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24)
- 2023(2593)
- 2022(2295)
- 2021(2291)
- 2020(1823)
- 2019(4196)
- 2018(4279)
- 2017(8045)
- 2016(4604)
- 2015(5187)
- 2014(5271)
- 2013(5256)
- 2012(4886)
- 2011(4461)
- 2010(4764)
- 2009(4580)
- 2008(4752)
- 2007(4394)
- 2006(4194)
- 2005(4093)
- 学科
- 济(17441)
- 经济(17417)
- 管理(15098)
- 业(12261)
- 企(10024)
- 企业(10024)
- 环境(7843)
- 农(6909)
- 学(5685)
- 中国(5497)
- 方法(5353)
- 生态(5348)
- 地方(5027)
- 业经(4889)
- 财(4818)
- 制(4765)
- 划(4550)
- 农业(4423)
- 和(4271)
- 贸(4244)
- 贸易(4238)
- 易(4135)
- 数学(3907)
- 资源(3863)
- 数学方法(3770)
- 银(3644)
- 银行(3639)
- 理论(3462)
- 行(3428)
- 发(3405)
- 机构
- 学院(68149)
- 大学(66463)
- 济(25994)
- 经济(25303)
- 研究(24900)
- 管理(24331)
- 中国(20638)
- 理学(19803)
- 理学院(19534)
- 管理学(19105)
- 管理学院(19003)
- 科学(16262)
- 京(15195)
- 所(13473)
- 财(13276)
- 农(12154)
- 江(11916)
- 研究所(11858)
- 中心(11593)
- 北京(10387)
- 范(10283)
- 师范(10227)
- 业大(9863)
- 州(9771)
- 财经(9689)
- 省(9147)
- 院(9061)
- 农业(8966)
- 经(8553)
- 师范大学(8021)
- 基金
- 项目(40697)
- 科学(31490)
- 研究(30531)
- 基金(28076)
- 家(24584)
- 国家(24345)
- 科学基金(20239)
- 社会(18617)
- 社会科(17545)
- 社会科学(17536)
- 省(16824)
- 基金项目(14837)
- 划(14039)
- 教育(13210)
- 自然(12813)
- 编号(12476)
- 自然科(12362)
- 自然科学(12359)
- 自然科学基金(12084)
- 资助(11535)
- 成果(10675)
- 重点(9656)
- 发(9313)
- 课题(9299)
- 部(8292)
- 创(7949)
- 性(7494)
- 规划(7445)
- 科研(7443)
- 发展(7427)
共检索到114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晶
本文首先对生态承载力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指出传统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存在不同地区之间比较和同一地区不同年份之间比较不准确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利用了实际生产力方法对传统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最后利用修正前后的公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生态承载力公式与实际情况更相符。
关键词:
传统生态承载力公式 公式修正 实际生产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庆龙
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概念、构成,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构建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定量分析模型,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生态旅游景区旅游承载力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承载力 承载力管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晶
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徐州改进了生态足迹研究方法,并用2007年数据计算了江苏徐州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徐州作为资源型城市其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3.7倍,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针对这一状况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资源型城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嘉杨 李祚泳 余静
正确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对合理、充分利用水资源以及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升半Г型分布曲线模拟水资源承载力各指标对评价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化处理,对升半Г型分布函数进行改进,提出用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升半Г型分布指数公式。经过规范化数据处理方式,升半Г型分布指数公式就可以忽略指标个数的影响,具有普适性。公式中的参数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后,得到适用于多区域、多项指标的具有通用性和普适性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公式。将优化好的指数公式应用到玛纳斯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公式的评价结果与其他多种方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符琳蓉 王咏 陆林 任以胜 张潇 李冬花
生态承载力状况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着眼点,也是科学把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利用参数修正后的生态承载力模型测算安徽省及各城市整体与人均层面上的生态承载力,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比较1998~2018年安徽省生态承载力的演化特征,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探究各因素对安徽省生态承载力影响力的变化。结果表明:(1)基于"省公顷"进行修正后的模型参数与其他尺度显著不同,差异明显;(2)全省生态承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全省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各市生态承载力自身波动变化趋势显著,与其他城市存在差距;各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两极分化现象突出,升降趋势与整体层面不同;(3)各市生态承载力存在一定退化现象,皖北地区状况较皖南地区优势突出,"南低北高"的空间格局特征鲜明;(4)影响因素中环境治理能力、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发展水平等影响因素作用在增强,人口压力状况作用削弱,双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力要大于单因子作用。需要持续关注生态承载力的演化特征,合理优化生态承载力区,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与其资源本底供给相适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玉峰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对山东省长岛县2003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生态系统是不安全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最后,分析了其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海岛地区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翠英 朝克图
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与生态承载力衰弱的双重压力,基于生态承载力视角探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了资源型城市重要的战略方向。文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弹性力及生态承载压力度等分析框架,对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应合理克服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放大效应,充分注重生态系统生命周期及其弹性力规律,极力避免城市资源环境开发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承载力 推进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冠岑 刘友兆
针对农地生态承载力缺乏统一的概念和计量模型等问题,提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农地生态承载力概念,构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承载力计量模型,给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确定方法。以淮安市为研究区域,建立了适合该区域的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评价标准,并对淮安市1996-2004以及规划年的生态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淮安市农地生态承载力水平仍处于健康状态且不断提高。其中,生态弹性水平一直维持在非常健康状态,人类活动潜力逐步由亚健康状态过渡到健康状态,资源承载力水平则不断下降。以后应加强对农地生态承载力各指标进行优化,才能...
