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81)
- 2023(8786)
- 2022(7222)
- 2021(6876)
- 2020(5555)
- 2019(12729)
- 2018(12547)
- 2017(22576)
- 2016(12617)
- 2015(14039)
- 2014(14019)
- 2013(13571)
- 2012(12628)
- 2011(11387)
- 2010(11575)
- 2009(10634)
- 2008(10498)
- 2007(9505)
- 2006(8440)
- 2005(7258)
- 学科
- 济(48330)
- 经济(48250)
- 业(29557)
- 管理(29167)
- 农(26450)
- 企(19203)
- 企业(19203)
- 方法(18206)
- 农业(18118)
- 数学(15757)
- 数学方法(15314)
- 地方(14753)
- 业经(13463)
- 中国(12957)
- 制(11316)
- 学(11045)
- 财(10276)
- 理论(8611)
- 发(8277)
- 农业经济(7812)
- 环境(7305)
- 体(7188)
- 银(7039)
- 银行(7031)
- 教学(6933)
- 和(6910)
- 融(6844)
- 金融(6840)
- 土地(6747)
- 策(6704)
- 机构
- 学院(171841)
- 大学(169280)
- 管理(62042)
- 济(59840)
- 研究(58471)
- 经济(57919)
- 理学(52790)
- 理学院(52007)
- 管理学(50563)
- 管理学院(50232)
- 中国(45537)
- 科学(38760)
- 京(37515)
- 农(34759)
- 所(29349)
- 中心(29077)
- 财(28695)
- 江(27988)
- 业大(27945)
- 范(27004)
- 师范(26783)
- 研究所(26512)
- 农业(25869)
- 北京(23599)
- 州(22781)
- 院(22025)
- 省(21809)
- 财经(21774)
- 师范大学(21578)
- 技术(20024)
- 基金
- 项目(117342)
- 科学(90538)
- 研究(87487)
- 基金(81060)
- 家(70884)
- 国家(70177)
- 科学基金(59581)
- 社会(53079)
- 社会科(49767)
- 社会科学(49755)
- 省(48616)
- 基金项目(43356)
- 教育(40205)
- 划(39953)
- 自然(38048)
- 编号(37292)
- 自然科(37080)
- 自然科学(37071)
- 自然科学基金(36303)
- 资助(32423)
- 成果(30713)
- 课题(26661)
- 重点(26508)
- 发(25671)
- 部(24308)
- 创(23315)
- 年(22105)
- 科研(21892)
- 创新(21816)
- 大学(21308)
共检索到264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季文瑞 段德罡
传统村落具有历史文化遗产和现实人居环境双重属性,以价值保护为导向的村落发展,往往忽视多元的现代化发展诉求,使村落保护与发展间的关系难以权衡。为进一步提高村落更新的科学性和有序性,立足有机更新的科学内涵并延伸其理论脉络,提出以空间更新敏感度作为表征空间发生更新活动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值,构建包含保护价值度、更新需求度、更新困难度的传统村落空间更新敏感度评价体系,凝练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线性加权法等方法开展评价的思路步骤和技术框架,并结合典型村落展开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能够相对科学地量化评估各类空间的更新可能性,具有可操作性、广泛适用性和支撑“更新前决策部署”“决策后有序实施”的合理性,为传统村落合理的更新安排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驰 李伯华 袁佳利 余雯
传统村落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历史沉淀,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利用空间句法和认知意象理论,结合实地调研资料,解读了芹川村空间形态特征与空间认知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芹川村空间整合度与空间认知意象呈正相关;(2)芹川村内部空间可理解度较低,很难快速通过局部空间形态理解整体空间布局;(3)村落公共空间认知程度较高,且均布局在芹川溪两侧整合度值偏高的轴线上。针对芹川村空间形态问题和空间认知偏差,从优化村落空间肌理、保持公共空间活性、提取文化景观基因以及完善对外交通网络等角度提出了优化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玢 赵卿 王莉莉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在城市空间外延扩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建设性破坏",同时因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带来"复兴"的机遇,如何处理好保护诉求及与城市共同发展是目前的迫切问题。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应采取主动协同城市发展的模式,借助外部政策、资金的支持,充分挖掘和利用内生资源,由被动保护向积极的发展性保护转变,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以陕西省富平县莲湖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实践为例,从城市化协同发展、自然景观环境保护、风貌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旅游产业引入等方面探索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方法。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传统村落 整体性保护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于睿 訾成相 颜璐 刘娟娟
以福建省宁德市四坪村为例,解析山地型传统村落空间实践中的生态智慧。从四坪村选址与布局、资源利用、空间治理3个方面分别归纳出“巧于因借”的地理观、“三生融合”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文化观与社会观3条传统生态智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传统村落空间实践中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代生态实践的启示:一是以“让自然做功”的形式实现低影响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生态基底;二是以要素的多功能化放大三生空间系统的协同效应;三是以低成本、低技术实现三生空间系统的高效运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降向端 吴珊珊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已成为新时代重大发展战略。针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多是秉持遗产保护与发展利用相平衡的原则,以及“乡村+文旅”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朝着打造文化旅游乡村、乡村遗产博览地、乡村文旅小镇、乡村旅游度假地和休闲康养地、乡村研学旅游基地等多个目标发展。由上可见,文旅业已经成为促使传统村落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也驱动着乡村空间环境更新与创新利用。从传统村落空间环境更新利用来看,具体表现为三种主要倾向:优化乡村空间环境与风貌景观,营造村落旅游魅力场景氛围;挖掘物质空间遗产资源,打造乡村文旅的核心吸引物;利用闲置空间充实乡村旅游业态,完善旅游服务配套体系。下文结合旅游景区井陉县于家村的设计实践研究展开介绍。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诗琪 柳迪子 杜守帅 周林
万物互联的背景下,群体对物质空间环境的感知以用户生成内容(UGC)的形式共享于社交媒体平台。本文通过梳理UGC数据与感知的关系,构建空间感知模型,以唐模村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计算机视觉、网络文本分析等方法,从感知热点、感知主题、感知情绪三方面分析其空间感知特征与核心问题。结果表明:唐模村的自然基底良好、历史遗存丰富,但是仍然存在着感知错位、资源利用不均衡、游客满意度与感知程度较低的问题,由此提出唐模村空间优化策略,以理论模型指导规划实践,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诗琪 柳迪子 杜守帅 周林
