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1)
- 2023(5820)
- 2022(4583)
- 2021(4156)
- 2020(3480)
- 2019(7579)
- 2018(7024)
- 2017(13775)
- 2016(6731)
- 2015(7144)
- 2014(6805)
- 2013(6611)
- 2012(5927)
- 2011(5327)
- 2010(5524)
- 2009(5842)
- 2008(4728)
- 2007(4221)
- 2006(3761)
- 2005(3671)
- 学科
- 融(25968)
- 金融(25968)
- 济(24861)
- 经济(24833)
- 银(24028)
- 银行(24027)
- 业(23382)
- 行(23302)
- 管理(17784)
- 企(17779)
- 企业(17779)
- 中国(17299)
- 中国金融(11178)
- 险(10747)
- 制(10691)
- 保险(10656)
- 财(10125)
- 方法(9556)
- 业经(9033)
- 数学(8594)
- 数学方法(8545)
- 农(8438)
- 务(7941)
- 财务(7929)
- 财务管理(7914)
- 企业财务(7594)
- 地方(7129)
- 农业(6336)
- 业务(5933)
- 度(5669)
- 机构
- 学院(86747)
- 大学(84655)
- 济(39150)
- 经济(38268)
- 管理(33411)
- 中国(32639)
- 理学(27597)
- 理学院(27407)
- 管理学(27026)
- 管理学院(26891)
- 研究(25163)
- 财(23044)
- 融(18667)
- 银(18481)
- 金融(18344)
- 财经(17812)
- 银行(17761)
- 行(16664)
- 京(16428)
- 经(16168)
- 中心(15372)
- 人民(14135)
- 财经大学(13590)
- 经济学(13577)
- 国人(13382)
- 中国人(13330)
- 中国人民(12772)
- 江(12542)
- 经济学院(12437)
- 科学(11804)
- 基金
- 项目(54267)
- 科学(43135)
- 研究(42185)
- 基金(40478)
- 家(33381)
- 国家(33030)
- 科学基金(29595)
- 社会(28703)
- 社会科(27311)
- 社会科学(27304)
- 省(21065)
- 基金项目(20923)
- 教育(17994)
- 自然(17339)
- 编号(17170)
- 自然科(17007)
- 自然科学(17004)
- 资助(16735)
- 自然科学基金(16722)
- 划(16720)
- 成果(13700)
- 融(12213)
- 创(12173)
- 国家社会(12170)
- 重点(11948)
- 性(11883)
- 部(11763)
- 发(11721)
- 制(11590)
- 课题(11369)
共检索到142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惺惟
中国当前的金融风险隐患点,既包括传统的金融风险,也包括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新型金融风险,二者同根同源、相互交叉、同步出现,使中国处在金融“双风险”的聚集期、散发期,也容易产生共振效应,增加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传统金融风险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新型金融风险理论基础一致,基因耦合度较高,传导载体、传导链条和节点传染模式一致。金融“双风险”共振对传统金融监管造成冲击,使其应对乏力。金融“双风险”共振会倒逼科技驱动型金融监管崛起,在传统金融监管维度之外,加之以科技维度,形成金融监管的双维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暖
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将资源配置到充满经济活力的领域、实现制度增量改革、释放市场创造力,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逻辑起点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定价优势与未来发展方向当前实体融资难题主要源于金融活动为机构意志所左右,而互联网金融发端的本质正是通过交易激活金融市场的效率与生机,让市场因素在金融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作为一种经济行为,金融活动的本质是金融资源的配置。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指出,经济资源的配置无非企业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宇阳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我国迅速发展,由于门槛较低且操作便捷,参与互联网金融的人群规模不断增大,甚至开始冲击到以银行业为主的我国传统金融体系。但互联网金融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给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者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产生的主要风险类型,并提出了使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模式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卜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居民网络消费、投资、理财的需求,催生了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投资习惯的同时,也颠覆着传统金融业的盈利和发展模式。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有网络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信息泄漏的风险。从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目前不论是网络支付、网络融资还是互联网金融渠道的互联网金融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裴平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着力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仍处于风险易发高发期,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随之而来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甚至国家安全都构成了一定威胁。然而,在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治理方面,已有的部分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视野不够开阔、研究方法守旧、对问题及其对策的论证力度不够深入等缺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文虎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过程中蕴藏风险的累积与暴露,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和主要类型,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并从监管主体、目标和原则、监管思路以及具体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征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还存在很多空白。互联网金融除具有传统金融的风险外,还面临互联网本身所带来的风险,这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可从监管标准、监管主体、风险预警及监管评估等方面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对策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黎来芳 牛尊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有效推动了金融行业格局和服务理念的变化,完善了整个社会的金融体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频发,对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应健全法律法规,加强金融创新过程的监管;明确监管主体,完善监管的协调机制;建设征信体系,实现金融创新的风险预警。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娟 黄柏翔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带来了金融市场的巨大创新与变革,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互联网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逐渐改变着原有金融机构操作流程和业务模式,对传统金融业务形成了直接冲击,影响了金融机构传统的利差盈利模式。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存在监管阶段性断档、风险频发、市场发育不健全、投资者盲目等隐患,从而引发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灏来 李越冬
2013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其中第三方支付余额宝风生水起,300余家P2P公司分享"网络借贷"盛宴,2013年甚至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模式和产品不断涌现,学术界也迎来了一股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热潮。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问题也渐渐突显,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我国国家审计监控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路径,分为基本路径和扩展路径。基本路径包括建立国家审计互联网金融法规,成立互联网金融审计小组,开展互联网金融综合审计,合理利用互联网金融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成果,完善互联网金融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扩展路径主要是指通过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合作而实现的路径,包括建立...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国家审计 金融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黎来芳 牛尊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有效推动了金融行业格局和服务理念的变化,完善了整个社会的金融体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频发,对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应健全法律法规,加强金融创新过程的监管;明确监管主体,完善监管的协调机制;建设征信体系,实现金融创新的风险预警。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才然 王宁
近年来,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金融领域,大力开展第三方支付、销售理财产品、P2P借贷等业务,日益侵蚀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面对挑战,商业银行借鉴互联网思维创新求变,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业务。需要看到,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风险与金融相伴相生,风险管控是金融业的核心。商业银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同时应重视相关风险的识别和防范,从而确保互联网金融乃至银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形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光辉 吴超 吴栩
度量互联网金融风险非常重要,但传统的风险度量模型能否有效度量其风险,何种模型能更有效地度量其风险犹未可知。以余额宝的风险度量为例,分析了在90%和95%置信水平下的最优GARCH-Va R和GARCH-CVa R模型,作为对应置信水平下的Va R和CVa R的度量。结果表明,CVa R模型能更有效地度量互联网风险,其不仅可以很好地度量现有的风险水平,还对风险具有预测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树 钟洁
文章通过理论与实证兼顾的分析方式,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如何展开,如何在低风险下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与实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控制思路与控制依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风险 控制 库恩-塔克 概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彩凤 梁静溪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业态。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角度出发,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进行评价。基此认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主要为操作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网络技术安全风险和法律及声誉风险,并且各种风险之间具有相对明显的叠加性。其中,运营风险中的流动性风险、法律及声誉风险中的网络洗钱风险、操作风险中的支付方式创新风险和供应商操作风险、网络技术安全风险中的病毒感染风险为我国互联网金融总体风险的关键驱动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