关键词:
农地生态系统 生态承载力 生态健康 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金利 匡耀求 黄宁生 朱照宇 刘宇 肖慧娟
本文研究利用生态踩占(Ecological Footprint,EF)模型定量研究广东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①2003年广东省的人均生态踩占面积为1.7338hm 2,而实际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424hm 2,人均生态赤字为1.0914hm 2,广东生态踩占是其生态承载力的2.7倍。②从人均生态踩占的供需结构看,耕地、草地和化石燃料用地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林地和水域相对平衡,而建设用地供给充足。③结合以前研究,从1999年到2003年广东省生态承载力有所提高,但是生态踩占需求越来越大,生态赤字有比较快的上升趋势。④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广东省的人均生态踩占需求中等,但人均生态赤字很高。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恒博 姚顺波 郭亚军 赵敏娟
为了客观地评价生态承载力及其时空演化规律,通过构建以价值量为单位的生态足迹-服务价值法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框架,选取2000~2015年陕西省97个区县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Moran’s I、LISA集聚图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了陕西省生态承载力指数的分布特征、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陕西省及三大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数先快速升高后缓慢降低,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低值集聚现象明显,且向关中地区集中。(2)林地面积和当量因子价值是促进生态承载力指数提高的主要因素,人均消费价值是抑制生态承载力指数提升的主要因素。(3)影响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数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因此,陕西省需要加大生态修复工程投入力度,减缓人均消费价值增长速度,实施差异化的生态承载力政策,以达到改善生态承载力的目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家其 王佳 吴宜进 葛咏 王程昊
以恩施地区2010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其2010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将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和万元GDP生态足迹分别与恩施地区贫困村分布密度进行空间耦合。研究表明:(1)恩施地区人均生态盈余为0.467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947 1hm2,人均生态足迹为0.48hm2;(2)贫困村分布密度最高的来凤县、建始县人均生态盈余很少,而贫困村分布密度最低的利川市、咸丰县、宣恩县、鹤峰县,人均生态足迹最高和最低的县分别是咸丰县、宣恩县,鹤峰县的生态承载力最高,人均生态盈余最高的是宣恩县、鹤峰县,万元GDP生态足迹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利川市,巴东县;(3)通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艳红 楚新正 金海龙
文章对艾比湖地区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2003年艾比湖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222 hm2,而实际生态承载力为3.193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029 hm2。表明艾比湖地区的发展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从该区人均生态足迹的供给需求结构看,耕地、建筑用地、林地、化石燃料用地出现人均生态赤字,表明艾比湖地区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以消耗当地土地和能源资源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水域、草地虽出现人均生态盈余,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生态供给丰富,主要与地方采取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措施等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先贵 肖玲 兰叶霞 王书转 马彩虹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陕西省1978~2002 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地区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未来陕西省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78 年的0.5508 ha 逐年增加至2002 年的1.1059 ha,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9517 ha 逐年减少到0.8102 ha。可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呈反方向发展趋势。陕西省1978 年的生态盈余为0.4009 ha,1992 年出现生态赤字,2002 年人均生态赤字增至0.2958 ha。预测陕西省2010 年和2015 年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1.2013ha 和1.25...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葛敏 许长新
借鉴生态系统的有关理论,提出了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界定了其时空、技术和社会经济内涵,分析了其演化的客观性、整体性和动态稳定性特征。重点分析了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控制因素:经济金融资源承载力、产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系统生态弹性力。认为金融产业生态系统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考虑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关键词:
金融产业 生态系统 生态承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康康 刘景双 陈昕 彭小黎
鞍山市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研究其生态承载力状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可为鞍山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基于矿业城市独特的生态系统内涵,建立了鞍山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理论为基础的综合评判法,评价了"十五"期间鞍山市生态承载力状况,探讨了2010年鞍山市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五"期间,鞍山市综合生态承载力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经济压力、资源压力和生态健康等指标发展水平仍较低。生态承载力从超载逐渐转变为盈余状态,系统间协调度不断提高。按照鞍山市总体规划水平预测,2010年鞍山市综合生态承载力达到较安全状态,各指标没有低于临界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