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2)
- 2023(4183)
- 2022(3404)
- 2021(3139)
- 2020(2600)
- 2019(5970)
- 2018(5630)
- 2017(11719)
- 2016(5557)
- 2015(6021)
- 2014(5684)
- 2013(5575)
- 2012(5022)
- 2011(4521)
- 2010(4946)
- 2009(4980)
- 2008(3901)
- 2007(3599)
- 2006(3298)
- 2005(3174)
- 学科
- 融(24369)
- 金融(24369)
- 济(24242)
- 经济(24227)
- 银(21464)
- 银行(21462)
- 行(20957)
- 业(18784)
- 企(16781)
- 企业(16781)
- 管理(15259)
- 中国(14452)
- 中国金融(10906)
- 制(9431)
- 业经(7968)
- 财(7709)
- 方法(7485)
- 地方(7211)
- 体(6882)
- 数学(6156)
- 数学方法(6125)
- 农(6099)
- 务(6027)
- 财务(6015)
- 财务管理(6010)
- 贸(5965)
- 贸易(5955)
- 易(5835)
- 企业财务(5802)
- 产业(4892)
- 机构
- 学院(72144)
- 大学(69356)
- 济(34325)
- 经济(33568)
- 管理(27717)
- 中国(25115)
- 理学(23316)
- 理学院(23164)
- 管理学(22950)
- 管理学院(22837)
- 研究(22501)
- 财(16662)
- 银(14857)
- 银行(14389)
- 融(14183)
- 金融(13915)
- 行(13509)
- 京(13404)
- 财经(13245)
- 中心(13042)
- 经(11987)
- 经济学(11465)
- 人民(11316)
- 江(10536)
- 经济学院(10484)
- 国人(10315)
- 科学(10268)
- 中国人(10267)
- 中国人民(10192)
- 所(10064)
- 基金
- 项目(44831)
- 研究(35901)
- 科学(35756)
- 基金(32589)
- 家(26808)
- 国家(26551)
- 社会(23848)
- 科学基金(23693)
- 社会科(22847)
- 社会科学(22844)
- 省(18174)
- 基金项目(17018)
- 教育(15779)
- 编号(15028)
- 划(14163)
- 资助(13465)
- 自然(13443)
- 自然科(13191)
- 自然科学(13189)
- 自然科学基金(12969)
- 成果(12306)
- 融(10589)
- 发(10561)
- 创(10463)
- 课题(10203)
- 国家社会(10041)
- 重点(10030)
- 性(9965)
- 创新(9753)
- 部(9734)
共检索到117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莫易娴
2013年国内互联网金融出现爆发式增长,给传统金融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本文在分析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异同点的基础上,就互联网金融如何与传统金融在进行必要的竞争的同时,利用各自优势开展分工合作,以及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前景如何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传统金融 互联网金融 竞争与合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静
互联网金融从资产端、负债端和支付端对传统银行业形成冲击,加速了金融脱媒和金融业的市场化发展,但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商业银行必须实行自我变革,加快赢利模式的转型和重塑。同时,互联网金融中的风险不应忽视,亟需出台监管和风险管理框架。因此,应在实现金融改革提升效率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平衡中重新设计金融监管体系,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动态调整监管方式、规则、内容等,实现智慧监管。未来或出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发展 金融效率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边绪宝
互联网金融以其先天的渠道和成本优势迅速改变资本市场的竞争格局,随着监管的放松,这种竞争还将进一步加剧:一是互联网技术会降低券商业务成本,加剧同业竞争,如各大券商积极布局的证券电子商务,这只是网络经纪业务第一步,非现场开户全面放行后,证券业能以更低成本展业,这不可避免引发新一轮的佣金价格战,通道型经纪收入将更加难以为继;二是互联网金融会改变券商业务模式,催生网络经纪等新业态,这将带来新的竞争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旭 兰秋颖 谢尔曼
本文从金融的本义、市场规律及监管视角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解析,依据资金时空再匹配的金融逻辑,推演互联网金融两大主体之间的竞争。研究表明,互联网企业拥有资金空间再匹配的优势,商业银行拥有资金时间再匹配的优势。互联网企业与商业银行必将在互联网平台建设、网络支付、标准化产品营销、网络借贷等领域形成多个竞争热点。商业银行应该牢牢把握金融服务的本质,准确把握监管政策动向,勇于开展组织架构调整,扎实推进银行渠道改革,全力做好人力资源整合,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努力补偿自身弱势,提早准备积极应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渠道管理部课题组 郝彬 陶能虹
本文总结了互联网金融的渠道特性,分析了互联网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渠道竞争格局,并就商业银行未来渠道建设得出若干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企业在支付结算特别是线上小额支付结算领域将对商业银行形成较大挑战;在代理理财和负债业务领域对商业银行造成分流,带来成本效益压力;在资产业务领域更多起到对银行信贷的补充和少量替代作用,难以撼动银行主导地位;最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企业软硬件结合竞争客户入口对银行客户资源的持续分流。商业银行已对互联网企业采取竞争性措施,但仍显不足,未来需在渠道建设方面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梅声洪 梁涛
论文构建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双寡头博弈模型,剖析当前"互联网+"跨界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发现在一次博弈的情况下博弈双方可能会陷入帕累托次优的"囚徒困境",但是长期重复博弈可以促使双方由竞争走向融合,走出"囚徒困境"实现福利水平最大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志学 刘慧
竞争力是衡量微观经济主体经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产业进行双边匹配的考量要素。互联网金融作为一支新兴产业,其从业机构竞争力的高低与变化能够间接反映出该产业资源配置方式与运行状态。因此,分析其竞争力的当前状态以及演变过程,对判断互联网金融产业形势并据此进行宏观调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灰色评估方法构建互联网金融机构竞争力评价模型,在实现静态评价的同时,满足数据挖掘背景下对其进行长期动态定量评估的需要。
关键词:
灰评估 互联网金融 竞争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品 沈悦
