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8)
2023(2424)
2022(2007)
2021(1933)
2020(1703)
2019(3785)
2018(3964)
2017(7309)
2016(3835)
2015(4594)
2014(4572)
2013(4538)
2012(4233)
2011(3986)
2010(3953)
2009(3766)
2008(3949)
2007(3533)
2006(3321)
2005(2950)
作者
(13180)
(11044)
(10872)
(10310)
(6911)
(5273)
(5119)
(4243)
(4232)
(4130)
(3874)
(3741)
(3643)
(3497)
(3434)
(3432)
(3318)
(3267)
(3246)
(3165)
(2752)
(2742)
(2602)
(2535)
(2494)
(2427)
(2411)
(2406)
(2287)
(2272)
学科
管理(15819)
(13820)
经济(13804)
(11589)
(10579)
企业(10579)
方法(5907)
(5324)
(5115)
资源(5074)
数学(4448)
(4358)
财务(4338)
财务管理(4331)
数学方法(4328)
业经(4244)
(4242)
理论(4225)
企业财务(4216)
信息(3835)
中国(3414)
(3138)
环境(2947)
人事(2857)
人事管理(2857)
(2771)
工作(2542)
(2419)
产业(2390)
(2322)
机构
大学(61769)
学院(60290)
管理(24215)
研究(20192)
理学(20083)
理学院(19886)
管理学(19418)
管理学院(19305)
(18428)
经济(17856)
中国(15753)
科学(14612)
(14038)
(11095)
(10689)
(10248)
研究所(10133)
中心(9892)
(9856)
业大(9104)
北京(8886)
(8755)
师范(8664)
农业(8526)
(8314)
财经(8003)
信息(7568)
(7327)
图书(7306)
(7137)
基金
项目(40325)
科学(30821)
基金(28604)
研究(28398)
(25885)
国家(25675)
科学基金(21582)
社会(16539)
(15631)
社会科(15620)
社会科学(15613)
自然(14975)
基金项目(14897)
自然科(14461)
自然科学(14454)
自然科学基金(14200)
(13105)
编号(12938)
教育(12371)
资助(11975)
成果(11471)
重点(8861)
项目编号(8847)
(8303)
(8082)
计划(7643)
科研(7620)
(7475)
课题(7466)
(7325)
期刊
(20162)
经济(20162)
研究(14271)
中国(13924)
学报(13101)
图书(11093)
科学(9866)
(9249)
(8569)
大学(7917)
管理(7904)
书馆(7782)
图书馆(7782)
情报(7004)
学学(6862)
教育(5971)
农业(5862)
资源(5174)
技术(4481)
理论(4032)
财经(3909)
实践(3865)
(3865)
(3771)
(3631)
金融(3631)
财会(3464)
(3335)
会计(3226)
(3173)
共检索到94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旖  林婉婉  陈润好  
科学、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类方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尚未总结出一套系统、权威的分类方法。文章以我国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在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信息资源分类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调研比较九个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探讨其信息资源的分类方式。研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呈现出全国性保护法规和政策以申报为导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界的分类研究以单线性为主,图情学界的分类研究以多层次为方向的特征;现有数据库所收录的信息资源通常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系统,存在分类层级简单化、结构层次扁平化、类目设置科学性不足等问题。文章建议采用分面分类理论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类方法。具体而言,知识大纲编制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法的类目设置,分面和亚面的划分应充分参酌成熟的权威分类法,同时考虑各具体项目的信息资源所属的知识领域或主题,以及该知识领域或主题的属性划分逻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雨蒙  
在非遗信息资源揭示和使用的过程中,未形成统一的分类标准且现行分类法无法满足非遗信息资源类分需要的困境之下,探索非遗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建构,之于理论知识系统化以及非遗的管理与利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引入领域分析法探索非遗信息资源分类组织的建构方案,并以传统美术类非遗作为案例,依据构建流程论述搭建非遗信息资源分类体系主表、附表及标记系统的具体实施路径。研究挖掘了非遗信息资源的特殊属性,提供了一种以非遗知识为核心,对非遗领域信息资源进行集中和专深分类,以揭示非遗信息资源多重脉络的组织构建思路。所提出的构建方案、具体实施路径对相关学科建置分类组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滨  
图书馆使用计算机对舞蹈信息资源的管理,不但能科学有效地长期保存我国大量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遗产,还能辅助舞蹈教学提高学生水平,丰富文化娱乐生活。通过计算机三维动作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人体运动艺术的科研水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雨蒙  
文章探究如何分类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以达到活态利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为例,一方面借鉴学界对非遗分类的研究成果以及分类法研究中相关类目的划分思路,从学科属性划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信息资源的二、三级类目;另一方面兼顾非遗数字采集规范,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国家级项目的信息描述进行分析与综合,构建类目复分表揭示该类非遗资源内容属性中所涉及的共性方面。从纵、横两个角度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以期能够为非遗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构建提供可行的研究步骤和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娅妮  