万物互联的背景下,群体对物质空间环境的感知以用户生成内容(UGC)的形式共享于社交媒体平台。本文通过梳理UGC数据与感知的关系,构建空间感知模型,以唐模村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计算机视觉、网络文本分析等方法,从感知热点、感知主题、感知情绪三方面分析其空间感知特征与核心问题。结果表明:唐模村的自然基底良好、历史遗存丰富,但是仍然存在着感知错位、资源利用不均衡、游客满意度与感知程度较低的问题,由此提出唐模村空间优化策略,以理论模型指导规划实践,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丹丹
古村落保护规划通常涉及到空间形态研究的问题,传统的研究方式往往倾向于定性而非定量的分析。以安徽省祁门县渚口古村为例,在渚口古村的人文历史与物质空间背景下,经过走访调查,分析提炼渚口古村的空间形态要素,并通过空间句法技术,应用Depthmap软件,对渚口古村进行空间形态方面的定量分析,获得该村落的空间整体结构特征,并将该村落现状的空间形态与保护规划中的空间形态进行空间句法分析对比,以验证该规划在古村落空间形态保护更新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为空间句法在古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中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为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政策制定依据,为古村落空间形态的理论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样本。
关键词:
空间形态 空间句法 渚口村 古村落保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丹丹
古村落保护规划通常涉及到空间形态研究的问题,传统的研究方式往往倾向于定性而非定量的分析。以安徽省祁门县渚口古村为例,在渚口古村的人文历史与物质空间背景下,经过走访调查,分析提炼渚口古村的空间形态要素,并通过空间句法技术,应用Depthmap软件,对渚口古村进行空间形态方面的定量分析,获得该村落的空间整体结构特征,并将该村落现状的空间形态与保护规划中的空间形态进行空间句法分析对比,以验证该规划在古村落空间形态保护更新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为空间句法在古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中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提供一个具
关键词:
空间形态 空间句法 渚口村 古村落保护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立军 魏婷
指标赋权是多属性综合评价的关键环节,针对常规赋权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全局敏感度的赋权方法。该方法引入全局敏感度指标,通过度量各指标对评价结果变异程度的影响来确定指标权重,计算过程充分利用了客观数据信息,较好地解决了信息量权重易出现的逆序问题。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指标赋权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指标赋权法 全局敏感度 指标权重 逆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祖锐 张杰平 张潇 丁志华
古道商贸型传统村落是山西境内传统村落的重要类型。本文在对井陉古道的形成与变迁进行简要剖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因道而生、因道而兴的西郊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而探求村落在古道发展变迁影响下的空间形态演变响应与发展规律。
关键词:
井陉古道 传统村落 空间形态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五六
近些年来时变参数消费敏感度模型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时变参数形式设置过于随意,内生性结构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建立了一个具有一般性的内生性时变参数消费敏感度模型,并构建了一个对两步卡尔曼滤波过程都适用的滤波理论方法,以处理模型的内生性结构。实证分析了天津市城镇居民的长期消费,该模型有效的处理了其内生性问题,且拟合效果很好,发现其消费敏感度是时变的,且经历了三个不同形成机理的规律性阶段.现阶段只有提高天津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才能突破流动性约束的瓶颈,提高其消费需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德亮 袁建华 赵伟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使政府的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是当前各级政府和组织面临的一个现实而重大的问题。本文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满意度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测评方法,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公共投资满意度调查资料的实证分析,发现硬件方面(通讯状况、供电服务等)农户满意度较高,而软件方面(图书馆服务、技术服务等)农户满意度相对较低;文章鉴于满意度的敏感性分析给出了当前提高农村公共投资满意度的建议,即政府应在休闲娱乐、技术服务、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等方面适当加大投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会 赵和生 刘峰
引入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以南京市固城镇蒋山何家-吴家村为例,科学理性地解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探寻村民活动与空间形态的关系,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系统保护和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句法 空间形态 保护与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建华 赵伟 郑德亮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使政府的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是当前各级政府和组织面临的一个现实而重大的问题。本论文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满意度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测评方法,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公共投资满意度调查资料的实证分析,发现硬件方面(通讯状况、供电服务等)农户满意度较高,而软件方面(图书馆服务、技术服务等)农户满意度相对较低;其次,文章鉴于满意度的敏感性分析,给出了当前提高农村公共投资满意度的建议,即政府要在休闲娱乐、技术服务、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等方面应适当加大投资。
关键词:
农村公共投资 满意度 敏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情绪消费与价格敏感度的关系研究——以怀旧旅游为例
薪酬敏感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陕南生态敏感地区县城总体规划的实践与启示——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柞水县总体规划为例
生态敏感区农户多维贫困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淅川县3个村为例
旅游影响下北京郊区传统村落空间集体记忆研究——以爨底下村、古北口村、灵水村、琉璃渠村为例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色营造研究——以湖州和孚镇荻港村为例
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敏感度及景观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
基于句法分析的传统村落空间旅游规划研究——以河南省林州市西乡坪村为例
川西北低山丘陵区贫困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绵阳市为例
欠发达生态敏感区空心村整治规划体系构建——以宁夏西吉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