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0)
- 2023(8400)
- 2022(7033)
- 2021(6379)
- 2020(5362)
- 2019(11895)
- 2018(11894)
- 2017(21948)
- 2016(12380)
- 2015(13993)
- 2014(14129)
- 2013(13511)
- 2012(12615)
- 2011(11548)
- 2010(11715)
- 2009(11169)
- 2008(10944)
- 2007(10101)
- 2006(9063)
- 2005(8528)
- 学科
- 济(42382)
- 经济(42289)
- 管理(40059)
- 业(33200)
- 企(28912)
- 企业(28912)
- 制(15327)
- 方法(15243)
- 财(15143)
- 中国(13673)
- 学(12320)
- 农(12106)
- 数学(12070)
- 数学方法(11850)
- 体(11630)
- 业经(11022)
- 银(9193)
- 银行(9154)
- 务(8990)
- 财务(8959)
- 财务管理(8933)
- 理论(8815)
- 行(8783)
- 融(8762)
- 金融(8755)
- 体制(8620)
- 企业财务(8472)
- 划(7642)
- 地方(7524)
- 环境(7477)
- 机构
- 大学(178009)
- 学院(176208)
- 济(67036)
- 研究(65894)
- 经济(65275)
- 管理(61004)
- 理学(51141)
- 理学院(50498)
- 中国(49819)
- 管理学(49435)
- 管理学院(49122)
- 科学(40954)
- 京(39541)
- 财(36049)
- 所(34646)
- 农(34599)
- 研究所(31161)
- 江(29457)
- 中心(29436)
- 业大(28145)
- 农业(27396)
- 财经(27095)
- 北京(24904)
- 院(24600)
- 经(24344)
- 省(22879)
- 州(22636)
- 范(22568)
- 师范(22178)
- 技术(20837)
- 基金
- 项目(116013)
- 科学(90042)
- 研究(82861)
- 基金(82853)
- 家(74286)
- 国家(73682)
- 科学基金(61482)
- 社会(51507)
- 社会科(48634)
- 社会科学(48623)
- 省(45824)
- 基金项目(42608)
- 自然(40207)
- 划(39726)
- 自然科(39227)
- 自然科学(39210)
- 教育(38672)
- 自然科学基金(38499)
- 资助(34358)
- 编号(32934)
- 成果(28703)
- 重点(27130)
- 部(25636)
- 制(25550)
- 课题(24976)
- 发(24465)
- 创(23946)
- 创新(22543)
- 计划(22232)
- 科研(22156)
共检索到283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帆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之初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这种体制当年能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令人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在大约1980年代之后又都遇到了种种经济难题,早年的那种经济增长势头忽然间难以为继?所有这些谜一样的问题,围绕着计划体制在人类历史上奇迹般的现身,它雄心勃勃的创新和不幸遇到的种种挫折,仍然留待人们的不断反思。这篇文章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些尝试性的解释。本文所关心的问题包括:(1)计划体制在中国的起源;(2)计划体制和市场经济在时间进程中的不同绩效;(3)传统计划体制的衰落
关键词:
计划体制,起源,绩效,衰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燕萍
逐步建立符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综合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经济的方针的重要保证。本文拟从广西计划体制改革的实践出发,对在治理整顿期间或更长一些时期内,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计划体制改革,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一、计划体制的改革与成就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以行政手段和实物调拨为主要标志的计划体制,全国上下大体一致。这种计划体制尽管有利于集中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保证重点生产建设,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文剑
计划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实现目标的途径是:1.实现计划决策的科学化。科学的计划决策是制定正确计划的的前提。而科学的计划决策应该充分体现权威和民主性的统一。前者能使计划对各级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管和纯
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高校招生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体制改革,经过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从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发展为两类计划(指令性计划和调节性计划)、五种计划形式(定向、非定向、联合办学、委托培养、自费);由中央一级管理发展为“中央和省、市两级管理,分级负责。”招行计划体制改革的这些成果,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朴民 李冰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法锟
我国现行的税收计划体制存在许多问题。改进思路是 :改进税收计划的制定方式 ;通过立法明确税收计划的制定权限 ;弱化税收计划考核 ,强化依法治税工作的考核。
关键词:
税收计划体制 税收计划 税收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和宇 杨宜勇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计划控制的重心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思路是想通过严格控制职工数量保证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建国以来,我国的劳动计划体制从无到有,几经收权和放权,形成了以下一些特征。 1、管理范围过于狭窄。即劳动计划主要控制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铁成
本文研究了国外公私合作模式在重大创新专项、战略研发项目、技术转移项目、风险投资领域、科研设施设备领域、科研机构建设领域的应用,阐明了公私合作模式的内涵和类型,分析了公私合作模式对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社会创新投资规模、创新风险化解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公私合作创新模式的要点及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婷婷 彭勃
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配置和培植也各不相同,从而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发展局面。比较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这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培植方式,探寻它们与高等教育内在发展逻辑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深入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和建设更高水平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序 张影
设定受益型养老金计划和设定提存型养老金计划是目前两种主要的企业员工离职后的福利计划。前者的发展早于设定提存计划,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缩减趋势。本文从设定受益计划的发展过程出发,结合美国Delphi公司养老金计划的案例,分析了设定受益计划衰落的原因并对我国企业养老金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祥财
本文对奥尔森关于集体行动的理论作了一个扩展。通过对a=b/c公式中的c在特殊压力下发生变化的分析,作者得出结论:在常态条件下,集体行动一般是缺乏效率的;而在特殊压力下,集体行动可以是具有效率的。本文还阐述了这一结论的多方面含义。
关键词:
特殊压力 集体行动 逻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忠世
商业银行条件下农业银行资金计划体制设定构想赵忠世“一分一脱”完成后,农业银行开始进入全面商业化经营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商业银行的条件下,农业银行如何尽快构建起一种既能体现国家宏观调控意志,又能按照商业银行运作机制要求,驱动全行资金、规模资源的最优配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梅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导致共同体衰落的因素变得日渐复杂,个体主义思潮的泛滥和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蚀是造成公共空间萎缩的重要原因所在。对西方学者关于共同体和社会的研究传统进行了分析,以探索现代公共生活衰落的根源,试图发现重建社区共同体的道路。
关键词:
共同体 社会 个体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志文 包小忠
采用道格拉斯.诺斯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西周时期井田制兴起和衰落的经济机制,认为在周王朝当时特定的自然条件下,人口稀少,缺乏有效的市场,很高的消费组合谈判成本使得井田制形式的劳动分成成为唯一理性的契约安排。而随着周王朝人口的增加和不断分封,市场出现了,这改变了井田制契约存在的条件。作为对新经济条件的反应,各诸侯国废除了井田制契约,建立了土地私有产权制度和实物租契约。
关键词:
井田制 劳动分成契约 实物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凌云
近十几年来 ,西方部分学者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史观 ,重新审视中国历史 ,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 1 70 0年至 1 82 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 2 3 1 %增长到 32 4 %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 2 3 3%增长到 2 6 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 1 80 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