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17)
2023(3704)
2022(2961)
2021(2723)
2020(1925)
2019(4285)
2018(3929)
2017(7046)
2016(3557)
2015(3732)
2014(3805)
2013(3699)
2012(3384)
2011(3199)
2010(3389)
2009(3236)
2008(3095)
2007(2954)
2006(2717)
2005(2008)
作者
(10783)
(9597)
(9183)
(8881)
(5547)
(4505)
(4121)
(3587)
(3548)
(3203)
(3201)
(3196)
(3017)
(2973)
(2725)
(2695)
(2674)
(2556)
(2508)
(2444)
(2287)
(2229)
(2171)
(2146)
(2124)
(2080)
(2019)
(1904)
(1863)
(1860)
学科
(19393)
(16267)
经济(16254)
农业(13084)
(10105)
业经(7391)
农业经济(6191)
地方(5663)
(5110)
管理(4998)
中国(4846)
发展(4553)
(4551)
(4250)
农村(4227)
(3997)
方法(3862)
建设(3788)
数学(3498)
收入(3490)
数学方法(3433)
土地(3426)
分配(3204)
经济建设(3177)
工作(3125)
(2971)
(2969)
人口(2929)
及其(2853)
方针(2826)
机构
学院(55524)
大学(52432)
(19646)
经济(18952)
研究(18581)
管理(18410)
理学(15986)
理学院(15730)
管理学(15294)
管理学院(15203)
(14854)
中国(14007)
科学(11710)
(10883)
农业(10317)
业大(10109)
中心(9546)
(9508)
师范(9405)
(8523)
(8496)
(8118)
研究所(7719)
师范大学(7447)
(7184)
农业大学(7023)
(6877)
(6681)
财经(6471)
北京(6418)
基金
项目(39106)
科学(31008)
研究(29020)
基金(28191)
(24488)
国家(24224)
科学基金(21092)
社会(19464)
社会科(18215)
社会科学(18214)
(16599)
基金项目(15832)
(12925)
自然(12894)
教育(12694)
自然科(12598)
自然科学(12595)
自然科学基金(12324)
编号(12060)
(10043)
资助(10017)
成果(9358)
(9208)
(8907)
重点(8528)
课题(8514)
国家社会(8235)
(7848)
(7693)
发展(7385)
期刊
(29316)
经济(29316)
(20645)
研究(14578)
农业(13398)
中国(11975)
学报(9222)
科学(9207)
业经(8511)
大学(7851)
学学(7580)
农业经济(6589)
农村(5988)
(5988)
(5795)
金融(5795)
管理(5419)
教育(4957)
(4853)
技术(4780)
(4771)
农村经济(4029)
社会(3980)
问题(3980)
社会科(3746)
社会科学(3746)
业大(3722)
(3689)
资源(3603)
(3455)
共检索到80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建诗  苏雅珏  李女仙  
传统村落茶室空间设计。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茶室作为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方案设计以中式儒雅为主题,整体氛围以轻松和悠闲为主基调,体现传统中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空间设计上保留原有建筑框架,材质以木材为主,色调以低饱和度配色为主,低调沉稳。传统与现代融合,营造舒适的茶室空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苏雅珏  李建诗  李女仙  
本次餐饮空间的设计将岭南古村落的文化元素融入到餐饮空间的布局和装饰中,旨在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韵味。设计着重考虑人流动线和空间顺序的合理性,以创造出一个符合人们视觉和心理感受的环境,从而给顾客带来良好的就餐体验。顾客可以在用餐的同时感受到浓烈的文化氛围,产生想象与共鸣,增加环境和顾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打造由情到景、情景合一的餐厅,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用餐。此外,本设计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岭南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双赢。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二祯  李女仙  
▲通过增加室内楼梯连接一二层空间,打破原有的空间布局,将某乡村旧建筑改造为乡村餐饮空间。材质上,倾向于将自然传统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自然材质以原木、夯土、亚麻、藤编为主;现代材质以玻璃砖元素为主,其本身的透光性和半透明,既能保障采光又有遮挡作用,用以装饰、遮隔、分割空间。同时原木和绿色的搭配,又营造出纯朴、自然的乡村餐饮空间氛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亚辉   朱诗怡   吴双   王锦凤  
<正>~~
关键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子夺  
人与场所交互对话方式是近年来设计者研究的主要方向。建筑室内空间作为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场所,传递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态度。建筑室内空间的场所精神,映射出社会环境与生产方式多维度空间行为体验逻辑价值认同的特定意义。文章结合场所精神的行为体验研究,通过对“人”的需求尊重来诠释建筑室内空间场所设计的“内在精神气质”,强化人与环境互动的双向作用生成,实现场所空间营造内在价值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霞  金晓玲  胡希军  
