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7)
- 2023(11115)
- 2022(9142)
- 2021(8951)
- 2020(7313)
- 2019(17106)
- 2018(17127)
- 2017(31968)
- 2016(17847)
- 2015(20110)
- 2014(19868)
- 2013(18399)
- 2012(16332)
- 2011(14571)
- 2010(14497)
- 2009(12467)
- 2008(11748)
- 2007(9918)
- 2006(8388)
- 2005(7081)
- 学科
- 济(56951)
- 经济(56884)
- 管理(45260)
- 业(41213)
- 企(33177)
- 企业(33177)
- 方法(28399)
- 数学(25209)
- 数学方法(24765)
- 教育(20725)
- 中国(20669)
- 农(17681)
- 财(15686)
- 理论(14133)
- 学(13197)
- 业经(12914)
- 环境(12609)
- 农业(12026)
- 教学(11148)
- 技术(11021)
- 地方(10985)
- 贸(10181)
- 贸易(10177)
- 和(10095)
- 易(9950)
- 制(9804)
- 务(9551)
- 财务(9503)
- 财务管理(9481)
- 发(9369)
- 机构
- 大学(227007)
- 学院(224334)
- 管理(85941)
- 济(82776)
- 经济(80911)
- 理学(75327)
- 理学院(74490)
- 管理学(73046)
- 管理学院(72608)
- 研究(71175)
- 中国(47886)
- 京(47320)
- 科学(41477)
- 范(40108)
- 师范(39834)
- 财(37892)
- 教育(34785)
- 中心(33832)
- 江(32897)
- 师范大学(32670)
- 所(32321)
- 财经(30948)
- 业大(30048)
- 研究所(29712)
- 北京(29657)
- 农(29143)
- 经(28431)
- 技术(27311)
- 院(26370)
- 州(26015)
- 基金
- 项目(158488)
- 科学(127883)
- 研究(124826)
- 基金(113065)
- 家(96852)
- 国家(95925)
- 科学基金(83695)
- 社会(78091)
- 社会科(73774)
- 社会科学(73756)
- 教育(65750)
- 省(63153)
- 基金项目(59848)
- 划(54968)
- 编号(53443)
- 自然(52235)
- 自然科(50971)
- 自然科学(50961)
- 自然科学基金(50010)
- 资助(44786)
- 成果(44130)
- 课题(38390)
- 部(36998)
- 重点(36952)
- 发(35101)
- 创(34222)
- 教育部(33084)
- 项目编号(32504)
- 年(31903)
- 规划(31881)
- 期刊
- 济(82488)
- 经济(82488)
- 研究(68936)
- 教育(58532)
- 中国(48107)
- 管理(30314)
- 财(29519)
- 学报(28895)
- 科学(28057)
- 农(25728)
- 技术(24829)
- 大学(24639)
- 学学(21524)
- 农业(18315)
- 融(16113)
- 金融(16113)
- 职业(15447)
- 财经(14650)
- 业经(14492)
- 经(12649)
- 经济研究(12270)
- 问题(10670)
- 图书(10603)
- 业(10463)
- 坛(10411)
- 论坛(10411)
- 技术教育(10262)
- 职业技术(10262)
- 职业技术教育(10262)
- 发(10211)
共检索到320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勇 李伟明
道德教育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社会系统进行着密切的互动。从生态学的视角来思考传统道德教育,正视其生态偏移的基本表现,借助道德讲堂的启示,关注底线伦理,重视行为感染,实现人本回归,建构道德教育生态理性,实现底线伦理与终极价值的共生,个体力量与整体效应的关联,系统稳定与环境交换的协同,道德需求与道德自学的统一,从而在整体上对传统道德教育实施范式转换。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范式转换 生态理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易连云
范式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者研究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范式本身应是不定的、动态的,其自身随着新的时代变化而发展变化。但长期以来,人们常常以西方的研究范式作为方法论对东西方文化传统进行整体性的认识,其结果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否定性评价,这既非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也不利于中国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展。应突破单一的西方化的思维模式,彰显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独特性与研究的自主性。
关键词:
传统道德 道德教育 范式转换 现代诠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敏 夏立军
德国在现代教育方面堪称一流,其道德教育也被赋予了深厚的传统和底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中德两国道德教育的性质有本质区别,但借鉴德国先进的道德教育方式与实践经验,对我国德育模式的建构及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的。
关键词:
德国 道德教育 德育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冬娜
本文在对高校道德教育模式追根溯源的基础上,分析其不同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从中得出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教育 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颖 安俐静 怀丽
在道德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违反学术道德的现象也成为备受社会瞩目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以学术研究后备群体——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该群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包括学术底线、学术正义和学术自觉三个层面。因此今后在构建博士生的学术道德教育体系时,应该以该群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三个层面的认知架构为基础,逐步纠正博士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以降低他们未来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可能性,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学术道德水平的学术队伍。