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7)
- 2023(12734)
- 2022(10956)
- 2021(10401)
- 2020(8502)
- 2019(19611)
- 2018(19746)
- 2017(37118)
- 2016(20373)
- 2015(22997)
- 2014(23345)
- 2013(22715)
- 2012(20915)
- 2011(18911)
- 2010(18968)
- 2009(17445)
- 2008(16862)
- 2007(15056)
- 2006(13098)
- 2005(10967)
- 学科
- 济(75953)
- 经济(75849)
- 管理(56798)
- 业(55226)
- 企(42538)
- 企业(42538)
- 方法(33536)
- 农(31899)
- 数学(28583)
- 数学方法(28228)
- 农业(21122)
- 中国(20916)
- 业经(19957)
- 学(19237)
- 财(19225)
- 地方(16702)
- 制(15996)
- 理论(14164)
- 和(12739)
- 贸(12478)
- 贸易(12473)
- 环境(12359)
- 银(12344)
- 银行(12297)
- 教育(12164)
- 易(12088)
- 技术(12035)
- 务(11804)
- 财务(11732)
- 行(11721)
- 机构
- 学院(286237)
- 大学(285427)
- 管理(113352)
- 济(104974)
- 经济(102300)
- 理学(98076)
- 理学院(96966)
- 研究(95266)
- 管理学(95242)
- 管理学院(94734)
- 中国(70225)
- 科学(61519)
- 京(61098)
- 农(52939)
- 财(48855)
- 所(47964)
- 业大(46284)
- 研究所(43865)
- 中心(43684)
- 江(42194)
- 农业(40532)
- 范(39476)
- 师范(39084)
- 财经(38829)
- 北京(38378)
- 经(35208)
- 院(34928)
- 州(34583)
- 技术(32083)
- 师范大学(31295)
- 基金
- 项目(200254)
- 科学(155668)
- 研究(148097)
- 基金(142406)
- 家(124319)
- 国家(123175)
- 科学基金(104797)
- 社会(90443)
- 社会科(85209)
- 社会科学(85186)
- 省(79940)
- 基金项目(76162)
- 自然(68166)
- 教育(67573)
- 划(66693)
- 自然科(66472)
- 自然科学(66454)
- 自然科学基金(65221)
- 编号(62544)
- 资助(57792)
- 成果(51528)
- 重点(44276)
- 课题(43090)
- 部(43034)
- 发(42404)
- 创(41136)
- 创新(38265)
- 科研(38056)
- 项目编号(37885)
- 大学(36857)
共检索到415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苏义坤 刘培珍
从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视角,进行传统村落保护专项标准体系的构建机理研究。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描述传统村落保护专项标准体系的六个维度,构建传统村落保护专项标准体系的六维空间结构模型,阐述传统村落保护专项标准体系的运行实施,以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村镇建设 传统村落 标准体系 结构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 夏健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最为原始的人类聚落,积淀了农耕时代的生活方式、民风习俗,融含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其监控工作影响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立传统村落动态监控体系对其长期保护、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我国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当前我国有关工作现状,提出了传统村落保护动态监控理念,建构了传统村落保护动态监控体系,希望能够对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传统村落保护 动态监控 体系建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立国 刘沛林
运用理论分析、目标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保存度和接纳度两个方面,构建了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函数。在此基础上,以湖南省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度整体处于中度保护,且内部文化传承状态差异明显;(2)三项准则层的发展状态也有较大差异,保存度和承接度传承较好,而认同度传承较弱;(3)18项指标内部差异较大,建筑原真度和传承较好,而游客认同度等3项指标则传承较弱;(4)案例研究初步证明了构建的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度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翀炜 覃丽赢
一、村落不再采取何种聚居方式是与人们采取何种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一般而言,村落聚居方式是与农耕活动相适应的。在长期再生产过程中,村落不仅形成了一套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从而能够通过劳动从自然中获取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结构,并不断创造出文化并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翀炜 覃丽赢
一、村落不再采取何种聚居方式是与人们采取何种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一般而言,村落聚居方式是与农耕活动相适应的。在长期再生产过程中,村落不仅形成了一套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从而能够通过劳动从自然中获取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结构,并不断创造出文化并凝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村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翀炜 覃丽赢
