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2)
2023(13136)
2022(10614)
2021(9444)
2020(7848)
2019(18165)
2018(17346)
2017(33913)
2016(17316)
2015(19526)
2014(18752)
2013(18173)
2012(16538)
2011(14639)
2010(14371)
2009(12787)
2008(12194)
2007(10228)
2006(8704)
2005(7277)
作者
(46768)
(39395)
(38982)
(36846)
(24957)
(18918)
(17884)
(15275)
(14916)
(13589)
(13462)
(13040)
(12272)
(12189)
(11892)
(11771)
(11634)
(11586)
(11271)
(11194)
(9475)
(9384)
(9229)
(9023)
(8822)
(8761)
(8327)
(8168)
(7732)
(7575)
学科
(80947)
经济(80872)
管理(48934)
(48268)
方法(42344)
(39907)
企业(39907)
数学(38196)
数学方法(37755)
(23051)
贸易(23039)
(22349)
(19034)
业经(18727)
(18604)
中国(18501)
地方(13975)
农业(12579)
产业(12265)
(11975)
财务(11935)
财务管理(11908)
(11529)
企业财务(11275)
理论(11230)
技术(11181)
(10625)
金融(10624)
(10544)
信息(10507)
机构
大学(245306)
学院(242371)
(107972)
经济(106352)
管理(99794)
理学(88387)
理学院(87525)
管理学(86078)
管理学院(85617)
研究(74896)
中国(54634)
(48420)
(46806)
科学(42142)
财经(39059)
(35948)
中心(35673)
(34640)
经济学(34554)
业大(34406)
(33698)
(33165)
经济学院(31684)
研究所(30855)
(30205)
师范(29901)
财经大学(29602)
北京(29048)
(27871)
商学(27587)
基金
项目(175496)
科学(141353)
基金(132290)
研究(128486)
(114956)
国家(113749)
科学基金(99990)
社会(86226)
社会科(82268)
社会科学(82243)
基金项目(69523)
(66766)
自然(63437)
自然科(62083)
自然科学(62068)
自然科学基金(60990)
教育(59985)
(55878)
资助(53404)
编号(50160)
(39889)
成果(39245)
重点(39123)
国家社会(37626)
(37463)
(37023)
教育部(35502)
创新(34974)
人文(34719)
科研(34200)
期刊
(102072)
经济(102072)
研究(66104)
中国(39478)
管理(35649)
(35534)
学报(35222)
科学(32464)
(29303)
大学(28518)
学学(26658)
教育(22633)
技术(21834)
农业(20361)
财经(19103)
(18522)
金融(18522)
经济研究(18490)
(17266)
业经(16555)
(16359)
问题(14695)
国际(14350)
统计(13148)
(12154)
图书(12084)
商业(11958)
技术经济(11900)
(11825)
世界(11272)
共检索到337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俊   刘春艳  
文章从国际贸易要素微观视角出发,基于6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2001—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自然资源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的贸易驱动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并运用调节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要素在传统要素的贸易驱动效应中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1)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自然资源要素、资本要素对贸易合作表现出较强的促进效应,而劳动力要素表现出一定的“竞争效应”,技术要素的贸易促进作用尚未充分显现;(2)在异质性方面,各类要素对不同类别贸易的驱动效应具有要素偏向性特征,自然资源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驱动效应更显著,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对发达国家的贸易驱动效应更显著;(3)数字要素在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的贸易驱动效应中具有一定赋能效应,对劳动力要素具有“替代效应”,对自然资源要素的赋能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立群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国内经济转型和世界格局转换的背景下所提出的,这一倡议对我国深化对外开放以及最终实现"中国梦"意义重大。自2013年倡议提出以来,已近3年。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政府层面积极展开了"一带一路"具体方案的研讨和规划,并于2015年3月正式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称《愿景与行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合作领域众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廖泽芳  李婷  程云洁  
过去20多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外贸的优化升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该文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一半以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贸易的潜力巨大,经济规模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运输距离这几个变量对双边贸易畅通的影响显著,汇率等控制变量对双边贸易的畅通也有促进或阻碍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中国应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政策沟通、稳定双边贸易结算汇率,构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互利共赢"的经济贸易增长格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廖泽芳  李婷  程云洁  
过去20多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外贸的优化升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该文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一半以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贸易的潜力巨大,经济规模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运输距离这几个变量对双边贸易畅通的影响显著,汇率等控制变量对双边贸易的畅通也有促进或阻碍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中国应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政策沟通、稳定双边贸易结算汇率,构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互利共赢"的经济贸易增长格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华华  赵凯  徐圣翔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21世纪全球与区域治理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贸易畅通是重点内容。本文以全球110个国家为样本,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6—2018年各国贸易层面的基础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识别"一带一路"倡议效果,全方位评析"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贸易畅通方面的促进效应。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促进了对外贸易畅通,并且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政策便利、设施联通以及文化效应实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雷会妨  马远  
