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5)
- 2023(14160)
- 2022(12425)
- 2021(11512)
- 2020(9683)
- 2019(22277)
- 2018(22033)
- 2017(42838)
- 2016(23049)
- 2015(25809)
- 2014(25386)
- 2013(24721)
- 2012(22319)
- 2011(19874)
- 2010(19383)
- 2009(17432)
- 2008(16612)
- 2007(13927)
- 2006(11918)
- 2005(9672)
- 学科
- 济(88815)
- 经济(88719)
- 管理(63981)
- 业(60544)
- 企(50903)
- 企业(50903)
- 方法(44763)
- 数学(38528)
- 数学方法(37997)
- 农(23217)
- 财(21646)
- 中国(20592)
- 学(20355)
- 业经(19908)
- 地方(17518)
- 农业(15808)
- 理论(15791)
- 贸(15244)
- 贸易(15240)
- 易(14783)
- 务(14733)
- 财务(14664)
- 财务管理(14635)
- 环境(14560)
- 和(14252)
- 技术(13900)
- 企业财务(13862)
- 制(13259)
- 划(12364)
- 教育(11286)
- 机构
- 大学(316476)
- 学院(315852)
- 管理(129516)
- 济(119389)
- 经济(116729)
- 理学(113924)
- 理学院(112664)
- 管理学(110554)
- 管理学院(109994)
- 研究(100217)
- 中国(71440)
- 京(65845)
- 科学(64846)
- 财(52271)
- 农(48697)
- 业大(48407)
- 所(48387)
- 中心(45933)
- 研究所(44858)
- 范(43851)
- 财经(43716)
- 师范(43429)
- 江(43270)
- 北京(40775)
- 经(39961)
- 农业(38152)
- 院(37503)
- 州(35676)
- 师范大学(35508)
- 经济学(35226)
- 基金
- 项目(229932)
- 科学(181458)
- 基金(167689)
- 研究(166703)
- 家(146361)
- 国家(145182)
- 科学基金(125785)
- 社会(104726)
- 社会科(99152)
- 社会科学(99125)
- 基金项目(90498)
- 省(89717)
- 自然(83730)
- 自然科(81757)
- 自然科学(81739)
- 自然科学基金(80243)
- 教育(76889)
- 划(75909)
- 资助(68240)
- 编号(68160)
- 成果(52671)
- 重点(51217)
- 部(50278)
- 发(48615)
- 创(47818)
- 课题(45830)
- 科研(44552)
- 创新(44517)
- 教育部(43155)
- 大学(42958)
- 期刊
- 济(122501)
- 经济(122501)
- 研究(84503)
- 中国(51354)
- 学报(49921)
- 科学(47129)
- 管理(44517)
- 农(42547)
- 财(38869)
- 大学(38051)
- 学学(35915)
- 教育(34107)
- 农业(30281)
- 技术(27503)
- 业经(21495)
- 财经(19879)
- 融(19639)
- 金融(19639)
- 经济研究(18881)
- 经(16884)
- 图书(16547)
- 问题(16073)
- 资源(15757)
- 业(15529)
- 科技(15449)
- 版(14768)
- 理论(14544)
- 技术经济(14323)
- 商业(13771)
- 实践(13577)
共检索到430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慧 何玥明 高彩霞 张梦真
在以符号和审美为表征的后现代消费时代,游客需求从简单的观光游览向深层次、多元化的沉浸体验转变。我国传统滨海旅游目的地业态单一、产品创新不足,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由此引发了新一轮旅游目的地产业结构调整。文章采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与网络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借助Harvey的时空修复理论对秦皇岛滨海旅游空间的迭代更新和演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阿那亚以“资本-空间”动态交互方式完成传统滨海旅游地时空修复,一方面资本通过对景观的嵌入式改造,催化了地理空间的价值延伸与再生产,另一方面空间以生产要素的形式进入生产体系参与资本的循环;(2)纵观时空修复过程可知,阿那亚通过空间赋能、社群运营与身份认同等实践方式重塑了人居环境,使传统滨海目的地转化为具有符号、秩序以及情感等多维价值面向的旅居共同体,共筑多元化社群的精神文化家园。随着旅居时代的到来,流于表面的观光游览也不再能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内容创新、服务联结与属地文化营造才是传统滨海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的关键。该研究旨在从时空修复与价值重塑的视角出发,对传统滨海旅游地发展转型展开探索性案例研究,为滨海旅游产品迭代与目的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彩霞 陶慧 刘家明 吕宁 张希月 薛涛
随着中国旅游消费转型升级的加快,休闲度假产业快速发展,旅游度假区成为满足旅游者日常生活与旅游深度体验的二元复合空间。其中,数字媒介在建构旅游度假区空间形象、开展目的地营销及形成地方认同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文章在构建基于媒介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度假区数字化地方营造理论模型基础上,以秦皇岛阿那亚为例,综合运用实地调研、半结构式访谈与网络文本分析等方法,从表征塑造、关系建构、连接方式和权力博弈4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度假区数字化地方营造的运行逻辑与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媒介影响下旅游度假区空间的地方建构日益复杂,以美学为基础的虚实空间表征更符合游客基于数字媒介进行旅游体验的需求;数字社会关系承载了游客与度假区的情感联结,网络虚拟社群参与建构新的在地社会关系;数字技术改变了度假区与游客之间的互动连接方式,度假者远程在场感知与在地体验需要进行平衡;在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中,只有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多主体参与度假区地方意义建构,才能形成最终的价值认同。研究拓展了媒介地理学理论的旅游应用场景,解析旅游目的地“网红”变“长红”的内在逻辑,结果可为数字媒介时代旅游度假区科学规划、精准营销以及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星群
通过对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滨海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及选择行为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发现,虽然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组别的受访者对滨海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中多个指标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但受访者组别(潜在旅游者、旅游者)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选择滨海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者更重视旅游体验,而潜在旅游者更关注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普 葛全胜 齐晓波 王凯
独特的气候条件是滨海旅游目的地优势之一,气候要素对旅游决策、旅游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海南这一典型滨海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引力模型的、整合经济因素和日照时数、温度、降水、海岸线长度等非经济因素的旅游需求模型,着重分析气候因素对赴琼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日照时数、降水对旅游需求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性水平低于经济因素。夏季,温度对赴琼旅游需求有正向作用,影响仅次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照时数负作用于旅游需求,其影响占到了第三的位置;冬季温度和日照时数对旅游需求影响不显著,可能和游客先验的"海南无冬季"印象有关。
