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8)
- 2023(9455)
- 2022(7504)
- 2021(6850)
- 2020(4892)
- 2019(11246)
- 2018(10844)
- 2017(19865)
- 2016(10596)
- 2015(11575)
- 2014(11789)
- 2013(11626)
- 2012(11282)
- 2011(10637)
- 2010(11044)
- 2009(10347)
- 2008(10221)
- 2007(9501)
- 2006(8809)
- 2005(8038)
- 学科
- 济(53725)
- 经济(53669)
- 业(29300)
- 农(27736)
- 管理(24311)
- 中国(19541)
- 地方(19500)
- 农业(18885)
- 企(17842)
- 企业(17842)
- 业经(16892)
- 方法(12396)
- 发(12322)
- 制(10676)
- 学(10418)
- 融(10394)
- 金融(10393)
- 银(10297)
- 银行(10288)
- 行(10113)
- 地方经济(9964)
- 发展(9833)
- 展(9798)
- 数学(9326)
- 数学方法(9211)
- 农业经济(8984)
- 理论(8520)
- 环境(8352)
- 财(8281)
- 贸(8097)
- 机构
- 学院(161133)
- 大学(155712)
- 济(66618)
- 经济(65005)
- 研究(60753)
- 管理(56263)
- 中国(46814)
- 理学(46806)
- 理学院(46209)
- 管理学(45504)
- 管理学院(45198)
- 科学(35446)
- 京(34346)
- 农(30797)
- 财(30650)
- 所(30465)
- 中心(27453)
- 研究所(27214)
- 江(26424)
- 范(25285)
- 师范(25087)
- 财经(23004)
- 农业(22489)
- 北京(22348)
- 业大(22347)
- 州(21984)
- 院(21745)
- 经(20675)
- 经济学(20157)
- 省(20042)
- 基金
- 项目(99205)
- 研究(79549)
- 科学(78220)
- 基金(68246)
- 家(58155)
- 国家(57468)
- 社会(51015)
- 科学基金(48653)
- 社会科(47936)
- 社会科学(47930)
- 省(41555)
- 教育(35409)
- 基金项目(35332)
- 编号(34276)
- 划(33641)
- 成果(29051)
- 发(29047)
- 自然(26843)
- 资助(26133)
- 自然科(26129)
- 自然科学(26125)
- 自然科学基金(25610)
- 课题(25267)
- 发展(24081)
- 展(23626)
- 重点(22801)
- 年(21045)
- 部(21000)
- 创(20922)
- 国家社会(20595)
共检索到265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一、我国传统村落面临严峻的存续危机伴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陷入了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一方面,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位居相对偏僻、落后地区,长期以来的人口外流和空间荒废导致大量村落出现"空心化"与"自然衰退",村落发展主体缺失,造成村落的"文化失落"。另一方面,不科学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发导致"建设性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一、我国传统村落面临严峻的存续危机伴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陷入了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一方面,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位居相对偏僻、落后地区,长期以来的人口外流和空间荒废导致大量村落出现"空心化"与"自然衰退",村落发展主体缺失,造成村落的"文化失落"。另一方面,不科学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发导致"建设性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一、我国传统村落面临严峻的存续危机伴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陷入了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一方面,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位居相对偏僻、落后地区,长期以来的人口外流和空间荒废导致大量村落出现"空心化"与"自然衰退",村落发展主体缺失,造成村落的"文化失落"。另一方面,不科学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发导致"建设性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燕 陈晟 曹玮 曹昌智
保护发展传统村落是新时期我国的一项重要举措。落实这一举措的基本前提,是对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的清晰认识和正确把握。深入解析了传统村落的特质,对其概念界定、文化内涵、构成要素、与其他村落异同、特殊空间结构与空间形态、固有属性特征等,做了详细分析和阐述,以期在实践中确定科学合理的思路,采取针对性保护方法和保护措施,实现传承农耕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并举兼得。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内涵 特质属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晓毅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当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受到各方越来越多的重视,仅列入建设部前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就有2555个村落。但是应该把传统村落保护成什么样子还不清晰。已知保护成功的案例大多是旅游开发,即通过吸引游客来维持传统村落的延续。旅游开发得当可以使传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 隋新玉
传统村落因其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和谐的文化景观而成为旅游开发的载体。辽宁是东北地区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最多的省份,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的推动下,辽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取得一定进展,如何进一步提升成效,实现优质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文旅深度融合视角,探讨辽宁传统村落旅游优质发展路径,提出文化价值重构、构建动态文化景观等对策,以推动辽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利用,促进乡村振兴,同时满足旅游者的深层次文化体验需求。
关键词:
文旅深度融合 传统村落 旅游 辽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史玉丁
作为传统村落的重要标志,传统村落文化在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中,政策文本和产业支撑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法理困境与政策缺失、物质保护与文化缺失、外来关注与内生缺失的问题。从发展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改善、参与、赋权和可持续,这4个核心理念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可通过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生存载体、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的参与机制、厘清传统村落文化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促进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活化的持续性,实现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化,最终达到传统村落文化与乡村系统发展之间的协同与共荣。
关键词:
传统村落文化 发展人类学 保护 活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海洋 冯琳
