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5)
- 2023(15009)
- 2022(12702)
- 2021(11922)
- 2020(9714)
- 2019(22576)
- 2018(22594)
- 2017(43536)
- 2016(23370)
- 2015(26442)
- 2014(26381)
- 2013(25706)
- 2012(23086)
- 2011(21037)
- 2010(21256)
- 2009(19506)
- 2008(18858)
- 2007(16660)
- 2006(14569)
- 2005(12433)
- 学科
- 济(92950)
- 经济(92859)
- 管理(68481)
- 业(66071)
- 企(51981)
- 企业(51981)
- 方法(44059)
- 数学(38226)
- 数学方法(37539)
- 农(37123)
- 业经(23529)
- 农业(23359)
- 中国(23083)
- 学(21153)
- 财(21062)
- 环境(19921)
- 地方(19068)
- 贸(17313)
- 贸易(17306)
- 理论(16985)
- 易(16876)
- 制(16271)
- 和(15676)
- 划(15467)
- 技术(14284)
- 务(13632)
- 财务(13557)
- 财务管理(13534)
- 发(13250)
- 教育(13019)
- 机构
- 学院(332581)
- 大学(328998)
- 管理(134165)
- 济(126068)
- 经济(123139)
- 理学(117386)
- 理学院(116148)
- 管理学(113836)
- 管理学院(113262)
- 研究(104826)
- 中国(77475)
- 京(69547)
- 科学(67254)
- 农(56099)
- 财(55277)
- 业大(51628)
- 所(51363)
- 中心(48624)
- 江(47373)
- 研究所(47163)
- 范(45218)
- 财经(45118)
- 师范(44855)
- 北京(43623)
- 农业(42798)
- 经(40941)
- 州(39270)
- 院(38438)
- 经济学(36493)
- 师范大学(35859)
- 基金
- 项目(232825)
- 科学(182951)
- 研究(172156)
- 基金(167397)
- 家(145022)
- 国家(143759)
- 科学基金(124118)
- 社会(107513)
- 社会科(101580)
- 社会科学(101547)
- 省(92512)
- 基金项目(88737)
- 自然(80581)
- 教育(79150)
- 自然科(78645)
- 自然科学(78630)
- 自然科学基金(77145)
- 划(76881)
- 编号(72174)
- 资助(68825)
- 成果(57468)
- 重点(51770)
- 部(50261)
- 发(49784)
- 课题(49143)
- 创(48093)
- 创新(44637)
- 科研(44184)
- 项目编号(43585)
- 国家社会(43398)
- 期刊
- 济(139176)
- 经济(139176)
- 研究(91205)
- 中国(60473)
- 农(55183)
- 学报(51870)
- 科学(48455)
- 管理(46687)
- 财(40370)
- 大学(40025)
- 教育(39467)
- 农业(37925)
- 学学(37771)
- 技术(29764)
- 业经(27209)
- 融(25019)
- 金融(25019)
- 经济研究(20985)
- 财经(20569)
- 问题(18255)
- 业(17857)
- 图书(17785)
- 经(17408)
- 版(16811)
- 科技(16554)
- 资源(16014)
- 技术经济(15842)
- 理论(15632)
- 商业(14734)
- 统计(14653)
共检索到468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伯华 张浩 窦银娣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生态环境恶化,且社会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现实矛盾下,向社会提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优质生态产品尤为重要。因此,通过产权理论划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产品,依据传统人居生态产品类型和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传统人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生态产品分为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生态产品、竞争性和排他性都有限的准公共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生态产品;2)依据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产品特性和产品价值实现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私人生态产品的市场主导模式、准公共生态产品的公私合作模式、公共生态产品的政府主导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伯华 张浩 窦银娣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生态环境恶化,且社会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现实矛盾下,向社会提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优质生态产品尤为重要。因此,通过产权理论划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产品,依据传统人居生态产品类型和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传统人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生态产品分为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生态产品、竞争性和排他性都有限的准公共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生态产品;2)依据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产品特性和产品价值实现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私人生态产品的市场主导模式、准公共生态产品的公私合作模式、公共生态产品的政府主导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窦银娣 刘悦滢 李伯华
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功能属性与结构特征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探索其更新演进的行动逻辑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行动科学理论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与行动逻辑表达式的耦合关系,构建了有机更新的行动逻辑框架和实践路径。研究表明:(1)行动逻辑表达式的三个要素“主体、场合、行动”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行动主体、行动领域、行动本身”之间存在明显的要素耦合关系。(2)以多元主体视角为研究起点,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从需求、系统、时间、空间四个维度构建行动逻辑框架,梳理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内在逻辑规律。(3)将需求协调逻辑、系统互促逻辑、时间控制逻辑、空间支撑逻辑作为基点,形成了“主体需求协调与主体治理协同、主体系统升级与主体关系重构、更新时序控制与更新节律平衡、空间更新优化与场域资本互动”的优化路径。本文以探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行动逻辑的未来演变趋向,形成具有客观性、能动性与规律性特征的行动路径,为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理论框架和创新路径提供了经验借鉴与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伯华 龙翔宇 窦银娣 杨馥端
文章立足于韧性理论的科学内涵及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系统特征,从景观秩序稳定、地域功能多元、营建主体适应3个方面,构建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体检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函数,并据此对湖南省4个典型传统村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4个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体检结果整体发展状态较好,且内部差异明显。(2)3项准则层中,表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延续发展基础的景观秩序稳定层评价结果较好,而表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自身优势属性、促进系统转型适应的地域功能多元层和营建主体适应层评价结果差异较大。(3)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系统问题集中在多元主体权力失衡和文化基因传承无路2个方面。最后,依据体检评价结果,从加强社区增权和实施文化补偿2个方面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差异化修复路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伯华 郑始年 窦银娣 刘沛林 曾灿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乡村转型背景下,如何留住这份"乡愁"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以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和通道皇都村为例,从景观基因修补和文化基因修复的视角,探讨自组织和他组织模式下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演变路径和空间特征。研究显示:①自组织模式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机制较为灵活,实效性强,但短期稳定性差;他组织模式下的转型机制短期稳定性较强,但缺乏一定的实效性。②自组织模式下的转型发展由内生力量自下而上推动,"双修"理念下沉发展较好,创新与适应能力强,但"双修"效果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整体性;他组织模式下的转型发展由外部力量自上而下推动,"双修"效果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秩序性,整体呈环状格局,但内生力量较弱,理念下沉较差,主动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低。③自组织模式下的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即文化基因修复为先,景观基因修补在后,整体呈波状起伏路径;他组织模式下的发展逻辑与自组织相反,整体呈阶梯式路径。④自组织模式在传统村落未来发展中能够稳固延续;他组织模式下,虽短期内可以延续,但随着内外主体的强弱转化,最终将被自组织模式取代。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王萍 满艺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当下三种主要的传统村落档案建构模式:权力主控模式、精英主导模式、村民自治模式,从建档主体、建档范围、档案材料分类、著录标准、建档成果及利用五个方面对已有建档实践的基本情况、优势、不足做出研判,并对各建档模式的自我优化、深度融合策略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档案专业人员在该工作中的"建档规范制定者""建档技术输出者""建档质量把关人"等角色作用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档案 档案建构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方
