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0)
2023(9476)
2022(8513)
2021(8204)
2020(6845)
2019(15887)
2018(15936)
2017(31086)
2016(16808)
2015(19028)
2014(18934)
2013(18724)
2012(17022)
2011(15286)
2010(15094)
2009(13741)
2008(13241)
2007(11468)
2006(10014)
2005(8448)
作者
(47716)
(39273)
(39084)
(37326)
(25076)
(18957)
(17877)
(15601)
(15053)
(13952)
(13590)
(13150)
(12348)
(12298)
(12093)
(11808)
(11791)
(11690)
(11241)
(11063)
(9780)
(9637)
(9320)
(9034)
(8817)
(8699)
(8686)
(8643)
(7839)
(7749)
学科
(66125)
经济(65957)
管理(46977)
(44263)
(38330)
企业(38330)
方法(32299)
数学(26325)
数学方法(26032)
(18097)
(17287)
中国(16922)
业经(15639)
(15494)
理论(14077)
(13115)
地方(13077)
农业(11296)
教育(10826)
(10466)
贸易(10460)
(10424)
技术(10298)
环境(10129)
(10110)
(9953)
财务(9893)
财务管理(9878)
企业财务(9374)
(9013)
机构
大学(238618)
学院(234683)
管理(97305)
(88625)
经济(86578)
理学(85084)
理学院(84138)
管理学(82714)
管理学院(82284)
研究(76006)
中国(53673)
(50754)
科学(48783)
(39726)
(37466)
业大(35315)
(35125)
研究所(34395)
中心(33911)
(32747)
财经(32623)
师范(32489)
(32417)
北京(32099)
(29610)
农业(27414)
(27399)
(26945)
师范大学(26518)
经济学(25740)
基金
项目(165621)
科学(129868)
研究(122692)
基金(119668)
(103198)
国家(102292)
科学基金(88184)
社会(76909)
社会科(71867)
社会科学(71842)
(64592)
基金项目(64565)
自然(57580)
教育(56303)
自然科(56202)
自然科学(56191)
自然科学基金(55164)
(54323)
编号(51193)
资助(48773)
成果(41840)
(36360)
重点(36346)
课题(34317)
(34292)
(34237)
项目编号(32021)
创新(31743)
科研(31610)
教育部(31330)
期刊
(95877)
经济(95877)
研究(69010)
中国(40858)
学报(38043)
科学(34867)
管理(34354)
(31826)
教育(29438)
(28840)
大学(28532)
学学(26406)
农业(22700)
技术(19662)
图书(15812)
业经(15535)
财经(15502)
(15405)
金融(15405)
经济研究(14529)
(13041)
理论(12616)
问题(12306)
科技(11968)
实践(11814)
(11814)
情报(11332)
技术经济(11023)
(10888)
(10842)
共检索到330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温庆新  王婧之  
目录学作为一种体现历代政教意图的文化传统,是历代知识群体介入文献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物。通过研究目录学知识,历代知识群体对社会发展的规律、文献生产与流传的价值导向,均能够产生一种接触刺激后的批判性反应。因此,学界开展涵盖知识“语义化”与“语用化”特性的传统目录学研究,须充分强调知识生产、消费时感性认识与理性接受相结合的文化维度,亦应细究其被社会认识时的精神价值及社会境界,建立本土化的目录学研究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傅荣贤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以及学科范属等不同层面,论证了传统目录学的核心理论就是清人章学诚提出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傅荣贤  
反省了对传统目录学的一般理解,提出传统目录学是意义内涵表达趋前,知性分析滞后的学术标准与追求。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心裁  
探讨了中国目录学传统的意义 ,从目录学方法、书目范式、理论传统、方法论、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目录学传统 ,提出了中国目录学传统在现代的命运。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王少帅  
从"宏观建构,理论言说"的著述理念、"结构谨严,定位准确"的学术理性、"史论结合,真知灼见"的论证方式等三个方面分析评述傅荣贤教授《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的突出优点。该书在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基础上,审察中西目录学之异同,继而揭示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核心价值,建构起较为完善的古代目录学理论,并指明了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向。但该书对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具体操作论述稍显不足。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夏南强  张炯  
文章综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目录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成果,分析探究了当代指引读书治学的目录学著作缺乏的原因。认为在文献与日俱增,计算机的运用已较为普遍的今天,我国古代目录学的精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用“叙录”的方法揭示图书文献的思想,不仅没有过时,更应该发扬光大。提出了改变目录学研究领域“只开花,不结果”状况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波  谢秋菊  
总结了 1 996年以来 ,中国目录学研究在基础理论、目录学史、分支问题、应用研究、学科未来等五个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初昌雄  
版本目录是众多书目类型中的一种,也是版本学的一种著作形态,对版本目录和版本目录学的研究是版本学和目录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清以前版本目录学的发展作了简短回顾。刘向《别录》是见于记载的最早有版本著录的目录,版本目录学的萌芽即在此时。宋明时期是版本目录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不仅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版本目录,而且版本目录学理论研究也开始了。清代版本目录学就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傅荣贤  
本文初步分析了近代目录学的历史分期;研究近代目录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最后,探讨了近代目录学的一些有限显性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新才  
目录学传统在当代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目录学的发展方向。本文分别从文献的整理与控制、读书治学工具与阅读指导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目录学的科学化、古典化和大众化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思贤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出于史官的职责和自身的学术理想而对先秦图书进行了校勘整理。受其学术理想的限制,校书并没有为后世留下目录学专著。而作为校书的成果,《史记》则展现了司马氏父子的处理文献的方法、图书分类的标准和学术溯源精神,而这些又被刘向、让歆父子继承,奠定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基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斐章  
目录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实用价值的学科。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紧密相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目录学的繁荣,而目录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为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初昌雄  
关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一直是目录学研究中最活跃、也是最难深入的一个领域。有关目录学史的著作,仅解放后出版的就有10余种,然而,要找一本系统、完整而又新颖的中国目录学史专著就很不容易。乔好勤先生新著《中国目录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它代表了新时期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最新成就,给徘徊不前的中国目录学史研究指明了方向。该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将新中国的目录学纳入到中国目录学史的体系中,对新中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雪飞  
对《目录学教程》一书的作者队伍、内容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揭示这部书对目录学发展的时代内容的总 结和在建构现代目录学方面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任莉莉  
目录学在读书治学的道路上意义重大。清王鸣盛、江藩等学者多有论及。《隋书.经籍志》注中"梁有"的正确含义亦为前代学者所揭示,然而笔者发现,学界在目录学的基本问题上还存在着误解。本文针对部分学者对《隋书.经籍志》注中的"梁有"含义的误解以及笔者在《七录序目》的笺注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展开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