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3)
2023(8315)
2022(6893)
2021(6562)
2020(5151)
2019(11621)
2018(11536)
2017(20318)
2016(11749)
2015(13018)
2014(12508)
2013(11335)
2012(10230)
2011(9211)
2010(9222)
2009(8378)
2008(7701)
2007(6814)
2006(5963)
2005(5344)
作者
(29602)
(24464)
(24146)
(23077)
(15442)
(11783)
(11161)
(9690)
(9365)
(8777)
(8296)
(8175)
(7693)
(7687)
(7647)
(7603)
(7525)
(7391)
(7303)
(7008)
(6138)
(6045)
(5881)
(5773)
(5627)
(5521)
(5517)
(5312)
(4971)
(4942)
学科
(29970)
经济(29929)
管理(25588)
(22191)
教育(20779)
(19627)
企业(19627)
中国(16092)
方法(12148)
理论(11320)
(10378)
(9813)
业经(9008)
(8987)
数学(8893)
数学方法(8692)
教学(7658)
(6790)
贸易(6787)
(6610)
(6411)
(6396)
农业(6310)
技术(6263)
(6235)
地方(5783)
发展(5638)
(5516)
产业(5197)
(5183)
机构
大学(147521)
学院(144959)
研究(53471)
(46557)
管理(45920)
经济(45269)
理学(39545)
理学院(38952)
管理学(37928)
管理学院(37640)
中国(33174)
科学(33144)
(32770)
教育(31393)
(30545)
师范(30263)
(26504)
师范大学(24699)
研究所(24237)
(23209)
中心(23168)
(23157)
(22597)
北京(20972)
技术(20901)
业大(20453)
(19761)
(18547)
农业(18515)
职业(18209)
基金
项目(97261)
研究(77760)
科学(77590)
基金(66249)
(58139)
国家(57468)
科学基金(47975)
社会(46515)
教育(43854)
社会科(43647)
社会科学(43637)
(40152)
(36301)
编号(34426)
基金项目(33617)
成果(30631)
自然(29779)
自然科(29106)
自然科学(29094)
自然科学基金(28556)
课题(27323)
资助(26213)
重点(24040)
(23669)
(22713)
(22450)
(21302)
项目编号(21145)
规划(21117)
(20460)
期刊
(53199)
经济(53199)
教育(52592)
研究(52364)
中国(38267)
学报(24264)
(21529)
科学(21113)
大学(19237)
管理(17634)
(17416)
学学(16480)
农业(15079)
技术(14929)
职业(13169)
业经(10144)
(9619)
金融(9619)
经济研究(9155)
财经(8808)
技术教育(8338)
职业技术(8338)
职业技术教育(8338)
(8221)
论坛(8221)
图书(8055)
(7994)
(7837)
(7598)
(7244)
共检索到224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建华  
新时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灵活运用和有效链接,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传统文化视角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化包括: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发扬"克己复礼、注重修身"的道德教育理念,增强青少年道德自律意识和道德实践水平;传承"天人和谐"的传统美德,提升青少年公民道德意识。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链接包括:加强课程建设,搭建多元平台,创新教育方法,重视师资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科  
高等学校结合课程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努力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改革课程结构,结合教学内容,加强社会实践,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肩负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命的高等院校,应该把传统文化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戴炜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少年信息道德教育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青少年信息道德弱化的成因,强调进行青少年信息道得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提出进行青少年信息道德教育的几种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德刚  
近年来,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相比,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教育;坚持系统的观点,多种途径、三教协同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法制化;切实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科学研究,重视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媛媛  
当前高校教育普遍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却往往容易忽略对人才“德”方面的重点培养,尤其对于会计专业的人才,高校按照课程大纲和固有人才培养计划完成教育任务,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但反观当下的各大企业,虽然不断加强内部控制,依旧无法避免财务舞弊。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对会计人才职业道德教育浮于表面,法律法规只能对会计人才的外在行为产生一定约束,而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却能加强会计专业人才道德修养的内在约束。文章就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琳  叶松庆  
本研究在2013年对全国部分省(市)64所中学的2968名青少年、295名教师和294名学生人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74名青少年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结合2010年至2012年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并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探索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发现,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成效显著,全社会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高,但在教育的方法、青少年参与度、网络道德教育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茂聪  王培峰  
网络道德危机是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网络文化合理性的不足或缺失是网络道德危机的深刻社会根源。网络交往伦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包括自由、开放与规范、秩序、理性的统一,公共意识与个体文化自觉的统一,对数字的尊重,有限共享与互惠的统一。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必须面向以网络文化为交往媒介的网络交往伦理的重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辛慧丽  
新加坡能够在三十年间创造惊人奇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的青少年道德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加坡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其鲜明的特色。中国与新加坡在文化渊源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 ,研究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会极具现实运用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寒梅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给新时期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要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必须加强大众传媒的建设;加强舆论导向建设,强化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利用大众传媒的资源与手段丰富和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及途径;加强国家对大众传媒的立法监督和技术控制;区分大众传媒的商业职能和教育职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羊守森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德育中强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琦  邓娜  
地方文化的传承意义深远,关系到一个城市本质精神与血脉的继承与发扬。文章通过对绍兴市青少年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现状的调研,结合图书馆读者活动开展中的情况分析,提出"家庭—学校—公共文化机构"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强调强化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机构的职能,将其作为青少年本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岩  董虎  
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凝练为"三个提倡",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文章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入手,从社会成长环境的变化和教育存在的不足两个方面分析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并更新观念、开拓思路、把握原则三个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新方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淑萍  
消费文化构成了当今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现实空间,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的道德观呈现出以下特点:道德认同中的归属感与疏离感并存;道德标准凸现比较性和冲突性;道德价值趋于平庸化和模糊化;道德情感渐趋冷漠化、道德方式倾向消费化等。深入分析和揭示消费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道德观特点有助于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避免青少年道德观的畸形发展,促进青少年道德观的健康成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彩平  
伦理是人的普遍性的延展,具有空间性蕴含;伦理的空间性首先意味着伦理空间的结构化整体图示;伦理的空间性昭示组建完备的各层次伦理实体即现实伦理空间的各类地标;伦理实践即伦理的空间化过程,空间伦理表象即个体内心的道德地图。以此为基础,针对当前中国伦理重建的困境与道德教育的现实状况,有效的德育目标要呈现结构化的整体伦理格局,将学校组建为示范性中介伦理实体,把道德地图作为学生道德成长表征的学校道德教育理论设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淑萍  
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意义和符号体系,为消费社会生活提供价值解释和支持。消费文化构成了青少年成长的时代环境,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校作为德育主体应在自我反思基础上寻求破解消费文化消极影响之策略。在正视消费文化的基础上,坚守学校的育人操守,创新德育思路,提升德育对世俗生活的调解力;变革德育内容与方法,挖掘消费文化中的积极资源,增强德育内容的现实契合度;搭建开放式道德实践平台,使青少年在参与体验中形成崇尚道德的勇气和践行道德的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