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32)
- 2023(3594)
- 2022(3097)
- 2021(3003)
- 2020(2511)
- 2019(5671)
- 2018(5653)
- 2017(9411)
- 2016(6146)
- 2015(7392)
- 2014(7285)
- 2013(6312)
- 2012(5577)
- 2011(5253)
- 2010(5406)
- 2009(4460)
- 2008(4316)
- 2007(3896)
- 2006(3342)
- 2005(2965)
- 学科
- 济(14747)
- 经济(14733)
- 教育(10875)
- 管理(10205)
- 业(9081)
- 教学(7399)
- 方法(7243)
- 理论(7128)
- 企(6507)
- 企业(6507)
- 数学(6472)
- 数学方法(6350)
- 中国(6336)
- 农(5516)
- 政治(5097)
- 学法(4682)
- 教学法(4682)
- 思想(4498)
- 学(4340)
- 思想政治(4137)
- 政治教育(4137)
- 治教(4137)
- 德育(4104)
- 研究(3864)
- 学理(3787)
- 学理论(3787)
- 农业(3604)
- 业经(3471)
- 学校(2968)
- 技术(2659)
- 机构
- 大学(79735)
- 学院(75306)
- 研究(26495)
- 济(23017)
- 管理(22524)
- 经济(22323)
- 理学(19849)
- 理学院(19487)
- 管理学(18773)
- 管理学院(18647)
- 科学(17379)
- 京(17220)
- 农(15916)
- 范(15686)
- 师范(15542)
- 中国(15154)
- 教育(14627)
- 业大(13818)
- 所(13157)
- 江(12720)
- 农业(12610)
- 师范大学(12383)
- 研究所(12268)
- 技术(11777)
- 中心(11146)
- 北京(10931)
- 州(9617)
- 职业(9579)
- 财(9549)
- 院(9526)
- 基金
- 项目(51683)
- 研究(40957)
- 科学(39707)
- 基金(33279)
- 家(28803)
- 国家(28452)
- 教育(24416)
- 科学基金(23596)
- 社会(23526)
- 省(23185)
- 社会科(22003)
- 社会科学(21992)
- 划(19655)
- 编号(18250)
- 基金项目(17689)
- 成果(16465)
- 课题(15073)
- 自然(14453)
- 自然科(14132)
- 自然科学(14128)
- 自然科学基金(13888)
- 资助(13365)
- 年(12982)
- 大学(12742)
- 重点(12542)
- 部(11728)
- 创(11516)
- 规划(11307)
- 发(10775)
- 项目编号(10647)
共检索到116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勇
新世纪人才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当前很多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道德行为失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在相当多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培孜
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主要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其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政治思想工作环境和校园政治文化氛围都会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邓艳葵
从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战略高度,论述了着力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根据目前大学生政治素质及其培养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要强化民族院校的培养特色等对策。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大学生 政治素质 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树生
立足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现实,根据大学生政治素质要求,以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对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思路。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教育 政治素质 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麻楠楠
任何发展都是人的发展和青年的发展。由此我们不禁要问,当代青年是否能够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在社会主义青年建设者中,高校学生尤其具有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是我们党员群体中最富有朝气和旺盛生命力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党组织和国家不断发展的保障。近年来,大学生党员发展日益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质量发展的好与坏,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关系到我们党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高校党员的发展,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吸引优秀大学生到党的队伍。高校大学生党员是扩大我们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是与我们的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党员身份俨然已经成为评判青年大学生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大学生党员也是学校志愿和自助管理工作的主力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璐 任福全
新世纪人才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当前很多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道德行为失范。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必须构建新的教育机制,加强导向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突出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强调全面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知、情、意、信、行"教育有机统一,双向教育主体共同实施。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素质 现状 教育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常天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金元 胡小平
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观、就业观、创业观及诚信素质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而思想道德素质又居于灵魂和核心地位,因此,加强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道德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嘉译 吴云志
大学教师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其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大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也是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新时代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重视大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强化大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模式创新,优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从而真正地提升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蓉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要从立德树人的目标出发,重点进行中国传统美德教育。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人文素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志良
培养道德能力是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乃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必要性在当前表现得尤其充分,这主要是因为:道德能力是大学生应对社会全面转型和多元价值并存挑战的现实需要;道德能力是大学生抵御道德相对主义和“去道德化”负面影响的客观要求;道德能力是大学生走出信息多样化困扰和道德困惑的内在支持力量。
关键词:
道德能力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朴晶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素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其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方式。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课程也是引导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树立的过程,对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气质的塑造、理想的树立和坚定的思想信念培养,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作用。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推进高校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文梅 赵培举
大学校园中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教育总是需要和一定的客观环境相结合。要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须与客观环境相接触并相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受限于高校思政教育环境的优劣,也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纷繁复杂,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也是迎面而来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适应新环境,发挥思想引导的优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素质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锡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大学生良好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格素养在政治、道德和心理三方面缺失的表现,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健康人格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塑造大学生良好人格素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建设与改革、社会文明风气的形成、个人职业规划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并针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素养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平 贾作璋
当代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目前有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发展不匹配。因此,有必要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抓好落实,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指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