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7)
- 2023(13536)
- 2022(10943)
- 2021(9624)
- 2020(8142)
- 2019(18212)
- 2018(17896)
- 2017(34065)
- 2016(18285)
- 2015(20569)
- 2014(20460)
- 2013(19971)
- 2012(18655)
- 2011(17073)
- 2010(17398)
- 2009(16695)
- 2008(16355)
- 2007(15044)
- 2006(14054)
- 2005(13222)
- 学科
- 济(93989)
- 经济(93808)
- 管理(54739)
- 业(46512)
- 企(39735)
- 企业(39735)
- 方法(29877)
- 中国(25465)
- 数学(23703)
- 数学方法(23422)
- 业经(21954)
- 学(21861)
- 地方(21705)
- 农(21535)
- 财(20691)
- 制(19921)
- 体(14777)
- 理论(14481)
- 农业(14076)
- 融(13973)
- 金融(13970)
- 和(13850)
- 地方经济(13653)
- 银(13364)
- 银行(13317)
- 行(12830)
- 环境(12534)
- 贸(12042)
- 贸易(12030)
- 发(11891)
- 机构
- 大学(274462)
- 学院(269423)
- 济(118170)
- 经济(115791)
- 研究(102252)
- 管理(95136)
- 理学(79970)
- 理学院(78998)
- 管理学(77479)
- 管理学院(76974)
- 中国(76839)
- 科学(60395)
- 京(59044)
- 财(57364)
- 所(52874)
- 研究所(47241)
- 农(46592)
- 中心(44506)
- 财经(43900)
- 江(43761)
- 经(39657)
- 业大(38269)
- 经济学(38084)
- 北京(37692)
- 院(36743)
- 范(36371)
- 农业(36099)
- 师范(35948)
- 经济学院(33672)
- 州(33625)
- 基金
- 项目(171929)
- 科学(135218)
- 基金(125608)
- 研究(124882)
- 家(110832)
- 国家(109909)
- 科学基金(92616)
- 社会(83547)
- 社会科(78250)
- 社会科学(78224)
- 省(65834)
- 基金项目(64472)
- 自然(57327)
- 教育(56843)
- 自然科(55971)
- 自然科学(55950)
- 划(55628)
- 自然科学基金(54972)
- 资助(51119)
- 编号(48242)
- 成果(41762)
- 重点(39882)
- 部(38220)
- 发(37923)
- 国家社会(35450)
- 课题(35358)
- 制(35279)
- 创(34699)
- 教育部(32934)
- 创新(32682)
- 期刊
- 济(145739)
- 经济(145739)
- 研究(90334)
- 中国(62671)
- 学报(47040)
- 财(45977)
- 农(44415)
- 科学(42135)
- 管理(40380)
- 大学(36117)
- 学学(33745)
- 教育(30790)
- 农业(29006)
- 融(27663)
- 金融(27663)
- 财经(24180)
- 经济研究(24011)
- 技术(22601)
- 经(21015)
- 业经(20684)
- 问题(18832)
- 业(15166)
- 贸(14814)
- 版(13836)
- 技术经济(13781)
- 世界(13745)
- 国际(13298)
- 图书(12424)
- 统计(12325)
- 现代(12106)
共检索到438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施正康
中国传统社会的赋役制度经过反复进化、退化,终于钝化。制度的进化变得琐碎和低效,退化接踵而至,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人们对制度变迁变得麻木,对制度进化的预期持悲观态度,把它看作更坏制度出现的先兆,从而普遍采取更加保守、顽固守旧的价值取向。所谓“黄宗羲定律”正是对制度钝化现象的一种误读,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其作出另一种解释。
关键词:
传统社会 赋役制度变迁 黄宗羲定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士君 张永强
私募基金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地下”金融组织 ,但关于这种现象的研究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和缺乏必要的深度。笔者认为 ,私募基金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现象 ,而是具有深厚的制度基础 ,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集合扩大、制度需求服务改变以及私募基金内在的运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金融体系健康全面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私募基金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的态度和作用至关重要 ,既应“有弗为”,又应“有为
关键词:
私募基金 制度变迁 金融创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业进 田汉族
1949-2001中国教育服务供给经历了一个从完全政府控制到逐步有市场介入的演变过程。中国的教育服务供给安排强烈地受到国家经济战略及以后发生的经济改革的影响。本文利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教育服务的供给安排的结构与变迁给出一个解释。对变迁的原因、过程以及随着2001年加入WTO后教育服务供给安排可能的变迁前景作了一个初步的描述和展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乐咏 李瑞琴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出现是否有利于推动多边自由贸易的实现,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先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然后再进行区域经济组织的自由贸易合作,从而最终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能够比“一味地”等待世界所有国家同时实现贸易的自由化给各利益主体带来更大的现期净收益。因此,相比WTO所推行的多边贸易自由化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它将为世界自由贸易的实现做阶段性准备。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加强WTO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监督和协调,以引导它向更有利于提高世界福利和贸易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江璐 伍红