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学术认知 道德规范 教育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静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却汇聚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其道德教育同样多姿多彩,富有特色。没有统一教材,教育形式多样美国特殊的移民文化,也带来道德教育的多样化。美国高校强调道德教育的多元性,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没有全国统一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和教材,政府只是通过高等教育相关政策对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作出规定。在具体实施中,政府不干涉,各州各高校道德教育非常自由,可以结合自身实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秋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威胁和挑战,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开始重视低碳、节能、防治污染等环保工作,并掀起了一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浪潮。美国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因其起步早、成效快和规范有序,成为世界各国争先学习和仿效的对象。因此,研究分析美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特色,结合中国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建议和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准,助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小敏
哈佛道德推理课程是哈佛大学本科核心课程七大部分之一,道德推理课程帮助学生接受较高的道德标准,以经典阅读和探究性学习为主,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西方伦理道德观念的建构,使学生具备作出合理的道德和政治选择能力。哈佛道德推理课程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课程建构方面的科学性,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有很好的启示。
关键词:
哈佛大学 道德推理课程 高校道德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红艳
规范本位道德深受理性主义的影响,至今仍是主导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规范本位德育寻求道德规范的普遍性,过于倚重道德理性,易陷入知行必然合一等认知陷阱,在认识与实践中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弊病。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强制性与个人道德发展的特殊性、自发性之间始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综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等多学科视野,德育范式的重构在方法论上应以生态系统思维代替理性崇拜,在道德发展观上应以社会生态建构观代替线性发展观,在道德教育的主旨上应以育人为本位,即专注于学生发展。"育人本位"的道德教育要求建设道德学校、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拥有实践智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史娟红
在一般人看来,道德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事实上,道德教育中的诸多问题都涉及到人的身体,但这却受到了选择性的忽视。道德教育的身体转向不仅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反思,还是对现实道德异化的理性回应,也是落实"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身体转向的实现需要三个转变:其一,注重离身思维向具身思维的转变;其二,注重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的转变;其三,注重教育世界向生活世界的转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义保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人类现代文明离不开自然界生态文明,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投入较大,但是收效却不理想。针对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多管齐下,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道德 教育 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庆
上世纪初以来,美国职业教育一直在社会效率主义范式的框架下发展。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开始转向实用主义范式,范式转换的背后是美国职业教育思维方式的转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也正处于这两种范式的矛盾之中,美国的改革对我国职业教育走出矛盾、明确改革思路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美国 职业教育 范式转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万金
美国道德教育从1955年到2005年,经过50年的演进和派别之间的竞争与互补,从衰退走向复苏,从寻求革新走向回归传统,形成了美国德育的整体框架———六大势力和三大阵营。六大势力为:澄清道德价值、发展道德认知、弥补道德情感、训练道德行为、回归传统美德、激发道德动机。其中,前四种势力属于革新阵营,第五种势力属于传统阵营,第六种势力属于超越阵营。
关键词:
美国 道德教育 德育 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齐全
WTO自由、竞争、国际化特性对我国道德教育带来了影响和启示,我国道德教育在培养人才中应注意三个问题:自由性启示———培养主体意识和法制观念;竞争性启示———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国际性启示———培养爱国精神和全球视野。
关键词:
WTO特性 道德教育 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育南 常小勇
本文从职业道德的含义和职业道德的指导思想、教学形式、课堂内容等方面对中外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案例的形式强调了中外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提出当前我国职业道德教育亟待解决两个问题:选择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灌输,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推理能力。
关键词:
职业道德 推理能力 案例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