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成人教育作为一种关键手段和途径,可以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成人教育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明确了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传统村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体,其保护不仅涉及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还关乎社区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则强调平衡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的需求,以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传统村落成人教育创新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包括加强政策支持与投入、提升成人教育机构和师资队伍的能力、促进社区参与等。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并为成人教育在该领域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伯华 龙翔宇 窦银娣 杨馥端
文章立足于韧性理论的科学内涵及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系统特征,从景观秩序稳定、地域功能多元、营建主体适应3个方面,构建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体检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函数,并据此对湖南省4个典型传统村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4个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体检结果整体发展状态较好,且内部差异明显。(2)3项准则层中,表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延续发展基础的景观秩序稳定层评价结果较好,而表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自身优势属性、促进系统转型适应的地域功能多元层和营建主体适应层评价结果差异较大。(3)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系统问题集中在多元主体权力失衡和文化基因传承无路2个方面。最后,依据体检评价结果,从加强社区增权和实施文化补偿2个方面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差异化修复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彬 王巧玲
传统村落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记忆,保护传统村落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浙江省义乌市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诉求,探索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实施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用地对策与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窦银娣 刘悦滢 李伯华
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功能属性与结构特征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探索其更新演进的行动逻辑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行动科学理论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与行动逻辑表达式的耦合关系,构建了有机更新的行动逻辑框架和实践路径。研究表明:(1)行动逻辑表达式的三个要素“主体、场合、行动”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行动主体、行动领域、行动本身”之间存在明显的要素耦合关系。(2)以多元主体视角为研究起点,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从需求、系统、时间、空间四个维度构建行动逻辑框架,梳理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内在逻辑规律。(3)将需求协调逻辑、系统互促逻辑、时间控制逻辑、空间支撑逻辑作为基点,形成了“主体需求协调与主体治理协同、主体系统升级与主体关系重构、更新时序控制与更新节律平衡、空间更新优化与场域资本互动”的优化路径。本文以探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行动逻辑的未来演变趋向,形成具有客观性、能动性与规律性特征的行动路径,为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理论框架和创新路径提供了经验借鉴与决策依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吴媛姣 蒙艳华
以分层次管理理论为基础,本文从地理空间、组织形式、教育程度、贫困等级四大方面剖析传统村落经济发展的层次差异,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总体要求,认为振兴少数民族村落,需要立足传统村落发展的优劣势,从人才、产业、文化振兴三大方面制定层次适配的传统村落振兴战略,系统实施、全面落实,努力实现各层次村落发展升级以及美丽乡村建设。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村落振兴 分层推进 精准实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伯华 张浩 窦银娣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生态环境恶化,且社会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现实矛盾下,向社会提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优质生态产品尤为重要。因此,通过产权理论划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产品,依据传统人居生态产品类型和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传统人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生态产品分为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生态产品、竞争性和排他性都有限的准公共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生态产品;2)依据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产品特性和产品价值实现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私人生态产品的市场主导模式、准公共生态产品的公私合作模式、公共生态产品的政府主导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伯华 张浩 窦银娣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生态环境恶化,且社会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现实矛盾下,向社会提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优质生态产品尤为重要。因此,通过产权理论划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产品,依据传统人居生态产品类型和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传统人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生态产品分为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生态产品、竞争性和排他性都有限的准公共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生态产品;2)依据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产品特性和产品价值实现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私人生态产品的市场主导模式、准公共生态产品的公私合作模式、公共生态产品的政府主导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车震宇
依托传统的村落形态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许多传统村落成为了旅游目的地。旅游促进乡村地区城镇化,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同时推动了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形成有别于其他产业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如在空间形态方面,既要保护和利用好原传统形态,又随着保护与开发出现新的形态变化。从近30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看,传统村落向小城镇的演变是较为明显的,以周庄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