关键词:
气候 滨海旅游 旅游需求 海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翁钢民 王婷
以秦皇岛市2000-2009年的旅游投入和产出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计算秦皇岛市旅游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动态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秦皇岛市旅游资本的平均利用效率为0.818,存在14.63%的旅游物质资本投入浪费和0.29%的旅游人力资本投入浪费。因此,秦皇岛市应采取一定措施重点实现旅游物质资本的合理配置,加强旅游项目投资管理,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本利用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秀平 翁钢民
品牌已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决定性力量。旅游城市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旅游城市品牌形象的内涵和构建基础,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IAHP)与模糊评价原理,建立了品牌旅游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案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建强
本文以秦皇岛为例,借用物理力学的基本原理塑造秦皇岛旅游系统,通过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应对金融危机的模型,分析了如何加强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减缓金融危机的阻力,从而增加秦皇岛旅游发展动力,最后提出加强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力学原理 金融危机 区域旅游合作 京津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丛民
根据国内外及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了秦皇岛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拳头产品,转变旅游业增长方式的措施及途径。
关键词:
秦皇岛 旅游业 增长方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郝娜 牛彦斌 李子良 齐跃普
在明确旅游用地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秦皇岛市区实际,建立影响旅游用地地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菲法确定因素权重,通过计算单元影响因素总分划分旅游用地级别;从旅游景点收入中剥离出土地纯收益,采用收益还原法计算旅游用地地价。结果显示,旅游用地级别及地价为Ⅰ级地930元/m2,Ⅱ级地765元/m2,Ⅲ级地585元/m2,Ⅳ级地450元/m2,Ⅴ级地300元/m2。研究结果符合区域实际状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晋杰
旅游目的地包含了旅游的所有要素,将各项要素管理好,常被看作是旅游目的地能否吸引和满足旅游者需求的重要因素。但旅游目的地又是处于一个持续变化的状态,不能简单地套用一般的企业管理或公共组织管理的模式。本研究是利用巴特尔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结合旅游周期演进循环规律,以海岛为旅游目的地研究案例,根据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各个层面,揭示海岛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同时,以其新型旅游管理模式解释海岛目的在其成熟期怎样迈向可持续发展。研究得出的结论提示,海岛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模式是综合性的,涉及海岛环境要素、目的地管理团队及个体
关键词:
海岛旅游 管理创新 生态旅游 旅游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耀珍
旅游动机是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动力,是引发旅游者旅游行为的直接动力。秦皇岛作为一个旅游城市,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也必须对游客的旅游动机作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旅秦游客的旅游动机进行了归类研究,并对秦皇岛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旅游动机 秦皇岛 游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关新华 谢礼珊 皮平凡
在信息日益公开化透明化,游客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旅游目的地负面报道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然而,现有负面报道的研究主要针对企业,少数以目的地为对象的研究也未同时探讨负面报道产生消极影响的内在机制,以及管理者如何干预可以修复游客信任。本文基于SOR理论,构建了负面报道类型×信任修复措施—目的地信任—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框架,采用两个情景实验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负面报道会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与绩效型负面报道相比,价值观型负面报道对目的地形象和目的地信任的消极影响更大,且目的地信任在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关新华 谢礼珊 皮平凡
在信息日益公开化透明化,游客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旅游目的地负面报道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然而,现有负面报道的研究主要针对企业,少数以目的地为对象的研究也未同时探讨负面报道产生消极影响的内在机制,以及管理者如何干预可以修复游客信任。本文基于SOR理论,构建了负面报道类型×信任修复措施—目的地信任—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框架,采用两个情景实验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负面报道会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与绩效型负面报道相比,价值观型负面报道对目的地形象和目的地信任的消极影响更大,且目的地信任在负面报道类型和目的地形象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负面报道发生后,针对绩效型负面报道,赔偿具有比道歉更好的目的地信任修复效果;针对价值观型负面报道,道歉对目的地信任的修复作用更好。本文丰富了负面报道的理论研究,为旅游目的地应对负面报道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淑娟 谌杨杨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复杂且脆弱的,探讨旅游对其造成的影响,评价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对保护滨海湿地意义重大。采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对以黄河三角洲湿地、长岛湿地和胶州湾湿地为代表的山东省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和长岛湿地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胶州湾湿地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及当地滨海湿地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影响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滨海湿地旅游开发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胜芬 李树峰
开展海上游船旅游对秦皇岛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秦皇岛海上游船旅游发展现状,指出发展的不足,接着在明确其优势的同时,提出发展对策,以促进秦皇岛旅游业进一步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