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2)
2023(2145)
2022(1600)
2021(1636)
2020(1249)
2019(2989)
2018(2828)
2017(5220)
2016(2747)
2015(3180)
2014(3360)
2013(3028)
2012(2840)
2011(2777)
2010(2898)
2009(2922)
2008(3056)
2007(2776)
2006(2504)
2005(2477)
作者
(8341)
(7017)
(6934)
(6665)
(4513)
(3308)
(3106)
(2797)
(2661)
(2473)
(2377)
(2294)
(2275)
(2226)
(2204)
(2160)
(2104)
(2000)
(1996)
(1982)
(1970)
(1692)
(1665)
(1627)
(1567)
(1521)
(1511)
(1464)
(1436)
(1367)
学科
(13563)
经济(13547)
(8197)
管理(7349)
(6966)
企业(6966)
(6612)
理论(5775)
方法(5265)
教育(3999)
业经(3514)
经济学(3508)
中国(3226)
(3102)
数学(2986)
数学方法(2923)
(2392)
经济理论(2210)
(2096)
教学(2069)
(2006)
(1984)
思想(1917)
(1901)
金融(1901)
(1886)
银行(1879)
(1825)
(1720)
企业经济(1662)
机构
大学(49535)
学院(46716)
(18150)
经济(17719)
管理(16452)
研究(15496)
理学(14131)
理学院(13891)
管理学(13585)
管理学院(13495)
中国(10853)
(10609)
科学(9489)
(8866)
(8359)
师范(8295)
(7575)
财经(7195)
研究所(6934)
(6820)
北京(6789)
师范大学(6788)
经济学(6594)
(6500)
中心(6351)
(5770)
教育(5687)
经济学院(5607)
财经大学(5371)
(5200)
基金
项目(26660)
科学(21100)
研究(21017)
基金(19066)
(16088)
国家(15907)
社会(13596)
科学基金(13547)
社会科(12662)
社会科学(12658)
教育(10779)
(10065)
基金项目(9506)
编号(9007)
成果(8658)
(8574)
自然(7859)
资助(7688)
自然科(7653)
自然科学(7650)
自然科学基金(7522)
课题(6360)
重点(6238)
(6135)
项目编号(5811)
大学(5638)
(5588)
教育部(5520)
(5504)
(5433)
期刊
(22299)
经济(22299)
研究(15549)
教育(10051)
中国(9068)
学报(7778)
(7264)
管理(6670)
科学(6576)
大学(5783)
学学(5048)
财经(4452)
(4413)
图书(4325)
(3934)
技术(3604)
经济研究(3482)
书馆(3184)
图书馆(3184)
经济学(3155)
农业(2940)
问题(2681)
业经(2550)
(2518)
金融(2518)
(2416)
(2390)
职业(2254)
情报(2224)
理论(2057)
共检索到70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傅荣贤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以及学科范属等不同层面,论证了传统目录学的核心理论就是清人章学诚提出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傅荣贤  
反省了对传统目录学的一般理解,提出传统目录学是意义内涵表达趋前,知性分析滞后的学术标准与追求。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心裁  
探讨了中国目录学传统的意义 ,从目录学方法、书目范式、理论传统、方法论、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目录学传统 ,提出了中国目录学传统在现代的命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温庆新  王婧之  
目录学作为一种体现历代政教意图的文化传统,是历代知识群体介入文献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物。通过研究目录学知识,历代知识群体对社会发展的规律、文献生产与流传的价值导向,均能够产生一种接触刺激后的批判性反应。因此,学界开展涵盖知识“语义化”与“语用化”特性的传统目录学研究,须充分强调知识生产、消费时感性认识与理性接受相结合的文化维度,亦应细究其被社会认识时的精神价值及社会境界,建立本土化的目录学研究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柯平  
在新中国目录学发展的四十二年里,目录学的变革最引人注目的是最近十余年,而它的“序曲”则是从1979年到1982年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合编《目录学概论》的诞生开始的。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目录学教科书,它继往开来,融学术性、知识性为一体,它超出当时书目工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新才  
目录学传统在当代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目录学的发展方向。本文分别从文献的整理与控制、读书治学工具与阅读指导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目录学的科学化、古典化和大众化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思贤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出于史官的职责和自身的学术理想而对先秦图书进行了校勘整理。受其学术理想的限制,校书并没有为后世留下目录学专著。而作为校书的成果,《史记》则展现了司马氏父子的处理文献的方法、图书分类的标准和学术溯源精神,而这些又被刘向、让歆父子继承,奠定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基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斐章  
目录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实用价值的学科。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紧密相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目录学的繁荣,而目录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为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郑建明  王迎春  
汉成帝命刘向、刘歆等人校书,历20年而有《别录》、《七略》问世,奠定了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基础。若从汉代算起,目录学发展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研究目录学的著作历代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王少帅  
从"宏观建构,理论言说"的著述理念、"结构谨严,定位准确"的学术理性、"史论结合,真知灼见"的论证方式等三个方面分析评述傅荣贤教授《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的突出优点。该书在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基础上,审察中西目录学之异同,继而揭示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核心价值,建构起较为完善的古代目录学理论,并指明了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向。但该书对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具体操作论述稍显不足。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柯平  
试论以信息理论为基础的现代目录学柯平现代目录学如何以信息理论为基础,体现信息、文献、书目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这些直接关系着现代目录学的发展。一、信息理论与现代目录学现代目录学的传统始于19世纪,福开森称之为“记述书籍的科学或艺术,或科学艺术兼备的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雪飞  
对《目录学教程》一书的作者队伍、内容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揭示这部书对目录学发展的时代内容的总 结和在建构现代目录学方面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任莉莉  
目录学在读书治学的道路上意义重大。清王鸣盛、江藩等学者多有论及。《隋书.经籍志》注中"梁有"的正确含义亦为前代学者所揭示,然而笔者发现,学界在目录学的基本问题上还存在着误解。本文针对部分学者对《隋书.经籍志》注中的"梁有"含义的误解以及笔者在《七录序目》的笺注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展开论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红红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我国官修史志目录学著作中的三座里程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的学术流变。通过考察三部目录学著作对道家文献尤其是《庄子》相关文献的收录情况,我们可以对《庄子》在古代较为复杂的传播与接受历程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