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变化为冲击条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领域贸易畅通进行深入分析。模拟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对中国及沿线国社会福利、贸易条件以及中国从各个区域、主要国家能源进出口均产生积极影响。即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会给沿线国家带来正向溢出效应,给非沿线国家带来负向溢出效应,且中国受到正向溢出效应最为明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大海  祝志川  
在借鉴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的贸易引力扩展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优化,随后构建嵌入文化输出的出口贸易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与中国贸易往来最为密切的4个国家(即韩国、越南、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为例,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中国的净出口因素影响较小,对越南而言影响甚至为零。建立孔子学院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但总体影响系数较小,其中对越南的影响系数最大,其次为韩国和俄罗斯,而对哈萨克斯坦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肖前  
本刊讯5月14日下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推进贸易畅通"平行主题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出席会议并做主旨发言。会议发布了《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钟山指出,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从促进全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静  于豪谅  
本文以东盟作为贸易畅通的研究对象,在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发布的"五通指数"基础上,构架了东盟国家贸易畅通指数,分析中国—东盟贸易往来的现状,比较成员国之间的异同和形成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与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贸易来往顺畅且分布比较均衡。(2)中国与老挝、缅甸、菲律宾、柬埔寨四国的贸易来往属于良好型,但除柬埔寨之外,其余三国各指标间发展不够均衡。(3)中国与文莱间的贸易往来属于潜力型,但离散系数过大,表明指标间发展存在很大差距,极不平衡。(4)总体来看,中国与东盟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静  于豪谅  
本文以东盟作为贸易畅通的研究对象,在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发布的"五通指数"基础上,构架了东盟国家贸易畅通指数,分析中国—东盟贸易往来的现状,比较成员国之间的异同和形成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与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贸易来往顺畅且分布比较均衡。(2)中国与老挝、缅甸、菲律宾、柬埔寨四国的贸易来往属于良好型,但除柬埔寨之外,其余三国各指标间发展不够均衡。(3)中国与文莱间的贸易往来属于潜力型,但离散系数过大,表明指标间发展存在很大差距,极不平衡。(4)总体来看,中国与东盟间贸易畅通情况良好,但投资水平及营商环境仍存在改善空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肖前  
本刊讯5月14日下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推进贸易畅通"平行主题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出席会议并做主旨发言。会议发布了《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钟山指出,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从促进全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旦志红  何伦志  
根据"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我国基于开放包容、合作发展的宗旨,积极与沿线及其他各国和组织开展共建合作,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鉴于以俄罗斯为主导构建的欧亚经济联盟,其成员均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重要节点国家,与我国政治互信度高,经贸关系密切,合作基础牢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实现贸易畅通,既是贸易对接,也是战略协作,其形成的合力将成为维护世界贸易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国应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支点,把欧亚经济联盟作为重要对接伙伴,增强对接合作企业竞争力,加强人才选拔与留用,加大中央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支持力度,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自身建设,基于既有合作基础,以"五通"为对接实施路径,以沟通机制建设为基础,通过建设资金融通以及设施联通协同,实现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贸易畅通的突破,促进"五通"建设联动,构建我国"一带一路"海陆结合、南北呼应的国际贸易新格局,推动欧亚区域贸易乃至世界贸易平衡发展,构建世界贸易新格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旦志红  何伦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万永彬  
在对"一带一路"论争的理论辨析基础上,基于2001-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我国周边22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通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依存度考察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贸易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高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依存度,双方依存度都呈稳步增长趋势;变量WTO (世界贸易组织)、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OBAOR ("一带一路"倡议)和Bor (直接相邻)为显著正向影响,ASEAN (东南亚国家联盟)为反向影响,lnYt (中国GDP)和lnYit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DP)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沈维萍  张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积极响应,签署合作协议的国家已逾百个。参与国家众多、地域覆盖广泛使中国与各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不但具有国别差异,也表现出区域特征。将137个样本参与国划分为东亚、西亚、南亚、中亚、大洋洲、拉丁美洲、中东欧、南欧、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SSA)、非洲其他地区10个区域,采用GTAP 10.0版数据和CGE模型模拟中国分别与各区域关税互惠产生的贸易经济效应,结果显示:关税互惠使中国和相应区域的进出口贸易和GDP均有明显增长,虽然南亚、SSA、非洲其他地区、拉丁美洲、西亚和中亚6个区域的贸易条件下降,但只有南亚区域的福利下降;中国与贸易往来规模较大的区域关税互惠可以得到更多收益;参与区域与中国关税互惠的绝对收益(GDP增加和福利增加)与其自身经济体量及和中国的贸易规模有关,相对收益(GDP增长)则表现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较低的区域经济增长幅度较大的趋势。“贸易畅通”确实促进了中国与各参与区域和国家的互利共赢,且这种互利共赢趋于强化,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同时,应基于区域及国别特征采取差异化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