"黄宗羲定律"是财政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各学科都非常关注的一个议题,原因在于其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思考框架,即税制改革是否会给地方、给基层带来更沉重的税收负担?通过考察宏观税负水平的变化趋势、税制结构改革对地方税收体系的影响以及非税收入的构成现状等,发现随着"营改增"的深入,地方政府税内收入逐渐减少的同时,税外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地方财政的稳定性正受到挑战。这些现象都对税收立法产生了倒逼机制。必须通过建立《地方税法》、继续深化费改税,在基于地方现实的制度设计上,方能避免落入"黄宗羲定律"的怪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秦晖
中国漫长的财政史告诉我们,以“并税除费”的征收方式改革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在没有其他改革配合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黄宗羲定律”的陷阱,形成税轻费重——并税除费——杂派滋生——税轻费重——并税除费——杂派又起……的恶性循环。因此,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进行的“并税除费加返还”式改革虽然必须,并符合改革总体方向,但决非“治本之策”,甚至在缺乏相关改革配套的情况下,其“治标”的效果也不宜期望过高。归根到底,税费改革的“治本”要取决于基层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取决于纯财政视线的超越。
关键词:
黄宗羲定律 税费改革 强干弱枝 财政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春播
本文提出 ,要破解“黄宗羲定律” ,必须进行乡镇机构改革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皮天雷 段宇信
在金融生态建设中,完善法律制度是改进金融生态的重中之重。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阐释了中国金融生态环境法制缺陷的深层次原因是没有真正实现从“人治”、“权治”到“法治”的根本转变,以及非正式约束与市场经济还存在诸多的矛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法律制度建设。当前我国金融生态建设的首要问题应以完善金融产权为核心,以强化信用秩序为重点,改善金融主体法律制度。
关键词:
金融生态 法律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清杰
相对于国家制定的法理制度而言 ,公司治理机制属于一个较为微观的层次 ,本文主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公司治理效率的因素 ,探讨了公司治理成本 ,即治理交易成本、代理成本、组织成本和遵循成本的性质及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文章认为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效率不高的制度性原因在于未能实现组织成本与遵循成本的最优化 ,并尝试给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新梅 李玉曼
本文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分析了科研项目合作规范的形成机理,对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合作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几个有益的结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绪程
本文为作者《中国 :制度现代化研究》之第二章 ,原题为 :《第二章 传统制度 :皇权专制的兴起》。征得作者同意 ,本刊将该“研究”中的这一章 ,先期发于此。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烽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均是因市场制度内在缺陷而引致的制度变迁过 程。所不同的是制度变迁的方式,前者是由区域体内各国政府起着主导作用的强制性变迁,而 后者主要是由各市场主体出于趋利动机自发推动的诱致性变迁;并由此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迥 异的制度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耿 畅会珏 封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美国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从法律上结束了分业经营的限制。对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经济学解释有风险效率假说、制度变迁供求假说、信息经济学解释等。本文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金融经营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论证了金融经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方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生旺
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增进社会福利。如果公共政策不能完全达到设定目的或完全不能达到设定目的,我们称之为公共政策失效。依据构成公共政策的基本要件,可以把公共政策失效大致分为公共政策的主体失效、公共政策的对象失效和公共政策的工具失效。以公共政策的构成要件为着眼点,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公共政策主体失效、公共政策对象失效、公共政策工具失效的原因,可以找到解决公共政策失效的根本解。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失效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泉 何昌福
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双缺口理论不能很好地分析中国的外资问题,中国非缺口外资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制度根源。产权、交易费用等制度经济分析框架的引入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的非缺口外资现象。本文分别从产权和交易费用两个方面对非缺口外资进行分析,认为一些制度性的因素才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非缺口外资 产权 交易费用 内部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