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8)
- 2023(9353)
- 2022(7861)
- 2021(7430)
- 2020(6082)
- 2019(13290)
- 2018(12918)
- 2017(24225)
- 2016(12685)
- 2015(14209)
- 2014(13621)
- 2013(13324)
- 2012(12263)
- 2011(11229)
- 2010(10898)
- 2009(10242)
- 2008(9827)
- 2007(8551)
- 2006(7500)
- 2005(6597)
- 学科
- 济(57440)
- 经济(57286)
- 管理(30582)
- 业(26156)
- 方法(23468)
- 企(21864)
- 企业(21864)
- 中国(20040)
- 数学(18339)
- 数学方法(18207)
- 农(15123)
- 业经(13534)
- 地方(13283)
- 贸(12649)
- 贸易(12642)
- 易(12343)
- 和(11037)
- 财(10639)
- 理论(10184)
- 学(10050)
- 制(9737)
- 农业(9541)
- 环境(8945)
- 地方经济(8015)
- 关系(7964)
- 发(7901)
- 银(7886)
- 融(7885)
- 银行(7884)
- 金融(7882)
- 机构
- 大学(176150)
- 学院(175751)
- 济(79258)
- 经济(77928)
- 研究(65225)
- 管理(63703)
- 理学(54901)
- 理学院(54164)
- 管理学(53350)
- 管理学院(52990)
- 中国(49665)
- 京(37547)
- 科学(36792)
- 财(34333)
- 所(31578)
- 研究所(28755)
- 中心(28488)
- 财经(27786)
- 经济学(26253)
- 范(26239)
- 师范(26090)
- 经(25521)
- 江(24101)
- 北京(24035)
- 经济学院(23535)
- 院(23371)
- 农(22633)
- 师范大学(21294)
- 财经大学(20768)
- 业大(20394)
- 基金
- 项目(118608)
- 科学(95977)
- 研究(91650)
- 基金(88254)
- 家(76183)
- 国家(75579)
- 科学基金(64915)
- 社会(63552)
- 社会科(59296)
- 社会科学(59281)
- 基金项目(45561)
- 省(43385)
- 教育(41999)
- 自然(37850)
- 划(37665)
- 自然科(37012)
- 自然科学(37003)
- 编号(36729)
- 自然科学基金(36350)
- 资助(35212)
- 成果(30588)
- 部(27906)
- 重点(27509)
- 发(27276)
- 国家社会(27071)
- 课题(25644)
- 中国(25107)
- 创(24667)
- 教育部(24600)
- 人文(23713)
共检索到265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铭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中坚力量,文化自信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部分,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基础,虽然不能单独支撑起文化自信,但却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魂魄。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把文献分析法与经验总结法相结合,论述了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关系,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媛媛
文化自信涵盖文化精神、文化能力等多方面内容,承载着对文化内涵的坚守及对文化精神的传承,是民族文化认可度及民族风俗接受度的重要体现形式;与此同时,文化自信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文化自信度直接关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及相应话语权,如何以更优的方式提升我国国民的文化自信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晓玲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从对象来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逻辑意蕴,既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又是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并通过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的内在融合,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豪,成为构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笃定前行的精神力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富强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个自信的基础在文化自信,而要真正树立起文化自信,关键在于辨识儒家文化的精髓及其高次元的认知思维。尤其是,对具有人文性和本土性的经济学来说,只有将经济理论嵌入到儒家文化传统和心理意识之中,才能真正理解当前各种纷繁的社会现象,才能真正解决各种具体的现实问题,才能构建出具有根植性的中国经济学。因此,要挖掘儒家文化的高次元传统,就需要剖析中西方社会在文化特质和认知思维上的差异。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性观及其行为机理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出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差异,即儒家社会更偏重人文关怀,更重视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显然,只有将现代理论嵌入到儒家的高次元文化之中,才可以构造出"知行合一"的理论体系,进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进
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推动文化创新,自觉形成大学的"文化个性"。注重可持续发展,形成精神动力,自觉强化大学的"文化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培育优秀人才,自觉实现大学的"文化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他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
关键词:
文化个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其要点主要在于:从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从理论体系创立主体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秀丽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力、经济制度、共同富裕、对外开放四个方面规定了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构成了共享发展的理论基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指导共享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经济全面发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从严治党。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推进共享发展的实践路径包括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勇宏 王汝芳
基于计算视域的角度,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的竞争就是不同的数据处理和算法系统的运行效率之争。本文研究表明,市场机制是采用竞争协同规则且有时滞的反馈神经网络系统,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具有分布存储、并行处理、数据驱动、非线性动态、自组织等特性和黑箱、马太效应、不稳定等缺陷;政府引导的市场机制是知识引导的采用竞争协同规则且有时滞的反馈神经网络,其将基于知识的逻辑推理和基于数据的神经网络相结合,有望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优点,又能规避市场经济的弊端。本文给出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的条件,基于此,分析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神经网络系统的目标、链接机制和反馈机制的统一性,改革开放扩大了市场网络规模和增加现有链接的流通自由度,通过知识、数据和检验的有机结合,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试错、纠偏、迭代和优化,推动政府引导和市场经济共生协同进化,从而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世忠 马元驹
会计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时代背景、历史传承、改革开放、面向未来四个角度探索了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文化、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文化、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文化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 会计文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敖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下简称基本经济制度),既创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也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背景和要求,是发展经济的基本依据。文章首先介绍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然后分析了该制度的创新性和功能,最后指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内涵。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罗文东 陈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丰富内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支柱,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历史进程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新范畴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稳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富有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已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自煌
习近平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教育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服务"方针。学校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同志向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是我们党新时代庄严的政治宣言,具有划时代意义,是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新范畴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稳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富有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已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齐卫平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事关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显示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定的政治自信。这既是改革开放探索在道路认知上既有成果的继承和坚持,又是新征程起航迈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历史征程上的道路自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