在理解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含义的基础上,归纳出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两大类型:物态空间和意态空间,进而分析了村民公共交往活动的情感基础和交往空间的尺度性、模糊性、场所性和序列性,并提出村民公共交往空间的传承建议,以期对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信  李王鸣  
聚焦区域视角下的传统村落风貌,提取"村落建筑"、"村落格局"、"村落地形"、"村落产业"、"村落文化"五个风貌单要素,构建传统村落风貌评价体系,引入ESDA方法定量分析,找寻区域空间内小范围集聚分布的风貌组群。同时以此为基础结合丽水市域内的172个已经成功申报或正在申报的国家级传统村落,确定以典型风貌类型、风貌集成廊道、风貌分区为主体的区域传统村落风貌组群结构。研究结果发现,丽水市传统村落风貌在小范围空间内体现出较强的同质化特征,在较大尺度的分区中体现出差异化特征,在整个区域环境中显现出共性特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美月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画工作室室内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向着更加细节、精美、人性、科技的设计方向发展。在动画工作室的空间设计中,各个空间功能要全方位考虑,比如联系工作区、会议区及大堂空间中,要考虑采光的问题,为了让光线充沛并减少眩光,要考虑设计一套既能够遮光又能够休闲的娱乐窗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岳峻  
~~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晓艳  刘敏  
文章站在室内空间使用者的"绿色需求"的角度,对室内空间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使用者的绿色需求是实现室内设计向绿色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充分挖掘和培养使用者的绿色需求,需要通过体验绿色的室内空间来实现。这就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空间结构的合理化,借鉴传统生态与节能建筑技术,最大限度地选择建筑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使用可再生能源,选用环保的装修材料,合理进行室内绿化,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生态美的室内空间环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溪倩  
<正>色彩之绚丽在于它永远都是彩色,总是由光转换,并且一直在变化。建筑室内空间进行色彩搭配,为室内空间增加仪式感。窗外树木茵茵与潺潺流水加以配合,让水流动的状态延续至整个建筑空间,暗藏着生命与时光的流动。建筑室内的家具结构和色彩表现勾勒出极简有力的线条和视觉效果,呈现出干净、明朗的状态。与室外天空的色彩相互映衬,整个感官都可以充满享受。色彩元素设计的调查研究是设计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消费文化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当代室内设计同样如此,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室内整体化设计诸要素与实现的方式值得探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健捷  
<正>随着人们艺术审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中的美学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人们的心理活动和体验感受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展现在建筑的空间环境之中,促使人们在建筑空间环境中寻求心理需求的满足和情感归属,凸显着建筑的场所精神。因此,建筑空间环境与建筑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建筑空间环境中,氛围营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光影设计,大多数的建筑空间环境营造中都离不开光影的渗透加入,体现在建筑空间环境中的诸多细节,
关键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崔景朋  
传统村落的建筑作为文化遗存,其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以及文化景观,是该地区历史文化的载体。故在遵循保护文化遗产、挖掘文化资源、恢复文化遗产原真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把传统村落打造成保护"乡村记忆"、传承"乡村记忆"、宣传"乡村记忆"、展示"乡村记忆"的体验中心和生态博物馆,不仅是完整保护、展示当地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需求,也是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良   伍忠庆  
<正>传统村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社会价值。但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村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仅剩的一小部分传统村落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由于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前往城市发展,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导致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许多传统建筑技艺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保护、传承及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这同时体现在传统村落建筑设计及其价值传承上,要求当代建筑设计师创新传承传统村落建筑的修缮设计、布局设计、功能设计。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