一、村落不再采取何种聚居方式是与人们采取何种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一般而言,村落聚居方式是与农耕活动相适应的。在长期再生产过程中,村落不仅形成了一套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从而能够通过劳动从自然中获取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结构,并不断创造出文化并凝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晓毅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当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受到各方越来越多的重视,仅列入建设部前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就有2555个村落。但是应该把传统村落保护成什么样子还不清晰。已知保护成功的案例大多是旅游开发,即通过吸引游客来维持传统村落的延续。旅游开发得当可以使传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春成 万志琴
面对传统村落迅速改变、消失的现实,传统村落保护受到了学界和政府的重视。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当前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思路进行梳理,结果发现:着眼于民居、文物性建筑的保护思路因为不能照顾传统村落居住者的利益而无以为继;以旅游开发促进保护的思路表面上对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效果显著,但长期看却存在诸多弊端,其核心缺陷仍然是未能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村庄整治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最为需要的公共设施,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保护思路。由于传统村落具有历史文化遗产与现实人居环境的双重属性,传统村落的居住者是传统村落的所有者,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服务于居住者的利益,并以此作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出发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屠李 赵鹏军 张超荣
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亟待进行相应的理论建设以指导实践。通过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源头——遗产保护理论的回顾,以及对国际遗产保护视野中的与传统村落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的借鉴,进而提出价值导向的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框架:以维护传统村落的遗产价值为目标,以原真性和完整性为原则,关注传统村落的空间环境、功能用途、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政治环境的持续变化,建立协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遗产保护 遗产管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隋春花 李贵清
本文在对广东石塘古村落文化符号解读基础上,根据洛特曼文化符号类型,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构建石塘客家古村落文化符号体系,最后从古村落文化符号的挖掘生产、营销传播和消费传承三个方面提出石塘村落旅游开发建议。
关键词:
古村落 文化符号 旅游开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华瞻 周艺南 汪悦
传统村落理水体系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作为我国北方黄土贫水地区的典型代表,晋东南的自然气候环境塑造了独特的“人—水—城”关系,当地居民在历史的实践中探索出以涝池系统为核心的理水策略。运用实地调研、史料考察和GIS水文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晋城市侯庄村为样本进行研究,对涝池系统的作用原理展开分析。涝池系统的建设在流域—村域—场域三级尺度充分考虑与村落地形地势、空间结构、街巷网络、建筑形态、场所营造等空间要素的融合关系,它不仅是隐藏的设备系统,更是具有环境调控性能的空间策略。通过共商行动、道德规范和神性约束的形式将水源拓展、水质管控和设施维护的经验凝聚为社会共识,使系统在时间的向度中持续演进,形成“性能—空间—文化”多维互动的生态景观。蕴含其中的让自然做功的系统性思维、以新土地嵌合体为代表的融合性策略和以时空韧性为代表的演进性机制,为当代城市水治理提供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军民 庄袁俊琦
传统村落作为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稳定的社会关系和人口结构既是村落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村落文化不断更新的条件。旅游开发使现代性快速介入,加快了传统村落的脱域进程,使传统村落中日常生活层次被迅速瓦解,并催化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村落文化被标签化或者符号化,丧失了维持自身更新的可能性。针对这些问题,解决的策略在于恢复村落自我更新的社区活力,增加村落业态的多样化,使其成为适居的空间,使村落村民能够在现代化影响下用新的生活方式传承当地地域文化。
关键词:
脱域 传统村落 共同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瑜 贾艳飞 何依
太原盆地传统平原村落的"堡"式遗存是传统村落极具代表性的空间形态,在依托农耕文明兴起的同时保留着一种封闭式"类里坊"肌理形式,具有村堡、家堡和院堡三个层次。通过深入解析平遥周边多个堡寨村落的组构特质,对其形成的动力机制、遗存形式、内部组织进行分析,确定保护重点,建构一种多层次整体性保护方法。所涉及的多层次整体性保护是基于传统空间特征组成的、有别于文物导向保护方法的探索。
关键词:
平遥 堡寨 里坊制 整体保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韶颖 杨钰琪 汤众 陈佳琪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型传统村落风貌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预防性保护理念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潮州市狮峰村为例,结合乡村低成本、低技术门槛的需求,从基于地理和文化特征的风险识别,到村落整体风貌和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与日常维护,探索一套适用于传统村落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方案。
关键词:
预防性保护 传统村落 旅游型 潮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菁 叶云 翁雯霞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合理有效的开发是对传统村落资源保护的重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许多现实困境,一些传统村落资源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乡村环境建设、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美丽乡村 传统村落 资源开发 乡村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