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6)
- 2023(10688)
- 2022(9218)
- 2021(8753)
- 2020(7187)
- 2019(16632)
- 2018(16706)
- 2017(31950)
- 2016(17557)
- 2015(19870)
- 2014(19903)
- 2013(19448)
- 2012(17432)
- 2011(15620)
- 2010(15477)
- 2009(13916)
- 2008(13407)
- 2007(11431)
- 2006(9890)
- 2005(8535)
- 学科
- 济(67519)
- 经济(67448)
- 管理(51049)
- 业(47514)
- 企(38908)
- 企业(38908)
- 方法(32786)
- 数学(28146)
- 数学方法(27810)
- 农(19571)
- 中国(16844)
- 学(16306)
- 业经(16046)
- 财(15204)
- 环境(14600)
- 地方(14358)
- 农业(13437)
- 理论(12715)
- 和(12402)
- 划(11015)
- 贸(10999)
- 贸易(10994)
- 技术(10974)
- 易(10638)
- 制(10408)
- 务(9912)
- 教育(9874)
- 财务(9849)
- 财务管理(9830)
- 企业财务(9301)
- 机构
- 大学(245730)
- 学院(245304)
- 管理(100340)
- 济(91958)
- 经济(89809)
- 理学(87870)
- 理学院(86910)
- 管理学(85369)
- 管理学院(84953)
- 研究(79596)
- 中国(56851)
- 京(52833)
- 科学(51889)
- 农(39601)
- 财(39541)
- 所(39337)
- 业大(39171)
- 研究所(36378)
- 中心(35732)
- 江(33978)
- 范(33308)
- 北京(33284)
- 师范(32998)
- 财经(32658)
- 农业(31040)
- 经(29723)
- 院(29292)
- 州(28232)
- 师范大学(26797)
- 技术(26681)
- 基金
- 项目(176135)
- 科学(137764)
- 研究(129064)
- 基金(126446)
- 家(110278)
- 国家(109366)
- 科学基金(94031)
- 社会(79267)
- 社会科(75031)
- 社会科学(75009)
- 省(69442)
- 基金项目(68147)
- 自然(62127)
- 自然科(60593)
- 自然科学(60580)
- 自然科学基金(59452)
- 教育(58891)
- 划(58323)
- 编号(53238)
- 资助(51688)
- 成果(41779)
- 重点(39111)
- 部(37999)
- 发(37341)
- 创(36522)
- 课题(36283)
- 创新(33967)
- 科研(33546)
- 大学(32783)
- 项目编号(32429)
共检索到340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庆斌
传统钧瓷是我国陶瓷中的珍奇瑰宝,其造型、色彩和独特的神奇窑变艺术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采用传统设计方法和生产工艺,并缺乏生态设计理念指导和环境保护意识,造成产品成品率很低,原材料浪费严重,阻碍了钧瓷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本文结合现代生态设计思想和方法,探讨传统钧瓷的现代生态设计和生产,以期实现钧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钧瓷 生态设计 生态生产 生态制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永彪 罗晗旖 唐大立
在"中国钧瓷之都"区域品牌建设的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钧瓷之都"区域品牌构建的激励、约束和龙头企业培育引导三个机制,提出了"中国钧瓷之都"区域品牌建设的路径: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区域品牌管理;实施区域品牌准入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创建名牌,众星捧月塑造区域品牌;鼓励研发创新,加快产业和区域品牌升级;加强区域品牌传播,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实施整合营销策略,政府、协会、企业共同推动区域品牌建设。
关键词:
中国钧瓷之都 区域品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永彪
钧瓷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多次被选为国礼赠送国宾。但是,与景德镇、德化等瓷区相比,钧瓷的名片效应还不太显著。在一个品牌竞天下的时代,品牌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应对严峻的市场营销挑战,钧瓷企业必须加强品牌管理,认真实施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工艺大师品牌、企业品牌和商标品牌战略,才能取得竞争优势,有更大的成长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
关键词:
禹州市 钧瓷 品牌管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钧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因这里曾是夏朝的都城,因建有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启举行开国大典的钧名而得名。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定为御用珍品,属皇宫专用贡瓷、宝瓷。钧瓷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被称为“国之瑰宝。”元、明、清各朝代的豪门贵族常以珍藏钧瓷来夸耀其富豪,当时就享有“纵有家才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室无钧瓷,不可自夸富”之说。钧瓷是中国古代的名窑奇珍,为宋、元、明、清四朝宝瓷。现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堪为世界一绝。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于正松 李小建
传统工艺产业规模演变与空间演化机制探析是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前提。以河南省禹州神垕镇钧瓷产业自唐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为对象,引入路径依赖与蝴蝶效应理论,构建解释传统工艺产业规模演变的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偶发事件所引致的蝴蝶效应比技术进步对其规模演进影响更大,进而形成的路径依赖多是非效率选择的,空间演变的主要动力是政策安排和技术进步。正式制度安排对其技术进步与集群形成有重要推动作用,但应注意其影响的两面性,减少对"地方性"特征的冲击。
关键词:
钧瓷产业 规模 空间 演变 禹州神垕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文河 王军 金明