本文通过构建纳入互联网金融的银行环形城市模型,推演了"互联网金融→存款结构/付息成本→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以2003-2016年我国83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建立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金融发展经由恶化存款结构和抬高付息成本两种渠道显著加重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其中,恶化存款结构效应的相对贡献为50%左右,抬高付息成本效应的相对贡献为35%左右;(2)相较于互联网渠道构筑业态,互联网支付结算、互联网资源配置和互联网财富管理业态对银行存款结构和付息成本的不利影响更为强烈;(3)相对于国有、大规模、低流动性和低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非国有、小规模、高流动性和高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的客户存款流失更快,平均付息成本上涨更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伦墨华 李建军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社会生活出现了"在线常态化、购物网络化、社交虚拟化"的互联网生活新特征,以电脑、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革命推动了以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为形式的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移动、智能为特征的移动互联技术又将互联网金融推向了移动金融时代。本文全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形式特征以及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金融行业竞争态势,综合运用合作博弈的K-S解法,论证得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合作利大于弊,商业银行拓展互联网增值业务是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有效手段。最后,本文提出了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积极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和建立移动金融生态圈的发展策略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电子商务 博弈论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琼 蔡谦
运用SWOT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竞争优势、劣势、发展机会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商业银行应通过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加强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合作和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等措施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丽芳
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网贷、投资、微金融和信息中介方面凸显其竞争实力,文章基于GEM模型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和金融资源、云上金融战略与业务、国内外金融市场六个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探究互联网金融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根源,基础资源与设施是互联网金融的资源池和创新源,企业战略与主营业务是互联网金融的价值源,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分析得出中国互联网金融业是高效率、高风险、低市场占有率、监管不到位的行业,同时提出顺应互联网金融成长逻辑、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协同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资源 市场需求 金融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丽芳
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网贷、投资、微金融和信息中介方面凸显其竞争实力,文章基于GEM模型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和金融资源、云上金融战略与业务、国内外金融市场六个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探究互联网金融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根源,基础资源与设施是互联网金融的资源池和创新源,企业战略与主营业务是互联网金融的价值源,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分析得出中国互联网金融业是高效率、高风险、低市场占有率、监管不到位的行业,同时提出顺应互联网金融成长逻辑、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协同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资源 市场需求 金融战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俊辉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在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有传统的商标"搭便车"、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诋毁等行为,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不正当信息获取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有法律规定不明晰、"穿透式监管"概念的滥用、法律责任相对较轻等。因此,建议通过细化相关法律制度、审慎实施穿透式监管、适当加重法律责任等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在保护经营者利益的同时也能保障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不正当竞争 法律规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丽芳
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网贷、投资、微金融和信息中介方面凸显其竞争实力,文章基于GEM模型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和金融资源、云上金融战略与业务、国内外金融市场六个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探究互联网金融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根源,基础资源与设施是互联网金融的资源池和创新源,企业战略与主营业务是互联网金融的价值源,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分析得出中国互联网金融业是高效率、高风险、低市场占有率、监管不到位的行业,同时提出顺应互联网金融成长逻辑、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协同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企业实现跨界联合三点建议,为中国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生态化演进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资源 市场需求 金融战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莺 鲜梅
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于现代服务行业,其对经济与金融运行产生的影响也仅仅只是开始。最近两年,互联网金融逐渐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互联网金融在支付和操作手段上的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已经对现代金融产生了现实和潜在的强大冲击,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如何与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代表金融互联网共生竞合,在全球化下改善监管,确保支付与运营体系的安全与高效,已经成为现实课题。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发展基础 问题 共生竞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