以"通俗普及型"为基础推广资源型产品品牌,结合区域特点,发挥山东民间舞蹈资源的调配作用;以"产学结合型"为契机开发合作型产品品牌,利用校企优势,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资源的有效盘活;以"艺术传承型"为核心发展学术型产品品牌,立足文化视角,打通山东民间舞蹈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价值通道。通过对上述三种品牌类型的分析,探究山东民间舞蹈产业化品牌发展的路径选择及价值导向,尝试为山东民间舞蹈产业化进程中品牌的选择与塑造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严哲  
从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绩效评价的内涵入手,总结并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我国在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丽华  
分析了加入WTO后对我国文化方面的影响 ,从军队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出发 ,探讨了军队院校图书馆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措施及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段宇锋  刘伟  
本文在分析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对象和配置原则的基础上,指出国家和市场都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和其他经济主体作为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主体相互之间是不可替代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秀峰  毕崇武  李成龙  
[目的/意义]对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社会化标签的存在形式与结构进行调查,提出利用改进的关系强度计算方法来计算社会化标签网络中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隐性的知识关联。[方法/过程]首先梳理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储状态;其次探讨舞蹈资源社会化标签的存在形式,并构建其社会化标签网络模型;然后提出基于SNA的舞蹈类资源改进的关系强度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NA的舞蹈类资源关系模型能够有效挖掘不同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隐性知识关联,并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巴战龙  
当前包括舞蹈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已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然而在人口较少民族——裕固族聚居区的学校教育中却存在一种显性矛盾,即一方面儿童青少年对艺术教育的需求较为强烈,希望能通过教育习得发挥能歌善舞的"艺术特长",另一方面是学校及社区对艺术类科目教学的价值贬低和随意安排。乡土教材《裕固族舞蹈》的出版,不仅仅是一本为了发展民族艺术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乡土教材编竣问世,还是裕固族聚居区教育变迁和文化自觉的象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广  
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之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它既是无形的,又是不可再生的,抵抗力较为脆弱,价值较为珍贵。山西不仅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也是民间舞蹈的海洋。近年来多项山西民族民间舞蹈成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彰显了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厚重,同时促进了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雨蒙  苏日娜  
针对非遗跨学科交叉领域的特性,论文对非遗信息资源分类组织的建构方案展开探讨。引入了领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提出3个步骤来实现非遗信息资源分类组织的建构,在挖掘符合非遗领域信息资源特性的建构策略基础之上,完善分类组织的建构流程。研究认为,融合组配技术的体系分类法适宜呈现非遗信息资源组织架构;建构方法上应采用自底向上结合自顶向下的逻辑,实现以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材料,结合领域专家共同审视,进而反复验证分类组织的设计思路。论文具体阐述了逐步搭建分类组织方案的理论与方法,为后续非遗信息资源分类组织、内容揭示提供了科学的建置依据,并为行业内相关学科分类组织的构建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方允璋  
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例,从管理、服务入手,以“需求”为核心,引进“文化营销”理念理解网络信息环境(市场)培育。认为引入竞争机制,以“经济效率”重新配置资源,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促进网络信息环境(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关伟锋  高宁  
城址类考古遗址展示对于推动文化传播及文旅事业发展作用巨大。然而,我国城址类遗址多数地面几无遗存可寻,可读性弱。城址类遗址展示中核心遗址本体“辉煌历史原貌”的再现是公众最易接受的方式,而遗址“重建、复建”又是明确被禁止的。试图从理论依据及实践设计层面探讨遗址展示的“复原再现”方式,通过跨学科及实证研究等方法,从风景园林的视角提出基于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城址类遗址展示理念。甄选有条件进行复原再现的遗址本体,通过抽象化设计复原再现其本体“历史原貌”,并探索遗址本体复原再现时避免“复建、重建”之嫌疑的展示设计方法,提升城址类考古遗址展示可读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兆林  张宪昌  
民间资本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但学术界对其尚未开展系统研究。本文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民间资本的概念、特点、研究价值、角色及作用等开展研究,力求实现民间资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效能的最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