残酷的自然气候和匮乏的资源条件造就了青海传统民居独特的生存智慧和鲜明的高原特色。在当前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承载力下降的客观环境下,传统民居绿色生态的营建智慧对当前人居环境建设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挖掘和归纳传统民居适应环境、节约资源的生存智慧,引入现代生态建筑理念,研究探索乡土民居更新绿色设计方法,是实现地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窦小敏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聚落形态,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城市不是自然要素及自然力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人类对城市空间功能的需求,构成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依据。然而,城市空间又不可能脱离自然空间独立存在,因此提出了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与自然空间保持和谐的要求,这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景观设计学》(【英】Robert.Holden/Jamie.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强
自从本世纪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艺术设计教育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纪元,艺术设计学科地位的提升也促进了现代设计的转型,现代设计基础理论教学与传统造型形式融合研究,有助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由马志强编写的《造型与设计:设计基础教学》一书,对现代设计基础理论教学与传统造型形式融合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意义。该教材主要围绕我国美术院校美术教学改革新思路编写而成的,作者针对当前我国艺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恩举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但人类在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展示他们伟大的征服力量和聪明才智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因此,倡导生态设计,以设计来推行人们实践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就成了当今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生态设计,就是在生态哲学的指导下,运用生态思维,充分考虑产品和人、产品和环境的密切关系,在满足人的功能需求的同时,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文野 王湘君
城市最深刻的特征在于它的文化特征 ,而文化又深深根植于传统中。传统的城市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步伐。首先以上海和苏州为例论述了城市设计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 ,指出两者应当相互渗透 ,相互依存。同时指出 ,建筑与城市不是因为年代久远而具有历史性和传统性 ,而是因为所传承下来的结构和风物具有成熟恒久的内涵 ,具有超越一切的原动力 ,这才是传统。具体到设计中 ,应当寻求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辨证融合。其策略包括 :①手法上传统与现代结合 ;②绿色概念和可持续发展概念 ;③历史保护概念 ;④人与环境和谐。图 3参 5
关键词:
城市设计 传统 现代 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白雅力克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通过历代陶瓷的创新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陶瓷制作技术。闻名遐迩的陶艺品获得了中外群众的青睐和喜闻乐见,陶艺课程也得以在中外高校或中小学开设。中国陶艺正在走进高校课堂和普通家庭,很多高校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源远流长的中国陶瓷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陶瓷艺术集自然科学、工艺与技术、实用与审美于一身,是人化的自然物,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陶艺这种既年轻又古老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治东 李禄胜
本文以“天人合一”的农业生态系统为总体架构,通过梳理、分析传统农业所蕴含的循环经济思想和珍惜、保护、适应生态环境的传统理念,从中提炼支撑和指导传统农业持续发展的理论、原理和规则,探索将传统农业思想嵌入现代农业生态体系,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充 程磊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文化产业正在发挥着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发展质量、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而文化产业集聚区则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把生态文明建设与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走"双赢"路子,对实现区域经济的永续发展,建设美丽景德镇、美丽中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文明视角下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探讨了集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表明,只有实现生态文明与集聚区规划、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相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景德镇 陶瓷文化产业 集聚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莎莉 郭凯欣 龚克 欧阳桃花
产品与用户匹配是决定创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创产品如何与用户匹配则是一个尤其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文创产品因其观念价值的不确定性和用户需求的模糊性,需要构建独特的文创产品与用户匹配机制。本文遵循"假设—构建—验证"的精益创业逻辑,通过对小微文创企业宇弦陶瓷开展纵向单案例研究,基于匹配视角探讨传统文创产品与用户匹配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有三点:首先,识别了文创产品具有功能价值与观念价值双重属性与作用,其中观念价值的创造与传递是影响传统文创产品与用户匹配的关键因素;其次,既要构建功能型最简可行产品验证产品功能价值假设,更要构建以产品认知与情景体验为核心的服务型最简可行产品验证产品观念价值假设;最后,产品与用户二元匹配机制协调互补、共同迭代才能实现文创产品与用户持续匹配。本研究为文创企业探索基于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新产品,寻求产品与用户双边匹配提供了方法指导,对政府制定培育支持小微文创企业创业活动的政策计划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文创产品 匹配 最简可行产品 迭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