年在证监会指定披露渠道发布澄清公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在自媒体转发澄清公告或在澄清公告期间发布其他利好消息所带来的市场反应,以及在不同市场行情下该市场反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证监会指定媒体发布澄清公告后,又在微博转发该澄清公告,会显著增强其澄清效果,增大正向的市场反应;特别是在牛市及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期,微博转发澄清公告会显著提高澄清公告的正向市场反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于澄清公告披露窗口期内在微博发布其他利好消息反而会削弱澄清公告的澄清效果,且该影响在熊市和投资者情绪低落时期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澄清公告和自媒体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上市公司选择适宜的自媒体行为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青春 周静婷
以2012年3月1日—2015年2月28日期间中国A股27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不同性质的市场传闻、不同态度的澄清公告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熊牛市对比,研究了不同市场态势下的市场传闻与澄清公告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传闻使股票价格产生显著的异常波动,且利好传闻导致的正向股价异动在传闻确认前就已经显著发生,但澄清公告的作用并不显著;牛、熊市阶段市场对利好传闻都反应过度,但利好传闻的澄清效果在熊市比在牛市时更显著;利空传闻及其澄清公告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牛市要比熊市更显著。本文的研究为证券监管机构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供依据,也有助于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传闻...
关键词:
市场传闻 澄清公告 股价波动 事件研究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邹静 袁祖应 童中文
运用内容分析法收集2006年—2014年上市银行的市场传闻样本,应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研究市场传闻及澄清公告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市场传闻发生前5天至澄清公告发布后2天,银行系统性风险呈显著上升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传闻的来源与停牌策略会显著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正面传闻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更大,传闻日当天采取停牌策略有利于减小银行系统性风险。而不管是权威媒体发布的还是非权威媒体发布的传闻,澄清公告详细与否都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检验了心理学理论在金融市场中的有效性,拓展了金融市场领域的研究范畴,同时为上市银行应对市场传闻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宁 刘春林
发布澄清公告是上市公司应对市场传闻的主要途径。然而,在中国证券市场中,澄清公告却澄而不清,其原因在于某些因素会影响澄清公告的有效性。文章主要围绕信息内容(否认措辞)和信息来源(澄清企业的声誉与传闻媒体的权威性)两类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否认措辞将对澄清效果产生影响,并且两者的关系同时受到企业声誉和媒体权威性的调节作用,企业声誉越差,媒体权威性越高,否认措辞对澄清效果的影响越大。研究结论检验了心理学理论在证券市场中的有效性,拓展了金融市场领域的研究范畴,同时为上市公司应对市场传闻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林雁 唐雪松 彭情
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传闻澄清都是资本市场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手工搜集了2010年至2013年样本公司发布的传闻澄清公告,研究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传闻澄清公告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主要影响否定式澄清公告的效果,具有"股价回复效应",即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否定式澄清公告对股价的回复作用越显著;考虑澄清公告披露是否积极后发现,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否定式澄清公告的效果还具有"补充效应",表现为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披露不积极的否定式公告对股价的回复作用越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公司会显著地倾向于积极披露否定式公告,迅速澄清假消息;而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对肯定式公告与否定式公告都会积极公布;另外,信息披露质量的股价回复效应在对负面传闻和财务类传闻的澄清中更为显著。本文从澄清公告效果的角度重新论证了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提升市场效率的重要作用,拓展了相关研究,也为规范上市公司传闻澄清措施提供了现实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伍利娜 高强
本文采用超额收益法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对 1 999- 2 0 0 0年中国证监会以及深交所和上交所处罚公告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 ,市场对处罚公告在公告日后具有明显的正反应。针对不同的受处罚原因 ,市场反应也不同 :因信息披露问题受到处罚的公司 ,公告日后市场有显著正反应 ,而借助资金违规受处罚的公司 ,公告日后市场为显著负反应。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对比股票市场对 1 999年 7月 1日至 2 0 0 0年6月 3 0日处罚公告和 CPA负面审计意见的反应 ,证实资本市场对处罚公告和负面审计意见的反应具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处罚公告 市场反应 超额收益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立平 陈向明
世界范围内的质性研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理论更加丰富多样,促进了社会科学领域理论的发展、研究方法的创新、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学科间的交叉与整合等。然而,关于质性研究方法论的特点、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理论作用、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迷思不断困扰着研究者,对于质性研究自身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澄清质性研究八大迷思(质性研究就是“讲点故事”;质性研究仅需要一套技术,不需要理论;质性研究只能研究小样本;几次访谈就可以实现质性研究的资料饱和;质性研究资料分析只需归类和编码就可以了;质性研究论文要遵循固定格式;质性研究评价要参考定量研究评价标准;混合研究方法比单一质性研究方法效果更好),希望进一步厘清质性研究的基本原理,并为质性研究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媛媛 王邵安
重述公告的频繁发生,有很强的信号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财务重述研究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年报更正公告按照消息性质和时间跨度进行细分。以2008年至2011年间我国沪市A股发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更正公告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更正公告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年报更正公告总体上对公司价值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同性质、不同时间跨度的更正公告的市场反应有明显差异,从而得到了不同时间跨度的更正公告具有价值相关性的证据,揭示了上市公司更正公告披露的择机行为,股票市场对该择机行为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关键词:
财务重述 更正公告 市场反应 超额收益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力云 夏芸
本文通过手工搜集数据,以中国A股市场2007-2011年发布过年报补充更正公告的公司作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模型相结合,分析公告披露前后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对上市公司披露补充更正公告这一事件有负面反应。具体来说,市场对更正公告的反应程度最高,对涉及调减利润的公告和涉及核心指标更正的公告有显著为负的市场反应。
关键词:
补充更正公告 市场反应 累计超额回报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宏 魏华梅 寇俊
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景点。规划工作的研究重点是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设计工作的研究重点是某种要素中特定单体的建造方案。总体规划研究的是全局关系,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研究的是局部关系,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着重研究外因、修建性详细规划着重研究内因。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园林规划、景观设计等专业有较强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应有选择地借用相关专业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标准,为旅游景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服务。
关键词:
修建性详细规划 规划体系 规划理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侯伟
低碳生态城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研究主要围绕低碳生态城市控规技术理性和公共政策属性两方面展开。技术理性方面主要从低碳生态控规的"内在科学性"与"外在约束性"进行研究;公共政策属性方面主要围绕低碳生态控规实施总结等内容展开。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技术理性研究为主要议题,公共政策属性研究薄弱。文章以此为视角,对既有研究进行评述,讨论当前研究不足,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低碳生态城市 控制性详细规划 研究综述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贾明 阮宏飞 张喆
基于2006年至2012年A股证券市场的澄清公告,运用内容分析法收集澄清传闻样本,应用事件研究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澄清正面和负面传闻的效果以及传闻来源和澄清公告特征对其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索澄清公告的辟谣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正面传闻,澄清公告具有辟谣的效果;对于负面传闻,澄清公告不仅无法辟谣,反而起反作用。相对于非权威媒体发布的正面传闻而言,通过权威媒体发布的正面传闻更难以辟谣;相对于发布名义性澄清公告而言,通过发布技术性澄清公告能更有效地对正面传闻进行辟谣;但就负面传闻而言,没有得到显著的结果。研究结果为系统评价上市公司澄清公告的作用提供经验证据,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