生态产品是近年来生态经济研究领域新兴起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所有基础自然要素的集合,清洁干净的水源、清新无污染的空气、温和宜人的气候等都属于生态产品。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愈发严峻,生态产品的功能与价值日渐凸显。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将生态产品放在与经济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保护和利用,并打通两者间的自然、社会壁垒,实现自然财富、社会财富双向转化与流动。在这一现实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也就应运而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方
生态产品是近年来生态经济研究领域新兴起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所有基础自然要素的集合,清洁干净的水源、清新无污染的空气、温和宜人的气候等都属于生态产品。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愈发严峻,生态产品的功能与价值日渐凸显。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将生态产品放在与经济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保护和利用,并打通两者间的自然、社会壁垒,实现自然财富、社会财富双向转化与流动。在这一现实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也就应运而生。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晓玲 郭一霖 黄涛 李朝鹏
完善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助于国家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且对探索经济绿色增长新路径、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低收入群体有效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存在供需匹配不畅、交易成本过高、社会力量参与程度较低等问题,致使其对于绿色增长、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多重溢出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立足于外部性、公共产品和产权理论,按照“资源价值化—价值资产化—资产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演化逻辑链条对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进行解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利益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视角提出“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碳汇银行”模式,阐述其设计思路、运行机制、发展路径与创新之处,其具体实施还面临着核算体系有待完善、产权界定尚不清晰、市场需求挖掘不足等约束。提出完善碳汇核算体系、健全碳汇产权制度、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等对策建议,为丰富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云皓 徐志杰 辛璐 王志凯 卢静
随着生态产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演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论研究逐步走向试点实践。论文基于国家试点项目研究,总结了EOD模式下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施要点,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矿山修复治理+存量资源经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种养”“荒山荒地综合整治+清洁能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个典型类型。建议随着EOD模式试点的不断推进,应进一步强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践、关键政策制度创新等,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转化新模式、新机制。
关键词: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 生态产品 实现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云皓 徐志杰 辛璐 王志凯 卢静
随着生态产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演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论研究逐步走向试点实践。论文基于国家试点项目研究,总结了EOD模式下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施要点,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矿山修复治理+存量资源经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种养”“荒山荒地综合整治+清洁能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个典型类型。建议随着EOD模式试点的不断推进,应进一步强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践、关键政策制度创新等,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转化新模式、新机制。
关键词: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 生态产品 实现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云皓 徐志杰 辛璐 王志凯 卢静
随着生态产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演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论研究逐步走向试点实践。论文基于国家试点项目研究,总结了EOD模式下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施要点,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矿山修复治理+存量资源经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种养”“荒山荒地综合整治+清洁能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个典型类型。建议随着EOD模式试点的不断推进,应进一步强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践、关键政策制度创新等,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转化新模式、新机制。
关键词: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 生态产品 实现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云皓 徐志杰 辛璐 王志凯 卢静
随着生态产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演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论研究逐步走向试点实践。论文基于国家试点项目研究,总结了EOD模式下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施要点,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矿山修复治理+存量资源经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种养”“荒山荒地综合整治+清洁能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个典型类型。建议随着EOD模式试点的不断推进,应进一步强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践、关键政策制度创新等,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转化新模式、新机制。
关键词: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 生态产品 实现路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承武 董靖雯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人类福祉紧密结合,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高质量普适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中的要点与难点。探索合理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模式也就是探索“两山”转化的现实路径。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明晰生态产品的内涵与特征,分析生态产品价值形成机理,总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模式及经验,最后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1)持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3)推动构建科学核算体系;(4)培育完善市场机制;(5)充分尊重人的主观需求;(6)创新多元价值实现路径。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实践模式 路径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乔厦 张彩虹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绿色发展,不断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提出了诸多重要部署以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这要求我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在构建污染防治行政机制的同时,也要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创新构建,促进生态补偿制度的多元化与市场化,从而让生态产品投资行为获得足够回报,深刻践行“两山”理念。本文将结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机制与模式》一书,简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同时探讨其价值实现的路径与策略,以期对我国生态文明体制形成更为深刻的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